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11050200000067

第67章 恃强凌弱

教训案例

“我的爸爸”

小闵是大个子学生,经常倚仗自己身大臂粗,“力不亏”,不时欺侮殴打小同学。他父亲就常同街坊蛮不讲理,欺软怕硬,所以造成孩子这种变态性格……

小闵反省时说:“每年大年初一早上,爸爸都让我参加一场竞争。我高举系着长长鞭炮的竹竿,“杀”到楼外去。爸爸在一旁不停地叮嘱,“举高点,别耷拉到地上”。然后,爸爸专心观察邻居的动静。如果我家的鞭炮比人家的多,响的时间比人家的长,响声也比人家的大,战胜了人家,吃过年饺子时,爸爸就会一口吃两个,还连声说“真香、真香”。要是不如人家,战败了,爸爸就会垂头丧气,好不高兴……”

专家解析

在“毕姆小姐的学校”里,每个孩子都要过盲日、瘸日、聋日、残疾日和哑日,即有一天去扮演盲人,一天扮演聋子,一天扮演哑巴,一天扮演瘸子,一天扮演其他的残疾人。比如扮演盲人那一天,就必须严格地用布蒙上眼睛,必须连续24小时不许睁开。

学校再分派一些学生帮助他,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关爱他人、理解他人,体贴别人,培养同情心和忍耐心,珍惜生命。

要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风度的人,首先父母要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处理各种关系,也变得宽容大度,乐于与人相处,心胸宽广,理智处事,宽宏大量,对人有包容之心。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这样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要让孩子时时、处处、事事感受到爱,看得见爱,接受到爱。孩子有健康发展的本能,要避免忽视、漠视和歧视。要允许孩子进步缓慢、没有进步或暂时退步,等待孩子进步需要爱心和耐心,因为“成长比成绩重要得多”!

教育误区

1.讽刺。用难听的字眼如“傻瓜”“蠢货”“不中用的东西”挖苦孩子。

2.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你爸爸说你聪明,其实你比猪还笨”“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考不好,长江又没有加盖子”。

3.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是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4.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

5.强迫。“我说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达前三名,就跪搓衣板”。

6.威胁。“你再不学好,就不养你了!你就给我滚出家门”。

成长故事

爸爸教我助人为乐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和爸爸来到菜市场买菜。我和爸爸慢慢地走着。突然,爸爸发现在买菜的人群中,站着一个小女孩,她的双眼已被泪水蒙住了,嘴里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爸爸叫住正往前走的我,领着我,走到那小女孩的面前,爸爸蹲下身来,和蔼地问小女孩:“你为什么在这里哭?”

小女孩满面泪水,十分伤心地哭着说:“我找不着妈妈了。”

爸爸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不要哭,我们来帮助你找妈妈!”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和我们一起在菜市场里寻找……

菜场里人非常多,十分拥挤,我们来来回回找了十多分钟也没找到。我满头大汗、两腿发软,对爸爸说:“我累了!我们回家吧,把小妹妹交给警察吧!”

爸爸坚定地说:“不行!我们既然已经帮她了,就要帮到底!如果是你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你是不是也一样的伤心和焦急啊!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大家要伸出关爱之手,给她帮助!”我听了后深受启发。

突然,小女孩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大声地喊道:“妈妈!妈妈!”她跑了过去,和妈妈紧紧抱在一起。此时,我和爸爸笑了,心里感到特别的甜。

我终于明白,如果每人都献出一点儿爱,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

相关链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

恃:依仗;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仗势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