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热血烽烟
10951200000065

第65章 来到延庆

第六十五节来到延庆

戚母在师部遭袭中见到了尸横遍地,血流漫注的场面之后,身心受到很大的刺激,每天晚上都被恶梦缠身,常常在惊吓中醒转过来等待天明,而白天精神恍惚,忧思不已。不到几天,形神消减。戚蕴进看到妈妈这个样子,心里着急,把弟弟蕴武叫来一起商量,蕴武说,不如把妈妈搬出师部,另觅民房居住。跟妈妈一说,妈妈早就巴不得早一点离开这个地方,于是就在附近找了一户民房租住。但是妈妈出身富贵之家,自小住惯了整洁干净明丽讲究的地方,现在住在这些阴暗潮湿的疏篱土墙之中,感到很不舒服。她抱怨这里很不卫生,光线不好。于是兄弟俩商量,咱们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家,咱们还是造一栋房子吧,让妈妈住在自己的房子中总还是舒服一些高兴一些,身体也会更好一些。

但是房子建在什么地方好呢?

闫东暂时是回不去了,那里破砖烂瓦,非一日之功,又且路途遥远险恶,想回去也不容易,而且而且妈妈回去也没有亲人来照顾,兄弟们也不放心。兄弟俩一起开动脑筋,戚蕴进忽然想起了金松沟,自己曾经和蕴武、乐安等人一起去游玩过,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又且隐蔽安全,是一个建房的最佳所在。在那里建房,自己将来也有一个栖息之地。跟蕴武一说,蕴武极力赞成。

于是兄弟俩邀着乐安又一起重游了金松沟,在那里初步选定了几个建房地基。又发了一封电报,请父亲赶快回来最终敲定。戚羽明正在闫东指导训练,恰逢有空,于是连忙赶回。兄弟俩把建房的意思一说,戚羽明考虑闫东有一个戚家庄正待修整,初始还有一些犹豫,及至到金松沟实地考察一番,也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于是在当地请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风水师,到金松沟最终确定了建房地址。父子几个研究了建房构想,画出了详细的图纸,反复修改以后,就请人开始施工。

有钱人办事就不难,不到三个月,新居落成。搬家的那一天,蕴文、蕴魁兄弟几个都齐齐地都回来了;程勇、乐安、秦继宇、钟其南、刘天明敖大年等众多故旧老友、部下都来祝贺。

妈妈搬去一看,这新居隐翳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坐落在环境非常优美的地方,是一个仿明清建筑的四合院,院前就是桃花溪桥,院内有池水喷泉,院后还有一个精致的小花园,花园里建有亭台楼阁,植有名贵的花草树木,地上铺有草皮石径;比起戚家庄,规模虽小,却更精美,亦且空气新鲜,采光很好;新居里新家具新厨具新被褥一色全新;不由得心里十分欢喜。

为了照顾妈妈,戚蕴进请来了三四个男佣女仆,让妈妈的生活起居都有人安排。住下后不久,又请人在新居附近的地方种了一些蔬菜,养了不少鸡鸭鹅羊。戚蕴进、戚蕴武驻地离金松沟很近,策马而行两个多小时就到,很方便地可以经常回来看看妈妈,蕴文、蕴魁也不时回来相聚,兄弟几个有时又在这里住上几个晚上;妈妈感到生活舒适,身心安康,其乐融融,渐渐地身体便好了起来。戚蕴进几兄弟也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戚蕴进一方面操心家里的事务,另一方面更得操劳着部队里事务。程勇伤势虽然大大好转,却还没有正式出院;部队里的事务基本上就是他和乐安两个人跑前跑后的忙着;除了每一天的军事训练紧张日课之外,周军长还不断地敦促他把一一一师与新四军合作攻打闫州的作战计划赶快拿出来。

戚羽明新居初建,下决心偷闲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陪一陪惊魂甫定身体尚未十分恢复的夫人。看到家里生活初步安定,觉得儿子戚蕴进的婚事不能一拖再拖了,就又给文家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给戚蕴进完婚。

文家此时却正处在烦恼之中,因为他们的女儿文盈盈接到父母的信,希望她能够对信中“戚蕴进的事情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次提起”的话作出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收到女儿的回信。他们心里着急,看来女儿对这场婚事是极不满意了,但是至今不知道个中原因。他们写信给文盈盈赶快回来。可是文盈盈此时还处在热恋之中,她的全部心思都在华运来身上,哪里还记得戚蕴进;她对家里的催婚坚持不予理睬。家里越催婚,她对华运来的思念越加热切。不仅她的心时刻都想飞到延庆去,而且人也想马上跑到延庆去;可是延庆距离汉中千山万水,以当时的交通和治安条件,一个月都难以到达,眼下又有工作在身,谈何容易。

正在她相思难解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好消息让她欣喜若狂。

原来,那天早上她到战区司令部去,她在收到家里第三次催婚的信件的同时,也收到了中央日报社发给她的一封电报,电报告诉他,程潜司令长官不日将到石家庄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要求她随同采访。她想,这太好了,到了石家庄自己要实现去延庆的愿望就很容易了。

回到宾馆,她马上给华运来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将去石家庄采访并要专程去见他的消息。

跟随程潜在石家庄开完会之后,文盈盈就立即向延庆进发,三天不到,就来到了延庆。

一九三八年的延庆处在四分五裂时期,有四股政治势力在这里分治。有日寇扶持的三个伪政府统治区域,也有国民党统治的一小片地区。华运来的部队就是代表国民党驻在延庆南部的一个小镇,叫柳沟集。

这柳沟集虽是一个小镇,街上却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文盈盈穿过纷纷攘攘的人群七弯八拐来到一栋高高矗立的灰色大楼前,看到门口挂着“七十二师三十团团部”的牌子时,正是上午十点。文盈盈拾级而上来到门口,却被手持步枪的卫兵拦住了,她从口袋里掏出拿《中央日报》社记者的派照,卫兵认真地看了好一阵,才被允许进去。

沿着楼梯走上二楼,宽阔的走廊上人来人往。她看到每一个办公室的门口都钉着写着各长官职务的牌子,就一路寻过来,来到走廊最尾端才找到挂着“团长办公室”,的牌子,但是大门紧闭。她站在门口,不禁气恼起来,自己不是在信上写得清清楚楚今天要到柳沟集吗?怎么来到团部却让自己吃了闭门羹呢?

文盈盈在门口徘徊一会儿,正准备穿过走廊下楼梯去,这时,从旁边办公室内出来了一位军官,他看到一位异常漂亮的时髦女郎在团长办公室门口停留一下转身欲去,便主动向前打招呼:“请问,这位美女小姐,你是想找谁呢?”

文盈盈停下脚步,对这位军官说:“我找华运来。”

“哦。你找华团长,他今天刚好有事出去了。”军官说。

“去哪里啦?”文盈盈急切地问。

“今天刚好一位副军长来这里视察工作,华团长陪同他去视察部队了。”军官说。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文盈盈问。

“中午应该会回来。”军官说,“这样吧,美女小姐,你先到我办公室坐一坐,等华团长回来吧。”

说着,军官热情地伸出手,作出一个“请进”的姿势。

文盈盈一看门上的牌子是“副团长办公室”,就说:“你是副团长,请问贵姓?”

“美女小姐,鄙人免贵姓邓,单名一个强字。”军官热情地自我介绍说。

“哦,邓副团长,你好。”文盈盈伸过手去说,“失敬!我是中央日报社记者文盈盈,与华团长是故交,在这里路过,特地进来看看他。”

邓强一听这位美女是《中央日报》社记者,赶紧把文盈盈伸过来的手紧紧地握住,恍若受宠若惊:“哦,大记者,真是失敬了。请坐,请里面坐。”

一面热情地把文盈盈让进办公室在正面沙发上坐下,一面赶紧去到旁边的办公室吩咐:“苏妮妮,请泡茶来,用最好的茶叶。”

不一会儿,袅袅婷婷进来一个美女。她用白色的瓷盘端着两个金色瓷花带盖茶杯来到文盈盈面前,邓强接过苏妮妮送来的茶亲手端给文盈盈:“文小姐,请!”一面接过了自己的一杯放在茶几上。

文盈盈接过邓强的茶,一面说“谢谢”,一面却不由得打量起这位苏妮妮来,只见她身穿军装,佩着少尉军衔,十八九岁的模样,约有一米六五的身高,体型窈窕而丰满,脸容姣好,秀色可人,,顾盼生辉,那黑亮的头发从军帽檐下滑出,像瀑布似地披散在肩上,正是含苞欲放的时候,虽然正是清纯的时代,却显出一副成熟的风韵。

盈盈端起茶杯轻轻地啜了一口,又把它放在面茶几的瓷盘上,坐下了,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苏妮妮花了十秒钟时间细致地欣赏了这位优雅漂亮的文小姐,转身欲去,邓强叫住说:“等等,请你派一个人去告诉华团长说有一位中央日报社的文记者来要找他了。请他赶快回来。”

苏妮妮不是很情愿的答应一声:“是!”便出去了。

这边,邓强便热情地和文盈盈唠嗑起来。从唠嗑中知道,这支部队在这里驻扎,深受国民政府的重视,自从华运来担任团长之后,汪精卫副主席曾两次来这里视察部队,刚才端茶水的苏妮妮就是汪精卫的远房外甥女。

文盈盈一边应酬着邓强,一边却在很不耐烦地等待着华运来。邓强非常健谈,一边饶有兴致地和文盈盈说话,一边注意到文盈盈很爱喝茶,在等待华运来这一段时间,他殷勤地为文盈盈续了三四次茶水。

一直到快十二点了,才听到走廊上传来华运来说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