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11098800000012

第12章 汉和帝皇后邓绥勤政爱民家族却蒙冤(1)

邓绥并不是和帝刘肇的第一位皇后,在阴氏被和帝废黜后,知书达礼、美丽妖娆、颇具能力的邓绥才被立为皇后。和帝二十七岁驾崩,她临朝执政,先后辅佐了殇帝和安帝两朝。执政期间,她勤政爱民,甚至可以用鞠躬尽瘁来形容,可是,在她死后,安帝却受宦官蛊惑而处治了她的家族。

(1)阴皇后被黜,邓皇后册立

同许多皇后一样,邓绥出生在一个显贵的家族。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太傅邓禹,曾被封为高密侯。邓绥的父亲是护羌校尉邓训,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侄女。邓绥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六岁诵读史书,十二岁学习《诗经》、《论语》,常能提出让哥哥都无法问答的问题。因为她好学,家人便把这个小女子称为“诸生”。父母都非常喜欢她。当时的官宦之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女儿送到皇宫去,邓家也不例外。

公元92年,和帝刘肇召选美女,邓家便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与宫廷良好的人际关系准备将只有十三岁的邓绥送入皇宫。然而,当朝廷已经选定她并让她进宫时,邓绥的父亲邓训突然病逝。依照汉朝的服丧制度,邓绥需要在家中守孝三年方可出门,所以邓家将情况上报朝廷。汉朝提倡孝天下,也就是说“孝”为第一位,所以朝廷命其暂缓进宫,在家服丧。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95年,宫廷再次为和帝选女。此时,已经守丧三年的邓绥终于进得宫去。这个时候,十七岁的和帝已经有了好几个嫔妃。他最为宠幸的,就是日后被和帝首先立为皇后的阴氏。邓绥进宫时,阴氏已是贵人。尽管邓绥容光焕发、美丽妖娆、姿态婀娜,但最初进宫时根本就无法接近和帝,更谈不上宠幸了。

俗话说:是金子早晚会闪光。美丽动人的邓绥终于被巡视后宫的和帝发现。和帝一见她,大有相间恨晚之感,当即把邓绥领走,很快便与邓绥如胶似漆、恩爱难舍了。不久,邓绥被封为贵人。邓绥的好日子来了。

实话说,即使一个绝色女人,要想得到帝王的专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帝王的女人太多了。所以,要侍奉得不仅让帝王喜欢,还能让帝王流连往返,其实很不容易。

邓绥侍奉和帝很有一套。她既体贴入微,又委婉柔顺,最重要的是小心翼翼。《汉书》说:邓绥婷婷玉立,端庄中有妩媚,谈吐中有文雅,合乎礼仪又风趣妙生。和帝当然觉得好,甚至都不知怎么宠爱才好了。最后,选择九龙门内的嘉德宫让邓贵人居住,这里离皇上居所不远,他出入方便。

和帝与邓绥走得近,阴皇后大为嫉恨。而聪明的邓绥对皇后总是彬彬有礼,谦让居多,对其他嫔妃更是客气。

阴皇后妒忌邓绥是有理由的。因为皇后入宫后,一直没有生育,和帝是比较着急的。现在,和帝与邓绥恩恩爱爱,皇后是怕邓绥先有了身孕,即使日后自己得子,皇太子位也有可能出现变故。

有人说,邓绥对皇后虽然表面看上去很谦卑,而且似乎还很谦让,实际上她非常了解和帝,更懂得男人,知道什么叫欲擒故纵、引人入胜。

在那一段时间里,邓绥的确不愿意与和帝整日纠缠,被皇后和其他嫔妃妒忌,和帝要临幸,有多次被她婉言拒绝,不是说身体不好,就是不化妆,甚至故意找一些不好看的衣服穿上。在公众场合,她很少和和帝说话,更不阿谀奉承,尽量把机会留给皇后。当她有病的时候,和帝非常关心,破例让其母亲和家人来侍奉她,都被她婉言回绝。可结果是,和帝更加频频往邓绥那跑,有时候抱着别的妃子却能喊出邓贵人的名字。所以对邓绥的这些举动如何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实上,阴皇后也没有表面上的华贵和尊严,她犯了一个宫廷女人最容易犯的低级错误,就是与家人用蛊道诅咒的办法陷害邓绥。她全然忘记了汉朝的禁忌,为了自己的地位和荣华富贵,竟愿意冒这种风险。

公元101年夏天,也就是汉永元十三年,和帝突然得病,还很严重。按照规矩,自皇后以下任何嫔妃都不得见和帝。邓绥只能默默地为和帝祈祷,祝他早日康复。

可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邓绥心惊肉跳的事情。

眼看和帝病重,阴皇后在着急的同时,同样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过,她对左右说:“我如果得志,决不让邓氏再有遗类!”这诅咒般的语言,让许多人不安,尤其是在和帝生死不明的时候,这话似乎充满了杀机。

有人将这话告诉了邓绥,邓绥听后如晴天霹雳,她不明白,平素自己一直让着阴皇后,她还为何嫉恨自己呢?她深切地感到了“后宫深似海”!她流着眼泪对左右说:“我竭诚尽心地侍奉皇后,可还是不能得到她的宽解,看来是上天将降灾于我。如今皇上病危,我决定以自己的性命,乞求上苍保佑皇上龙体大安。”

随后,邓绥传令宫女准备香案,祷告之后,邓绥欲吃药自尽,手下急得没有办法。侍女赵玉想出一条缓兵之计,她向邓绥谎报说皇上已经见好。邓绥转喜,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巧合的是,第二天,和帝还真的见好了。

和帝康复后,知道了阴皇后和邓绥在他病重期间各自的言行,对邓绥更是心疼。这时,有人举报了阴皇后巫蛊的事情,和帝便派人调查。后来,去调查的人回话说:“确有此事,而且邓朱家还为皇后供奉巫蛊诅咒呢。”

和帝大怒,认为阴皇后已经不可救药。他下令将邓朱的两个儿子邓奉、邓毅,以及阴皇后的三个弟弟抓了起来。因为这些人都参与了皇后蛊道诅咒活动。阴皇后的父亲阴纲还为此自杀。阴皇后可谓一念之差导致家破人亡。

至此,和帝还觉得不解气,他下诏废黜皇后阴丽华。大臣们无一人为阴后求情,阴后被安排到待罪反省的桐宫。邓绥在和帝面前仍为阴氏说好话,但和帝执意不听。阴皇后被废黜不久,就忧郁而死。

废黜皇后阴丽华后,皇后位子待补,大臣照例说国不能无后,请皇上续立。和帝说:“皇后之尊,与朕同体,上承宗庙,母仪天下,唯有德冠后廷的邓贵人才可胜任。”

大臣们没有意见,可邓贵人却再三推辞,在和帝的坚持下,邓绥终于在入宫七年后,登上了皇后宝座。

邓绥当了皇后之后,没有被宫中的奢华所迷惑,更没有骄傲自满,仍然是处处以谦让为主。当时,各个封国为了让皇帝高兴,纷纷进献很多珍玩。邓绥认为这种事情不足取,于是向和帝提出废除这种进献。和帝允诺了。

按照汉朝的惯例,皇后正位之后,其家族将被赏赐,并且选择一些人到京师做官,可邓皇后坚决反对,让和帝非常感动。他曾对人说:“历代皇后都是希望分封娘家人越多越好,可邓皇后大德,洁身自好。难得!”

三年过后,和帝突然染病,一病不起,仅二十七岁即驾崩。二十五岁的邓皇后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2)辅佐殇帝八个月

和帝生前没有立皇太子,也许他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因此朝廷也从来没有为此商量过。此时和帝一死,继承人问题凸显出来。

邓皇后虽然进宫七年,并且受到和帝宠爱,但可惜的是她没有生育,后宫嫔妃曾经多次生育,可大多早殇。当时后宫许多人认为皇宫不吉利:皇后、贵人皆无子,宫里又死了那么多孩子,所以即使生了孩子,也抱到宫外去养,当然,对于这些抱出去的孩子,宫册中有明确的记载。

可是大臣们不知道后宫的事情,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邓皇后在查了宫册并经过核实后告诉大臣们:“和帝有两个儿子在宫外颐养。大的叫刘胜,已经八岁,但身有重病,不宜迎立;小儿子叫刘隆,只有百天,可以马上迎进宫里。”

实际上,后人对邓皇后之所以褒贬不一,迎立太子即皇帝位的事情就是一桩。放着八岁的皇子不让立,偏偏选最小的。难道是因为八岁懂事了,不好管理?况且和帝的儿子只有三个月,是真是假?还有一点,邓皇后明确表示,她将收养襁褓中的刘隆这。是什么意思?

不论人们有多少猜想,邓皇后还是将三个月大的刘隆放在了皇帝的宝座上。刘隆即位,尊邓皇后为皇太后。皇上年幼无法临朝,由太后临朝听政,年号改为延平。

刘隆的即位创下了中国历史上即位皇帝年龄最小的记录。不过邓绥也没忘刘胜,给这个孩子封了平原王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