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11053200000109

第109章 四字鉴略(10)

史弥远自认为拥立有功,骄横跋扈,一手遮天,连宋理宗都很惧怕史弥远,全部旨意都得听从史弥远的,直到史弥远死后,理宗才得以亲政。被史弥远欺压多年的理宗,这时总算能够出口气,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一些遭受过史弥远迫害的官员,纷纷上书弹劾倚仗史弥远作乱的贪官奸党。理宗趁机把史弥远的亲信党羽逐出朝廷。只可惜朝政不久又落到另一个权奸贾似道手里。此时,北方的蒙古族部落逐步壮大起来,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到宋理宗即位后,蒙古军相继灭掉了西夏和金,对南宋的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度宗即位似道专国

丧师失地殆无虚日

【解析】

度宗即位后,贾似道晋爵太师,所有大权都归于他。他在西湖葛岭建了一座极其奢华的园林,平日不上朝,全部军国奏章,都由专人送往园内由他裁定。公元1271年,蒙古汗国的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命大军南下灭宋。襄阳是宋朝北方前线的战略要镇,元兵首先进攻襄阳。襄阳军民抵抗敌军长达三年,求援紧急公文飞报临安,都遭到贾似道隐瞒。公元1273年,元兵攻破襄阳城。

恭帝嗣位主少国危

兵入临安执帝以归

【解析】

宋恭帝即位时年仅四岁。由他的母亲谢太后垂帘听政。这时,元兵顺长江而下,已占领九江。面对朝中的舆论压力,贾似道不得不亲自率兵出发,到达芜湖督师,一个月以后惨败逃回,被贬到循州(今广东惠州)安置。押送官郑虎臣的父亲曾经被贾似道杀害。所以,押送到漳州木绵庵时,郑虎臣就把贾似道杀死。1276年农历正月,元军将领伯颜的大军到达临安城下,谢太后带恭帝及百官出来投降。伯颜便挟了谢太后、宋恭帝等北归献俘。

至于端宗洲告崩

末帝名昺赴海而终

【解析】

元军攻占临安后,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等在温州奉年仅九岁的益王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六岁的卫王赵昺为副元帅,组建兵马抗元。数月后迁至福州,拥立赵昰为帝,任文天祥为丞相兼枢密使,在福建广东一带抗击元兵。坚持了两年多,最终因为兵少而退到海岛。恭帝在州病死,他的弟弟赵昺继为皇帝,史称末帝。1279年2月,宋、元海军在崖山决战,宋军惨败,丞相陆秀夫背起末帝昺投海殉国,宋朝遂告灭亡。

秀夫世杰忘身殉国

有文天祥忠孝激烈

【解析】

后人把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称为宋末三大忠臣。元兵攻占临安,文天祥奉命进入元营谈判,被拘留。临安陷落,陆秀夫、张世杰保护赵昰、赵昺逃向温州。没多久,文天祥从元营逃回。拥立端宗,继续抗元。崖山决战宋军惨败,陆秀夫背起少帝赵昺投海殉国;张世杰带领十余艘战船突围,在海上遭遇飓风船翻而溺死。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带领另一支宋军抗元时被掳获。元朝慑于他的声威,想让他投降。路过零丁洋时,文天祥写下了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此来表示决不投降的决心。之后,他被押送到大都,元朝皇帝想劝他归附当丞相,他始终不屈服而被杀害。

宋自太祖迄于帝昺

通记历年三百云水

【解析】

南宋从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到帝昺殉国,共传九帝,历时一百五十三年,史称为南宋。从赵匡胤建立宋朝到南宋灭亡,共传十八帝,前后总共三百二十年。

惟元世祖仁明英武

克成大勋混一区宇

【解析】

元世祖忽必烈是位贤明有为的皇帝。即位后把都城迁到燕京,后改名为大都,改国号为“大元”。在位期间努力吸收汉族文化,任命汉族学者担任大臣。效仿汉族政府部门设置,设立了翰林院、国史院、枢密使等机构。在灭掉南宋、统一中国之后,注重发展农业、兴修水利,让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他努力融合各民族文化,对中国多民族的统一、稳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臣许姚武则伯董

幅员之广古未之有

【解析】

元世祖善于吸纳人才。他重用中原有名的学者姚枢、许衡,请他们订立朝仪和官制,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并给蒙古子弟教授经书。他还广建学校,增进了汉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伯颜和董文炳是功勋显赫的武将。伯颜自襄阳出发,沿长江水路东下;董文炳则带领另一支部队,自正阳关(今安徽寿县西南)陆路南下,和伯颜会师于安庆,水陆并进,在芜湖大败贾似道后,出兵临安,灭了南宋。元朝建立之后,疆土幅员之辽阔为中国历史之最。那时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北到新疆,西南到西藏,东北到鄂霍次克海,都是元朝疆域。另外蒙古汗建立的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名义上仍旧尊奉元朝皇帝为大汗。

成宗继之善于守成

武宗更变赐爵太盛

【解析】

元世祖的太子真金早年亡故,世祖就指定真金的儿子铁穆耳继承太子之位。铁穆耳即位后,谨慎小心,全部都遵从世祖遗法,减免江南部分赋税,修订整理律令。晚年由于卧病,国家政事交宰臣行使,朝纲混乱。成宗过世后,他的侄子海山即元武宗继位。元武宗时官纪废弛,风俗奢靡,滥行赏赐,封爵过多。官员、侍从不管有没有功绩,元武宗一开心就重赏,民间艺人、平民百姓以及僧道,也常常赏赐以荣誉头衔。

仁宗图治黎民爱育

英宗笃孝用法无私

见弑行幄奸党畏之

【解析】

元仁宗即位后,努力改革武宗时的弊政。他重用儒臣,实施科举制度;并注重发展农业,特地下诏重印《农桑辑要》、《栽桑图说》等书,散发于民间。英宗自小从汉儒学习经史,对仁宗十分孝敬。仁宗病危,他经常祈祷,愿以身代。即位以后,正好遇到元宵节,英宗不顾还在仁宗丧期,准备在宫内张灯结彩。御史张养浩上书谏止。英宗立即停止张灯,并对张养浩加以赏赐。他处事果断,铁面无私,相继处死了太皇太后的幸臣黑驴和左丞相阿散等人,疏离权臣右丞相铁木迭儿,任命正直能干的拜柱为左丞相,以制约铁木迭儿。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过世后,英宗便收回铁木迭儿官职,铲除他的党羽。铁木迭儿的死党都非常惧怕,趁英宗和拜柱从上都南返之机,在途中把他们都截杀了。

泰定称帝叠见灾异

明宗暴卒在位未几

【解析】

铁失等人截杀了英宗,拥立晋王也孙铁木儿为帝,即泰定帝。泰定帝即位后,追究英宗被刺之事,把铁失等人处死。并为在铁木迭儿专权时遭受迫害的官员平冤昭雪,仍旧健在的召回起用。泰定帝在位时,不断出现水旱蝗灾,山崩地震。中原一带,百姓生活非常艰苦。公元1328年夏天,泰定帝病故于上都,丞相倒拉刺等在上都拥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帝。燕铁木儿在大都谋立武宗之子周王为帝,可是周王远在沙漠,因此先让周王之弟怀王即位,以免发生变故。上都、大都为争夺皇位发生战乱,最终上都失败,皇太子做了一个月皇帝,便兵败被杀。周王在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即帝位,即元明宗。在返回大都途中,燕铁木儿把元明宗毒害而死,在位仅有三个月。

文宗袭位犹能重儒

加封孔庙列祀仲舒

【解析】

明宗去世后,他的弟弟怀王正式即皇帝位,即元文宗。他即位后,平定了四川、云南蒙古宗王的叛乱,大力提倡汉文化,收罗名儒教授儒学,又扩大修筑文庙,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前的文庙是祭祀孔子及其重要弟子的地方。文宗觉得西汉的董仲舒在“独尊儒术”上贡献极大、学问纯正,便也在文庙中把他立为牌祀的行列中。

宁宗早殇顺帝怠荒

天眷有德惟明太祖

【解析】

元文宗病重,并遗命把帝位传给他哥哥明宗的儿子。专政的太师燕铁木儿不愿立明宗的长子,而立了明宗的次子懿磷质班即元宁宗为帝,宁宗做了四十三天皇帝后并夭亡。这时燕铁木儿也去世了,经太后和大臣商定,才由明宗长子妥欢铁睦尔即帝位,即元顺帝。这时元朝内部已非常腐化,元顺帝荒淫玩乐,不理政事。王公贵族之间相互倾轧。加上连年出现水旱灾荒,各族起义纷纷产生。元顺帝十一年(1351)爆发了以韩山童为首的“红巾军”大起义,很快便发展壮大到十几万人。之后又有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纷纷割地称王,一时间天下混乱。经过二十多年的混战形势,朱元璋削平群雄,并北上占领了元大都,建立了明朝。元朝自忽必烈国号“大元”,建京大都开始,到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北逃为止,共传承十帝,历经九十八年。如果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开始算起,则共传十四帝,前后共经历一百六十三年。

礼聘群贤用开治府

徐达遇春刊定九土

【解析】

朱元璋礼贤下士,知人善任。攻克浙江金华之后,他听闻刘基和宋濂的高名,便准备了丰厚礼品,重金聘请他们出山辅助,并特别设立了一座礼贤馆,安排他们居住。二人后来都成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朱元璋还认真听取群臣意见。冯国胜劝他先取金陵,笼络人心,以奠定事业根基,李善长劝他学汉高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朱升劝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都很好地采用。朱元璋手下猛将云集,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徐达和常遇春。他们都是朱元璋起初起义时的老部将,徐达更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徐达在消灭吴王张士诚之役和攻破大都之战中,指挥镇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常遇春武艺高深,精于箭术,以勇武著称。他曾自夸说:“能以十万兵马横行天下。”因此被称为“常十万”。另外还有汤和、傅友德、胡大海、邓愈、沐英等一大群勇将,也都是战功卓著。

定鼎金陵传位太孙

皇孙建文失之柔仁

【解析】

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称帝,国号明,定都于南京,年号洪武。即位之后,推行屯田,抑制豪强,制定《大明律》,废除宰相制,巩固皇权。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之后朱标去世,朱元璋又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过世后,朱允炆便继位,年号建文。所以后人习惯上把他称为建文帝。建文帝优柔寡断,听从几个大臣的建议,打算削藩,以加强中央权力。他先逮捕了几个藩王,治罪于他们,并废为庶民。然而他缺乏既强有力而又稳妥的削藩策略,引起众多藩王的恐慌和不满,最终致使燕王起兵造反。

成祖永乐龙飞幽燕

师名靖难迁都北京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