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热血烽烟
10951200000023

第23章 抗日游行

第二十三节抗日游行

汉口,军委会委员长办公室。

委员长正在和军委会部分成员一起坐在大会议室里。

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汇报说:“委员长,各位长官,现在武汉已经形势危急。日军为了实现攻占汉口、广州等中国抗战中枢的战略目标,现在已经调集第二军、第十一军,已经达到三十五万人,可谓孤注一掷呀!”

他走到挂着地图的墙前用手棍指着地图说:“请大家仔细看,日军正企图沿大别山北麓和长江两岸西上,从南北两个方面合围武汉。赣北地处武汉外围是日军沿长江南岸西进武汉的必经之路。日军正由冈村宁次的第一一军指挥这个地区的进攻。”

委员长坐在座位上,手托下巴,看着地图略有所思说:“日军气势汹汹,武汉危在旦夕,日本人真是逼我太甚啊!。”

军令部长徐永昌说:“委员长,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与敌决一死战,粉碎他们想要逼我成为小日本的诸侯的狼子野心。”

委员长说:“嗯,决战是必须的,问题是怎么决战?”

冯玉祥愤愤地说:“小日本欺人太甚,他也不想想自己有多大的资本。就人口说,他只有几千万,我们有四万万同胞。他以为他的武器装备好就可以横行无忌,我就不相信我们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战胜不了他小日本。我们就是用人肉战术来和相拼也要拚赢他们。”

听了冯玉祥的话,委员长心中也充满激动。他说:“对,中国人就要有中国人的血性,我们绝对不能让小日本骑在我们头上横行霸道。我们应该狠狠地教训他们。”

看到委员长这样的态度,大家都感到欣慰。

于是他们坐下来研究磋商,决定以第五、第九两个战区所属部队十四个集团军、一个江防军、一个武汉卫戍司令部,五十六个军,一百二十八个师,另外还配合骑炮工兵及飞机队长江舰队,总兵力约一百万人,参加这次武汉保卫战。

布置在南浔一线的部队主要有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的第一集团军、第九集团军、第十集团军、第四军欧震、第六十六军叶肇、第七十四军俞济时,第一八七师,第九十一师,第一四二师,第六十师、第十九师,新编第一十二师,预备第六师,第一三九师的一个旅,新编第一十五师的一个旅,共十万余人。

前敌总指挥为第九集团军司令吴奇伟。

军委会在下达命令以后,委员长又亲自给来到汉口当面接受军令的兵团司令薛岳说:“参加部队兵力如果仍然感觉不足,可以再把已经在阎西等地结束整训的一一一军也调动过来”。

薛岳是广东韶关人,早年取名“仰岳”,取义效法民族英雄岳飞之意。成年后,有感于时事日非,认为只是崇拜岳飞不足以称其心意,乃去“仰”字,单名岳,以岳飞自况,字伯陵,很受委员长信任。此时,委员长亲切地对他说:“伯陵,一一一军组建以后在闫西等地经过了大半年的整训,此次阎西战役他们打得很好,可以证明他们的战斗力不俗,尤其是一一一师,是一支相当精锐的部队。你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他们拉上去,放在关键的地方使用。一一一军是我的心血所在,以后就列入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归你指挥。”

日军已经占领九江,正在猛烈进攻中国军队的南浔防线。消息传到南昌,南昌市民群情激愤。街头到处贴满了反日标语。“九。一八”那天,南昌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大游行。各个学校的师生员工都参加了游行,人们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支持中国军队抗击日寇!”

一路走过,一路喊过,喊得多少人们热血沸腾!

沿路有不少市民自发的加入。游行队伍逐渐增长,到最后,长达两里多路,游行人数不下于一万。领头喊口号的是一位二十岁的姑娘,声音清亮,高昂,她拿着一个喇叭筒,她喊一声,千万个声音跟着喊一声,那声势浩大的场面,那喷薄而出的激情,让人终生难忘。

从青云谱出发,一直游行到新建不久的中正大桥结束。这时已经上午一一点了。

游行队伍刚刚解散,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跑过来,拉着领喊口号的姑娘的手说“文盈盈,去!我们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还沉浸在刚才高喊口号的激动之中,脸颊余红的文盈盈推开姑娘的手,问。

“****第一兵团司令部医院招聘女医生,现在医院里伤兵云集,医院人手短缺,我们报名投军,去医治那些为国家民族而英勇负伤的弟兄们,这是我们为抗日尽力的好机会呀?你是本经本色的外科医生,不是正好可以用自己的专业为抗日效力吗?”

那姑娘看文盈盈一把推开自己的手,又问自己去哪里,心里不高兴,就一口气说那么一大段话。

文盈盈有自己的思想和打算,她看这姑娘这么心急火燎地说这么多话,知道她不高兴了,赶忙上去拉着她的手,说:“好了,我的好香香,我得罪你了,你原谅我好不好?我当然想为抗日尽力啰,但是为抗日尽力的途径很多啊。”

“哪你怎么为抗日尽力?一个女孩子家,难道你还想拿着刀枪去上战场啊?”

“那也未必不可。”文盈盈望着香香,不无逗弄的地说。

“哦!我知道,”香香用手指着文盈盈,假作恍然大悟跟她开着玩笑说,“我知道,你的那位丈夫是国民政府军的一位戚蕴进戚大团长,是一位见过报纸的抗日大英雄,你是要从军跟随他去打仗?”

香香不能知道她的志向,却点中了她的心事。她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她晃着香香的胳膊说:“你说什么呢,香香!”

“别不好意思了”,香香说,她眼瞳中放出光亮,似乎充满羡慕又不无调侃地说,“盈盈,能够与一个抗日英雄结为伉俪,也不枉此一生啰。”

香香跟盈盈谈起这话,一下触起盈盈的满腹心思,她有一点羞恼地说:“香香,我不跟你说了,我要回家去,我爸妈还等我吃饭呢。”

看着盈盈这样,香香突然感到,这个玩笑是开得大了一点。作为闺蜜,她是知道盈盈的心事与苦楚的。她知道,盈盈未来的丈夫,是父母做主给她定下的婚事。作为新潮女性,婚姻由父母包办,心里多少有些那个。但是盈盈是一个孝顺女儿,她没有反抗这场婚姻,她选择的是逆来顺受。

香香更知道,这个婚姻,让盈盈心中更不痛快的是,盈盈和那位未来的丈夫订立的婚约虽说都已经多年了,双方竟然连面都没有见过,对方是什么样子,至今都不知道。虽说盈盈未来的丈夫有着令人羡慕的军界学历,年纪轻轻就是****的上校团长,还是一位抗日英雄,是时下多少女孩子心中偶像,可是对盈盈来说,按目前状况,那不都是画饼充饥吗?要知道,盈盈已经二十岁了。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谁不渴望自己的所爱天天陪伴在自己身边啊?

想到这里,香香深感歉意。她决定,适当的时候向盈盈道个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