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11053000000018

第18章 菜根谭(4)

心念宽厚之人,对自己厚道对别人也大方,凡事都讲究气派豪华;心念欲望淡薄的人,自己清苦对别人也淡薄,凡事都淡漠无情。因此高尚士日常生活爱好,既不能过分讲究气派以至奢侈,也不应过分吝啬以至刻薄。

四八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译文】

立身处世假如不能站得高看得远,就像在尘土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濯双脚,如何能超凡脱俗出人头地呢?处理事情假如不留有余地做退一步的打算,就好比飞蛾扑火、公羊去顶撞篱笆,如何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平和安乐的愉悦呢?

四九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蔽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每个人都有仁慈之心,维摩诘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是相同的;世间到处都有真情趣味,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和简陋的茅草屋也没有什么差别。可惜人心常为情欲所封闭,当面错过真正的生活情趣,虽然只在咫尺之间,实际上已相去千里了。

五○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貌,浑是杀机。

【译文】

和善的人不仅行为吉祥安泰,即使是睡梦中的神情也是安定和气的;凶险的人不仅做事残忍恶毒,即使是在谈笑之间也充满了恐怖的杀气。

五一

处治世当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当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译文】

生活在太平的时代,待人处事应刚正不阿爱憎分明;身处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圆滑老道随机应变;当临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凡之人要宽严并用。

五二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译文】

自己帮助过别人的恩惠,不可念念不忘,但是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过的恩惠不可以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地方不可不忘掉。

五三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须防失意之悲。

【译文】

当心中悲苦、情绪低落的时候,应当时时去寻找那些令人心情轻松高兴的事情;当春风得意万事随心时,则应该时时提醒告诫自己,不要乐极生悲。

五四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文】

荣华富贵与显赫的名誉,假如是从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山林中的花,自然舒展繁茂;如果是从建功立业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盆圃中的花,环境的变迁会影响到它的生死存活;假如是依仗特权得来,那就如同插在瓷瓶中的无根之花,凋谢枯萎指日可待。

五五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犹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值清时,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译文】

当春天到来时天气和暖,就连花草也铺出一片美景,鸟也和着叫出宛转动人的声音。高尚的君子有幸生于清明太平之世,且温饱有加不为生活所累,假若他不为后世写几部有益的书,不做一些有益于世人的事的话,即使活上百岁的高寿也如同一天都没有活过。

五六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译文】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对人命运的支配难以意料。从压抑到舒心,从舒心到压抑如此反复,都是有意捉弄英雄豪杰。因此,君子应当适应环境,不如意时要能忍耐承受,平安无事时要想到危难来临,这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它的手段伎俩了。

五七

一苦一乐相磨炼,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译文】

一生有苦有乐,相互磨炼,只有不断磨炼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悟道求学既能坚信,也敢于怀疑,在不断考察考证中才能释题确解,得到真正的知识。

五八

耳闻目见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味,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译文】

耳闻目睹的东西属于外部的侵害;感情欲望和邪念是内在的敌人。只要自己属于主人的地位保持警觉清醒,那么所有的心理敌人、外来侵害反而会变成服务于你的人。

五九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译文】

在轻闲的时候不要随便放过宝贵的时光,要利用它做些事情,等到忙碌紧迫时就会受益;在安静闲适的时候也不要无所事事,要注意增长学识,等到你采取行动、有所作为时它就能给你帮助;当你居于事情的幕后、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谋划也能够不欺骗不做害人之事,那么当你居于人前台上,你就会光明磊落,受人尊重敬爱。

六○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译文】

人心只要至诚,就可以感天动地,如六月飞霜,哭倒长城,箭穿金石。假苦虚伪狂妄之人,已经丧失真心,只剩下一副躯壳而已,他与人接触就会让人感到厌恶,独自一人时也会感到惭愧不安。

六一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节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译文】

曲己奉承去讨别人高兴,不如正直有节被小人忌恨;没有善行却获得荣誉,不如没有恶行而遭别人谤毁。

六二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以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译文】

不要一味地相信一方之说被奸诈欺骗,不要放纵自己受逸气指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别人的短处,不要因为自己的愚拙而去忌恨别人的高明。

六三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忧矣。

【译文】

心念混乱、精神恍惑时,要知道提醒自己;心境压抑、焦虑紧张时,要知道放得开。否则恐怕免去了昏沉纷乱的情绪,又添了摇摆不安、忧心忡忡的荒凉愁绪。

六四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敛,两不可少也。

【译文】

说到战胜偏私、制服欲望这件事情,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认识太晚,力量不够不足以改变它,一是虽能够把它看透却不能忍耐自己去抗拒它的诱惑。因此,见识智慧是一颗照现魔鬼的月明珠,心念力量是一把斩杀魔鬼的利剑,两者不可或缺。

六五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利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译文】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怀疑就放弃自己独特的见解,也不要因凭个人的固执己见就忽视别人的忠告良言;不可贪图小恩小利而伤害整体大局,不可借助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恩怨、发泄不满。

六六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译文】

品德是才学的主人,才学是品德的奴隶。有才却没有品德,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子而奴才当家一样,哪里能不使家中遭受鬼怪侵害,猖狂无比啊!

六七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劝解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

高尚明达之人虽清贫不能用财物去救助他人,可是当遇到有人迷惑不解时能阐明道理使他领悟,遇到急难变故能说几句公道话来解救他的危难,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善行。

六八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译文】

真正勤勉不苟的人是在品德义理上下功夫作努力的,而世间俗人却以勤为借口来满足他的贪欲;真正俭朴的人是淡泊于财物金钱的,而世间庸夫却假借俭朴为名来掩盖自己的吝啬。勤奋和俭朴本是君子立身处世的信条,而成了市井小人作为他们营利谋私的假面具所利用,这真令人惋惜哦!

六九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一。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译文】

事业与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伟大的精神万古不朽;功名富贵,会随着时代的行进而转移,唯有忠直的气节永在人间。因此作为君子绝不可放弃永恒的来换取短暂易朽的东西。

七○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译文】

为人没有一点真情实意,就会变成一个空虚浮浪的乞丐,任何事都会落空;做事若不能掌握一些圆融机变的手段和人情趣味,就会像个木头人一样,到处受到阻碍。

七一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行而堕终身之名,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宜切戒。

【译文】

假如因一念的过失触犯了鬼神的禁忌,有一句不当的话破坏了人间祥和自然的气氛,因一个行为毁掉了自己一生的道德名誉,由做一件事为后代子孙埋下了祸根,所有这些行为都必须特别警惕严加防范。

七二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译文】

急流勇退,应当在事业最鼎盛时作出;平安身心应当把自己放在不与人争的后置之地;谨守道德操行必须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施舍恩惠一定要给予无以报答的人。

七三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后嗣之本,未有本不立而枝叶荣茂者。

【译文】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没有基础不稳固而房屋能坚固持久的;心性是修行的根本,没有不根植于土壤而枝叶能繁华茂盛的。

七四

遇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的人,以和气薰蒸之;遇倾邪曲私的人,以名义节气激励之;则天下之人无不入我陶冶中矣。

【译文】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赤诚之心去感动他;遇到残暴强横的人,要用温和的态度去感化他;遇到狭邪谋私的人,要用名义气节去激励他。假如能做到这几点,那么天下的人没有不进入我道德的熔炉之中进行锻铸冶炼的。

七五

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译文】

夸赞自己的功业,炫耀自己的文章,这都是凭借身外之物来做人。殊不知只要使自己身心纯洁,保持本性,即使没有建立一方功业,没有留下片言只字,也仍不失其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做人处。

七六

做人处世,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译文】

做人处世,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违背人之常情,不用尽物力财力,做到这三点便可以为天地树立本来心性,为百姓创造不息的命脉,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

七七

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译文】

做官有两句话,即一心为公就能明辨是非;只要清正廉洁就能产生威严。治家也有两句话,即宽容让人就会心气平和;节俭就会家用充足。

七八

俭,美德也,过俭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译文】

节俭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过分节俭,就是小气,就会变成为富不仁的守财奴,反而有伤正道。谦让本来也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可是太过分就会变成卑躬屈膝,讨好别人,而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七九

饮宴之乐多,不是好人家;声华之习盛,不是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好臣子。

【译文】

经常饮宴作乐,不是个好人家所为;整天为自己名声光耀去追求,不是一个正派读书人所为;名利权力观念太重,不是一个好官吏所为。

八○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译文】

不要乘着高兴对人随便许下诺言,不要在醉酒时发泄怒气,不要乘着一时快意而惹是生非,不要因为疲劳疏懒而半途而废。

八一

人只解读有字之书,而不知读无字之书;只解弹有弦之琴,而不知弹无弦之琴。以迹用而不以神求,何以得琴书之妙谛?

【译文】

人们只懂得读有字之书,而不知道去研究大自然这本无形的书;人们只知道弹奏普通的有弦之琴,却不知道去弹拨欣赏大自然的天籁之声。只知道运用事物外在形迹,而不去领悟无形的内在神韵,又如何能够得到学问艺术的真妙理趣呢?

八二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译文】

事情进展顺利时,应该有一个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像公羊夹在篱笆里一般进退两难;刚开始做一件事时,就要预先策划好在什么情况下收束罢手,才不至于以后像骑在猛虎身上而难以抽身的危险。

八三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着,欲界是仙都;意有牵挂,乐境成苦侮矣。

【译文】

山林本来是高人隐居的胜地,一旦迷恋上就成了争名夺利的喧嚣市井;书画本是读书人的高雅趣味,一旦贪心,就成俗不可耐的商人市侩。所以心只要不被外物浸染,即使身处人欲横流之中,也如同居于仙境;而迷恋声色物欲,即使置身山林乐境,也会使精神坠入痛苦深渊。

八四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盈,人心难满。信哉!

【译文】

眼看着武力最盛的西晋已变成了杂草茂盛的荒芜之地,可仍有人在炫耀自己的武力;皇亲贵族,身体已属山陵坟墓间狐兔的食物,尚在爱惜自己的钱财。俗语说:凶猛的野兽容易制伏,可是人心却难以降服;沟壑容易填平,人的欲望却难以满足。这的确是令人信服的经验之谈啊!

八五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译文】

达官权贵飞龙般威武的气概,英雄好汉猛虎般的打斗搏击,若用冷眼旁观,他们不过像蚂蚁聚集在膻腥的东西上,苍蝇为争食血腥互不相让;是非如群蜂纷飞、得失如刺猬树起毛针;以冷静的心情对待它们,这些都会像熔炉化冶金属,沸水浇融雪花一样顷刻间化为乌有。

八六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国家,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

坚贞重义之士可以为名节将千乘之国拱手相让,贪婪鄙陋之人却为一文钱以命相搏,人品相差如天渊之别,而喜欢沽名钓誉和贪得无厌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做皇帝治理的是国家,当乞丐讨得的是食物,二者的地位悬殊犹如天地,但天子的焦虑苦思与乞丐的哀求哭告又有何不同!

八七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烦取舍。

【译文】

天地间万物,五伦中的各样情感,世界上的诸般事情,用世俗的眼光看,就会感到千奇百怪变幻不定;用超世俗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一切都很平常,又何必去分出高下,又何须为取舍而烦恼?

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