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11050200000088

第88章 愤世嫉俗

教训案例

牢骚满腹的一家人

小马在职业学校读书,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老爱发出这样的声音:“我大儿子工作刚两年,工资和杂七杂八的收入,比我高多了,我算白活了!”“人家干部的孩子优先进入好单位,什么都发,我们单位啥也没有!”“唉!

领导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领导说你差,你就差,不差也差。”“表扬值几个钱?

不表扬拉倒!不表扬还是照样过日子!那些被表扬的学生都是假积极!”这些话包括金钱、荣誉、牢骚等东西,都扑到了孩子的耳边。

小马心想:“我既没有当干部的好爸爸妈妈,又没有好关系找“后门”帮助上好学校,我努力算白费!”新的“读书无用论”从此埋下了根基……

专家解析

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所谓抱怨,就是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却需要意志力。要一个人“不抱怨”很难,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顺利,发发牢骚、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社会的变迁无法避免四面八方的冲击,其本身的观念也往往出现矛盾的分歧。父母迷茫,更不用说能对青少年进行有说服力的指导了。因此,不妨改变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站在青少年成长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高度看,既看到社会的不足,更要看到社会进步的主流以及发展方向,以积极的因素克服消极的因素,改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像不是妈妈饭菜做的不好吃,而是我们真的没有胃口。孩子日复一日地受到父母的影响,在看小伙伴时,也会产生偏面,不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习惯了在背后议论。当孩子长大后,就会目空一切,夜郎自大。发展下去,轻者影响孩子的进步;重者会影响团结,给工作带来损失。

要培养阳光心态。要树立核心价值观,融入主流的积极向上的社会,以积极的方式处理不满和怒气,化解矛盾和问题。对有缺点和错误的孩子要宽容,让他们有尊严地站起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做家长,实现家长和孩子的自我解放。从防范和隔阂中解放出教育误区

1.怨天尤人。看社会负面的东西多,阴暗的东西多,反面的东西多,于是唉声叹气,骂骂咧咧,使孩子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悲观失望。

2.自卑自轻。批评指责过多。表扬激励过少,自我评价过低,感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缺乏自信心,缺少热情和勇气。

成长故事

“南京市十佳家长”的故事

我的父母都是盲人。我从小和哥哥一起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因为家里穷,他们一个在扇扇子,一个在灯下摸着盲文为我们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个扇累了,就互相换一下。我们在爸妈的教育下,慢慢长大,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苦,相反,我们感到很幸福,尤其是看到爸妈在做盲人按摩师的日日夜夜里,辛辛苦苦,忙忙碌碌,收入微薄,却得到了百姓的尊重,我和哥哥的心被震撼了。

初三毕业,我非常犹豫,因为哥哥已经远离家乡去上学了,我要去远离家庭的重点中学,爸妈谁来照顾呢?妈妈知道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是小燕,你就去飞吧!

我和你爸爸会照顾好自己的!”

在爸妈的鼓励下,我上了一所远离家乡的重点中学。到学校以后,我参加了班级干部的竞选。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班54名同学中有36个在初中当过班长,在激烈的竞争中我落选了。回到家里,面对爸妈,我大哭了一场。我在初中连续当了三年的班长,现在的落选实在让我没有脸面去面对初中的老师和同学……“好花还要绿叶扶持呢!”妈妈对我说“你就做那个绿叶吧!”我在爸妈的鼓励和教育下,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做了三年的“绿叶”……

如今,我被学校保送到南京大学,哥哥已经被保送上东南大学,我的爸爸妈妈当选为“南京市十佳家长”……

相关链接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

将愤世嫉俗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愤、嫉:仇视,痛恨;世、俗:社会状况。指对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和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