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11052300000170

第170章 战胜人性的弱点,细节是关键(1)

不嫉妒,不比较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都喜欢武术,他们为了学功夫,就结伴一起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拜师学艺。当找到师父,拜了师后,师父对这两个徒弟都非常照顾,而且耐心地教导他们每一样功夫。于是,两个年轻人不论是在拳脚对打,还是在刀枪棍棒上总是不分上下,因为师父是用平等的方式,传授他们两人的功夫。这两个徒弟,也不辜负师父的期望,认真地苦练,而且两人也都对师父非常尊敬。

到后来,师父年纪渐渐大了,患了风湿病,必须有人常常帮他按摩,才可以血气通顺。所以,两个徒弟一个人各负责一只脚的按摩。在开始的时候,两个人也都很细心地替师父按摩,可是,日子久了,就显出两个人的成绩不同。成绩较差的师弟这个时候就嫉妒师兄比他按摩的效果强,成绩较好的师兄也因为骄傲而轻视师弟,后来两个人都暗地里斗来斗去。

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和,他们两人单独在的时候不能好好地相处,后来甚至于在和师父说话的时候,两个人也会互相对骂。师父从中调解、劝和,丝毫不起作用。于是,两人因为“恨”的关系,就产生了迫害的行为。

有一天,师兄回家探望亲人时,师弟乘机把师兄负责按摩的那只脚折断了,为的就是报复师兄的骄傲。等到师兄回来了,看见他负责按摩的师父的左脚,竟然被师弟折断了,他就非常生气地说:“岂有此理!你自己做得不好,不知道反省,反而破坏人家的成绩。”于是,一气之下,师兄也将师父的右脚折断了,为的是报复师弟的嫉妒。这其中最无辜可怜的当然是老师父了,因为两个师兄弟不能和睦相处,所以最终让老师父忍无可忍,把他们一一逐出师门。两个人一个因为嫉妒,一个因为骄傲,两人竟然把师父的两只脚都折断,用来报复对方,这不得不让人感叹。

过去有两户人家紧邻而居,王家的人,和乐相融,天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而田家的人,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小吵,搞得鸡犬不宁,无法过日子。

有一天,田家的人实在是无法忍受了就跑来问王家的人说:“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从来都不吵架,而全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呢?”

“因为我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做错了事的坏人,所以能够相互忍耐,相安无事。而你们一家人自以为自己是好人,因此争论不休,大打出手。”王家的人微笑地回答道。

“这是什么道理呢?”

“譬如这里放着一个茶杯,一个人不小心把它打破了。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认错,还理直气壮地大骂:‘是谁把茶杯摆在这里的?’摆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驳:‘是我摆的,你为什么不小心把它打破了?’两个人彼此不肯退让,都自认为自己是好人,僵持不下,这种情况当然会吵架了。反过来,打破杯子的人如果能够道歉说:‘对不起,是我疏忽打坏了杯子。’对方一听也马上回答说:‘这不应该怪你,是我不应该把茶杯放那里的。’彼此肯坦白承认自己的过失,互相礼让,不为小事计较,怎样会吵架呢?”

不要怀嫉妒之心,不要过于计较,把握人生细节,战胜自己的弱点,我们才能生活得开心、快乐!

不要过分贪婪

南朝梁代人鱼弘,追随萧衍南征北战,功不可没。后来,萧衍当了皇帝,赐给鱼弘15顷田,一座山林,8万棵林木,但鱼弘却郁郁寡欢,终日不露笑脸。鱼弘的妻子深感不安,于是直言相问:“你是不是因为皇帝给你封赏少而不高兴?”

鱼弘沉吟半晌说:“一个君主,论功要平,惩罚要当,这是常理。我随皇帝转战各地,出生入死,俸禄应该不止于此。”他的妻子说:“我知道你的功劳不小,但你不应该是那种贪得财富、追求显达的人,因为这不应该是你的为人之道呀!”这些道理,鱼弘自然听不进去。

鱼弘担任郡守仍嫌官小,财产不菲仍感不足,仗着自己受到梁武帝的宠信,竟公开勒索钱财,并且大言不惭地对人说:“我作郡守,郡中有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人口尽。人生在世,就是要快活享乐,作郡守不享乐,什么时候富贵享乐?”

他让下官到民间敲诈勒索,让民工到深山里砍来名贵的树木,运来高级的花岗石,在一块风水宝地上建造豪华郡守府。他的车马服饰不用一般布匹,而用丝绸锦缎,生活奢侈,荒淫无耻,有侍妾百余人。因为生活糜烂、纵欲过度,没几个春秋,他便一命呜呼。

犹太人帕霍姆已经很富有了,但仍然不知满足。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去向巴什基尔人买地。巴什基尔人首领告诉他:“我们卖地不是一亩一亩地卖,而是一天一天地卖,在这一天时间里你能圈多大一块地,它就都是你的了。但是如果日落之前你不能回到起点,你就一寸土地也得不到。”

这天早晨,帕霍姆和一些巴什基尔人来到一个小山岗。帕霍姆出发了,他大步往前走着,觉得每块地都很好,丢掉可惜,就一直向前走去。抬头看看太阳,已到中午,天变得燥热起来。他边吃干粮边继续前进。天气热极了,但他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心里想:辛苦一时,享用一世,再往前走几步吧。

又走出了很远很远,他抬头望望太阳,已经到了下午。“可是前边的那块地看起来很不错,把它也圈进来吧。”于是,他又继续前行。

终于,他不得不往回返了,可是回来的路上,他越走越吃力,但为了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去,仍然不断地加快步伐,就在太阳即将沉入地平线的一刹那,他离出发点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了,于是他使出最后的力气向前冲去。就在这时,他两腿一软,扑倒在地。仆人跑过来想把他扶起来,却发现他大口大口地吐着血,不一会儿就停止了呼吸!天气太热,仆人无法将他的遗体运回去,只好在附近的树林边上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葬了。帕霍姆圈到了望不到边际的一大片土地,最后需要的只是比他身体稍大点儿的一小块土地。

的确,不要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否则可能会毁掉自己。

东晋时,吴隐之经旧邻韩康伯的推荐,开始出任“辅国功曹”。随后官职不断升迁,并历任卫将军主簿、晋陵太守、左卫将军、广州刺史、太常、中领军等职。然而他却没让生活随着他官职的升迁而奢华,依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下属们都有些不解,有人曾经问他:“你寒窗苦读,有了今天的地位就不想改善自己的生活,你不觉得有点吃亏吗?”

吴隐之则说:“一个人读书做官,如果只为了贪取富贵,他的人生理想就十分低俗,人生也就无味。读书做官对这些人而言便是件坏事,是促其堕落的平台,又有什么值得称道呢?我不想成为这种人。”

吴隐之每月领到俸禄,第一件事便是接济贫穷的亲友和乡邻。他的家人起初并不赞成,常常责备他:“你不贪不占,这在做官的人中已是很难得。我们家也不富裕,倘若再将辛苦所得的俸禄白白送给别人,当官还不如做百姓呢!”

吴隐之为了让家人理解自己,耐心做他们的工作,劝诫他们说:“戒除贪心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时时刻刻地努力。我也担心自己一旦富裕起来,就开始追求享受了,现在清苦一些是好事啊!”

一次,吴隐之和随从出去办事,天下起雨来。吴隐之看见一个书生抱着蓑衣在雨中行走,十分奇怪,便主动上前问他说:“蓑衣可以遮挡风雨,你为什么不用呢?”书生说:“蓑衣是我在路上拣到的,如果失主心疼蓑衣,那么我披在身上就不合适了,所以只好抱着。”吴隐之深受触动,他说:“你能做到这样,我也自愧不如啊。”他把书生请回府中,托人保媒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吴隐之清廉有德,朝廷对他屡有褒奖,十分信任。当富庶的广州地区的官吏贪污丑闻不断时,朝廷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在当时来说就是广州地区的最高官员。朝中大臣在推荐吴隐之时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贪,那么任何东西就无法诱惑他了。这样才能保持公正,让人信服,使社会风气发生大的改变。吴隐之有许多贪取的机会,他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吴隐之在广州任上,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不法商人,使当地习俗日趋淳朴,官吏奉公守法。

吴隐之之所以能够做到不贪、受人尊重,这很大的功劳应记在他有一颗无欲之心。

过分贪婪会让一个人走向毁灭的深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知足常乐

从前有一个山民,以采樵为生,日月辛苦,仍改变不了穷困的生活。他在佛前也不知烧了多少柱高香,祈求大运降临,脱出苦海。

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个一百多斤的金罗汉!

转眼间,他荣华富贵加身,又是买房又是置地。宾朋亲友一时竟多出好几倍,大家都向他祝贺,目光里满是羡慕。

可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也一时不能偷光啊!你愁什么呀?”他老婆劝了几次没效果,不由得高声埋怨。

“妇道人家哪里知道,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

那山民叹口气,说了半句便将脑袋埋在了臂弯里,又变成了一只闷葫芦。

“十八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十七个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个罗汉一齐归我所有,那就满足了。”

知足常乐,放下心中的名、利、财等欲望,人生之快乐必将永远陪伴你左右。

有一个大国的国王,名叫察微。有一次,在空闲的日子里,察微王穿着粗布衣服,去巡视民情。他看到一个老头正在愁眉苦脸地补鞋,就开玩笑地问他说:“天下的人,你认为谁是最快乐的?”

老头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国王最快乐了,难道是我这老头儿呀?”

察微王问:“他怎么快乐呢?”

老头儿回答道:“百官尊奉,万民朝拜,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这当然很快乐了。哪像我整天要为别人补鞋子这么辛苦。”

察微王说:“那倒如你讲的。”

他便请老头儿喝葡萄酒,老头儿醉得毫无知觉。察微王让人把他扛进宫中,对宫中的人说:“这个补鞋的老头儿说做国王最快乐。我今天和他开个玩笑,让他穿上国王的衣服,听理政事,你们配合点。”

宫中的人说:“好!”

老头儿酒醒过来,侍候的宫女假意上前说道:“大王醉酒,各种事情积压下许多,应该去理政事了。”

众人把老头儿带到百官面前,宰相催促他处理政事,他懵懵懂懂,东西不分。史官记下他的过失,大臣又提出意见。他整日坐着,身体酸痛,连吃饭都觉得没味道,也就一天天瘦了下来。

宫女假意地问道:“大王为什么不高兴呀?”

老头儿回答道:“我梦见我是一个补鞋的老头儿,辛辛苦苦,想找碗饭吃,也很艰难,因此心中发愁。”

众人莫不暗暗好笑。夜里,老头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说道:“我究竟是一个补鞋的老头呢?还是一个真正的国王?要真是国王,皮肤怎么这么粗?要是个补鞋的老头又怎么会在王宫里?是我的心在乱想,还是眼睛看错了?一身两处,不知哪处是真的?”

王后见状,于是吩咐宫女上来酒菜,让老头儿喝葡萄酒。

老头儿又醉得不知人事,大家给他穿上原来的衣服,把他送回原来的破床上。老头儿酒醒过来,看见自己的破烂屋子,还有身上的破旧衣服,都和原来一样,全身关节疼痛,好像挨了打似的。

几天之后,察微王又去看老头儿。老头儿说:“上次喝了你的酒,就醉得不晓人事,到现在才醒过来。我梦见我做了国王,和大臣们一起商议政事。史官记下了我的过失,大臣们又批评我,我心里真是惊惶忧虑,全身关节疼痛,比挨了打还痛苦。做梦都如此,不知道真正做了国王会怎么样?上次说的那些话错了。”

听完这些,察微王很有感触地对那老头说:“莫羡王孙乐,王孙苦难言;安贫以守道,知足即是福。”

补鞋的老头儿羡慕国王的生活,以为锦衣玉食、万民朝拜就是一种快乐,岂不知国王也有国王的苦恼,布衣也有布衣的乐趣。其实,每天粗茶淡饭,过着自在的生活,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

在一片美丽的海岸边,有一个商人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条大黄鳍鲔鱼。这个商人对渔夫捕了这么多鱼恭维了一番,便问他要多少时间才能捕这么多?

渔夫说,一会儿工夫就捕到了。商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捕一些鱼?”渔夫回答:“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一天生活所需啦!”商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说:“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捕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睡个午觉,黄昏时,再到村子里喝点酒,跟同乡们玩玩、侃侃大山,我的日子可过得充实又忙碌呢!”

商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我建议你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捕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可以捕更多鱼,再买更多的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销售。然后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大城市,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商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渔夫问:“然后呢?”

商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坐享清福啦!”

渔夫追问:“然后呢?”

商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了!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悠闲地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捕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睡个午觉,黄昏时,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儿时的伙伴侃侃大山。”

商人的话一落音,连自己也窘迫了。他红着脸在渔夫意味深长的注视下识趣而退。

聪明商人的所谓建议,只不过是要渔夫花几十年的时间,去换取一份悠闲的生活罢了——而这份生活,渔夫本来就拥有!

看来,知足常乐才是真理啊!

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非常希望受到他人重视、尊重和欢迎,但偏偏难免有时又会被人嘲弄、侮辱、排挤……生活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更给了我们很多伤心与不满。

有些人总是在与自己斗气中生活,他伤害不了别人,只是用别人的错误在惩罚他自己。用抱怨、折磨的方式对待自己,徒增痛苦,殊不知,这样只会让自己坠落到更深更惨的深渊去罢了。我们要明白,生气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真的很不值得。因此,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不顺的事,并积极地使自己做得更好,用自己的乐观和智慧化解烦恼。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积极进步,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富有激情。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还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可悲的人,他们往往会因一时之气,丝毫不为以后的日子考虑,没有一点儿计划,从而说出这样的话:

“我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不干了!”

“完全没有人权,我不干了!”

“太不公平了,我不干了。”

可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我不干了”,实际上并不能保全你已丧失的人格,不能换回他人对你的尊敬,也更别说不仅不会为你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财富,而且会明确证明,你将损失掉现有的饭碗。所以,人在不顺心的时候,一定要把那些倔气、脾气和傲气这些令自己斗气的因素都收敛起来,鼓足力气去争气,这样,你的生活会更加充满阳光和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