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
11011200000002

第2章 生产反季节蔬菜必须掌握的五大关键技术

反季节蔬菜栽培采用了温室、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生产设施,与露地相比,作物生长的小气候发生了显着变化:棚内温度、湿度明显升高,光照强度明显变弱,作物的长势、长相及相应的病虫害发生了诸多变化。露地的常规蔬菜栽培技术已不再适应设施生产,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把握好五大技术关键,才能确保反季节栽培的圆满成功。

(一)降低棚内湿度,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1棚内湿度明显偏高原因

覆盖薄膜进行反季节栽培后,由于薄膜的气密性较强,棚内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使棚内空气湿度明显提高。根据笔者多年的连续跟踪观测,塑料大棚内空气湿度平均比外界增加18%。

在冬季很少通风的情况下,特别是阴天、夜间,大棚空气湿度基本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状态。这种高湿状态,对所有的蔬菜都是不适宜的。

2湿度过高的危害

湿度过高,会引起作物茎叶生长过旺而徒长,影响作物开花结果,并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和迅速蔓延。如茄子绵疫病、菜椒疫病、大白菜软腐病等,这些病都会在短短的几天内暴发成灾。

所以说,降低设施内空气湿度,控制病害发生是大棚管理的第一要务!

3作物生长的适宜湿度指标

几种蔬菜作物要求的空气湿度指标见表1。

表1几种蔬菜作物要求的空气湿度指标作物番茄茄子菜椒黄瓜西瓜相对湿度(%)45~5570~8060~8085~95≦50

4降低大棚湿度的七项措施

一是深挖外围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二是经常通风,散出大棚水汽。三是大棚覆盖无滴膜,增加透光量,提高棚温。

四是棚内采用地膜覆盖,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从而降低空气湿度,并能除草、保墒。五是在病虫防治中少用水,尽量喷细雾或使用烟雾剂。六是冬季喷药应在晴天上午或中午进行,便于放风、排湿。七是浇水要科学,禁止漫灌,以抑制地表蒸发。

浇水时尽量浇到根部,使水分直接补充到作物根际。有条件的尽量进行滴灌;冬季和早春浇水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

(二)解决连作障碍及土壤的酸化、盐碱化难题

1旧棚里土壤的无机养分经常不平衡农民普遍地重视氮肥施用,而大多忽视磷钾肥的使用。

特别是钾素营养,一方面施用少,另一方面,蔬菜对钾的吸收以及转移量大,长此以往,形成了氮过剩、磷富集、钾不足的无机养分不平衡状态。

2棚内土壤酸化、盐碱化的原因及危害由于反季节栽培中大量施用氮素化肥以及人粪尿,使土壤中硝酸盐浓度逐年增高,引起土壤酸性化。另外,反季节栽培中,土壤内的盐分难以淋溶,盐分只能随水分的蒸发向上运动,在耕作层不断积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盐碱化)。

危害是增加铝、铁、锰的可溶性,降低钙、镁、钾、钼的可溶性,从而引起钙、镁、钾、钼的缺素症及铝、铁的中毒症。

3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及症状由于土壤多年连作,同一类作物吸收的养分单一,同时作物的分泌物及病残体留在土中,只适合特定的生物、微生物生存,从而打破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之间、有益生物与有害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团粒结构变差。土中营养元素失去平衡,微生物种群失去平衡,就会产生连作障碍。

长期连作后作物生长不良,发育迟缓,并导致病虫残留严重,土传病虫害猖獗。

4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及次生盐渍化的八大技术对策一是尽量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充分,元素齐全,并能培肥地力。二是增施磷、钾肥,特别是补钾。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合理搭配使用氮、磷、钾,减少硝态氮的危害和对土壤的破坏。三是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四是实行地膜覆盖,抑制表土积聚盐分。五是满足作物对微量元素、敏感元素的需求,从而降低肥料用量,提高施肥效率。六是利用夏季高温种植生长速度快、吸肥能力强的玉米或苏丹草,可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游离的硝酸盐,从而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七是利用雨水淋盐,或夏闲时灌水洗盐。八是种植耐盐的作物(水果、花卉、蔬菜等)。

(三)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的五大注意点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的总原则是:堵淡补缺,追求最高效益。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要注意五大注意点:一是所选品种要耐低温弱光、抗湿抗病、优质高产,充分适应反季节栽培的环境条件。二是同一种、同一科的蔬菜不宜连作。三是茬口安排上要打好季节差、打好气候差,努力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堵淡补缺。四是打特色品牌,做到所产蔬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五是打好市场品牌,围绕适销对路,优质高价,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合理调控温度

1反季节蔬菜栽培大棚内的温度特点

一是塑料大棚有很好的保温、增温效果,单层塑料大棚,可使气温增加3~6益。二是棚内气温的变化比外界剧烈,每小时最快可上升5~8益。三是晴天大棚的最高气温一般比外界早1小时出现,在13~14时达到最高值。此后气温开始下降,初始下降缓慢,15时后下降速度加快。日落到黎明前大约每小时降低1益左右,黎明前达到最低。四是阳光充足时棚内可产生50益以上的高温,必须进行通风降温。

2大棚蔬菜适宜的生长温度指标

大棚蔬菜适宜的生长温度指标见表2。

3大棚温度调控技术

一是及时上膜,江苏中部一般在10月中旬上膜,至翌年5月上旬去膜,最好出梅后去膜。二是使用无滴膜,通过无滴膜消除雾滴后可使透光率增加20%左右,平均温度提高2~3益。同时棚内空气湿度也得到相应降低。三是适时通风,及时闭棚。避免高温伤害,提高大棚的保温效果。四是多层覆盖,在温度过低时在大棚内再覆盖一层或几层薄膜。白天将内层薄膜拉开受光,夜间再覆盖严格保温。经试验,单膜大棚可提高最低温度12~18益,双膜大棚可提高最低温度5~9益。如用草苫,温度可再提高5~8益。

(五)妥善应对灾害性气候1寒潮及强降温

遇到寒潮及强降温,必须努力避免低温冻害。具体做法:

一是密闭大棚,提前保温。二是根据预报的降温幅度,加扣中棚、小棚,采用双膜,必要时多层薄膜保温或加盖草苫。三是临时辅助加温,可用电加热或煤炉加热。四是若遇大雪,须及时刮除棚顶积雪,必要时棚内加顶撑。

2连续阴天突然转晴

连阴后突然转晴,如果管理不好,往往会造成植株萎蔫,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必须慎重管理:一是做好预防病害工作,在连续阴天到来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酰胺等量混合800倍液,另按5千克溶液中加1支青霉素(可杀死冰点细菌)喷洒植株,可大大提高植株耐低温抗病害能力。二是在连阴天抢抓时机做好通风散湿工作。三是在连阴天采用百菌清等烟雾剂防治病害。四是细致做好连阴天突然转晴后的管理工作,连续阴天后突然转晴,不能把大棚全面打开放风,而应逐步开棚散湿。发现叶片萎蔫,要进行遮盖,待叶片恢复正常后再逐渐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