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须重复那次会议的内容,也无须细述第一次见到所尊仰的长者们的难以言喻的激动;记忆中特别难以抹去的,是以往不曾道出的铭感在心的细节。“小说组长”涂光群同志曾经告诉我:光年同志看了我们送给他的《丹梅》清样,很兴奋地对编辑说,读了这篇小说,心绪很愉快,我一推窗子,外面刚落过雪,一股清纯清亮的空气扑面而入,这和小说带给我们的清新气息是多么相似……听,光年同志在用诗人的语言称赞你呢!
我呆了。惶惑、自惭、激动,使我无以言表。尽管此话是他人代传,但对当时的几近“凋零”、“干枯”的“小叶”——我来说,一位文坛前辈、众所尊仰的诗人、文艺评论家,以如诗的语言勉励我这个刚刚冒头的业余作者,这暖心良言无疑是最及时的春雨!
对于新时期的文坛,得以亲沐“润物细无声”的雨露的,当然不只是我,许多在这个时期涌现或“复出”的作家,只要说及张光年,连同说起的,就会是虚怀若谷、慈心若蔼这些字眼……
尽管步入“花甲”,忆及张老对我的呵护,我不能不提起他最早对我的称呼:小叶。而今,翻捡他给我的几封至为宝贵的信札,开头那声亲切的“小叶”,仍会使我泪水潸然。
使我泪水潸然的,当然还是信中的许多内容。在1978年的第一封信里,他不让我称他为“老先生”,而说:“……还是像这里编辑部的同志们那样,称我为光年同志吧。难道我们不都是同一战线的同志关系吗?”
师辈的风范和长者的谦逊,使当时读这封信的我,再次惶惑已极。说实在的,那时我真不知道怎么称呼他才合适,就我这样的小不拉子,自觉做他的学生都欠资格,怎好直呼他为“同志”?后来,我才发觉:光年老师多年任文坛领导之职,可文坛上上下下,特别是北京的很多作家和在作协机关工作的,都是称他为“同志”的。
今日,我才感悟:“同志”这一称谓,在张光年身上,有着真正的“同志”含义。
与光年老师的通信缘起,当然是在那次座谈会后。1980年初春,上海文艺出版社要为我出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且列入“萌芽”丛书,体例要求须由作者请一位老作家作序,我立刻就想到了光年老师。在我,那是无由分说的尊敬,但却不曾细想他的忙碌,粗心的我不曾细想那时的文坛真正是百废待兴,有多少事有待他这位“帅”者忙碌?可光年老师对不解事的我,并未丝毫不耐烦,在与我很平等地讨论了出版社的时间要求后立刻应允;后来,因突发事件他无法按时写出,便立刻托付给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孔罗荪,罗荪老师和张老一样也是对我们后辈厚爱有加,踏雪步行,亲自找到我开会的地点面谈……
第二次的通信来往还是为作序,是三年后浙江文艺出版社为我出中短篇小说集时。光年老师又是一口答应:“乐意为之”,并说“何况,还是前几年早已约许了的”,于是,他又约定在他为期两周的住院复查期间,让出版社寄清样去,趁住院的时间看了后再写。
没承想,历史的惊人重复也会体现在这件事上:等出版社的清样将到他手上时,不仅张老原先希望的“弹性时间”,因为他出国方归已经迫在眉睫,而他又因归国前患急性肠炎而急需住院做各项检查;这边,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他是主要筹备人;那边,他又要参加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种种原因无法践诺,都是情有可原的,可是,他仍为自己“再一次爽约”一再表示歉意,主动给责编写信,并又一次推荐他所熟悉的著名评论家代劳,结果,欣然应诺的唐因老师就成了又一位为我作序的孔罗荪……
1997年,84岁高龄的光年老师,在读了我的长篇小说《无梦谷》后,终于以“日记体”加“书信体”的文本方式,写了一篇“读后感”,重践了他19年前的“以信代评”的“前诺”。当接到他的这篇“以信代评”的“读后感”时,我又一次感动得无以复加。说实在,因了前两次的“意外”,总算“懂事”了的我,即便写出了这部引起一定反响并在海外获奖的作品,却再也不敢(不肯)相扰于他,虽然深知已是耄耋之年的光年老师,忙碌依然,文心依旧,就凭他曾几次住院手术的身体状况,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烦劳他的。但这次,他完全是“自发”为之,而且是以连续近一周的阅读后,才完成这篇“以信代评”的“读后感”的。
“仁之发处自是爱”,以光年老师的为人,诚信当是其品格的根本,但我真没有想到,他是如此笃重信义,在自己万事“扳着指头数时间”的日子里,还不忘19年前的许诺!
后来,我以《清泉滴心》为题,也以“信”的方式,表达了由衷的感谢。19年前的往事还有不仅令我也令我们全家欢乐动情的一章——那一年,因为中国作协的某项“笔会”邀约,光年老师带着几位作家和我先后去了青岛。作为“青岛人”的儿媳,我嘱婆婆让妹夫从熟悉的渔家买来了一些刚上岸的生猛海鲜。于是,在婆婆家那大杂院的小木楼、那只能围着小炕桌坐小板凳的弹丸之地,会烹饪的我大显身手,南味北调地做了几个拿手菜。记得那天与光年老师一起上门做客的还有江晓天、谢永旺和梅绍武夫妇。屋舍简陋,可那天的“客人”们,却是宾至如归,笑语如喧。最风趣的还是光年老师,“哎呀,小叶,你们这顿从海龙王那里弄来的‘家宴’,真把我打倒了!从小到老,我从来没像今天吃得这么多!”他朗声大笑,那口气和声调,更像是在朗诵一首赞美诗!这席话,这神态,更叫“主人”——我的婆婆、小姑们激动得几天都不平静!不是么,从来是市井之辈的她们,断断没想到这位声名赫赫的文坛“大官”,不但能屈尊到我们这平民寒舍吃一顿家常饭,而且神容和蔼,笑态可掬,如此平易近人!
自1986年调回浙江,霎眼间又有十七年!前些年,因为巴老酷爱杭州,柳丝如线红枫似燃的日子里,灵隐的创作之家、西子湖畔的汪庄,总见巴老笑颜如酡;于是,秋去春来间,就有光年老师和中国作协的许多同志,流水般地来杭州探望巴老,但他们总是做到既表慰问的盛情,又不至“累”着巴老;当然,如果巴老健康状况良好,国事文事无不在心的他们,定当交谈契阔;但对当下两位的年事和健康来说,冗杂俗务是那样的不足道!因此,每每得闻光年老师在与有关人士商量约会巴老时的万般细心和周到备至的态度,我总不由漾起无限感动:光年老师一次次地以自己的率先垂范,为文坛树立了文人相亲更相重的榜样。
光年老师先后惠赠我的《风雨文谈》等几本大作,自是我最珍视的书籍。特别是前些日子寄来的《骈体语译<文心雕龙>》,更是令我感佩异常,当我将这本耗了他无数心血的书往书架上插放时,恰好就插在了王元化的《清园夜读》旁边;这个细节也真可谓“无巧不成书”——光年老师最后一次来杭州,我最后一次闻讯去探望他,正是他与这位享誉海内的学者王元化先生不期而遇前后来到杭州的时候。
“失去了的倍觉珍贵”,许多事,都是事后才生遗憾!也许是得杭州的地利之便,反而不知珍惜,每逢像这几位师长来,只要得讯,我们虽然也竭尽地主之谊,却疏忽了应该抓住机遇多多聆听他们的教诲,很多时机便在惟恐打扰他们的心理中失去了……
失去了的便不复有!就像年前的这次作代会,我满可以晚一天半天回程,完全可以像十数年前那样,一个劲地直奔前门他居住多年不曾搬的寓宅,即便没有什么大成果可以相奉汇报,但是,只要像多年前那样,有他夫人黄叶绿开门时那声亲切的招呼:是小叶来了!只要像多年前的那样,得见光年老师惊喜地急步迎来握手的神态,只要看一看他那可掬的笑容和纵然百病缠身却总是精神矍铄的从容气度……后悔是对不经心的人的最大惩罚!
……今天,当寒雨如铅、当突然面对一封黑体的“讣告”时,所有的记忆顿时栩栩如生、所有的记忆都变成了许许多多的懊悔!
一个朋友曾对我说过:我最不愿做的事是写悼词,也决不写悼念文章。今后凡我的亲人或师长去了,要把他装在心里,最好的纪念就是做他喜欢或希望你做的事。
光年老师,我当然也会继续做你在1977年就希望我做的事,但是,从突然得知你“去了”至今,我好像还没有从这“突然”中回过神来,重重滚过心头的,仍是年初伫立在黄河边所见的小浪底的波流,看似平静,如雷的涛声却在河底喧啸。
尽管黄河已经局部地改变了容颜,但是,在我心里,流水依旧,启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