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是智力飞跃的拐杖。古今中外记忆力超群的人都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你的记忆力如何?
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古今中外智力超群的人都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记忆力超群的人有较强的先天禀赋和记忆力。这样的人一般可选择历史、地理、地质、民俗、哲学、生物学,也可选择文学艺术、政治、科学等职业。如果努力,成功可能性较大。我国古代大哲学家王充自幼记忆力强,酷爱学习,6岁时就跟着父亲读书认字,读过的东西,他差不多都能过目不忘。8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朗读晁错的《论贵粟疏》,小王充一旁默默地听着,等父亲读完,王充几乎一字不漏地把全文背了出来,父亲又惊又喜,把他正式送到学馆中去念书。在学馆中,老师讲的上千字的文章,王充很快就能背下来。渐渐地,老师讲课不能满足小王充的求知欲望了,他就在晚上自学《论语》、《尚书》,一边读一边抄写,接着就背诵,差不多每天都能抄一千字,背熟一千字。到了15岁时,王充已经遍读诸子百家,积累下渊博的知识,已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少年。于是父母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把他送到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让他继续深造。
到洛阳以后,王充又几乎把全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翻阅了一遍,但仍不改自幼养成的习惯,一有机会还要到小书坊上去看书。他不光读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还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书,使他掌握了不少自然科学的知识。还有当时被视为“非圣无法”的书,如桓谭的《新论》,他都非找来读不可。
智力超凡的王充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熟读背诵了大量各类著作,涉及自然科学及诸子百家的各种文章。到32岁时,王充就开始撰写其巨著《论衡》,他坚持不懈地写了30多年,直到他去世,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这部30多万字的论著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思想上,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谢夷吾在向光武帝刘秀推荐王充时,说他是少有的天才,连孟子、司马迁都不能超过他。
古今中外,智力出众、记忆力不凡的人在相关专业成才的例子不胜枚举。像我国宋代大诗人黄庭坚也是幼年博闻强记、读书几遍后就能口诵,5岁就熟读了诗、书、易、礼、乐等五经。有一天,他问老师:“人人都说有六经,为什么只让我读其中的五经。”老师说:“《春秋》不值得一读。”黄庭坚却不以为然地说:“既然称作经书怎能不读呢?”于是,自己找来《春秋》,十日成诵,无一字遗漏!经过一番努力,黄庭坚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
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力超强的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若能求学深造必有所成,特别是在那些相对需要有较强记忆力的学科更易创造辉煌,例如历史、地理、地质、民俗、生物学等。就是离开科研机构到社会上也易出人头地,成为名演员、艺术家、评论家或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