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法决定成败
11012300000002

第2章 把握时机,做事有策略(1)

果断决策,决定成败

日常生活中,决策可以说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遇到了好机会,我们需要紧紧地抓住,果断地作出决定,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遇到了困难,我们也需要决策,看看问题出在了哪里,接下来该怎么办,还有没有补救措施等。所以,要做好决策,就要求决策者具备果断行事的作风,在关键时刻能拿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事实上,果断并不是草率,也不是鲁莽。它是对现实状况进行了充分加工后做出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是深思熟虑的表现,是高效的表现。

曾经,有一家攀登俱乐部打算招聘两名工作人员,最后有4男1女共5名应聘者进入了角逐。他们被分别领进5个房间,每个房间里各放着一条已经被牢牢打结的尼龙绳。这时,主考人员宣布:谁要是能先将打结的绳子解开,谁就可以进入老板的办公室,接受老板的面试。但时间只有10分钟,要是超过了规定时间还没有把绳子解开,这个人就会出局。

最后只有一男一女坐在了老板的面前。而其他的三位男性,其中一位在时间过了3分钟的时候就走了;另两位,直到时间结束,也没有解开那牢牢的死结。

老板在办公室里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工合同,时间一到就将签约。看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那两位最终被录用的人是采用什么方法把绳结打开的吧?

原来,那个女的5分钟不到就走出房间,向主考人员借了一只打火机,将那个非常牢固的绳结毫不犹豫地烧断了;离结束还剩3分钟的时候,那个男的向厨师借了一把菜刀,当机立断地将那个怎么也解不开的绳结一劈为二……也许其他的三个人认为这道考题的用意是检验应聘者的耐心或手劲。事实上,他们都错了,老板的用意并不是这样。事后,老板的一番话道破了解绳试题的用意,他说:“要测试一个人能不能完成某项任务或能不能胜任某项工作,其实往往不在于他的体能和智力,而是取决于他能不能创造性地进入角色,果断地走向成功。”

英国的一家大型管理公司,曾经对颇有管理成效的几十家公司进行过一番调查,结果表明,在获得成功的各个条件中,最核心的、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一个条件就是决策要果断,办事要有魄力。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讲,要想把握更多的机遇,要想走上成功的道路,就要具备果断的决策能力,我们要知道,机遇从来是不等人的。在决策的时候,一遇到良机,看准之后,就应该及时快速地做出决策,使决策产生效用,要是错过好机会,即使再周密的决策也是徒劳无功的。

一个人的成功与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果断作出决策息息相关。不论事情大小,果断出击总比犹豫不决和怨天尤人更为有益。果断决策,决不拖延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利用机遇让自己的人生上一个台阶。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备作风;而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只会和机遇擦肩而过,事后可能会后悔当初,但这时的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这类人往往做不出什么大成绩,难成大气候。所以说,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将来产生的结果也就必然不同。要是你具备了果断决策的能力,就必然会在残酷而又激烈的竞争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因此,只要我们现在排除了犹豫不决的工作态度,果断采取行动,就可以不断地前进,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优柔寡断的坏处是:它不仅让我们在反复考虑之间丧失了成功的机会,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在慎重行事的同时,少一份犹豫,就多一份成功的可能。要想消除犹豫的毛病,养成果断决策的习惯,就要从今天开始,永远不要等到明天,要强迫自己去逐渐练习,逐渐适应,切勿犹豫。

我们要在决定某一件事情之前,就应该对各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和理智慎重地思考,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想问题。一旦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就要果断决定,一经决定,就不要轻易反悔。要是我们发现了好的机会,就必须抓紧时间,马上采取行动,这样才不至于贻误时机。不要对一个问题不停地思考,一会儿想到这一方面,一会儿又想到那一方面。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决定,作为最后不变的决定。这种迅速决断的习惯养成以后,我们的自信心就会逐渐上升,自己的果断决策能力也就会逐渐加强。要是犹豫、观望,而不敢决定,机会就会悄然流逝,后悔莫及。

有时,在两难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确实不容易。但不管是对还是错,我们一定要快速作决定。因为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那些害怕作决定的人们,不管是怕老板指责自己,还是担心会丢掉工作,这样的想法都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在消极地选择不作决定时,其实就已经作出了选择,只是这样的选择从刚开始就不积极。与其被动地让工作控制我们,不如我们自己作出决定来控制工作。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积极应变,见机行事。当好机会出现时,要敢于抓住时机,趁势直击;当坏的消息传到时,要敢于甩手抛弃。在职场能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在面临决策抉择时,能够客观、冷静、沉着地分析各种情况从而做出果断决策的人。

我们要学会在做决定时抛开僵化的是非观念,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地做出决定。对我们来说,其实不应将各种可能的结果看作对的或错的、好的或坏的,甚至不应该视为更好的或更差的。各种选择的结果只是不同而已,没有对错的区别。只要我们不再采用自我挫败性的是非标准时,我们就会认识到,每当自己作出不同的决定时,我们只是在权衡一种结果。要是我们事后后悔自己的决定,并且认识到后悔是浪费时间,那么在下一次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决定,以达到自己的期望。但是不管情况怎么样,我们最好不要以“正确”或“错误”来形容自己作出的决定,以免太过于自信而对事情的变化估计得不到位,或者说认为自己的决策错误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这些都对我们的办事不利。

我们要认识到,果断决策者难免会发生错误,但是,这无疑比那些犹豫者做事迅速,犹豫者根本就不敢开始工作。不作决定,我们就会失去了向失败挑战的勇气和决心。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这种在两难中作出选择的勇气,一定要在看清问题的基础上做出决定才算是有意义的。倘若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看清问题,只有不顾后果的勇气,以为即使下错决定也无所谓,这样的做法就太不可取了。那些没有经过慎重思考就盲目决定的勇气,不是果断,那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

把握时机,主动出击

纵观史册,每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都不善于、也不需要找任何借口,这是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所以他们往往能享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那些总认为自己缺少机会的说法,则往往是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用来原谅自己的借口而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中把握机遇。而面试则是我们为获得工作而遇到的第一个机遇。至于能否把握,就要全看我们自己如何运筹帷幄了。

一家大型商场向社会公开招聘3位电工技师。这家商场实力雄厚,所以对于员工的待遇都是很不错的,因此有很多人都想成为该商场的一名工作人员。面试的那天,很多人前去应聘。这次招聘,没有笔试,只有面试,要求所有应聘者到公司大会议室集中。

这时候,该商场的人事部主管走上主席台说:“今天参加竞聘的人这么多,大概有50人,但我们只能选3名,要是对自己的技术没有把握的现在就可以离场。”话音刚落,就有几个人离开了会场。主管继续说:“我们的条件要求是必须具有技师职称并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结果又出去了二三十人,最后只留下了10个人。

主管看了看这剩下的lO个人说:“你们将由我们商场的副总来进行面试,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请你们稍等。”说完话这位主管就离开了会议室。于是这10个人就坐在那里,等待着公司副总的出现。

突然,灯灭了,楼道里有人在说:“怎么又停电了?”一停电,会议室的空调停止了运转,所以室内也变得闷热起来,但这lO个人只能坐在那儿等商场的副总。过了一会,一个电工模样的人走进会场,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又看了看坐着的10个人。然后他把一只工具箱放在了地上,在接线盒的地方摆弄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怪了,这是哪里出问题了,怎么弄不好?”说完这句话后他也走出了会议室。

大约过了半小时,电还是没来。这时,刚开始的那位人事主管出现了,他对这10个人说:“很遗憾,你们这10个人都没有被录取,现在可以离开了。”这句话让这10个人很是纳闷:“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呢,还没进行面试呢就让我们走?”其中有人说道。那位人事主管叹了一口气,说:“停电是第一道考题,同样也是最后一道,刚才进来放工具箱的那人就是我们的副总。作为电工技师,你们竟然在这里干坐着等了半个小时,没有一个人想到出来处理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公司给你们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可是你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抓住它啊。”

面试就是这样,充满了玄机,我们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面试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中。所以,只有经受住了这一切的考验,我们才能有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一旦我们被正式录用,各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其最为令人关注的就是晋升的机遇。

晋升的机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何谓量变?量变就是积累,是工作能力的积蓄,是工作经验的累积。工作来了不推、不躲,要主动迎上,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实现不断锤炼和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才能在工作中发现机遇并捕捉到机遇,才能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要想把握工作中的机遇,就必须先从改变工作态度开始。

谢金波在一家外企工作。突然有一天他对自己的朋友说:“我打算要离开这家公司,在这家外企感觉发展前景太渺茫了。”朋友听了建议道:“我倒是赞成你离开,只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呢?”朋友说道:“要是你现在走的话,你看看,自己也在公司没有分量,所以这对这家公司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当你在公司里的影响力大了,有了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了,这时你就可以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这样的话公司才会受到一些比较大的损失,给你们老板点颜色瞧瞧。”

谢金波觉得自己的朋友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开始努力工作,每日早起晚归,虚心向他人请教,认真钻研业务之道,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成为了公司精英中的精英。再见面时,朋友和他说:“现在是时机了,该辞职了!”他笑道:“我暂时不打算离开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老板现在非常重视我,正准备给我升职加薪呢。”

所以,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要让老板真正看到我们的能力大于职位,这样的话我们才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去释放自己的能量,展现自己的才华。而要让老板看到我们的实力,就要主动出击,而不是等待。只有自己在平时练就一身硬功夫,先把自己武装起来的话,我们的主动出击才能有力量,才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立足职场,脚踏实地

人每天都在生活,但也不见得所有人都懂得如何生活。在现实中,机遇可以直接让一些人青云直上,但更多的人却需要脚踏实地地工作。

也许大多数人都想一夜成名,都想有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来花。近年来,那些一夜成名的人或许越来越多了。从超女、快男到我型我秀,从郭敬明到韩寒,这些人都承载着许多少男少女的梦。于是就有人想,是不是我也可以这样,不需要艰苦努力做铺垫,就可以名利双收。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在渴望名利双收的背后,我们不要忘了要有所付出,才会有所收获,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所以,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当年正是李时珍几十年如一日的采集药物,并亲身尝试,把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汇总、整理,才会有《本草纲目》这部巨著的完成;也正是曹雪芹有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呕心沥血,才会有《红楼梦》这部奇书的诞生。

事实上,脚踏实地与一鸣惊人并不矛盾。只不过脚踏实地是一鸣惊人的基础。一个人若没有脚踏实地而苦练自身,怎么会出现一鸣惊人的情况呢?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一鸣惊人是在踏踏实实积累的基础上,再加上牢牢地抓住了机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实力展示出来。如果没有脚踏实地做积累,那就没有任何一飞冲天的资本。

本田宗一郎是一位很杰出的天才发明家,他共拥有470项发明和150多项专利。而闻名全球的“HONDA(本田)”品牌就是他创立的。如今,本田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里举足轻重的一个品牌。本田宗一郎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在现代享有很高的荣誉,被誉为“自亨利·福特以来唯一的一位最杰出、最成功的机械工程企业家。”

本田宗一郎出生在日本的一个农村。他的父亲是一名铁匠,本田宗一郎在孩子中排行老大,还有8个弟妹,当年他们一家人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但却充满了欢乐,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身为大哥的本田宗一郎,从小就担当起看护弟弟妹妹的责任,但他小时候很是贪玩,所以常常将弟弟妹妹弃而不管,因此也没少挨父亲的骂。他的父亲是个铁匠,所以特别看重时间。因为他的父亲一直认为,所谓“趁热打铁”就是要抓住最好的时机下锤,这样才能打出品质上流的铁。

一次父亲在打铁前拼命拉风箱,累得满头大汗,在一旁的本田宗一郎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让父亲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父亲却告诉他:“不能停,绝对不能停。要是停下来,铁坯就会冷却,炉内温度达不到要求,那就打不成好铁。”当他父亲等到铁坯烧得通红时,不顾火星四溅就立即去打。看到这一幕,本田宗一郎十分心疼父亲,又想让父亲停下来,可是父亲还是没有一刻要停的意思,他说:“必须趁热打铁,时候过了,想打也打不成了。”就这样,小时候的他,从父亲打铁的事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父亲的言行在他的内心深处刻上了深深的烙印。在父亲的身教言传之下,本田宗一郎小时候就养成了严守时间、踏实肯干的习惯。

小时候的耳濡目染,让他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第一次看到汽车时,简直入了迷,他忘了一切地追着那部汽车,那颗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于是,一个念头就开始在他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了。这个念头就是:长大后要制造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