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72

第72章

慎重对比,让他做个“老实人

很多家长都喜欢攀比,你的孩子上一个什么班,那我的孩子绝不能落后。其实,这种不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而盲目攀比的行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害了孩子。

“别人行,你为什么就不行呢?”这是许多妈妈训孩子的口头禅。某女士一说起儿子的学习就特别激动:“我们做父母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心只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可他就是不争气。我姐姐的孩子比他还小1岁,学习从来就没让父母操过心!我横看竖看,我的孩子不比别人差啊,别人行,他为什么不行呢?”

不少母亲老想给孩子树立榜样,拿自家孩子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是一种盲目的教育心态。母亲的这种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自于成人的评价,而这种肯定式的评价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亦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妈妈总是强调孩子比别人差,会使孩子经常自我否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会恐慌、退缩,从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家长不要总是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孩子之间是无法比较的。每个孩子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以前既没有像他们一样的人,以后也不会有。由此,我们要让孩子保持自信!不论好坏,你都要鼓励孩子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属于自己的乐章。这是最大化孩子潜能的重要通道,也是最大化孩子自信的源泉,更是使孩子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曾经有一位家长,自己是大学教授,才高八斗,对儿子要求极严。别人家的儿子钢琴弹得好,他马上叫儿子学钢琴,儿子钢琴弹不好,他就气急败坏;他又让儿子报考奥校,希望在理科思维方面一举成名,结果落空了,他极为沮丧,觉得养儿子没有什么意义,整天在家里苦着个脸。其实,孩子发育是健全的,只是他的兴趣不在这些方面。孩子说喜欢一个人待在屋里浮想联翩,幻想自己上九天、下五洋。这样的儿子,在他父亲看来,既不争气,也不中用。

而主张“人性教育”的北京市通州二中的教师李圣珍认为,这样的孩子优点集中,尤其是哲学思维发达,性格敏感,想象力丰富,如果从事文学、哲学和历史方面的学习,一定大有前途。

李圣珍说:“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如果孩子找到自己的最强项,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骄人成就。”

李圣珍早年曾教过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父母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因为一篇作文而被南开大学免试录取,于是,父母便强迫孩子学语文、写作文。不料,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多大起色。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孩子的自信心也一点一点被消磨下去,最后彻底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得已,父母把孩子送到了李圣珍老师这里。

在和这个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李圣珍发现这他并不像他母亲所说的“是个笨孩子”,除了有点自卑意识外,并没有其他学习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个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圣珍就鼓励他去做实验、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为什么。这个学生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点着了。后来,这个学生考上了一所高校的生物化学专业,毕业后又考上了另一所高校的研究生。

有的孩子我们认为他“笨”,可能仅仅是我们拿他的弱项和其他孩子的强项比较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孩子的弱项,而没有发现他们的强项,如果哪一天我们发现了他们的强项,那么,他们就会变成这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在某一方面“不可造就”,就将其整个人及今后的发展全部否定了。

好妈妈成长课:

请相信,你的孩子是独特的个体,他就是他,没有人可以代替,而没道理的相互比较,只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所以,请妈妈慎重对比,让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