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11098800000063

第63章 辽太祖皇后述律平“断腕摄政”,稳定江山(2)

不过,作为马上民族,是不惧怕战争的。阿保机认为战死疆场是自己的归宿。此后,在述律平的策划下,阿保机向西征战实力比较弱的突厥、吐谷浑、党项、阻卜诸部,进展非常顺利。由于这些部落的统治面积都很大,所以阿保机的疆域很快扩张。

在平定西部后,阿保机再次将触角伸向了富庶的中原地带,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述律平也随军前往,这一次契丹大获全胜,他们不但消灭了渤海国的有生力量,实施了军事占领,同时占领了整个辽东地区。这在军事意义上来讲非常大,使得契丹完全不用顾及南侵时的后顾之忧了。

公元926年7月,当阿保机征服渤海国的归途中,突然发重病不治身亡,享年五十五岁。阿保机走得急,没有安排好接班人,死前只说让述律平暂管国家。述律平当机立断,立即返回行宫,于次日临朝称制代行皇帝职权,处理军国大事。

本来,述律平希望封锁阿保机驾崩的消息,待选择好接班人后再宣布,但是,纸里是包不住火的,阿保机去世的消息几天便传遍了契丹各部,一些过去不服管理却又不得不暂时屈膝的部队首领和地方官员,都蠢蠢欲动,形势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3)断腕皇后摄政滥杀无辜

阿保机活着的时候,他和述律平在今后皇位继承上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坚持世袭,搞家天下。可是现在,耶律阿保机突然离去,述律平虽不懵懂,但也“视线不清”了。她在短时间内似乎没有选择接班人的意思,而总是把目光放在臣下、原部落官员以及部队首领上,她是要按照对手的思路走,用铁的手腕首先镇住局面。于是,述律平的滥杀无辜开始了。

述律平首先选择大臣作为突破口,因为当时一些大臣见阿保机死了,觉得自己可以居功自傲了,对述律平说的话采取轻蔑的态度。

作为女人,述律平决定先找大臣的夫人们。她将所有大臣的夫人们请到了行宫里,一些夫人对她失去丈夫表示同情,当然还有一些夫人表情冷漠,述律平全部看在眼里。

席间。述律平对夫人们说:“你们不知道我的苦,女人要独当一面很难呀。”

有的夫人回答说:“是啊!我们也挺苦啊,跟你一样,当家的要么远征上战场,要么朝廷事情多,家里面我们也得独当一面。”

述律平最反感听这种话,她一向认为自己是非常出色的皇后,家里家外样样都行,她听到这样的话,觉得与她们为伍,不仅是对自己的亵渎,同时也表明在夫人们的眼里她很平常。

刻薄、争强好胜的述律平似有意似无意地说:“我现在守寡了,你们是不是也应当效法我呀?”

没有人回答这样的问题,一些人感到了危险,还有一些人觉得述律平在开玩笑。

没过几天,述律平决定开始实施她的计划。她把大臣们召集起来,问他们,“你们思念先帝吗?”

其实这种问题问得没意思,不思念又怎么样,能说出口吗?大臣们都很爱演戏,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异口同声地说:“我辈受先帝之恩,永世难报,怎么会不思念他呢?”

述律平又说:“如果真的思念先帝,就应当随他而去!”

这下大臣哑口了,大家觉得这句话太重了。自契丹以来,还没有部落首领去世让大臣殉葬的,最多也是几个妃子和宫女陪着。现在这个妇道人家居然说出这样的怪话,看来,述律平皇后要比那个逝去的阿保机更难对付。

他们想对了,只听述律平一声招呼,突然从行宫门外进来众多刀斧手,不由分说将这些大臣砍了脑袋。个别因病、因事没有上朝的大臣,也在家里被朝廷派来的士兵杀死。

述律平以为她通过这种方式杀人,就可以镇压反叛、求得民众心理的认同。她错了,日后的事实完全能够证明这一点,述律平还为此吃了苦果,付出了代价。

迈出了滥杀无辜的第一步,就不会在意第二步、第三步了。在重新任命了述律平的亲属和信得过的人当大臣之后,述律平的政令的确畅通了,当然也就没有朝议了,完全一言堂了。只要述律平看谁不顺眼,不管他是大臣、武将,还是兵士、奴隶,她都会对那个人说一句“你可为我传话于先帝”,她的随从立即便把这个人拖出去杀死。

在述律平临朝摄政的一年里,先后杀害的贵族就有百余人,至于臣属、奴隶更不计其数了。这种命运也轮到了汉族降臣赵思温头上了。

赵思温原来是幽州军阀刘仁恭手下的将领,力量超群,作战非常勇猛,一只眼睛在战斗中被打瞎,被称为“独眼龙”。后来投降了阿保机。阿保机对他非常信任,让他当汉军都团练使。

赵思温早看不惯述律平如此滥杀无辜的做法,产生了劝劝述律平的想法。于是,在一次上朝后没有走。

述律平以为赵思温有什么事情,就问他,“你怎么不走呀,有什么事情?”

赵思温大着胆子说:“皇后临朝摄政勇猛果敢,人人佩服,但最好不要杀人太多。这些人都是跟随先帝的。您是先帝的妻子,他们也会维护您的,何苦要把他们杀死呢?”

述律平见赵思温这么说话,立刻火冒三丈:“先帝对你怎么样?”述律平又进入了老套路,想杀人了。

赵思温毫不含糊,“对我非常信任。”

“那你应当随先帝而去!”这是杀人的暗号,刀斧手马上上前欲拖赵思温。

赵思温冷静地大喊:“您才是和先帝最亲近的人,先帝对你最好,太后怎么不随先帝而去呢?如果太后先走,臣再走也不迟!”

这句话把述律平噎住了,述律平沉思了一会儿,不但没有发脾气,还降低了声音说:“我不是不想随先帝而去,只因为几个孩子还小,国家无主,又面临多事之秋,我怎么能走呢?”说着,述律平立刻换了一张面孔,这张凶狠的面孔让人格外害怕,看来赵思温的小命要休矣了。

只见述律平突然从腰间抽出腰刀,众人以为是赵思温顶撞了她,这回她要亲自杀人了,可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左手拿刀,右手放在案上,正当人们不知所措时,只见她手起刀落,“呵嚓”一声将自己的右手砍了下来,血流如注,但述律平面不改色。

内侍慌忙上前用布包扎她的右胳膊。述律平厉声说道:“把我的手放到先帝的墓中,算我陪着他。只要孩子长大,我就亲自去。”

这一次她居然给赵思温留了一条命。

原来述律平不仅对人狠,对自己也狠!她就是一个心肠狠毒的女人。当然,赵思温的一番话,打动了述律平的铁石心肠。右腕的痛也教育她不能再滥杀无辜。此后,述律平不再轻易杀人了。

为了纪念那只砍下去的手和述律平对阿保机的情谊,述律平决定专门在首都上京建了一座义节寺,寺中建了座“断腕楼”,并且树立了石碑,刻上了颂词。

从此,述律平得了个“断腕太后”的绰号。当然从这以后,述律平只能用左手干事情了。

大臣耶律铎臻的祖父蒲古只曾对阿保机有过救命之恩,耶律铎臻自小聪明,被阿保机重用。述律平不知为什么很讨厌他,找茬儿把他关了起来,还戴上了手铐脚镣。

述律平对耶律铎臻说:“什么时候铁锁烂了,什么时候放你回去。”过了一段时间,述律平感觉不对劲儿,于是从大牢里又把耶律铎臻放了出来,还委派重任。

耶律铎臻是个有气节的汉子,他对述律平说:“为什么要把我放出来?铁锁还没有烂,怎么能释放呢?”

述律平笑了笑,什么也没回答。

耶律铎臻不知道,在他被抓起来的时候,他的弟弟与协助阿保机创建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吕不差一点儿也被述律平杀害,吓得二人逃跑了。

镇守平州(今河北卢龙)的卢龙节度使、汉将卢文进,因为手下兵士逃跑众多,怕被述律平惩罚,在后唐明宗的策划下,携带十万兵马、八千战车投奔中原。

代替卢文进节度使职务的张希崇在杀死平州契丹将领后,率领两万官兵投奔后唐。

耶律迭里在阿保机在位时征战阻卜、党项等族部,曾立下过汗马功劳,后来因为与述律平发生争执,被扣上了“党附东丹王”的罪名下了大狱,还动用了酷刑,最后被述律平杀死。

述律平如此滥杀无辜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实际上已经不利于辽朝的统治了,但是述律平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放了耶律铎臻。但述律平始终没有深刻的悔过,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铁碗统治,给契丹国的发展和凝聚笼络人心,造成很大损失。在临朝执政了一年后,述律平厌倦了政治,她开始考虑皇帝即位的事宜。

(4)承继皇位私心太重险出大乱

前文说过,阿保机在建立了契丹国之后,试图将过去契丹的奴隶社会军事民主政治,改造为中原地区的封建世袭制社会。在这种思维下,阿保机除了不断给本族人灌输这种思想外,在执政过程中也明确了继承人的问题。当然,这个结果的取得,是靠着他的铁碗统治作为后盾的。阿保机曾经很早就立他的大儿子耶律倍(又名图欲)为皇太子,以在他活着的时候解决继承人的问题。

在阿保机的铁碗统治下,以及他去世后皇后述律平滥杀无辜的情况下,契丹这个过去完全靠军事民主政治的民族,终于被“改造”成同中原地区一样的继承制度。可是,第一次继承帝位,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不是外力的作用,而是契丹内部的问题,说白了是阿保机家庭内部的问题。

虽然阿保机在位时,已经确定了他的长子耶律倍的皇太子地位,但是在阿保机去世前夕,他似乎改变了这个主意。把耶律倍外放到相对独立的渤海国当最高首领,而对他在契丹的皇太子地位却闭口不提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变,以至于严重影响到在他去世后述律平的选嗣问题。显然,皇后述律平和阿保机已经对继承问题有过很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形成了重要的共识。种种迹象表明,他们似乎对皇位继承人耶律倍不满意,但是,直到阿保机临死前也没有明确由谁来继承皇位。

一般意义上说,在阿保机去世后,皇后述律平完全没有必要充当什么临朝摄政,而且时间长达一年四个月,她应当尽快从自己的几个儿子中选出皇位继承人,但是,述律平没有这么做。她不愿意大儿子继承皇位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她又不愿意直接伤害耶律倍,或许是她知道,如果不处理好这个关系到国家生死命运的问题,不仅会引起自己家庭的分裂,甚至会引起国家的分裂。述律平滥杀无辜,造成了残酷的政治环境。有人认为,她这样做的目的,树立个人权威是假,而为新皇帝顺利即位是真。她知道,她不可能代替男人永远执政!实际上,述律平更看重她的二儿子耶律德光。我们可以从史书的记载中寻求答案。

阿保机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儿子是和述律平生的。大儿子、也就是阿保机当政后立的皇太子耶律倍,二儿子就是后来被述律平扶上台的耶律德光,三儿子叫耶律李胡。从世袭制的角度说,耶律倍应当最有资格当皇帝,因为他既是“嫡”又是“长”,事实上,在阿保机称帝不久,立即立耶律倍当了皇太子。耶律倍聪明好学,通阴阳、知音律,也懂医药、针灸,也会绘画,他还趁藏了许多古迹和善本,汉族储君一切应有的文化、道德素养他都具备,只是对骑射等契丹民族固有的习性不感兴趣,还多少流露出一些反感的情绪。可是,勇猛、刚毅甚至有些残酷的述律平,偏偏对契丹民族的骑射非常留恋,对耶律倍主张全盘汉化等有背于契丹民族的思想很反感,所以从思想深处,她不喜欢大儿子耶律倍,这也造成了皇帝死了,储君不能即位的特殊情况。

当然,阿保机没有去世的时候,已经表现出对耶律倍不感兴趣或者说失望的情绪。不仅朝中大事很少让他参与意见,即使是阿保机自己亲率大军进攻南宋时,也不是把权力交给耶律倍这个储君,而是将他带在身边,把看家护院的这个非常重要的责任与权力交给皇后述律平。他最好的托词便是,耶律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在契丹攻克了渤海地区后,阿保机毫不犹豫地将耶律倍留在渤海,并且将渤海搞成特区,名“东丹国”,称国都为天福城,册命耶律倍为“人皇王”,实际称制,当“东丹国”的最高首脑,赐给他象征天子的冠服,建年号为“甘露”。

在这个时候,人们还以为阿保机将这个面对中原的前沿阵地交给耶律倍,是让他做“见习皇帝”,更多地了解汉族,以便日后挺进中原或阿保机死后可以统治中原的广大汉族地区。但是,人们想错了。阿保机将耶律倍原有的实权逐渐转移到其他两个儿子身上,包括耶律倍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看出来了:阿保机要换储君。

可是,在阿保机和述律平夫妇的口中,从来没有说过这个“换”字。耶律倍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被他的大弟耶律德光取代;由于身在渤海,朝中的实权基本掌握在耶律德光和耶律李胡手里,决策权仍然在述律平手中掌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