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11052700000125

第125章 生活保健(10)

芙蓉花:色彩亮丽的热带花朵,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热开水冲开后会呈现红宝石般灿烂的颜色。性温和、微酸,有利尿、治水肿的功用。对月经不顺、腹胀不适者有益。

菩提子花茶:

欧洲人常在饭后以菩堤叶入茶,不仅助消化,也帮助放松神经。菩堤花草茶,外表看起来像叶子,其实是欧洲椴树(又名西洋椴树或菩提树)的花及花托。菩堤具舒缓情绪的效果,容易紧张、失眠的人,可以泡菩堤花茶来喝,具有镇静作用,可减轻头痛及改善失眠。

(第六节)各类人群的日常保健

一、儿童健康保健

为孩子建立健康档案

(1)胎儿一出生,就应到当地防疫站建立预防接种卡,要善保管,定期预防接种。

(2)记录各种疾病史,收集保管每次的门诊病历卡、检查单、住院病历等各种疾病历史的原始资料,对今后的诊治大有好处。

(3)将各种过敏史,如食物、药物、接触等记入档案,并及时提醒本人或医生。尽量避免过敏源。

(4)定期测量发育中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并与该年龄组儿童的平均值比较,观察其发育是否正常。将每次检查,比较结果记入档案。

(5)家长应及时观察,掌握子女青春期的转折。如女孩乳房发育、初次月经,男孩首次遗精,嗓音改变、长出胡子等。以便进行正确的性知识教育。

孩子体重的推算

小儿的裸体重量,是衡量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的重要标志。

(1)出生体重:足月新生儿,平均3千克。

(2)1岁内体重:前半年增加速度最快,平均每月增长0.6千克,计算方法:

体重(千克)=月龄×0.6+出生时体重。

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0.5千克,计算方法:

体重(千克)=6×0.6+(月龄—15)×0.5+出生时体重。

(3)1~12岁体重:1~2岁约增加4千克;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千克);2~12岁,平均增加2千克/年。算法:

体重(千克)=(年龄—2)×2+120

简化为:体重(千克)=年龄×2+8

(4)青春期体重:小儿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体重增长很快。男孩14~16岁时,接近成人;女孩10~12岁时,接近成人体重。

(5)注意:(1)同龄,不同性别、地区、种族的小儿,上下波动在10%范围内,视为正常。(2)测重应在早上空腹或排尿后进行,并准确地减去衣服、鞋帽的重量。

孩子身高的推算

身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长度,也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标志。

(1)身高的推算:

(1)出生时的平均身高:50厘米;

(2)1岁时平均身高:75厘米;

(3)2岁时平均身高:85厘米;

(4)2~12岁时,平均增长5厘米/年。

身高(厘米):(年龄—2)×5+85

简化为:身高(厘米)=年龄×5+95

(2)注意:(1)身高低于以上标准30%的,或半年内不增长者,视为异常,应找医生查明原因;(2)12岁以上的,不能用此公式。

如何让孩子长高些

身高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75%),但后天因素也起很大作用。儿童时期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长高。

(1)睡足、熟睡。儿童熟睡后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多,易长高。不然就分泌得不足。生长激素在儿童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2)早睡。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熟睡1小时以后。通常在22时至凌晨1时。此时的分泌量占总分泌量的20%~40%。因此,务必让孩子早睡觉,最晚不得超过21时。

(3)不挑食、偏食,以保证营养。因为骨骼是吸收蛋白质、磷、钙等长成。它们使骨骼坚硬而又富弹性。其吸收又与维生素D有关。因此儿童时期,应多食富含维生素D食物,如口服鱼肝油。营养过剩,也会导致肥胖,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4)加强锻炼。尤其进行游泳、摸高、跑步等。多到室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以促进骨骼、肌肉生长。

有助于身材长高的食品

(1)牛奶,誉为“全能食品”,对骨骼生长极为重要。

(2)沙丁鱼,是“蛋白质的宝库”,但难买到。可吃鱿鱼、鲤鱼、鲫鱼或鱼松。

(3)菠菜,是“维生素的宝库”。

(4)胡萝卜,每天吃100克很有利。

(5)柑橘,维生素A、B、C和钙的含量比苹果多得多,每天吃两个,大有好处。还有小米、荞麦、脱脂奶粉、鹌鹑蛋、毛豆、扁豆、蚕豆、南瓜子、核桃、芝麻、花生、油菜、青椒、韭菜、西红柿、芹菜、草莓、金橘、柿子、葡萄、淡红小虾、牡蛎、鳝鱼、肝、肉鸡、羊肉、海带、紫菜、酵母、蜂王精、蜂蜜等。

宝宝的头多大才算正常

(1)头围:指眉心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期的长度。它反映出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

(1)出生时头围为34厘米;

(2)半岁时为42厘米;

(3)1岁时为46厘米;

(4)2岁时为48厘米,以后增长较慢;

(5)5岁时为50厘米;

(6)8岁时为51厘米;

(7)15岁时为53~54厘米;

(8)成人时为56~58厘米。

(2)头高,按占身长的比例估计:新生儿1/4;2岁1/5;6岁1/6;12岁1/7;成人1/8。

小儿需要多少水

每天需要的水分:毫升/千克体重

婴儿:100~200

1~3岁:120

婴幼儿蛋白摄入量的控制

蛋白质缺乏,会引起全身肌肉瘦弱,抵抗力降低,贫血和水肿;但蛋白质过剩,也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和便秘。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人乳喂养的婴儿:2克/天/千克体重。牛奶喂养的婴儿:3.5/天/千克体重。

婴幼儿糖类摄入量的控制

倘若婴幼儿进糖不足,可导致低血糖和发育迟缓;进糖过多,又可能引起腹泻、肌肉松弛、面色苍白、虚胖等症状。婴幼儿需糖量多于成人。合理的需糖量,婴儿:12克/天/千克体重。幼儿:10克/天/千克体重。

婴幼儿脂肪摄入量的掌握

母乳所含的脂肪,较牛奶中的脂肪容易消化。喂食,脂肪食物过多,能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使体重减轻;但倘若脂肪缺乏,则易患眼干燥症、佝偻病和脱皮,也引起体重不增。因而婴幼儿食物中脂肪的供应量要适宜。最合理的脂肪摄入量:4~6克/天/千克体重。

婴儿正常乳牙数计算法

发育良好的半岁至两岁婴儿的乳牙数,应该是婴儿的月份数减去4。如8个月婴儿的出牙数应为:8—4=4只。两岁时的出牙数应为:24—4=20只,乳牙出齐。

小儿体温的测量

(1)儿童正常体温:36~37℃之间。一天之内,体温波动范围在0.6℃左右。

(2)测体温前,把腋下的汗擦净,将体温表紧夹在腋窝中央5~10分钟。

(3)体温的高低受测量体温的时间、部位、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如刚喝完开水、吃过热饭、做过剧烈运动,都可使体温升高。故此时不宜测体温。

小儿脉搏的测量

(1)凡浅表靠近骨骼的较大动脉,都可用来诊脉。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2)用食指、中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到脉搏为宜。计数1分钟脉搏的次数。并注意节律和强度。

(3)测量时,在小儿无哭闹、安静的情况下进行。

小儿呼吸的测量

(1)在安静时观察小儿胸部或腹部的起伏,1吸1呼为1次。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并观察节律、深浅度,有无呼吸困难或呻吟情况。正常值见上表。

(2)当危重患儿气息微弱难以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小儿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并计1分钟呼吸次数。

(3)小儿呼吸次数,受激动、哭闹、活动等影响,因而应在安静时观察。

如何知道孩子是否得病

(1)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淡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大小便次数增多或减少,颜色改变。大便变稀或干结。

(3)突然拒奶、厌食,或食量明显减少。

(4)烦躁不眠或长睡不醒。即使醒来也精神不振,呈睡眠状态。

(5)不会哭,或哭闹不休。

(6)有发烧、抽搐、咳嗽、喘息、呕吐、腹胀、腹痛、腹泻,颜色发黄、苍白、浮肿,皮肤发紫、出血、出疹子等症状者,说明孩子已经得病,需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的护理

(1)新生儿不能一哭就给喂奶,必须先查明原因。可能是尿布湿了,或睡得不舒服等。倘若查不出,哭一会儿也无妨。啼哭使婴儿全身运动,能帮助孩子发育。

(2)不要将被子盖住婴儿的口鼻,不要裹得太紧,以免影响呼吸。如果发现面色白一阵,紫一阵,应即刻请医生检查。

(3)吃奶前后,往孩子嘴里滴几滴温开水,以冲洗残留在口腔的奶汁。

(4)喂奶前,母亲也要洗手,并用温开水和小毛巾擦洗奶头。

(5)接触新生儿,动作应十分轻柔。要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要经常洗澡,浴后擦上小儿爽身粉。

婴儿的喂养

根据婴儿生长的需要,随着月龄的增长,要适当添加各种辅助食品。

(1)满月后:每天加喂1~2汤匙稀释后的菜水或橘子汁。

(2)两三个月:在牛奶中加1~2汤匙的浓米汤(粥上层的米汁),每天1次。

(3)4个月:加喂白水煮蛋的蛋黄1个,以后逐渐增加。

(4)5个月:加喂蔬菜泥、水果泥1汤匙,每天1次。

(5)6~8个月:加喂稀饭、饼干、蛋糕,用辅食逐渐代替主食。

(6)9~12个月:喂食烂糊面、烂米饭、馄饨、饺子、肉末、肝末、鱼末等适量。准备断奶。

牛奶喂养的婴幼儿需补铁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少了铁,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贫血,影响小孩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力低,容易感染传染病,也影响智力。牛奶的营养非常丰富,美中不足的是含铁量低,只有2毫克/升。1~3岁的小儿,实际需铁量7~8毫克/天。因此单纯喝牛奶的孩子,不能满足所有的营养需要。必须添加富含铁质的食品。据测定每100克下列食品所含铁质分别为:富强粉2.7毫克,标准粉4毫克,小米7.8毫克,黄豆11毫克,小白菜3.3毫克,芝麻酱58毫克。小儿只要经常吃上述食品中的1~2种,就不会缺铁。

适宜的断奶时间

断奶时间,通常以一星期为宜。因为:

(1)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2)孩子已长出乳牙,胃的消化能力,也大为增强,本身已具备了吃多样食物的能力。

断奶季节,安排在早春或晚秋为宜,不宜在盛夏进行。因为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变质。掌握得不好,就容易导致腹泻。也可根据当时孩子的实际情况,酌情提前或推后。如孩子患病期间,不能断奶,可适当推后。

小儿不宜过早学坐、立、行

因小儿运动机能发育,与肌肉、骨骼、尤其中枢神经的发育有密切关系。这些器官的发育,又与孩子的月龄、年龄有关。小儿1个月,颈部、腰肌无力,扶坐时,颈至腰弯成半圆形;3~4个月,坐时腰呈弧形;5个月靠垫坐时,能直腰;6个月仰卧位拉手,能坐起;8个月能独坐;9个月能独立爬行;1~12个月能立,并学走路。倘若不到该坐、立、行的月龄或年龄,采用拔苗助长的办法,过早坐、立、行,会使未钙化的骨骼,因负担过重而变形,会形成罗圈腿、驼背等。

婴儿吐奶怎么办

将2~3个葱白切碎,加入1小杯人乳,隔水蒸透。取乳汁分次喂服。可治婴儿感冒吐奶。

小儿如何吃水果

(1)苹果:含有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毒素,纤维细,刺激小,有止泻作用。倘若消化不好,拉稀,可用。正常情况下,每天吃一个苹果,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它含钾量较高,倘若小儿肾功能不好,最好改选其他水果。

(2)梨:性寒。有润肺,去燥,清热,降火,止咳,化痰之功效。若小儿呼吸道感染,可用,但要削皮。倘若咳嗽严重,久咳不愈时,可用梨加少许川贝蒸吃。但不能过多。不然,会吐清水,大便稀。腹泻小儿,不能选梨补充维生素。

(3)香蕉:含钙、磷、铁等矿物质较多,含一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止渴,润肺、肠佳品,营养价值丰富。但性寒、质滑,含钾盐较多。经常腹泻和有肾病的儿童,不能多食。

(4)橘子:维生素较多,可直接吃新鲜橘子。

粗纤维食物有利小儿健齿

要想使孩子长出一口洁白、坚固、整齐的好牙齿,除了丰富的营养、充足的钙质、少食糖,多食纤维素食物对健齿十分有利。因为:

(1)食用粗纤维食物时,必须反复咀嚼才能下咽。而反复咀嚼、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预防牙病。

(2)经常有规律地咀嚼有适当硬度、弹性和高纤维的食物,丰富的唾液,可使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上的食物残渣,得以清除;随着舌头的搅动、口腔和舌部肌肉的摩擦、牙龈肌肉会起到按摩、能增进血液循环、增强口腔肌肉组织。尤其到了换牙期,应多给孩子吃些豆类、甘蔗等粗硬的食物。并要求孩子用两侧磨牙一起咀嚼,不能只用一侧。不然,会出现牙列不整齐、面部不对称,甚至影响容貌。

使婴幼儿容易安睡的窍门

(1)可把小孩平时喜欢听的儿歌、唱片或妈妈念故事的声音录制起来。放给他听,就可很快使其安静而入睡。

(2)婴幼儿常因大人没时间哄抱而啼哭不止时,把哭声录下来,放给他自己听。通常会停止哭泣而去聆听哭声,逐渐平静(有病例外)下来。

(3)婴儿半夜醒来,不明原因地啼哭不止时,可给他洗一洗脸,通常都能止哭。

昼夜颠倒睡觉怎么办

倘若父母不分白天、黑夜,隔片刻就给新生儿喂奶、换尿布等,就会形成昼夜不分、颠倒睡觉,白天睡觉、晚上兴奋,甚至哭闹不休的不良习惯。要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就要做到:

(1)白天不要让他睡得太多、太久。

(2)通过捏耳朵、弹足底等办法刺激,白天不要让他睡得太踏实。而晚上有意让他睡好、睡实。如夜里不逗、不开灯。入睡后,少喂奶、少换尿布,不要轻易打扰。

(3)白天喂奶、换尿布的次数要比夜间多。经过一星期的调整,昼夜颠倒的现象会得到纠正。

如何给婴儿洗澡

(1)室温25~28℃,水温36~38℃,以大人脸部或手背感到不烫为宜。

(2)最好在喂奶半小时后进行,婴儿既不感觉冷,又不吐奶。

(3)将要换的衣服、尿垫、尿布备好,浴巾铺在床上。用弱碱性肥皂或婴儿皂、专用小毛巾洗浴。

(4)顺序:从上到下,由脸部、头部、颈部、上半身洗到下半身。

(5)方法步骤:将婴儿仰卧在水盆里,左手托住枕部,拇指掩住小儿右耳,以免进水。让小儿背部躺在左手臂上,右手持毛巾;浴皂先抹在大人手上,再洗擦小儿身体各部。然后清水冲洗,毛巾擦干,穿好衣服,包好被子。有湿疹者不宜用肥皂。

(6)动作要轻柔、迅速,时间不宜过长,全过程5~10分钟。

(7)颈部、耳后、腋下、大腿弯褶皱处,注意洗净、擦干。全身扑上爽身粉,尤其以上部位。

(8)洗澡后喂点水或果汁,增加喂乳1次。

(9)有呕吐、腹泻、退烧不到48小时、烫伤、荨麻疹、脓疙疹等皮肤病者,不宜洗浴,可用热水擦身,并常换洗衣服。

根据哭声辨别小儿毛病

(1)哭声无力,微弱。表明胎儿在母体内缺氧,发育不良。可能在头部留有血肿或产瘤,应细心查看。

(2)哭声无力,口腔发阻、呛奶、呕吐,呼吸急促。可能是肺炎及心力衰竭。

(3)有规律的哭声,且由弱渐强。则提示饿了,该喂奶。

(4)光哭不食,只要进食就哭,说明患口腔疾病。如:舌炎、口腔溃疡。

(5)哭声突然发作,尖锐洪亮。多为疼痛疾病,如肠绞痛。若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苹果酱样稀便,则可能是腹急症。

(6)突然大哭,可能是尖锐物品刺扎,或蚊虫叮咬。

(7)夜间睡眠不安,啼哭、多汗、易惊。说明缺钙、磷。应补充钙、鱼肝油。

(8)阵发性啼哭,忽缓忽急,声音尖锐。多为腹泻。哭声嘶哑,多为脾胃不佳,消化不良。微弱无力,多为腹泻脱水。

(9)母亲怀中啼哭,伴有抓耳动作。多为中耳炎或耳疖肿痛。

(10)声调高、尖、发热、呕吐、抽搐等。多为脑及神经系统疾病。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以利食物有规律地消化吸收,促进食欲。以防消化功能紊乱。

(2)细嚼慢咽,不要催促,充分嚼碎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增进食欲。吃饭时间应为15~30分钟。饭后休息半小时。不要马上睡觉或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