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11049200000077

第77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宗教名著(1)

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

《太平经》

·作者简介·

关于《太平经》的作者,根据学者陈撄宁考证,他认为本书脱胎于西汉《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为汉成帝时甘忠可所献,内容繁杂,作者众多,日久年深,不断有人参与书写,逐渐使其内容增加,篇幅扩大,最后成为170卷的巨著。

·作品导读·

《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它用阴阳五行来解释治国之道,以及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之术。同时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等伦理。也宣扬灾异祥瑞、善恶报应等观念。又称为《太平清领书》。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另有唐人闾丘方远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一卷。

·作品概要·

《太平经》的教义,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长生等观念。其二是为帝王治理天下提出的一整套统治术,占全书的主要部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学说为治国方针。其三是关于教徒的自身修养法则,其中主要的就是守一之道,认为守一既久,可使形化为神。并提出了占卜、堪舆、辟谷、服药、食气、养性、房中、针灸、返神、禁忌等诸般方术。其四是书中包括有浓重的劝善思想。总的来说,《太平经》包含了中国古代道家、方仙道、黄老道思想,是这些学术思想向宗教信仰转化的产物,也是道教集团最初酝酿和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宣言书。

·经典章节·

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丙部之六(卷四十)

“真人前,天下之人凡有几穷乎?”“何谓也?”“谓平平无双,人有几迫穷乎?所穷众多,其所穷独无有名字邪?”“不可名字也。”“子未知也。天下之人有四穷。”

“何谓也?”“谓子本得生于父母也,既生,年少之时,思其父母不能去,是一穷也。适长,巨大自胜,女欲嫁,男欲娶,不能胜其情欲,因相爱不能相离,是二穷也。既相爱,即生子,夫妇老长,颜色适不可爱,其子少可爱,又当见养,是三穷也。其子适巨,可毋养身,便自老长不能行,是四穷也。四穷之后,能得明师,思虑守道尚可。高才有天命者或得度,其次或得寿,其次可得须臾乐其身,魂魄居地下,为其复见乐。”

“何谓也?”“地下得新死之人,悉问其生时所作为,所更,以是生时可为定名籍,因其事而责之。故事不可不预防,安危皆其身自得之也。真人慎之,见此诫耶?”“唯唯。天师迺敕以不见之言。”“然,所以敕教子者,见子常有善意,恐真人懈倦,故明示敕之耳。”“唯唯。”

“真人今学,以何自期乎?”“以年穷尽为期。”“善哉子志,可谓得道意矣。然凡人行,皆以寿尽为期,顾有善恶尽耳。”

“何谓也?愿闻之。”“然,守善学,游乐而尽者,为乐游鬼,法复不见愁苦,其自愁苦而尽者为愁苦鬼,恶而尽者为恶鬼也。此皆露见之事,凡人可知也,而人不肯为善,乐其魂神,其过诚重。”

“何谓也?”“人生迺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合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此身体,或居天地四时五行。先人之身,常乐善无忧,反复传生,后世不肖,反久苦天地四时五行之身,令使更自冤死,尚愁其魂魄。是故愚士不深计,不足久居也,故令欲使其疾死亡,于其死不复恨之也。精神但自冤怜,无故得愁恚于此下士。是故古者大贤圣,深计远虑知如此,故学而不止也。

其为人君者,乐思太平,得天之心,其功倍也,魂神得常游乐,与天善气合。其不能平其治者,治不合天心,不得天意,为无功于天上,已到终,其魂神独见责于地下,与恶气合处。是故太古上圣之君,乃知此,故努力也。愚人不深计,故生亦有谪于天,死亦有谪于地。”

“可骇哉!弟子愚暗,不欲闻也。”“善哉!子既来学,不欲闻此,即且努力为善矣。”“唯唯。天师处地,使得知天命,受教敕深厚,以何得免于此哉?”“善乎!子但急传吾书道,使天下人得行之,俱思其身定精,念合于大道,且自知过失所从来也,即承负之责除矣。天地大喜,年复得反上古而倍矣。”“善哉善哉!”

“行,辞小竟,真人努力勉之,异日复来。”“唯唯。”“得书详思上下,学而不精,名为惚恍。求事不得无形象,思念不致精神,无从得往。”“善哉善哉!”

禅宗理论的基石

《金刚经》

·作者简介·

《金刚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说法,阿难等尊者等500人记录下来的佛教典籍,我国通行的版本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

鸠摩罗什(344—413),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为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和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作品导读·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有不同译本,全名也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梵文《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8208字,是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金刚经》全书讨论的是空的智慧。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作品概要·

1.全经纲领:

要发扬光大度尽一切众生的宏愿。在梵文中,佛陀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只是把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是让一切众生成就正果。

2.观照实相:

所有世相,都是虚妄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意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把心中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现实,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应该用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世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和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世相执著所呈现出来的真实,并不是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就是说明“性空幻有”,要正确处理出世真理和世间真理的方法。

·经典章节·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徒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禅宗思想的依据

《坛经》

·作者简介·

《坛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是唐代慧能大师(638—713)讲述、他的学生记录整理而成。在佛典中,中国祖师的开示被后人称为“经”的仅《坛经》一部而已,由此可见其崇高地位。《坛经》不仅是一部中国佛教特有名著,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之一,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世界文化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他开始建“曹溪宗”,后来“一花开五叶”,发展为禅门“五家七宗”。他的思想主要记录在《坛经》里,这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和后来儒家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坛经》中的思想是中国本土佛教宗派的主流,后来自中国传至朝鲜、日本,近代又从日本传向欧美,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作品导读·

《六祖坛经》,又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简称为《坛经》。佛教禅宗典籍,由禅宗六祖慧能说法,他的弟子法海集录。在《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中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记载,可以看出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

·作品概要·

《坛经》记载慧能大师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语录,内容比较丰富,而且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文献。但是因为历代辗转传抄,所以版本较多,体例不同,内容详略也不同。据流通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

《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是指众生本来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以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个思想和《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说法一脉相承。

慧能大师指导弟子修行实践的核心方法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就是不管在什么境界下都不起心动念;无相为体,就是“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知一切相皆是虚妄;无住为本,就是“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

在修行的次序上,有人说慧能大师主张顿悟,其实是误解。慧能大师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是指佛和众生的差异只在迷惑醒悟之间,但同时强调:“法即无顿渐,谜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明确指出了由迷惑到醒悟有量变积累的过程,客观地分析了顿悟和渐悟的关系。

《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慧能大师还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他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坛经》的思想对禅宗乃至中国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

·经典章节·

自序品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慧能行由得法事意。

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