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热血烽烟
10951200000004

第4章 初谈婚事

第四节初谈婚事

戚先生终于找到了机会和戚蕴进商谈结婚的事。

晚上,看到儿子没有事情,准备休息的时候,戚先生把蕴进叫进内厅坐下,妈妈也坐在旁边。蕴进不知何事,忐忑不安地望望父亲,又望望妈妈。父亲说:“儿子呀,把你叫进来不为别事,只为你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父母还没有为你把婚事办完,心中总有一种没有完成任务的沉重感。你还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父母已经为你物色好了一个姑娘。她父亲叫文治国,江西南昌人,曾在北京任教,他和我往来密切,彼此交好,双方约定了这门婚事,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因为日本鬼子占领了北京,现在文治国回到南昌,在南昌一所大学任教,全家也就此住在南昌,此女父母都已见过,品貌兼备,今年也有二十岁了。文家有意早日完婚”。

蕴进在国内外学习多年,接受的是新思潮,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婚姻,早就反感,此时见说,心里言道:“这个姑娘我现在还仅知姓文,从未谋面,虽然听父亲说,各方面都好,是不是自己的理想中的人呢?一概不知,我怎么能够就此糊里糊涂地结婚呢!”但是口里不好违抗父母,只是推辞道:“爸爸,妈妈,你看,我们现在哪有时间操劳婚事呀,军情紧急,周师长临走时命令我再过两天就要赶回部队接受任务呢。”戚羽明听蕴进如此一说,也是实话,知道此次确实办不成婚事了。只好叹一口气说:“好吧,国事为重,此事暂且搁置,容后再议吧。”回过头对夫人说:“虽然如此,文家那边还是要有一个交代,后两天,你派人到文家那里说明一下情况。”夫人答应了。于是起身各自休息。

此后两天,蕴进在抓紧训练自己的警卫部队的同时,也关注自己三位兄弟的武艺长进程度。哥哥蕴文自不必说,戚家世传的刀枪棍棒,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拳术、飞镖、轻功,一样不拉。就是蕴武蕴魁两位弟弟,武功也有相当的火候,比之乃兄,他们都各有专攻,实属不易。蕴进注意到,父亲给自己三位兄弟传授的武功,是在世传戚家武功的基础上,吸取了少林、武当等派功夫的精髓,制敌能力有了长足的增进。看到这些,蕴进不禁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了敬意。他心里说:“父亲在继承戚家武学的基础上,融百家之长,而成独家特色,将戚家武学推上了一个高峰,著作等身,时人難及,真不愧是一代武学大师”。

他知道,他的父亲能够达到这样的武学高度,是与他一生谦虚好学的性格密切相关的。年轻的时候,他就把戚家武学揣摩得很有独家心得,此后又四方游学,广拜名师,乐此不懈。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辱,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他辞职在家教授徒弟,整理武学,于清静闲淡之余,不断地思考问题,在著书立说之时,武学造诣与日精进。

警卫排的弟兄们们在完成训练项目之后,也时时和戚先生的弟子们切磋武艺。他们发现,自己在部队学习的这些拼刺技术,比之戚家这些世代相传而又融众家之长的武艺来说,实在不过是略知皮毛而已。他们看到蕴文、蕴武、蕴魁兄弟飞檐走壁跨墙越户的轻功,唯有惊叹;看到蕴武的飞镖功、蕴魁的铁腿功,忍不住啧啧称奇。他们现在才知道,天下武术,原来竟有如此之神奇,如此之博大精深。他们知道,要学成这种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要想自己的杀敌本领迅速提高,在战场上的近身搏斗中多杀几个日本鬼子,那是非要向这些武术精英学习不可的。虽然他们在戚家学习的时间实在太短,但是好在周师长已经聘用戚先生来做武术总教练,而自己的长官又是戚家弟子中武艺最为高强的一位,受教之时来日方长,也是一喜呀。

这样想着,他们对自己的长官更是增添了一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