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大全集
11053300000098

第98章 感悟心灵之道(4)

刚一开庭,对方律师就向福特提出了一个问题:“1776年,英国派了多少名士兵去美洲镇压叛乱?”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军中的机密,而这种机密根本不可能公之于众,所以,不但一般的老百姓答不出这个问题,就算是律师自己,也未必答得出来。

但是,福特是个聪明人,他说:“我不知道英国具体派出的士兵是多少,但我知道,他们的数目比后来回国的士兵多几百倍。”

听了福特的答案,观众席上立刻响起一阵议论,看得出来,尽管这些旁听的群众先前也觉得福特先生不过是个运气特别好的家伙,但现在,他们明白了,福特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接着,律师又提出了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班尼迪特·阿诺德是谁”之类。

福特愤怒了,这些问题全部和自己精通的汽车制造无关,目的就是逼自己承认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人不是有教养的人。

他稍微向前倾了倾身体,指着提问的律师,语气冰冷地说:“对于你提出的所有愚蠢问题,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答案,我可以告诉你,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排按钮,只要我轻轻动一下手指,马上就有一堆人来告诉你答案。既然有那么多的专家可以随时提供我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我为什么要在脑子里塞进那么多用不上的东西?”

福特的话非常有道理,而且合乎逻辑。最后,他赢得了这场官司。福特的表现让所有人明白:他当然不无知,相反,他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亨利·福特正是依靠“智囊团”的力量,充分利用他人的知识,才让自己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比尔·盖茨曾说:“先和成功人士做同事,然后让成功的人为自己工作。”看来,他的成功是深有福特风格的。

佛心的试练

归省禅师担任寺庙的住持时,一直天旱,收成不好。这样就很少有人能拿出粮食来供养庙里的僧人。每天,大家只能喝稀粥,啃野菜,没多久,便骨瘦如柴。

在僧人中,有一个叫法远的和尚,尽管他自己的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每当他看见大家面有菜色时,就暗自难过,总想找点东西给大家补补身体,为了这个目的,他每天都在寺庙的厨房和寺庙周围转来转去。

一天,法远经过厨房时,突然看见归省禅师在摆弄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白花花的,没等他看清楚,发现窗外有人的禅师已经锁上了箱子。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自从发现归省禅师的秘密后,法远便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想弄清箱子里是什么。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归省禅师外出化缘。禅师刚走,法远就去厨房找到了那个小箱子,他撬开外面的锁,里面竟是满满一箱白米。法远喜出望外,赶紧召集大家刷锅煮米。

谁知饭还没煮熟,归省禅师就回来了,他故意使了个调虎离山之计,引法远上钩。刹那之间,大家都四散而逃,归省禅师生气地质问法远:“你竟敢偷盗寺庙的应急米,谁让你这么做的?”

法远毫无惧色地说:“弟子见大家无精打采,眼看性命不保了,不得不出此下策,请师父责罚。”

归省厉声喝道:“你违反戒律,理应严办。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谁也不能求情!”

法远默默接受了杖责,然后拖着皮开肉绽的身体离开了寺院。但是,他并未下山,而是在寺外找了个角落栖身。

半年之后,归省禅师偶然看见法远躺在寺庙的角落里睡觉,他非常吃惊,过去问道:“你在这里住了多久?”

“回禀师傅,有大半年了!”

“你给寺院交房钱了吗?”

“回师傅,没有。”

“那你怎么能住这里呢?你听好,想继续住就要交钱!”

好在法远的身体已经复原了,他默默托着钵走出去,沿路化缘,给人诵经,再将赚来的钱全部交给寺院。

面对法远所做的一切,归省禅师满意地告诉大家:“我是要试探他的诚心,法远真乃肉身佛也!”

后来,归省禅师将衣钵传给了法远。

什么是真正的佛心?独力担当,默默奉献,从不叫苦。听上去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贪欲是无底洞

有位樵夫长年累月地辛勤劳作,却始终无法改变贫困潦倒的境遇。他所能做的就是每天烧香拜佛,祈求好运降临。终于有一天,樵夫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他居然无意中挖出了一尊百来斤的金罗汉,转眼之间便摆脱了困境!与此同时,他的亲朋好友数量莫名其妙地便增加了十几倍,他们都不请自来地向他道喜。

可是,这位樵夫只高兴了一阵子,便又食不知味、睡不安稳地犯起愁来。他妻子劝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于是埋怨道:“以我们现有的家产,就算遇上盗贼,也不可能被立马偷光,你又何必如此多虑呢!”樵夫深深叹了口气,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理解我内心的烦恼呢?怕失窃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我最烦恼的事情是,世上总共有18尊金罗汉,我却只有一尊,其他的17尊至今仍不知下落!”他妻子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她的丈夫在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而犯愁!

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尤其在钱财方面,因此才导致一些原本拥有巨额财富的巨富最后落得个一贫如洗甚至自杀的下场。人的确需要欲望,否则也就没有生活的乐趣和动力了。但是,欲望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贪婪的人总是任由欲望放纵,因而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永远体会不到生命的乐趣。

泥中莲花最可贵

无三禅师来自一个非常贫贱的农民家庭。在以前的日本,农民是社会底层,没人看得起他们,一说起农民,人们总是从鼻腔里哼出一声,然后撇撇嘴角说:“贱民!”背上这个称呼,即便是出家当和尚,寺庙都不收。

当时,无三禅师一心向往佛门,但因为自己的出身,他根本不可能达成心愿。怎么办呢?无三禅师最后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假冒有地位的士族姓氏。想出这个办法后,无三禅师双手合十,跪在地上恳求道:“佛祖啊,请您原谅我,我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如果我有别的出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也许佛祖真的听到了他的祈祷,当无三禅师战战兢兢地假冒他人之名时,居然真的蒙混过关,实现了自己出家做和尚的愿望。

无三禅师在寺庙中一门心思参禅悟道,由于他聪明伶俐,而且勤学好问,住持最终于决定将衣钵传给无三禅师。

到了无三举行就任仪式的日子,来参观的人非常多,其中很多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们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无三禅师是何方人氏?”

“听说是本地一个有名的士族啊!”

“我听说他可了不得,天赋异秉,对经书过目不忘。”

“是吗?真厉害呀!”

“禅师来自书香门第,那当然聪明了。”

仪式开始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在,只剩最后一项了:前住持会亲自将袈裟披在无三禅师身上。无三禅师缓缓走上法坛,大殿里的众人抬眼一看是他!他不是农民家的儿子吗?

这时,大殿里突然跳出一个人,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说:“这个和尚是贱民,祖祖辈辈都是贱民,怎么会混进了寺院?现在居然当上了住持!”

就任仪式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了,没有人料到会出这样的事情,僧人们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们屏息噤声,看无三禅师如何回答。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无三禅师身上,前任住持也看着他。其实,无三混进寺庙没多久,就坦白了一切,住持念他一片真心,没有追究,反而觉得这更难能可贵。经过这些年,住持对无三非常放心,他之所以没有站出来,是因为他知道,无三一定会让众人心服口服。

场上安静极了,就算掉下一根针也能听见,僧人们都暗暗捏了一把汗。

只见无三禅师坦然地看着那个突然发难的人,微笑着说了一句:“泥中莲花。”“好!”在场的人无不拍手喝彩。

听到这句妙语,发难的人也无言以对。前任住持把袈裟披在无三禅师身上,脸上的神情非常满意,这个突然的刁难非但没有影响无三禅师,反而让众人更佩服他了。

人无贵贱之分,谁说贫贱之人不能登上成功的巅峰?当这一刻来临时,曾经的磨难都会成为一种财富。面对他人的刁难,一句“泥中莲花”道破天机。

敬钟如佛

一天早上,奕尚禅师刚刚走出禅房,便听到了一阵悠扬的钟声。他停下脚步,仔细聆听了一番后,觉得今天的钟声有些与众不同。

钟声停止后,奕尚禅师询问:“今天早上敲钟的人换了吗?我从来没听到过这种钟声,是哪个和尚?”

侍者说:“他刚来了没几天。”

“噢,叫他过来,我有话问他。”

没多一会儿,奕尚禅师便看见一个小和尚走过来,虽然长得很普通,但眉宇间隐隐有一种特别的神采。

小和尚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奕尚禅师问他:“今天早上的钟声和以往不一样,你在敲钟时有何所思呢?”

小和尚说:“没什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奕尚禅师摇摇头:“依我看,你敲钟的时候一定在想问题,否则不会有这样的钟声。今天的钟声格外响亮,而且其中蕴含着高贵之意,如果不是真心向佛,绝对敲不出这种声音。”

小和尚仔细想了一下,然后说:“我的确没有去想什么,只不过在我还没出家前,我的老师曾对我说:‘不管做什么都要用心,于是我敲钟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地敲,心里只有钟,钟即是佛,佛即是钟,只有敬钟如佛,才有资格去敲钟。’”

奕尚禅师暗暗点头,小和尚的态度正是一个出家人应有的态度,他深知眼前的小和尚是个可造之才,于是点拨他说:“不仅敲钟时应该这样,做其他事也是一样,你一定要保持现在这种敲钟的禅心,才有可能真正领悟佛法。”

听了禅师的话,小和尚连连点头。他从此做任何事都保持着敲钟的禅心,最后终于取得了不朽的成就。他就是悟由禅师。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出自这个故事。可惜的是,这句话的含义已经完全相反了。其实,要真正做到心无旁骛地撞钟又谈何容易呢?

只想占有一切,结果会适得其反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爬得和蛇一样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上帝如它所愿。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各走各的,它只有全神贯注,才能使这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慢多了。

人一旦被欲望控制住,就会变得越来越贪婪,头脑不清醒,变得骄横而不可一世,做起事情来只会想着自己如何才能多得,如何占有一切,可结果却适得其反。

贫富之间,无关人品

著名的永秀法师有个嗜好,就是非常喜欢吹笛子,只要一有工夫,他就吹个不停。虽然他的生活十分贫困,经常缺吃少穿,但他也很少向朋友们求助。

一天,一个朋友来看望永秀,只见茅屋内有一块木板,木板上铺着薄薄的被褥,地上有一个打坐的草垫子,桌子上放着一个茶杯。除了这些,里面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看到永秀过着如此艰难的生活,朋友不禁说道:“你也太艰苦了,何必呢?需要什么,尽管跟我说。”

永秀一笑:“多谢你,不用费心,我会料理自己的生活的。”永秀如此倔强,朋友只能感叹了一番便走了。从此,他逢人就要说一说永秀的生活。

永秀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做赖清,他的家境很富裕。这件事被赖清知道后,他认为永秀可怜,于是专门派了个家丁去传话。

家丁对永秀说:“我家老爷说了,您有什么要求只管开口,这么好的朋友,只要是能办到的,他一定会尽力帮忙。”

说来也怪,永秀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起来:“是吗?哎呀,真是太好了。我有件事一直就想开口求他,但又觉得不好意思说,既然赖清这么说,那你回去禀告他,我有点事想让他帮忙,明天一定前去拜访他。”

家丁转达了永秀的话后,赖清心里打起了小鼓:“永秀说得如此郑重,看来一定是个大忙,他会不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呢?如果是这样,那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赖清有些后悔夸下海口。赖清不断地琢磨永秀到底想让自己帮什么忙,他想一阵,后悔一阵,就这样,一晚上都没睡好。

第二天,永秀穿得整整齐齐地来拜访,虽然衣衫破旧不堪,但永秀并不觉得羞耻,气度不凡地走进大门。

赖清现在最害怕见的人就是永秀了,但他脸上仍然没有丝毫表露。他热情地请永秀坐下,并命家丁奉茶。

接着,赖清强作平静地说:“听说你想让我帮个大忙?”

“是的,”永秀说,“我知道你在筑紫有一个大园子,那里的汉竹是做笛子的上好材料,你能不能送我一根竹子?”

“这个好说,你说的大忙呢?是什么?”

永秀有点奇怪地说:“就是这个呀!还能有什么?”

这一回轮到赖清吃惊了,他没想到,永秀说得那么郑重其事的大忙,居然就是要一根竹子。赖清不禁觉得羞愧难当。

他支支吾吾地说:“那你还需要什么生活上的帮助吗?”

永秀感动地说:“太感谢了,不过,这些事,我有能力解决,就不麻烦你了。”

永秀一生苦练吹笛技艺,练就了一手好技艺。

贫穷是一种考验,金钱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其中都可以显现出人品的优劣。

一切都还在

有一次,一个人向心理咨询师电话求助。

他说:“一切都完了,我完蛋了。我身无分文,什么都没有了。”

咨询师说:“你眼睛还看得见吗?”

他说:“看得见啊。”

咨询师问:“你还能走路吗?”

他说:“还能走呀。”

咨询师说:“你还能打电话,可见你一定还听得见。”

“没错,我听得见。”

咨询师说:“那么,你所有的都在,你唯一失去的不过是钱罢了。”

当我们感觉绝望到极点的时候,只不过失去了一些身外之物——金钱、权力、荣誉,而我们还有足够的空气可供呼吸,还有足够的食物不至于挨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