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11049000000079

第79章 世界卷·工业革命时代(1)

工业革命时代

英国圈地运动

自从海外殖民兴起之后,西欧的贵族们在海外建立了很多殖民农场,发展海外贸易,从而带动了国外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多地主和领主发现把土地租出去的租金远远不如用来发展养殖业。因此,从18世纪末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中叶,英、德、法、荷、丹等国的资产阶级和新封贵族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从而引发了一场悲惨的“圈地运动”。其中,又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著名。

英国的圈地运动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英国本来便是养殖业大户,新航路发现之前,英国就是欧洲毛纺织业的原料提供者。随着国际之间贸易的不断扩大,毛纺织业也变得更加繁荣,羊毛等原料供不应求,而且市场的需求量还在逐渐增大,羊毛价格更是一路飙升。

养羊既然是一个如此有利可图的产业,必然会引来更多的投资。一些贵族开始只是利用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无主的公共用地,后来觉得土地不够用,便把主意打到领主们出租的土地上。因为西欧中世纪以来盛行农奴制,租赁土地的农民早已经习惯了世代务农,但现在为了取得更高的利润,贵族们纷纷把租户们赶走,然后将土地圈起来养羊。失去土地又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只能到处流浪。

封建领主们不再履行领主义务,被赶出家园的农民纷纷到法庭告状,有的甚至直接找到国王。曾经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领主就遭到了租户们起诉,农民们对国王哭诉,为了把农民们赶走,这个约翰·波米尔带领打手把农民的家烧毁,将一些反抗的人投入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

让我们来看下英国国王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英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比较暧昧。因为农业是社会之本,圈占土地引起的社会问题会非常严重。1536和1537年,因为反圈地,英国的林肯郡和约克郡先后爆发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虽然遭到了镇压,但农民一直都是英国军队最大的兵源。因此无论是都铎王朝还是早期的斯图亚特王朝在综合考虑之后,都采取了反圈地政策。比如亨利七世曾经下令禁止圈占土地规模在20英亩以上的农庄,希望将圈地运动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亨利八世甚至还限令让一年之内圈占的牧场复原为耕地。

但这些法令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很快便被大领主们钻了空子。英国政府一直在圈地运动问题上执行不力,但在限制流浪农民的问题上,态度却非常坚决。英国政府颁布了“血腥立法”,禁止农民流浪,为了强迫农民充当雇佣劳动者,甚至不惜动用死刑。

到了1593年的时候,英国彻底撕下反圈地的幌子,废除了反圈地法令。这样一来,在全国马上便引起了圈地狂潮。尤其是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叶,英国城市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工厂手工业迅速发展,市场对谷物、肉类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圈地运动在全国开始疯狂地发展起来。

后来这种政策因为反圈地起义风起云涌而时有反复,但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提反对圈地这个问题了。从此,英国圈地运动宣告完成。圈地运动之后,彻底瓦解了英国的农奴制。最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获得了大踏步的发展,英国也成为十七八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正如英国的一位作家所说,圈地运动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运动。无数农民在这场运动中颠沛流离,虽然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但是英国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这为英国的发展,尤其是海上霸权的确立,打下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

1649年1月,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厅里,高级法庭正在进行审判,受审者是一个瘦弱的、和蔼可亲的人,他便是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态度傲慢,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为自己辩护一句。因为在他眼里,这个法庭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在这样的法庭配合辩护,那便是对法律的亵渎。最后,这个特别法庭的135个成员,有59人签署了死刑的命令,罪名是国王背叛了他的国家和子民。

1649年1月30日凌晨,在白金汉宫宴会厅前搭起了断头台。面对死亡的查理一世依然面带微笑,看不出一点惊慌。受刑之前,他冷静地说道:“死亡对我来说,并不可怕,感谢上苍,我已准备好了。”然后他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又说自己是人民的殉道者。然后,主动走到断头台前。就这样,这位49岁和蔼的国王,结束了生命。

实际上查理一世在欧洲的名声并不坏,尽管总是一本正经,显得缺乏幽默感,但他非常随和。另外他还是一个忠诚的丈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也很重视思想家和艺术家,他经常邀请优秀的艺术家、文学家到宫廷做客,并且赞助他们。

但是英国人为什么要如此义无反顾地,公开处死自己的国王?

实际上,这便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质。这是制度的斗争,并非是针对查理一世个人。实际上,查理一世是一个非常为国事操心的人。刚刚上台之前,他便开始了对西班牙和法国的作战,但因为得不到议会的认可,没有军费。结果,查理一世为此将王后的嫁妆都变卖了,但即使这样,查理一世还是遭到了议会的谴责,责怪他贸然与西班牙开战。而查理一世也在抱怨自己为国家付出这么多,却得不到支持和理解。

一心为国的查理一世犯下的最大错误便是忽视了国内的宗教问题。之前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起因,便是新教徒和天主教之间的对抗。英国主要是新教徒,但也有天主教。而国王偏偏任用了两位天主教的大主教,这便在英国引起了巨大的纠纷。

因为议会不满查理一世频繁性的征税,查理一世把议会关闭了多年,两者之间矛盾重重。1641年夏天,查理一世希望加税,不得已重新召开了议会,没想到议会更想限制国王的权力。恼怒之余,查理一世准备向议会动手,但力量悬殊,被打败。

1642年查理一世逃出伦敦,带领支持自己的军队与议会军作战。尽管在战争前期查理一世打了很多的胜仗,但后来议会军在克伦威尔领导之后,战斗力剧增。最后,查理一世在1647年被克伦威尔等人俘虏。

被捕之后,议会曾想与国王言和,并且让国王承认宪法。因为议会中和平派人士颇多,另外很多英格兰人也不愿承担囚禁国王的罪名。但一直相信君权神授的查理一世却拒绝了言和,甚至一面假装和谈,一面又与苏格兰勤王军勾结。这就直接导致了英国内战的爆发。

1648年,克伦威尔打败了苏格兰勤王军,费尔法克斯又打败了王党派。查理一世的王后逃亡到了法国,而查理一世也因为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而难以获得议会的谅解。

于是,查理一世就被自己的人民审判并且推上了断头台。

克伦威尔

处死查理一世的命令是由克伦威尔签发的,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后,克伦威尔凭借自己在战争中建立的威望,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实际上,克伦威尔之所以可以出头,还多亏了查理一世。如果不是查理一世倒行逆施,一个中等绅士地位的人,很难做到护国主的位置。

1599年,克伦威尔出生于英国亨廷顿的一个中等家庭,是典型的清教徒。克伦威尔曾经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但因为父亲病逝,只好中断学业回到家乡料理农庄。慢慢地,克伦威尔将农庄经营得越来越大。

1636年的时候,克伦威尔已经是家乡最大的乡绅之一,并且成为剑桥以及邻郡最受欢迎的人。尤其在反抗国王专制统治这一点上,克伦威尔深得人心。后来,查理一世再次召集议会,克伦威尔便被选为议员进入下院。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之后,克伦威尔肃清了剑桥的王党,成为议会中的坚强派领袖。为了与王党斗争,他统率了一支只有60名志愿者成立的骑兵团,以这些人为班底,克伦威尔打造起一支赫赫有名的“铁骑”。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克伦威尔便从上尉升任到骑兵团首脑。战争开始前期,议会军一败涂地,议会中的主和派不得不重用克伦威尔。在议会的支持下,克伦威尔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大败王军,树立了自己的军威。不久之后,克伦威尔成立了“新模范军”,自己担任统帅。1645年6月14日,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再一次打败王军,结束了英国第一次内战。

因为议会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查理一世又勾结苏格兰勤王军打回英格兰。这时克伦威尔再一次被选上高位,担任了北方军首脑,并一举击溃了苏格兰军队,结束了英国第二次内战,并且力主处死了查理一世。

知识链接

温莎城堡温莎城堡在泰晤士河上游,是英国最古老的城堡之一,至少有900年的历史了。古城堡内各类建筑很多,附近还有大片的林地、花园,景色十分优美。现在温莎城堡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行宫,夏季来临,女王都会带领重要王室成员到这里避暑纳凉。

温莎城堡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以后,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了,共和国宣布成立。为了稳定共和国统治,克伦威尔先是远征爱尔兰,然后又出兵苏格兰,并且顺利征服苏格兰,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威信。

1653年,克伦威尔从议会手里得到了很大的权力,制定了新的宪法,牢牢掌控了民政权和军事权。1654年,他正式成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

克伦威尔一共做了4年的护国主。在这4年之中,他表现出了杰出的治国才干。对外,他寻求合适的伙伴,于1654年同荷兰签订了《航海条例》,此后同瑞典、丹麦又缔结了有利的商约,维护了英国的利益。对内,他宽赦王党分子,缓和了内部矛盾,因此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1657年,议会做出很大让步后,决定加冕克伦威尔为国王。1657年6月26日,克伦威尔正式登基,时年58岁。

克伦威尔在做了国王以后,身体每况愈下,一年多之后便去世了。克伦威尔虽然死了,但是民主制在英国却得到了巩固。

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11世纪,莫斯科被苏兹达尔王公尤利占领,这只北部巨熊的历史从此拉开了序幕。

虽然当时莫斯科的国土只是涅格林纳河与莫斯科河之间的一个高地,却掩盖不了这只巨熊的光芒。

13世纪中叶,莫斯科公国已经在北部开始崛起。到14世纪初的时候,其领土已经扩张到原来的一倍。但不幸的是,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莫斯科都一直沦为蒙古人的属地。直到1325年,伊凡·达尼洛维奇继承了莫斯科公国的王位,这一切才宣布结束。伊凡·达尼洛维奇善于利用各种外交手段,他将大汗的权力窃取到手后,又制服其他竞争者,扩张了莫斯科大公国的领土。到他去世的时候,莫斯科的领土面积已经是原来的数倍。到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统治之后,俄罗斯东北部也趋于统一。此时的莫斯科公国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建国的能力。

1380年,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打败了蒙古人,保住了莫斯科大公国的名号,并且利用这次战争稳定了他的统治地位。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去世后,其子瓦西里一世掌控莫斯科公国的政权。到15世纪中叶,也就是瓦西里二世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已经在政治上控制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国。同时,莫斯科公国还击败了鞑靼人的进犯和分裂。

当然,莫斯科公国的统一之路也是非常艰难的,其中诺夫哥罗德的波雅尔就是一个最为困难的阻挠力量。但莫斯科公国是幸运的,由于对方的内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才使得莫斯科公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到1478年,在内部战争与莫斯科公国的双重压力之下,诺夫哥罗德终于同莫斯科公国讲和,接受莫斯科公国要求取消诺夫哥罗德的独立、并将政权移交给莫斯科公国的大公等条件。至此,俄罗斯国家的大一统局面已经出现雏形,再加上此时的蒙古已经开始分裂,俄罗斯公国摆脱蒙古的统治也指日可待。

在莫斯科公国脱离蒙古统治后,便开始了大步扩张的步伐。仅仅不到半个世纪,莫斯科公国的领土就扩张了数倍,由之前的43万平方千米猛然增加到280万平方千米。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自此形成。

莫斯科实现大一统之后,随之开始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16世纪初期,一些新的国家机构开始出现。此外,由于实现了政权和行政组织的统一,大公掌握国家政权,军队的体制、税收、铸币和邮政也都随之趋向统一。

1497年,俄罗斯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法典,确立了国家大事由国家杜马和大公商讨决定的制度。自此,俄罗斯正式成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不仅为俄罗斯抵御外来侵略做好了安全保证,也为俄罗斯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足够的资本。此外,这种局面的形成还为国内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彼得大帝改革

1698年,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突然下发了一道命令,规定全国城乡的男人都不能留胡子。这个命令震惊了俄罗斯人,要知道俄罗斯人的观念,虽然没有中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教诲,但长期以来,胡子被认为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但在彼得大帝的眼里,留胡子却成了陋习。

这道命令激怒了俄罗斯人,各地开始反抗。不过彼得大帝也不肯退让,最后双方各自妥协,想留胡子的人,必须出钱购买留须权。每年需要支付100卢布,还要把“留须权钱收讫”的牌子挂在脖上,时刻准备接受检查。

整治完胡子之后,彼得大帝又开始盯上了衣服。在一次宴会的时候,客人刚刚坐定,彼得大帝便拿出一把剪刀,亲自动手将客人的大袖袍剪掉。一边剪还一边讲道理,说大袖子非常碍事,不方便,剪下来还可以节省很多布料。

此后,彼得大帝又开始在礼仪上的改革,甚至还专门出版了一本生活教科书《青春宝典》。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讲如何做客、工作和居家,以欧洲礼仪为标准,把俄罗斯人的旧习惯彻底改造了一番。

彼得大帝如此热衷这些事情,其实,这只不过是他改革中的一部分。而且这一切,都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俄罗斯的现实有关。

17世纪之前,欧洲便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运动,而俄国依然停留在中世纪,直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之后才有所发展。

1672年,彼得出生在莫斯科,不到4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他的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做了摄政王。为了顺利继承王位,彼得一世受尽了磨难。

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继位,那时候沙俄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甚至落后于同时代的中国清政府,国内主要是农奴制。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与俄罗斯发生一点关系,俄罗斯的改变都源自于彼得一世的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