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智囊悟人生
11013400000004

第4章 见大篇(3)

秦桧特别恨反对他的人,对那些反对过他的人,即使是平民百姓在很小的事情上有不同意见,他也绝不放过。听到赵鼎死讯而叹息的人也被治罪。有人写诗送别胡铨,也遭贬谪。有一次,秦桧举行家宴,叫戏子演戏,一个扮小官戏子的头发上的大环不小心掉到了地上。一戏子问:“这是什么环?”小官说:“二胜环”,戏子说:“你坐太师椅,为什么把‘二胜环’丢在脑后!”意思是说坐上太师椅,就把二圣南还的事置之度外了。顿时在座的人都大惊失色,秦桧一听也是大怒。第二天就把戏子都关在牢里,有的因为无法忍受狱中的折磨被迫害致死。

“绍兴和议”签订以后,南宋军政大权都被秦桧握在手中,他以是否赞同求和乞降为分水岭。赞成者,可步步升迁;反对者,不论忠臣良将,还是普通百姓,全都被打击报复。

在秦桧当权期间,那些坚持抗金、主持正义的人们,所受的诬陷、迫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推翻他,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罢免他,宋金盟约有规定,不许轻易撤换宰相。朝野上下无不对秦桧愤恨到了极点。这就必然会有英雄好汉铤而走险。绍兴二十年正月的一天,一位殿前军人叫施全,提着斩马刀拦在望仙桥下,暗中侦察到秦桧上朝的时间,见秦桧就举刀砍去,结果砍断了一根桥柱,没有砍到秦桧,最后施全被捕后杀于市。行刺的做法虽不可取,但它充分表明了人民群众对奸相的憎恨,希望能严惩他。

当时的南宋,岳飞被害的消息传开后,“天下冤之,闻者流涕。”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三岁孩童,都对秦桧愤恨到了极点。群众用面粉捏成秦桧的形象,放在油锅中煎炸,后来为了简化制作过程,只剩得两条长腿,变成现在油条的样子。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叫它“油炸桧”。元朝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称他的坟是“遗臭冢”。一首打油诗中说: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明朝时,有人在岳飞墓前植桧树,举刀一劈为二,号称“分尸桧”。又铸秦桧、王氏、张俊、万俟楔四人的跪像放置在岳飞墓前。清朝时,某剧场演秦桧害岳飞的戏,因为演得太逼真,观众很同情岳飞,有人竟跳上戏台将饰秦桧的演员打倒。可见,几百年来,人们是多么的痛恨这位祸国殃民的奸臣。

由于人们都非常痛恨秦桧,因此就编了很多的故事、传说、神话去鞭挞、讥讽他。传说明朝万历年间,京口人邬某游于杭州,见屠猪者把猪毛去后,猪腹有五字:“秦桧十世身。”还有一个“铁鞭打秦桧”的故事:张先生梦入岳庙,岳王以客礼相待,张辞行后,听到庙后树林中有哀号声,上前见一囚犯反吊于树上,一力士拿铁鞭狠抽。张问:“什么人?”囚犯说:“我是秦桧,岳王法规定,每天打一百铁鞭,你与岳王友好,能否请岳王免去今天这百鞭?”张答应了,又去见岳王。岳王已预知来意,不但不再以礼相待,反而大声责骂:“你向来与我同事,我被秦桧杀害,你能够幸免,今日为什么要忘记过去的事,反而为这个贼求情呢。快走,我还可以宽恕你。”张听了只得仓皇离去,再过树林下,见执鞭者又增一人,告张曰:“岳王因你为囚犯说情而怒,叫今天再加鞭一百。”张大为惊恐而从梦里醒来。第二天,他脸发热背出汗,急忙到岳庙中去拜谢,幸而没有得病。这些故事都很深切地描述了人们对秦桧的愤恨。

秦桧曾经两次窃踞了宋朝的宰相职位,可见其人之才还是甚大的。在相位达十九年之久,而深得信任,其才也卓矣。但他勾结金人,包藏祸心,首倡与金和议,屈膝投降,误国害民,败坏伦理。多少忠臣良将被他所害,而又有多少无耻之徒受到他的重用。他操纵权柄,到处安插特务,小有议论,即遭捕杀。暗中侦察皇帝动静。南宋的军国大事,全由他一人独揽。秦桧死后,赵构说:“我不用在膝裤中藏匕首了。”赵构甚至说,对秦桧经历了“初奇桧,继恶桧,后爱桧,晚复畏桧”的过程。总之,围绕宋金和战问题,秦桧充分暴露了投降派罪魁、女真贵族代理人的面目,成了遗臭万年的奸相,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除了秦桧,在宋朝还有一小人之才的人物。

(第二节)小人之冠才

蔡京,是北宋末年的另一个奸相。其才不在秦桧之下。他还是北宋有名的书法名家。

蔡京,字元长,他出生的时候,正是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失败后不久,多灾多难的北宋王朝又一次陷入内忧外患的困扰之中。蔡京出生的前一年,被排斥到地方做官的范仲淹写了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为无数人传诵。

蔡京二十四岁的时候,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朝廷又一次开科取士。于是他和弟弟一起来到京城汴京,准备考取功名光耀门庭。结果,蔡京、蔡卞兄弟中了同榜进士,蔡京的名次比弟弟靠前。为甲科第九名。以这样的情况来看,蔡京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否则也不可能考中进士。

当时的宋王朝有这样的规定,对于考中进士的人授官,官职低一点的可授县尉、主簿,高一点的可授县令。于是蔡京就被派往钱塘任县尉,蔡卞被派往江阴任主簿,兄弟二人挥泪告别,各自到任上去了。

蔡京赴钱塘去上任的时候,途中经过苏州。苏州知府听说新科进士蔡京路过,便把他留下来住了几天,二人吟风弄月,唱词对诗,也甚为相得。蔡京早就听说苏州有个官奴,名叫苏琼,非常擅长作词,便问知府:“敢问大人,听说官奴苏琼精通填词,怎么不请她来助兴呢?”

听了蔡京的问话,知府很高兴,便让人把苏琼请来。苏琼对于这些大的场面见得多了,她也深深地懂得别人请她这个官奴的用意,因此刚刚入席坐定,便对蔡京说:“请蔡相公赐一韵脚。”

蔡京随口答道:“那就以九为韵吧。”

苏琼一听,稍加思考,就吟出一首词来。词云:

韩念文章盖世,谢安性情风流。良辰美景在西楼,敢劝一杯苦酒。

记得南宫高选,弟兄争占鳌头。金炉玉殿瑞烟浮,高占甲科第九。

蔡京听了以后,感到十分高兴,就从随身所带的银两中取出一锭,赏赐给苏琼。在苏州游玩了好些日子,因上任的日期快要到了,蔡京便与苏州知府话别,匆匆忙忙赶到钱塘去上任。

当时,宋朝的宰相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正在实行变法,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新法令,身为小小县尉的蔡京,见变法派得势,便灵机一动,也标榜自己是新法的支持者。但由于蔡京官位太小,对于他的言论,并没有人去重视,看到没人理自己,蔡京觉得很是懊恼,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与哥哥蔡京相比,弟弟蔡卞就幸运得多,他任江阴主簿时,王安石很赏识他,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从此,蔡卞很快就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从主簿升到国子监讲、侍御史,后来官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蔡卞飞黄腾达,蔡京进身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加之他又到处宣扬自己是变法派,很快由县尉升为舒州推官,不久又被调到朝廷,任起居即的职位。

蔡京当上起居即没多久。朝廷便命令他到辽国出使。蔡京也算没有辱没朝廷的使命,顺利完成了出使任务,回朝之后,就被拜为中书舍人。这样一来,蔡京兄弟二人同掌中书舍人一职,在当时可谓是荣耀一时,风光无限。

在朝廷的官员中,蔡京的字可以说是写得最好的,这也给他带来了升迁的机会,很快便被封为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就在蔡京青云直上之际,宋神宗病死,其子赵煦继位,这就是宋哲宗。由于哲宗继位时还不到十岁,宋神宗之母高氏便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高氏反对变法,所以她垂帘听政之后,立即重新启用守旧派大臣,任命守旧派领袖司马光为相,并把变法派的官员纷纷逐出朝廷。看到变法派失势,蔡京不免惊慌起来,唯恐自己费尽心机得来的高官厚禄化为乌有,于是他又不失时机地摇身一变,成了站在太后一边的守旧派。

司马光当上宰相之后,要求在五天之内废除募役法,重新实行原来的差役法。当时,朝廷内外议论纷纷,都认为不可能实现,所以纷纷采取观望的态度。但蔡京认为这是他讨好守旧派的一次好机会,怎么能放过呢?于是蔡京不遗余力地在开封府境内推行差役法,将新法中的募役法全部废除,并亲自到政事堂对司马光说:

“在下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全部废除了募役法,开始实行差役法。”

司马光听后,认为蔡京办事很尽力,就十分高兴地称赞蔡京说:“如果人人都像你那样奉法而行,那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了。”

听了司马光的夸奖,蔡京感到受宠若惊,心想这下可以保住自己从变法派那里得到的高官厚禄了。但是好景不长,台院、谏院便弹劾蔡京说:“蔡京心术不端,想破坏差役法,应当罢黜。”就这样,蔡京被排斥出中央政府,出知成德军。这是蔡京出任以来,第一次尝到贬官的苦涩滋味。但坏运气很快又接着来了,他到成德军不久,朝廷又改派他为瀛州知州,让他很快就去上任。

蔡京的日子有所转机,是从任瀛州知州开始的。他在闲暇之时,一边写字作画,一边琢磨进身的机会。在瀛州,蔡京只字不提变法之事,别人如果敢谈起“变法”二字,他便狠狠斥责,甚至于诬造罪名去陷害。对于蔡京是否可用,守旧派内部也有不同意见。谏官范祖禹认为:“蔡京为人,心藏奸巧,见风使舵,有奶即为娘,绝不可大用!”

由于范祖禹竭力反对,蔡京被免去了成都知府的职务,改任江淮荆渐发运使。蔡京听说是范祖禹坏了他的好事,心中十分怨恨,心中想,有机会一定要报复。此后,蔡京一直在地方上做官。因为一直受到守旧派的排挤,所以一直很郁闷,无法实现抱负。

过了没多久,太皇太后高氏死去,宋哲宗开始亲政。由于宋哲宗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小,守旧派都看高氏的脸色行事,把小皇帝哲宗根本不放在眼里。有时甚至连宋哲宗说话,守旧派大臣都置之不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哲宗越来越不满守旧派大臣国中无君的傲慢态度,总想找机会治治他们。高氏一死,守旧派失去了靠山。宋哲宗便把那些以前对自己不恭敬顺从的守旧派大臣一逐出朝廷。把原来遭受排挤的变法派大臣重新召回朝廷,蔡京由于在熙宁变法时投靠变法派,后来又屡受守旧派的排斥,自然也在被召之列,回朝后皇帝封他做了户部尚书。

事在变,人也在变,宋哲宗亲政以后的变法派,也已不再是以前的变法派了。他们虽然标榜要继承先圣之法,却把打击报复守旧派势力作为首要任务。章惇被任命为相之后,他竟然要对已死的司马光掘坟暴尸,以泄私恨。活着的守旧派官员,也常常受到排斥打击,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有的甚至悲惨地死在流放之地。蔡京也得势不遗余力地打击迫害守旧派,以报当日的仇恨。与此同时,在恢复新法中,蔡京又竭力替章惇排忧解难,因此也很讨章惇的欢心。

作为宰相的章惇,在那时成了宋哲宗朝中权势最为显赫的人物。在章惇的提携之下,蔡京再次发达,官拜翰林学士兼侍讲,并且监修国史。

在蔡京当翰林学士的时候,宋哲宗有一次宴请群臣,地点安排在西池。当群臣依次登舟时,蔡京一不小心,失足掉进池中,成了落汤鸡。有个叫李元膺的大臣,颇有才气,开玩笑地对蔡京说:“蔡元长这下可弄湿了肚子里的文章。”蔡京却认为这是在讽刺自己,心中很是恼怒,于是就让人诬陷李元膺,终于使李元膺丢官回乡,从此再也没有受到皇上的重用。由此可以看到蔡京自私险恶的一面。

在绍圣四年的时候,宰相章惇、知枢密院事曾布、副宰相蔡卞等人又重算老账,诬陷司马光、刘挚、梁焘、吕大防等,曾与内侍陈衍等内外勾结,欲废宋哲宗。章惇命蔡京、安惇二人尽力办理这一历史案件。蔡京接受这一任务后,十分卖力。他将内侍太监张士良拘捕到公堂上,严刑拷打,逼其说出陈衍的阴谋。张士良经不住蔡京的酷刑折磨,无奈之下只得屈打成招。蔡京知道后很高兴,随即与安惇联合上奏哲宗,说:“司马光、刘挚、梁焘、吕大防等,改变先帝之法,害怕陛下亲政之日,定他们欺君之罪,于是秘密与内侍陈衍勾结,想要废除陛下。于是,他们疏隔太皇太后与陛下、排斥陛下的内侍,目的在于除去陛下的心腹,驱除先帝的顾命大臣,旨在剪除陛下的羽翼。纵容释放先帝所定的罪人,收留任用先帝所弃而不用的人。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经臣等追本逐末,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看清了他们的本来面目。这样的人是大逆不道、死有余辜的。”

看了蔡京、安惇的奏折,宋哲宗并没有完全相信他们的话,有点怀疑地问:“元祐党人果真的像你们说的这么险恶吗?”

蔡京、安惇两人一同回答:“启奏陛下,他们确有陷害陛下之心,只不过还没有付诸实施而已。”

听了他们言之凿凿的话,宋哲宗也没派人调查核实,很快就下诏:将陈衍以谋反罪斩首,将刘挚、梁焘二人贬往岭南,并让他们的子孙不得为官。属于守旧派的王岩臾、范祖禹、刘安世等,因为他们有的是司马光的亲信,有的是司马光的学生,也受到此案的牵连。对于蔡京来说,贬了范祖禹,也算为自己报了一箭之仇,因此心中很高兴。

从熙宁三年开始做官以来,蔡京在变法派与守旧派之间左右逢源,投机钻营,练就了一套欺下媚上的本领,成了一个混迹官场的钻营老手。虽然当时的蔡京已身居翰林学士,但他并没有感到满足,还想能当上副宰相。知枢密院事曾布很嫉妒蔡京,非常害怕他有一天官居自己之上,便乘机上奏哲宗说:“蔡卞已经是副宰相了,兄弟不可以同时升迁。”于是,宋哲宗便拜蔡京为北门承旨,仍然担任任翰林学士等职位。

蔡京很憎恨曾布的做法,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做副宰相的野心,于是就发挥自己能写善画的特长,将其作为自己进身、讨好别人的资本。按宋朝惯例,翰林学士要给皇帝、皇后等人献词,蔡京为了献媚于哲宗与皇后,特意撰写了四首,其中一句深得欣赏,那就是:“三十六富人第一,玉楼深处梦熊罴。”然后又画了两个扇面,作为凉扇进献给哲宗和皇后。宋哲宗夸奖蔡京说:“蔡爱卿书法,天下第一。”这句话,使蔡京兴奋得彻夜不眠,以为自己很快又会升官了。

但是,由于章惇、蔡京做的事情不得人心,朝野上下互相谈论他们的恶行,有人甚至借童言发泄心中对他们的愤恨。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童谣说:“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台、谏两院大臣便借此弹劾蔡京,蔡京很害怕。由于后宫对蔡京比较赞赏,宋哲宗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弹劾而罢免蔡京,这位官场的投机钻营的老手又侥幸成了漏网之鱼。此后,蔡京在朝廷中地位一天比一天巩固起来,官位越高,他对权力的渴求也就也越强烈,其奸诈狡猾的本性也日渐清晰地显露出来。

亲政六年之后,宋哲宗就病死了。由于哲宗没有儿子,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章惇与曾布持有不同意见。当神宗的皇后向氏主持讨论继承人时,章惇厉声说道:“按礼仪和律令,应该立大行皇帝同母弟简王。”

向氏不同意,便说:“老身无子,各王都是神宗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