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故事大全集
11052800000082

第82章 成语的智慧(3)

狼得救了,却一点也没有像它承诺的那样报答救命恩人,反而咆哮着对东郭先生说:“现在我饿极了,如果吃不到东西饿死,那还不如死在猎人手里呢。既然你救了我,那就救到底,请把你的身躯献给我填饱肚子吧!”狼说着便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和狼一边搏斗一边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狼,真是丧尽天良,我救了你一命,你不报答我就算了,竟然还恩将仇报!”眼看着东郭先生就快支撑不住了,满头大汗。狼很得意,因为它知道,东郭先生马上就会成为它的腹中餐。

这时有个砍柴的老人经过,他看到这种情形,他立即劝住了狼,问狼:“你为什么要吃东郭先生?”

狼狡辩说:“是他想把我装到口袋里闷死。”

老人又问东郭先生:“你为什么要把狼装进口袋里?这好像就是你的不是了。”

东郭先生把刚才事情的经过对老人讲了一遍,老人这才明白了一切,就对狼说:“我不信。这么小的口袋怎么会装下你这么大的狼?”

狼为了证明自己有理,又钻进口袋让老人看。

老人连忙把口袋用绳系住,然后拿起手中砍柴的斧头将狼砍死,并对东郭先生说:“对害人的禽兽决不能手软。”

绝不能怜惜像狼一样的恶人,因为他们害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姜从树生

楚国有个人一辈子没见过生姜。

有一次上街看见有人在卖姜,感到很新奇,便托着下巴在一旁端详了好半天,然后对别人说:“这东西一定是在树上结出来的。”

别人告诉他:“错啦,生姜是从土里生成的。”

“不可能!”这个人坚决地摇摇头,“你瞧这东西的模样,非树上不能结成。”

结果两人争论起来。“好吧!”这个人气呼呼地说,“我们打个赌,找十个人来问,拿乘坐的毛驴作赌注。”

这个楚国人说:“好,打就打,就按照你的方法。”

最后他们问了十个人,个个都说生姜是从土里生成的。这个人哑口无言,愣了半天,对别人说:“毛驴让你牵走,可生姜还是从树上生出来的!”

在事实和真相面前,仍然固执地坚持不正确的观点,只能贻笑大方。

目不见睫

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以后,楚庄王取得了诸侯霸主的地位。

但是他不满足,想要趁着越国衰弱之机,出兵讨伐,进一步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楚国的文武百官感到现在楚国的国力已经和以前相差得太远了:对外连年不断发兵征讨,军队疲劳,百姓困倦,这与庄王初为诸侯霸主的时候相比,已经相差很远了;国内各地的百姓不满楚庄王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官府已无力镇压。在这种自顾不暇、束手无策之际,再去攻打越国,是很危险的。但是文武百官怕得罪楚庄王,怕丢掉乌纱帽,谁都不敢对楚庄王进谏。

这时,有一位姓杜的大夫,国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在国人眼里是一位聪明的有识之士,都称他为杜子。他为了楚国的长远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朝去劝谏楚庄王。

杜子对楚庄王说:“大王要发兵讨伐越国,这是为什么呢?”

楚庄王说:“越国是我国的邻国,我们不主动出兵攻打他们,他们也要出兵攻打我们。所以寡人决定讨伐越国。”

杜子又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兵讨伐呢?”

楚庄王说:“现在越国政治昏乱,兵力疲弱。”

杜子说:“我很愚昧,对这件事很担心。”

楚庄王说:“你担心什么?”

杜子说:“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

楚庄王问:“这话怎么讲?”

杜子回答说:“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晋国打败,丧失了几百里地的国土,这说明楚国的兵力疲弱;庄跻在国内造反,官府却无力平乱,这说明楚国的政治昏乱。大王的政治昏乱、兵力疲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可是大王却要讨伐越国。这不正说明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看不见自己的弱点。大王您说是不是?”

楚庄王听了“目不见睫”的道理,就放弃了讨伐越国的打算。

人都是容易看见别人的弱点,却忽视自己的弱点。

翠鸟移巢

翠鸟做窝的时候,最初把它做在很高的地方,为的是躲避灾祸。

后来小鸟孵出来了,翠鸟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宝贝,生怕它从窝摔出来,就把窝移到低一些的地方。慢慢地,小鸟长出毛来了,毛茸茸的,十分可爱。

翠鸟更加喜欢自己的孩子了,又把窝移得更低一些。然而,灾难也因此发生了,人们把它们都捉走了。

事情往往有利有弊,我们要准备做的时候不能光看事情会给你带来什么利益,而且还应该注意到有什么害处。

白马非马

公孙龙是战国时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名辩命题是“白马非马”论。

他说:“马是指马的形状,白是指马的颜色,颜色既然不等于形状,所以白马也就不等于马。”

他怕别人还不明白,又举例说:“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可以,黄马、黑马、枣红马都不拘泥于颜色,只要好看就行了,但是买白马那就不同了,非买白马不可,可见白马非马。”

过分夸大这两个概念的差异,看不到“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会导致违反客观事实的错误结论。

黎丘老人

战国时期,魏国北部有座山,名字叫黎丘山。山上有个奇怪的鬼,名字叫黎丘鬼。这个黎丘鬼的最大的特点是最喜欢装做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或什么人的模样,去捉弄人。

城中有位老人叫黎丘老人。有一天,黎丘老人到市场上的酒店去喝酒,他遇到了老朋友,分外高兴,不知不觉间喝了很多,直到喝得酩酊大醉后才往家走。黎丘鬼看见之后,便摇身一变,装成他儿子的模样,前来搀扶他回家。

这个黎丘鬼十分顽皮,借搀扶老人之机,在道上百般地折磨他。黎丘鬼一会儿把老人推倒,一会儿在老人脚下使绊,一会儿捅老人的腰,一会儿抓老人的背。老人感到十分难受,但因喝醉了酒,浑身疲乏无力,也只好默默地忍受了。

这位老人终于回到了家里,迷迷糊糊地倒在了床上,酣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酒醒之后老人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作为你的父亲,难道对你不够慈爱吗?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吗?我昨天喝醉了酒,在回家的路上你那样折磨我,究竟是为什么呀?”

儿子听了一愣,自己并没有这样做却遭到父亲的责怪,感到非常委屈。于是他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这是从何说起呢?我真的没有做过此事。昨天我到城东去要债了,怎么会在路上折磨您呢?如果你不相信,就问问家里人。再不相信,就去问问借债的人。”

家里人看见这种情况都纷纷作证,又把收来的债款拿给老人看,老人相信了。但是老人依然十分困惑,经过仔细思索,终于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明白了,一定是黎丘山上那个鬼在捉弄我。过去我常听说有这样的事。明天我特意到市上去喝酒,如果他再来,我一定杀了他。”

第二天,老人准备好了一把剑放在腰里,又到市上的酒馆里去喝酒。当他喝得大醉往家走时,他的儿子因为前一天的遭遇,担心父亲再遇上黎丘鬼,受到捉弄,就急忙跑到半路上去迎接他。

老人看见儿子上来搀扶他,又以为是黎丘鬼前来捣乱。便趁其不备,拔出剑来,一剑将儿子刺死。这位自以为聪明的黎丘老人,因为被狡猾的黎丘鬼的假象所迷惑,结果误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对于表面很相似的事物,一定要详察。如果粗心大意,就会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

安知鱼乐

战国时期,庄子是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有一天,庄子和惠施二人外出散步,走到潦水的一座桥上。俯身向水里望去,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多么快乐!”

惠施回答说:“真奇怪,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庄子反问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施回答:“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庄子微微地笑了笑,解释说:“让我们把道理详细地谈一谈吧。刚才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可见你已经知道我是晓得鱼的快乐的。至于我为什么会知道?那是因为我到了潦水桥上,看见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自由自在,所以觉得鱼很快乐。”

人的认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世界上有些事物暂时还没有被认识,但是却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养了三个大力士,因为他们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以至于让众大臣及景公对他们产生了反感,所以齐景公想除掉他们,但是他们力大无比,而且武艺很好,没有人能够近他们的身,所以一直也没有好办法。

晏子给齐景公出了个计策,赐给三个大力士两个鲜桃,让他们比功劳。谁的功劳大谁吃,晏子的意思就是想让他们自相残杀。

于是,景公把他们三个叫上来,然后叫奴仆用盘子端出两个仙桃给他们,并对他们说:“三位爱卿,你们都是寡人深爱的大力士,寡人想奖赏你们。可是今日奴仆们在后花园里摘桃子,只有两颗,寡人想把它们奖赏给你们三个中功劳最大的两个人,你们比一比自己的功劳吧!”

大力士公孙接说:“当年主公在狩猎时遇到两只猛虎,我一一将它们擒杀,才救得主公一命,像我这样的功劳,完全可以独自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说着抓起一个鲜桃,站起身来就要吃。

大力士田开疆说:“当年主公被敌军围困,我一人手持兵器两次打退敌军,才救出主公。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独自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他也抓起一个鲜桃站起身来就要吃。

两个鲜桃都被人抓走了,另外一个大力士古冶子说:“我曾经跟随君王渡过黄河,一只鼋鱼咬住左骖马,把它拖进砥柱山下的旋涡里,我就潜入河水下面,逆流追出百步远,又顺流追赶了几里远,擒获鼋鱼而杀死它。左手抓住左骖马的尾巴,右手提着鼋鱼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的船夫都说:‘黄河水神出来了!’他们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举起的鼋鱼头。像我这样中流砥柱的功劳,也可以单独吃一个鲜桃,不与别人分吃一个!你们两个人为何不把鲜桃放回到原处!”古冶子说着抽出剑来,拉开决斗的架势。

大力士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的勇武不如你,功劳赶不上你。我们毫不谦让地抓起鲜桃,是贪婪的表现。既然都这样了,如果我们还不死,是太不知羞耻了!”

于是公孙接、田开疆就把两个鲜桃放回原处,然后拔剑自刎了。

看到这种惨烈的场面,最后一位大力士古冶子说:“你们两位都死了,唯独我还活着,这是不仁爱;用语言羞辱人家而夸耀自己,这是不道义;悔恨自己的行为而不去死,这是没有勇气。你们两位都送回鲜桃,为保持气节而自杀了,难道我会单独享受两个鲜桃吗?”

于是,古冶子也自杀了。

运用,看准对方弱点,利用对方的矛盾,可以斗败有勇无谋的对手。

杨布打狗

战国时,有个人叫杨布,在他们州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有一天早晨,杨布穿着一件白布褂子上街买东西。天忽然下起阵雨,杨布就脱下外衣,穿着里面的黑布衣回来了。

走到家门口,他养的一只大狗仿佛看见陌生人似的,对他龇牙咧嘴,汪汪狂吠。杨布见了无名火起,拾起一根烧柴的棍子,追上去要揍它。

他的哥哥杨朱从里屋跑出来一看,忙说道:“不要打它,你怎么能怪狗呢?如果让你的狗出去时一身白毛,回来时变成了一身黑毛,你能够不奇怪吗?”

如果被假象迷惑,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人们要学会识别假象,不要上当受骗。

床头捉刀人

东汉末年时,匈奴使者远道来到洛阳。魏王曹操准备接见他,但是他觉得自己生得又矮又丑,不足以令来使威服。于是在朝中挑选了堂堂一表的崔季硅,让他穿戴自己的衣冠,假充魏王,高坐大堂之上,自己则打扮成一个卫兵,按着腰刀,立在床头的一旁。

会见很顺利地完毕了。曹操便派密探去打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惊叹地说:“魏王气宇轩昂,果然是名不虚传。可是他背后手执利刀立在床头的侍卫,依我看,那才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曹操听说,大吃一惊,立刻派人在半路上刺杀了那个使者。

仅从外表和气度来判断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通过一贯的行为举动来洞察内在实质。

点石成金

有个人家境贫困潦倒。尽管这家人连香烛都买不起,但他还是日日供奉着道仙吕祖洞宾的神位。

后来,吕洞宾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为了感谢他的虔诚,吕洞宾便驾着一朵云彩,飘落在他家的庭院中。

吕洞宾看见他家破瓮残灶,心生怜悯,便伸出一根指头,指定树下半截磨盘,咄的一声,只见金光万道,磨盘瞬洞宾变成了黄金。

吕洞宾转过脸问他道:“这块黄金赠送给你,要不要?”

这个人受宠若惊,倒头就拜道:“不要,不要!”

吕洞宾喜出望外,说:“你这般不爱钱财,倒可以传授给你真道。”

这个人慌忙答道:“不,不,我也不要学道。”

吕洞宾很奇怪,便问他:“那么,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那个人支支吾吾了半天,憋红了脸说:“我是想要你这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本性这东西,藏是藏不住的,早晚要露出来。

八哥学舌

八哥是一种很精巧的鸟类,它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这种鸟类出产在南方。南方人用网把它捕捉住后,训练调教,教它说话。

日久天长,它就会模仿人说话了,可是它只能学说几句,一天到晚说来说去,还是那么几句话。

蝉在院子里叫,八哥听见了,便嘲笑它。

而蝉对此于八哥的嘲笑并没有在意,而是对八哥说道:“你会模仿人说话,这很好;可是你所说的那些话,其实等于没有说,哪里比得上我能叫出自己的意思呢!”

八哥听了这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它一辈子再也不跟人学舌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不要总是找别人的缺点。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和箭的,这两者功用恰恰相反,是互不相容的。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因此矛和盾这两种武器是非常紧缺的。楚国有一个商人,看准了这个商机,心想既然人们都需要矛和盾这两种武器,那么卖这个肯定能发财。于是,他带着一把矛和一个盾来到街上叫卖。刚开始时没有人过问,他有点着急,看到旁边卖东西的人都在夸耀自己的东西好,于是他也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我这盾牌呀,坚固极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大家快来买吧,不然可就没有了!”

大家听完他的话,都争先看他的盾,甚至有的都掏出钱袋准备购买。

还没等买家开口问价,商人放下盾牌,又举起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锋利极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大家快来买吧,不然可就没有了!”

这时候,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你这样说,你的矛是最锋利的,什么东西都能刺穿,你的盾十分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透。那么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样呢?”

这个商人被问得目瞪口呆,窘得答不出话来。众人哄笑起来,都纷纷走散了。

如果不实事求是,过分强调绝对的一面,前后互相抵触,势必造成思维混乱,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

远水不救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