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11053200000071

第71章 幼学琼林(14)

晋代仙人葛玄住在云雾缭绕的庐山,他的一只小桌忽然变成一只白麂;晋人陶侃的母亲把一只织布的梭子丢在雷泽里,忽然变成龙破浪飞去。

晋代太尉庾亮在中秋夜坐在交椅上和部将谈天到亮,部属们都很高兴;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他常在战场上摇着一把羽毛扇指挥作战,全军将士没有谁敢不听命令。

用圣人贤人的教导来做拐杖以防自己在人生路上跌跤,这比那种有九个节子的藤杖要好多了;用仁义作剑,绝对比那嵌有七星的宝刀还要锋利。

晋人钟繇身为三公而且得到皇帝的特殊赏赐,可以坐着轿子入朝;晋朝的劣等名士王坦之年轻时倒也有些豪雄气质,可年纪大了便胆小怕事,在准备谋反的权臣桓温家中看到帷幕后面有伏兵,吓得连手版都拿颠倒了。

珍宝

山川之精英,每泄为至宝;乾坤之瑞气,恒结为奇珍。

故玉可以庇嘉谷,珠可以御火灾。

鱼目岂可混珠;碔砆焉能乱玉。

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

曰孔方,曰家兄,俱为钱号;曰青蚨,曰鹅眼,亦是钱名。

可贵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玙琬琰之玉。

宋人以燕石为玉,什袭缇巾之中;楚王以璞玉为石,两刖卞和之足。

【译文】

山川的精华,常以宝物的形式展现出来;天地的祥瑞之气,往往凝结成奇异的珍宝。

所以美玉可以保护谷物,珍珠可以防御火灾。

鱼眼珠怎能冒充珍珠?碔砆这种石头怎能和美玉相混淆?

云南的金沙江又称丽水,出产黄金;朱提山在四川,出产白银。

“孔方兄”、“家兄”,都是钱的别称;“青蚨”、“鹅眼”,也是钱的异名。

最宝贵的,是明月珠和夜光珠;最珍奇的,是璠玙玉和琬琰玉。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蠢人把燕山出的石头当做美玉,用红绸包裹十几层,珍藏起来;战国时楚厉王和楚武王两人都把平民卞和献的一块石皮包着的美玉当做石头,认为卞和欺君而两次分别砍掉卞和的腿。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璧,价值连城。

鲛人泣泪成珠;宋人削玉为楮。

贤乃国家之宝;儒为席上之珍。

王者聘贤,束帛加璧;真儒抱道,怀瑾握瑜。

雍伯多缘,种玉于蓝田而得美妇;太公奇遇,钓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剖腹藏珠,爱财而不爱命;缠头作锦,助舞而更助娇。

孟尝廉洁,克俾合浦还珠;相如勇忠,能使秦廷归璧。

【译文】

战国魏惠王的宝珠发出的光芒,能在夜间照到排着的十几辆马车;战国人卞和发现的那块叫“和氏璧”的美玉,价值可抵得十几座城市。

南海中的鲛人,它们的眼泪可以变成珍珠;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巧匠,用玉制成一片楮树叶与真叶一模一样。

有才德的贤才是国家的宝物;儒学书生如同国君席上的珍品。

帝王聘请贤人,所用的礼物是一束丝织品加上玉璧;真正的儒士遵循治国平天下的正道,就像身藏美玉一般。

汉人杨雍伯真有缘分,得到仙人的玉种在蓝田种出美玉,又用这美玉娶了一位美丽的妻子;商朝末年的姜太公遭遇奇特,在渭水钓得一条鱼,鱼肚子里有一块刻有字的璜玉,后来又在那里遇到周文王聘请他当了国相。

割开肚子把珍珠藏在里面,这叫爱财而不爱命;用锦缎缠在舞女的头,可提高她们的舞兴而更能增加她们的娇媚。

汉人孟尝任合浦太守时廉洁奉公,使得当地已经逃走的珠蚌又回到合浦;战国赵人蔺相如勇敢忠诚,将本国国宝和氏璧从秦国的虎口中完整送回。

玉钗作燕飞,汉宫之异事;金钱作蝶舞,唐库之奇传。

广钱可以通神;营利乃为鬼笑。

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算。

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

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仲孺家窘,天仍雨金济贫。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

晋鲁褒作钱神论,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

然而床头金尽,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

但匹夫不可怀璧;人生孰不爱财?

【译文】

玉钗变成玉燕子飞去,这是汉朝宫中发生的怪事;国库中的金钱变成蝴蝶飞舞,这是唐代宫中传出的奇闻。

唐代官员张延赏处理一起案件时,当事人送他十万贯钱,他说这么多钱连神仙也可买通了,于是不再处理;宋代官员刘伯龙经商谋利所得的钱少得可怜,连鬼都嘲笑他。

用小而不值钱的东西招来大而贵重的东西,这叫“抛砖引玉”;不知道什么是贵重什么是轻贱,这叫“买椟还珠”,意思买下装有珍珠的盒子却不要里面的珍珠只要盒子。

贤人和不贤的人一起受害,这好比美玉和石头一起被毁;贪心永不满足的人,哪怕是一锱一铢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要设法算计到手。

汉人崔烈用五百万钱买了一个司空的大官做,人们都厌恶他,说他那官位铜钱味太臭;战国人苏秦当了六国国相回家,原先瞧不起他的嫂子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他,自己说害怕的原因是小叔子有许多金子。

唐人熊衮死了父亲无钱安葬,上天就落一阵钱雨帮助他;《述异记》说翁仲孺家中穷极,上天也是掉下金子来救济他。

汉代官员杨震不收门生深夜送来的金子,门生说没谁知道,他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人知道?唐代官员长孙顺德收取别人贿赂的绢,唐太宗李世民就在朝堂上当众赏他十匹绢羞辱他作为惩罚。

晋人鲁褒写了一篇《钱神论》,在文中把钱称为“孔方兄”;晋人王衍字夷甫,一生不说“钱”字,一次他睡觉时他妻子故意用钱把床四周堵住使他下不得床,想逼他说“钱”字,他就说把“阿堵物”搬开。

不过,床头一个钱都没有,哪怕是壮士脸色也不大好看;晋人阮孚钱袋里经常只有一文钱,说是留着看袋子,免得袋子害羞。

只不过平民百姓不要收藏玉璧那样的宝物,以免招祸;至于钱财,有谁人不爱?

斑斑美玉;瑟瑟灵珠。

琉璃瓶最宜卜相;琥珀盏尤可酌宾。

嗣续将盛,鸣鸠化金带之钩;爵禄弥高,飞鹊幻玉纹之印。

魏博铁铸错,犹惜不成;张说记事珠;忽然顿悟。

夏桀乃昏庸主,国有瑶台;郭况是贵戚亲,家多金穴。

韩嫣一出,儿童觅绿野之金丸;汉祖既还,亚父撞鸿门之玉斗。

刻岷姬之形似玉,好色惟然;铸范蠡之像以金,尊贤乃尔。

珊瑚树塞满齐奴之室;玛瑙盘捧来行俭之家。

燕昭王之凉珠,炎蒸无暑;扶余国之火玉,冽冱无寒。

锦帆锦帐,炫人耳目;金埒金坞,骇我见闻。

从吾所好,岂曰富而可求;有命存焉,当以不贪为宝。

【译文】

“斑斑”是一种美玉;“瑟瑟”是一种宝珠。

琉璃瓶最适合用来占卜谁可当宰相;琥珀杯最适合用来斟酒招待宾客。

山西张姓人家忽有鸠鸟飞入家中变成金带钩,从此子孙发达昌盛;唐人张璟看见一只飞鹊从空中掉下变成石头,打破后得到一枚玉印,从此升官晋爵。

唐末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因部下亲兵骄横而引来军阀朱温将亲兵全部杀掉,从此力量大减处处受朱温钳制,他后悔地说用他所管辖的六个州所有的铁都铸不成这样一个大错;唐人张说有一颗记事珠,忘记什么事只要一摸珠子就马上能回忆起来。

夏朝末代王夏桀是个昏庸的君主,他在京城建有镶玉的台阁“瑶台”;汉人郭况是皇帝的内弟,家中有许多藏金的地洞。

汉人韩嫣用金子做打鸟用的弹丸,他一出门就有一群儿童跟着准备去野地里寻找金丸;被霸王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项羽的对手刘邦,结果不成功而让刘邦脱逃,他拔剑撞破刘邦送他的玉斗,说这下我们全完蛋了。

夏桀在岷山掳得两个美女,他便用玉刻上她们的像和名字,好色到这样地步;春秋时越王勾践用黄金铸成功臣范蠡的像,尊重贤士到这等程度。

晋人石崇小名齐奴,家中有许多名贵无比的珊瑚树;唐人裴行俭家有宽达二尺的玛瑙盘。

燕昭王有一颗“招凉珠”,带着它即使在热气蒸腾的夏天也不觉得热;扶余国有一种“火玉”,放在屋里即使寒气逼人的冬天也不觉得冷。

隋炀帝杨广用锦缎做成几百艘大船的帆,晋人石崇用锦缎做成长达四十里的帐幕,这是向人炫耀富有;晋人王济用金钱铺满跑马场周围的界沟,汉末人董卓的黄金堆满一座小城堡,真是骇人听闻。

顺应我们的兴趣爱好去行事,不要不切实际勉强去追求富贵;人生都有注定的命运,应当把不贪心当做宝物。

贫富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贫富在天。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

贪爱财物,谓之钱愚;好置田宅,谓之地癖。

守钱虏,讥蓄财而不散;落魄夫,谓失业之无依。

贫者地无立锥,富者田连阡陌。

室如悬磬,言其甚窘;家无儋石,谓其极贫。

无米曰在陈;守死曰待毙。

富足曰殷实;命蹇曰数奇。

苏涸鲋,乃济人之急;呼庚癸,是乞人之粮。

家徒壁立,司马相如之贫;为炊,秦百里奚之苦。

【译文】

寿命的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穷富是由上天决定。

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安于贫穷,只有通达事理的人才能顺应天命。

串钱的绳索烂掉,多年的粮米陈旧,这是赞叹财物极多的说法;“紫标”和“黄榜”,是钱库封条标志的名称。

对钱财贪心喜爱得太过分,叫做“钱愚”;喜欢购置田产房屋,叫做“地癖”。

“守钱虏”是讥笑那些积蓄钱财又舍不得花一文的人;“落魄夫”是对那些没有职业而无依无靠的人的称呼。

穷人连竖着放一只锥子的土地都没有;富人田地的地界一处连一处。

“室如悬磬”(意思是居室就像一只悬着的磬一样空空地一无所有),形容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家无儋石”(意思是家中一石粮食都没有)形容极其贫困。

没有米粮叫“在陈”,意思是就像孔子在陈国绝粮断炊一样;在危险的处境里不想办法待在那里等死,叫“待毙”。

钱粮充足家庭富有叫“殷实”;命运不好到处碰壁叫“数奇”。

“苏涸鲋”,意思是拿一点水来救醒干裂的车辙中的鲋鱼,这是比喻帮助处于急难之中的人;“呼庚癸”是春秋时鲁国军中的隐语,意思是缺粮请求别人支援。

家中除了四堵墙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这是汉人司马相如早年的贫穷状况;拆下门闩来煮饭,这是春秋时秦国相国百里奚早年的苦难处境。

鹄形菜色,皆穷民饥饿之形;炊骨爨骸,谓军中乏粮之惨。

饿死留君臣之义,伯夷叔齐;资财敌王公之富,陶朱猗顿。

石崇杀妓以侑酒,恃富行凶;何曾一食费万钱,奢侈过甚。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真是剜肉医疮;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九年耕而有三年之食,庶几遇荒有备。

贫士之肠习藜苋;富人之口厌膏粱。

石崇以蜡代薪;王恺以饴沃釜。

范丹土灶生蛀,破甑生尘;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

子路衣敝缊袍与轻裘立,贫不胜言;韦庄数米而炊称薪而爨,俭有可鄙。

总之饱德之士,不愿膏粱;闻誉之施,奚图文绣。

【译文】

瘦得脖子长长如天鹅颈而且脸色青绿像青菜,这都是穷苦百姓饥饿难耐时的形状;用死人的骨头烧火煮人肉吃,这是形容军队里缺粮的惨相。

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东西,保留自己与商王之间的君臣名分,这人是商末的伯夷和叔齐;家资钱财的富有可比王公,这人是春秋时的猗顿和自称“陶朱公”的范蠡。

晋人石崇让家中的歌妓劝客人饮酒,客人不饮就杀掉歌妓,这是仗着富有,行凶作恶;晋人何曾吃一餐饭要花费一万钱,奢侈得太过分了。

二月就卖掉根本还没产出的新丝,五月就卖掉还未收获的新粮,这样的救急办法等于割自己的肉去医自己的疮;耕种三年,除了三年口粮税粮之外还可以余下够吃一年的粮食,耕种九年,除了九年口粮税粮之外还可以余出三年食用的粮食,能做到这程度才基本上算是遇到荒年也有备无患。

穷人的肠胃已经习惯了藜菜苋菜这些野菜的味儿;富人的嘴巴只满足于肥肉和白米饭。

晋人石崇用蜡烛当柴火烧煮食物;晋人王恺用饴糖洗锅刷碗。

汉人范丹穷得经常没法做饭,以致灶上有了蛀虫,饭甑里落满灰尘;孔子的学生曾参衣服破烂,一拉衣襟胳膊便露出来,鞋子一穿后跟便开裂。

孔子的学生子路经常穿着破烂的粗布袍子与那些穿华丽皮衣的人一起站着,穷得没法说,可他从不在意;五代人韦庄身为宰相,做饭的米要一粒粒数过,烧火的柴都要称过,这种俭省实在让人瞧不起。

总而言之,德行高尚的士人,不贪图肥肉白米饭的口福;身有美名盛誉的人,他哪里还去追求什么华丽衣装?

公孙牧豕营生,宁思相位;灌婴贩缯为业,岂意封侯。

郭泰欲为斗筲役,无可奈何;班超更作书写佣,不得已尔。

朱桃椎掷还鹿帻,自知本命合穷;苏季子破损貂裘,实缘资用乏绝。

苦矣卫青作牧,牛背后受主鞭笞;惜哉栾布为奴,马头前代人奔走。

扬雄逐贫赋,人谓其逐之何迟;韩愈送穷文,我怪其送之不早。

异宝充盈,王氏都云富窟;佳肴错杂,郇公常列珍厨。

董卓积宝郿中,压残金坞;邓通布钱天下,铸尽铜山。

象牙床,鱼生太侈;火浣衣,石氏何多。

妇乳饮,畜类翻成人类;儿口承唾,家童充作用壶。

牙樯锦帆,隋炀增远渚之奇;玉凤金龙,元宝侈华堂之胜。

【译文】

汉人公孙弘年轻时放猪维持生活,那时他难道会想到后来会当上丞相吗?汉人灌婴年轻时以贩卖丝绸为业,他那时又哪里料到日后他竟然能封为侯呢?

汉代名士郭泰早年家穷,他母亲打算让他去干县衙杂役这种卑贱小人干的话,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汉代名将班超早年为了生活而给人抄抄写写,这也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做。

唐人朱桃椎把别人赠送的鹿皮头巾丢还主人,自己知道命中该穷;战国人苏秦字季子,他去游说诸侯没成功,回到家时貂皮衣早已破损烂旧,因为他带的钱已经用光。

汉代大将卫青少年时给人放牛,不时挨主人鞭打,可真苦啊;汉代贤士栾布年轻时被人劫持卖为奴隶,整天替主子奔走劳碌,太可惜了。

汉人扬雄写过一篇《逐贫贱》,说要驱赶贫困,人们说不知他为何赶得这样迟;唐人韩愈写了一篇《送穷文》,想送走家中的穷神,我也责怪他为何不早点送走。

唐人王元宝家中堆满各种奇珍异宝,号称“富窟”;唐代郇国公韦陟喜欢美食,厨房里的名菜佳肴经常有十几种。

汉人董卓修筑称为“郿坞”的城堡来藏他的黄金珠宝,财宝几乎把城堡压垮;汉人邓通所铸造的邓氏钱流通天下,铜矿山几乎被他掏空。

南朝人鱼容用象牙造床,太过奢侈;晋人石崇用外国产的烧不坏的火浣布给奴仆们做衣服,不知他怎么有这么多。

晋人王济用妇人奶水养小猪,牲畜反而变成人类了;前秦人苻朗吐痰时要年轻仆人用嘴接着,把童仆当做痰盂了。

隋炀帝杨广用象牙做船桅杆上的饰物,用锦作帆,给江河中增添了奇观;唐人王元宝的居室窗上用玉雕凤、金铸龙作装饰,这样奢华壮丽的住房倒也算一种胜景。

疾病死丧

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问人病曰贵体违和;自谓疾曰偶沾微恙。

罹病者,甚为造化小儿所苦;患疾者,岂是实沈台骀为灾。

疾不可疗曰膏肓;平安无事曰无恙。

采薪之忧,谦言抱病;河鱼之患,系是腹疾。

可以勿药,喜其病安;厥疾弗瘳,言其病笃。

疟不病君子,病君子,正为疟耳;卜所以决疑,既不疑,复何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