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11050200000097

第97章 嫉贤妒能

教训案例

一个“落榜生”的自述

老实说,我的学习成绩只能算中等,报考名校就吃力了。可是,我的家人对这件事非常看重,总是会说我多么聪明,多么能干,他们多为我骄傲,我不想父母因为这个问题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虽然我心里很清楚,对于我来说,报考名校是自讨苦吃,失败的可能性极大,可又担心一旦被别人比下去,周围的冷嘲热讽会让我和爸爸妈妈无法忍受。这样的比较让我觉得很累,简直就是自我煎熬。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看到别人得意,我总忍不住拿自己和他们比较。如果我听到有人说今天又做了多少套题,记了多少知识点,自己便会莫名地恐慌,甚至有点儿恨对方,心中暗暗诅咒对方考不好。虽然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很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更可怕的是,有一次,我竟然故意把考前辅导的时间说错,害得几个被我视作竞争对手的同学没能按时参加。虽然当时暗自高兴,觉得自己“赚”了,但后来又挺后悔。难道我真是一个坏人,忍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吗?

今天,我得知自己高考落榜了,回想往事,感到愧疚,我在今后的求学路上一定不能嫉贤妒能,再走弯路了……

专家解析

攀比甚至嫉妒是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是含有憎恨成分的激烈感情。在个体之间差异性小、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从而引发消极情绪,导致极端行为,严重的可能会危害到他人的利益,也使自己受到良心和道德的谴责。

嫉妒心理可以说是人性的弱点之一,除了受道德约束外,个体可以通过临时回避的方式,帮助自己暂时从攀比的环境中逃离,从而减少因情绪激动造成的非理性行为,用阅读、上网或者与同学交谈的方式设法让自己想要打击报复别人的意念冷却,给情绪足够的缓冲时间,从而避免因嫉妒导致的极端攀比行为。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树立坚定的目标,重新认识自己,建立起对抗本能欲望的心理防御机制。要设立自己未来长远的目标,制订达成目标的步骤,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忍不拔,不断进取。从小立志,就是从小培养胸襟、气度和魄力,是人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坚持大的志向,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心中有理想,有希望,才能集中意志去克服那些困难。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竟成。

要教育孩子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可妄自菲薄。立志要专,志贵有恒。有了志向,要有充分的信心去实现志向。要有恒心,有耐心。即使没有实现理想,但也拥有了奋斗的过程,收获了一路的成长,经过了风雨的洗礼,自己成熟了,无愧于心的探索征程。

教育误区

1.出人头地。“一定要读好书,打败其他人”,片面要求孩子“立大志”。所谓“大志”,就是将来当什么“家”,拿多少钱,管多少人。

2.一损俱损。大人的梦让孩子圆,自己不得志,拿孩子煞气,搞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得过且过。

3.急于求成。“一口吃出个胖子”,操之过急,要求过多、过高,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抗拒,而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走向孤独和偏执。

成长故事

一封中秋家书

爸爸:记得在一次考试中,由于轻视和疏忽,我意外失手。那天我气得不吃不喝,一个劲地流泪。您把我带到一棵大树下,对我说:“看见这棵树了吗?它已经站立了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狂风袭击的时候,它不肯倒下;大雪压顶的日子,它不肯屈服;洪水肆虐的瞬间,它不肯俯首;雷雨轰鸣中,它不肯折腰。”您伸手替我擦干了泪迹,继续说:“树还要继续在这里站下去,可你……”

“爸爸,我懂了。”没等你说下去,我就抢着说:“一次失败的考试,不会把我击倒。我可以,我能行,我的一生就选择一种姿势——站立。”

那一刻,老爸您欣慰极了。

相关链接汉·荀悦《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妒、嫉:因别人好而嫉恨;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嫉妒道德和才能比自己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