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
11011200000017

第17章 常见蔬菜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13)

美国供给者:株高40厘米,分枝4~5条,花褐色。嫩荚长12~14厘米,近圆形,绿色,纤维少,品质佳。种子呈紫红色。播种后45天开始采收嫩荚。亩产500~750千克。

沙克沙:植株矮生,第四节后封顶。株高30厘米,开展度42厘米,分枝6~8个。叶绿色,有茸毛。花白色,嫩荚黄绿色。荚长12厘米,宽1厘米,厚08厘米,平直或中部微弯,条形,嫩荚横断面椭圆形。亩产1000~1500千克。

于蔓生种(无限生长型):品种主要有花龙1号和丰收1号等。

花龙1号:由石家庄市蔬菜花卉研究所菜豆研究室育成。

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性弱。嫩茎绿色,叶片绿色,花冠紫色。嫩荚弯扁条形,浅绿色带紫色条斑,荚长23~27厘米,荚宽18~20厘米,荚厚07~09厘米,单荚重17~22克。

种子灰绿色或浅褐色,肾形,千粒重270~280克。早熟性好,从播种到始收50~60天。抗病性强,抗病毒病、炭疽病、锈病及细菌性疫病。丰产性好,一般亩产嫩荚2000~2500千克。

嫩荚革质膜不发达,口感清香,品质好。

丰收1号(泰国白粒架豆):白花,荚扁,长20~23厘米,浅绿色,表面略有凹凸不平,荚厚,纤维少,不易老化。

种子白色。早熟丰产,适宜春秋两季栽培,亩产1500~1750千克。

(3)育苗

淤育苗设施消毒:菜豆育苗设施应在育苗前进行消毒处理。以下两种消毒方法,可任选一种。

一是育苗前用300倍的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设施进行喷淋或浸泡消毒。

二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对棚室的土壤、棚顶及四周表面进行喷雾消毒。

于营养土配制:育苗所用的营养土要选择2~3年内没有种过菜豆的菜园土,用6份肥沃的菜园土与4份腐熟的圈粪肥混合制成,在每100千克营养土中掺入2~3千克过磷酸钙和05~1千克硫酸钾。土壤酸碱度应以中性或弱酸性为宜,土壤过酸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土壤要求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

盂种子处理:菜豆种子播前应选择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斑、无虫伤、无霉变的种子,并进行1~2天的晾晒。育苗移栽的菜豆应进行温汤浸种。晾晒后的种子用55益热水浸泡15分钟,不断搅拌,使水温降至25~30益时继续浸种4~5小时,捞出后待播。

榆播种:

用种量:每亩栽培面积,蔓生种用种25~3千克,矮生种用种4~5千克。

密度:矮生种每亩为5000~5500穴,行穴距(40~45)厘米伊30厘米;蔓生种为2300~3000穴,行穴距(70~80)厘米伊(30~35)厘米。

播种方式: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时将处理好的种子点播于营养钵(袋)中,每钵(袋)2~3粒。

干籽直播:按行穴距要求挖穴点播,每穴3~4粒种子,覆土3~4厘米,用工具拍实。播种时如土壤墒情不好,应提前2~3天浇水造墒后播种。

(4)苗期管理播种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播种前育苗移栽的苗床应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播后覆盖营养土1~15厘米,每平方米苗床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拌上细土均匀播撒于床面上,防止猝倒病。冬春床面上覆盖地膜,夏秋育苗床面覆盖遮阳网或草帘。干籽直播的畦面冬春季节地温不足的,也应覆盖地膜,甚至加盖草帘;夏秋季节畦面应覆盖遮阳网或草帘以保湿、降温。

干籽直播的菜豆出苗后,揭去草帘覆盖物,及时破膜引苗,以防晴天膜下高温造成烫苗。同时注意用细土压膜封口,以防从破口处进风,达不到增温、保湿的效果。苗出全后及时补苗、定苗,每穴留苗3株,去小留大,去弱留壮。

淤温度调控:通过揭盖草帘、通风等措施来实现苗期所要求的适宜温度。菜豆苗期适宜温度见表10。

于湿度管理:视栽培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一般初生叶展开前后和定植前5天炼苗期间不浇水,移栽定植前1天打足水分。

菜豆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70%。

盂间苗补苗:每穴苗3株,缺苗应及早补种或移苗补栽。

榆炼苗:育苗移栽菜豆,于定植前5天降温、通风、控水炼苗。

虞壮苗的标准:子叶完好,第一片复叶初展,无病虫害。

(5)移栽定植淤前茬:菜豆前茬要求3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

于防虫消毒:大棚通风口用防虫网密封,阻止蚜虫、白粉虱飞入。棚室消毒同育苗设施消毒方法。

盂整地施肥:大棚前茬清茬后,深翻土地,要求深度在30厘米以上。结合整地,一般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5~50千克,撒施后翻拌均匀,做成宽1~13米、高15~20厘米的畦,然后覆盖薄膜。生产中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等有机肥。

榆科学定植:在棚内10厘米表土层最低温度稳定在12益以上时进行定植。菜豆移栽定植密度同前面的干籽直播的密度。按株行距挖穴,栽后浇足团结水。

(6)栽后管理淤温度调控:缓苗期要求白天气温为20~25益,夜间气温为12~18益。开花结果期要求白天气温为25益左右,夜间气温为15~18益。

于肥水管理:矮生菜豆现蕾或蔓生品种抽蔓时,如果没有施足基肥,每亩应追施20%~30%的腐熟稀粪尿1500千克,或每1000千克稀粪中加入尿素10~15千克。开花结荚期需肥量最大,蔓生品种结荚期的营养主要从根部吸收,而矮生品种菜豆结荚期的营养大部分由茎叶转运而来。一般矮生菜豆追肥1~2次,蔓生菜豆追肥2~3次。接近开花时要控制浇水,盛花期尽量避免浇水。当嫩荚坐住后,做到浇荚不浇花。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以后每采收1次就浇水1次,且每间隔2次浇水追肥1次,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5千克。后期为防叶片早衰,还应针对性地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03%硫酸钾溶液。

盂中耕除草:未覆盖地膜的栽培地块应及时中耕除草,一般进行2~3次。掌握先深后浅,中耕同时进行培土。

榆植株调整:保护地栽培蔓生品种应及时吊蔓,也可采用“人冶字架栽培。注意不要让主蔓一次爬到棚顶,待龙头即将爬到棚顶时落蔓。进入结荚后期,植株开始衰老,可进行剪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侧枝再生和潜伏芽开花结荚。生育后期及时打去植株下部的病叶、老叶、黄叶,以利通风透光。“人冶字架栽培当植株生长点距棚顶20厘米时摘心,防止遮阴。

虞及时采收:嫩荚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荚会老化、坠秧。一般花后10~15天采收为适期,如气温较低,则花后15~20天采收,气温较高则花后约10天采收。盛收期可2~3天采收1次。矮生种采收期50~60天,蔓生种60~70天。

当豆荚外表有光泽,种子尚未显露或略为显露时采收。此时采收的荚嫩、滑,口感好,又能防止坠秧。若采收晚,纤维素增多,品质下降,商品性差,影响经济效益。采收时掐断荚柄,不能拉摘。

(7)病虫害防治

淤常见病害:菜豆常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锈病、细菌性疫病、灰霉病、菌核病、花叶病等。

根腐病:

揖主要症状铱主要表现在根部和茎基部,早期症状不明显,植株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明显,病株下部叶片枯黄,从叶片边缘开始枯萎,但不脱落。拔出病株,可见主根上部和茎地下部变黑褐色,病部稍凹陷,有时开裂或深入到皮层内。剖视根部,维管束呈红褐色,病部侧根少或已腐烂。当根腐烂后,植株枯萎死亡,潮湿时,病部发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在病残体及肥料中越冬,通过肥料、农具、雨水及流水等传播。

高温高湿、连作地、土壤黏重、田间积水时易发病。

揖防治方法铱一是实行与非豆类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

二是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三是严禁大水漫灌,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四是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向四周撒石灰消毒。五是播种或定植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药土比1颐50配成药土,穴施或沟施。定植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喷茎基部或灌根,每株灌250毫升,7~10天再灌1次;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喷洒。

炭疽病:

揖主要症状铱炭疽病是菜豆的重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

苗期染病在子叶上生成红褐色的圆斑,凹陷呈溃疡状。叶片发病时,病斑多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常沿叶脉扩成多角形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后为黑褐色。幼茎上病斑褐色,细条形凹陷、纵裂。豆荚发病时,由褐色小点扩大成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边缘有深红色的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中央有粉红色黏液分泌出来。

揖防治方法铱一是用种子重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二是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棚室,每亩用药110~180克,分放5~6处,于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1次,连熏3~4次。三是用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2~3次。

锈病:

揖主要症状铱在菜豆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荚均可受害。叶片和茎蔓染病,初见边缘不明显的褪绿小黄斑,直径05~25毫米,后中央稍突起,渐扩大出现深黄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后在夏孢子堆或四周生紫黑色疱斑,有时叶面或叶背可见略突起的白色疱斑。寄主衰老后,叶片枯死。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孢子粉。

揖防治方法铱用5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喷雾,7~10天喷1次,共2~3次。

细菌性疫病:

揖主要症状铱菜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菜豆的常见病害。该病除危害菜豆外,也可侵染豇豆等。菜豆地上部分叶、茎蔓和豆荚均可发病,而以叶部为主。被害叶片、叶尖和叶缘初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像开水烫状,后扩大呈不规则灰褐色的斑块,薄纸状,半透明。干燥时易脆破,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严重时病斑相连似火烧状,全叶枯死,但不脱落。潮湿时腐烂变黑,病斑上分泌出黄色菌脓,嫩叶扭曲畸形。茎上病斑呈条状红褐色溃疡,中央略凹陷,绕茎一周后,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上病斑多不规则,红褐色,严重时豆荚萎缩。

揖防治方法铱发病初期可选用50%加瑞农、70%可杀得、75%百菌清、50%百菌通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30%DT杀菌剂400倍液,20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千克新植霉素、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喷药3~4次。

灰霉病:

揖主要症状铱菜豆的茎、叶、花荚均可染病。茎部感病先从基部向上11~15厘米处开始出现云纹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淡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成株叶片感病,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苗期子叶也受害,呈水渍状变软下垂,最后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

揖防治方法铱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傍晚闭棚点燃。遇阴雨天可用10%万霉灵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晴天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喷药3次。

菌核病:

揖主要症状铱菜豆菌核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栽培的春菜豆和秋延后菜豆上。发病时,多从茎基部或第一分枝分杈处开始,初水渍状,逐渐发展呈灰白色,茎表皮发干开裂,呈纤维状。潮湿时,在病组织中间生成鼠粪状黑色菌核,病斑表面形成白色霉层,严重时导致植株萎蔫枯死。

揖防治方法铱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傍晚点燃;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对老叶与植株基部土壤重点喷药,每10天喷1次,共喷药2~3次。

花叶病:

揖主要症状铱菜豆感染花叶病后叶片呈明脉、缺绿或皱硬,新长出的嫩叶则呈花叶,其绿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呈袋状,有些品种感病后变为畸形,病株矮缩或正常,果荚一般正常。

菜豆黄色花叶病毒所引起的症状比其他毒株所引起的较为严重,花叶的色泽较黄,叶片向下弯曲也较严重。

揖防治方法铱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300倍液喷雾,10天喷1次,连喷3~4次。

于常见虫害:菜豆常见虫害有豆荚螟、豆蚜、美洲斑潜蝇、温室白粉虱。

豆荚螟:参见豇豆“病虫害防治冶部分。

豆蚜:参见黄瓜“病虫害防治冶部分。

美洲斑潜蝇:参见黄瓜“病虫害防治冶部分。

温室白粉虱:参见黄瓜“病虫害防治冶部分。

(九)苋菜

1生长习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苋菜原产于温带和亚热带,为喜温作物,在平地到海拔2200米的温带和热带都有分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苋菜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种子在10~12益时缓慢发芽,14~16益发芽较快,22~24益发芽最快,但超过36益时发芽和出苗均受阻。生长适宜温度为24~26益,低于10益或高于38益时生长极慢或停止。苋菜不耐寒,生长中遇0益就受冻害,并很快死亡。

苋菜喜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的分布区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的地区。种子发芽需水不多,但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时发芽缓慢。根部发达,能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由于大部分根系集中在表层土壤中,因而不耐旱,现蕾至开花期水分不足时,会降低高度,分枝减少,而持续干旱还易引起病虫害。

苋菜耐涝性较差,过度潮湿或地面积水,都会影响生长,甚至死亡。遇多雨大风天气,容易倒伏。

苋菜为短日照作物,8~10小时的持续短光照促进提早开花结实。

苋菜为喜肥作物,通常以土层深厚、连年施肥的改良土壤为适宜,最好是肥多的菜园地。贫瘠的沙地、结构不良的黏土地、冷黏低湿地等都不适宜种植。苋菜对土壤适应性较好,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但以pH值65~7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