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清廉故事
11096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许多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

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家及思想家给“清廉”赋予了丰富的语义和深厚的内涵:“清”,本义是清白、清廉、清高,“清则无欲”,寓意朴实无华、表里如一,与“奢”相对;“廉”,本义是廉洁、廉明,不苟取、不妄取、不受不义之财,与“贪”相对。不“奢”不“贪”,是为清廉。史书中频繁出现对“清白”、“清淳”、“清正”、“廉明”、“廉能”、“廉洁”等道德素养和政治品格的推崇,以及对“清官”、“廉吏”的褒扬。提倡为人为官要清白廉洁、清正廉明,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受贿,拒腐蚀、永不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了深刻的治国安邦的廉政经验。廉政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原始社会就形成了朴素的民主监督制度;到西周时期,“廉”已成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以廉为本考察群吏的政绩,裁断高下优劣;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掌控,巡视监察的内容不仅包括检举查办腐败犯法行为,还将骄躁淫暴、不孝父母、不执行政令等纳入巡察之列,要求官员清正廉洁。孔子注重廉政文化和道德修行,提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重视掌权者自身修养、自律精神对正确用权的作用,品德良好的官员能将权力运用于为社会和人民谋幸福。古人认为,“廉者,政之本也”,“官德廉为本”,“公生明,廉生威”。因此,“欲治国,则必先重吏治;欲治吏,则必先重清廉”。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把“廉”列为维系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四大支柱之一。《周礼·天官》明确记载治理官府、考察官吏之“六计”是:“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洁,六曰廉辨。”廉善,指行善举、办善事,善于排解矛盾,做事善始善终,讲的是思想和行为;廉能,指做事措施好、办法佳、魄力足,能贯彻执行好政令,能打开工作局面,讲的是能力;廉敬,指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公而忘私、鞠躬尽瘁,讲的是敬业精神;廉正,指品行方正、作风朴实、洁身自守、浩然正气,讲的是人品;廉洁,指不徇私情、不阿权贵、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讲的是气节;廉辨,指明察秋毫、显微知著、能辨是非、敏捷犀利,讲的是眼光。不难看出,古代的“廉”不只是今日字典所释“不贪污、不占便宜”之意,其原意是比喻有棱角且锋利,引申意为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廉”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治国思想,把“廉”提到了立国执政的崇高地位。以这“六计”为考察标准,对官员的要求可谓完善备至,强调了为官清廉、“以廉为本”的重要性。

在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论,如邓牧论君道吏道的败坏,黄宗羲论吏治廉洁的标准,曾国藩论节俭治贪等;又如形式多样的廉事、廉诗、廉文、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等,这些都贯穿了“百行德为先,治政廉为首”的思想。历朝历代设立了各种监察与反贪机构,出台种种法典奖廉罚贪,涌现了许多清廉守正、严于执法、政绩卓著的清官廉吏。他们有的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有的一身正气,惩贪倡廉;有的洁身拒贿,慎独自律;有的公正廉明,执法如山;有的忧国忧民,笃功务实;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的夙兴夜寐、廉洁勤政,抱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有的位卑不敢忘忧国,体恤苍生,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作为廉士,不管是为政一方的地方小吏,还是身居高位的朝中重臣,他们都有着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拒腐反贪、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在他们的身上,承载着江山社稷的重托,也肩负着黎民百姓的希望,给封建王朝的腐败官场吹进了缕缕清风,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尽管由于历史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清廉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民族的、地域的、阶级的狭隘性,刻上历史与时代的烙印,但它仍不失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到了近现代,这种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并被赋予了时代的、全新的内容,那就是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秘密访问延安时,看到毛泽东住处四壁黄土,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南瓜汤;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缝制的背心时,他被中国共产党人的清廉精神感动。他断言,这种作风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称之为“东方魔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神州大地发生的巨变已经证明:清廉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更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是胜利之本。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未来我们要取得更大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需要继续发扬清廉精神,特别是各级党政干部需要树立正确的清正廉洁观。“清”就是政治清明: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冷静对待成绩,清醒分析问题;要永远与人民在一起,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正”就是正气在身:做人要正派,办事要公正,从政要走正道;要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廉”就是为政以廉:要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不用公权谋取私利;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扎实的措施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一手抓改革,从源头上防范用人腐败,一手抓整治,坚决不让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者得利。“洁”就是洁身自好:要加强品行修养,培养健康情趣,节制不良欲望,不去低俗场所;要择善而交,见贤思齐。

古廉今鉴。本书以中华民族历史为叙述背景,以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的事迹为线索,讲述了从“夏”至“清”历代卓然特立的44位历史人物的清廉故事,以史实为依据,真实客观地展现其人其事,并力求突出知识性、启迪性、趣味性、可读性。清廉关系个人毁誉、政权得失、国家兴衰,目前反腐倡廉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翻翻咱们的家谱,心灵一定会被老祖宗的冰操清节触动而震撼。他们是广大党政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德为政的明镜史鉴,是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敬廉崇洁、立志修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