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11098800000072

第72章 金熙宗皇后裴满氏干预朝政被处死

金熙宗完颜掸的皇后裴满氏,为人非常聪明,喜欢干预朝政,让金熙宗非常反感。可是,正中了那句话,叫做“烦什么来什么”,金熙宗越不让她参与朝政,裴满氏偏要这么做。最后,裴满氏为了笼络海陵王,给他送去生日礼物,被金熙宗发现。金熙宗认为,男人的尊严受到侮辱,他下令将裴满氏处死。后来金熙宗被海陵王杀害。

(1)从未生育却不断晋封的皇后

与辽、西夏、元不同,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是很深、很快的,他们曾经同汉人一样尊崇孔子,强调妇道,尤其是限制女人干预朝政,即使是名门出身的皇后亦是如此。所以在金朝的十位皇后中,只有第三位皇帝——金熙宗完颜掸的皇后裴满氏干预了朝政。当然裴满氏的结局是很悲惨的,她被自己的丈夫金熙宗完颜掸杀死。

公元1135年,金太宗完颜晟驾崩,当时只有十六岁的完颜掸即皇帝位,是为熙宗。完颜掸生于天辅三年正月十七甲子日(1119年2月28日),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他的父亲完颜宗峻是完颜阿骨打的二儿子。

熙宗在政治方面是个改革家,但在生活上骄奢淫逸。上台不久,便被人怂恿,开始大兴土木、广纳美女。遴选美女充实后宫的行动,每年都要进行。

在这方面,金朝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讲究女性血统的纯正性,基本从未在汉族地区遴选,只是在金朝大臣的家中选出的有地位的嫔妃,这些大臣基本都是曾经追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打天下的功臣。

史书记载,金熙宗的大兴土木,主要是为了广纳美女。

裴满氏是在金熙宗第三次大规模的遴选美女时被选进宫的。和其他嫔妃不同,裴满氏除了生得漂亮外,仪态也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她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很会和周围的人搞关系。

裴满氏的出身在女真是很尊贵的。她的父亲裴满达跟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打天下,为金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被金太祖看重,视为弘股之臣。

裴满氏入宫几个月后,即被熙宗临幸。熙宗对她格外喜爱,天眷元年(1138)四月,晋封其为贵妃。到这年底的十二月,十九岁的金熙宗再也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说服众多大臣,立裴满氏为皇后。与此同时,拜裴满氏的父亲为太尉,封徐国公。

裴满氏入宫一年多就被册立为皇后,说明她的确受到金熙宗的喜爱。过了三年,金熙宗突然下诏,册封裴满氏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给活着的皇后册封号,这在中国历朝历代是不多见的,由此,再次印证了金熙宗对裴满氏的满意与宠爱。

事实上,当年十六岁登基的金熙宗在政治上是非常有抱负的,他任用的大臣很多是品行端正、德高望重的人。金熙宗知道,在自己的统治下,能够进军中原并站稳脚跟,才是最终的政治目标。而实现在这一目标,要使金朝首先在根基上打牢!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文治的水平,所以在金熙宗朝中,文官势力不断增加,武将只是在兵营中操练军队,参与政治的机会越来越少。

金熙宗仰慕中原文化,他首先的目标是将女真汉化。

史书记载,作为皇后,不到二十岁的裴满氏非常支持金熙宗的改革,曾多次给金熙宗出主意。所以,后来她希望专权听政也就不足为怪了。

完颜掸自幼接受汉文化教育,醉心于汉族先进的思想,所以在即位后,他不断地寻找时机使金朝汉化,即实现汉制改革。为了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广泛支持,完颜掸下令袭封孔子的第四十九代孙孔孔璠为衍圣公,他还多次祭拜孔子庙。完颜掸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将他的老师韩方及蔡松年、曹望之、许霖分别封官,让他们参与朝政。

完颜掸受儒家大一统思想影响很深,有着浓厚的皇权思想,他为改变金朝多种制度并存这一现状,下诏废除女真人管制,全面实行了汉族管制。他效仿辽、宋朝制兼采唐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和尚书、中书、门下,来辅佐皇帝执政。军事方面,在中央设有都元帅府作为最高的军事机构。在地方,下令废除刘豫的伪齐政权,在汴京等地的官员组成仍以原北宋地方官为主,同时起用了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他不失女真传统,任用地方官统一管理各地的军事和行政,保持了女真人军政合一的统治习惯。公元1138年,完颜掸又对管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颁布了新的管制,制定了封国制度史称“天眷新制”。

完颜掸在礼仪方面也做了重大改革,他设立了极其完备的京城制度,设置了仪卫将军,禁止亲王以下佩刀入宫的老习俗,大大提高了皇帝的权威。公元1139年,完颜掸下令官员上朝时穿用朝服,行君臣之礼,自己也穿上了新制的冠服。

在完颜掸执政时期,还几次对南宋用兵,使南宋保持着对金朝称臣的态势。

在公元1135—1144年间,年轻的完颜掸还是很有朝气的,也很有雄才大略,认为汉化以后,在统治中原地区将会有更便利的条件和基础,南宋百姓会很快接受女真这个游牧民族的统治。

在这个时期,裴满氏便积极向完颜掸谏言,见完颜掸多次采用自己的建议,裴满氏更加来劲儿,为她以后乱政打下了基础。

(2)趁皇帝心灰意冷干预朝政

完颜掸非常注意子嗣问题,所以嫔妃众多,而且每年都要补充后宫。在裴满氏入宫之前,他便有了大儿子完颜济道。但是他受汉族文化影响,注重嫡长,所以他特别希望作为皇后的裴满氏能为他生下皇子,以便日后立皇太子。

公元1142年,也就是立裴满氏为皇后的第四年,裴满氏终于生下儿子,取名完颜济安。完颜掸非常兴奋,立即下令在全国大赦,并且宴请文武百官,告祭天地宗庙,对裴满氏更加呵护。在完颜济安还未满月,就将其立为皇太子。

但是没想到,完颜济安不到一岁便夭折了。完颜掸大失所望,甚至心灰意冷。到了公元1144年,他的长子、魏王完颜济道也因病死去。

仅有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对完颜掸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虽然他当时才二十五岁,历史上很多皇帝到这个年龄还没有皇子,甚至有的直到四五十岁才有儿子,完颜掸完全还有能力再生。可是,完颜掸却不这么想,他以为“天绝其子”是他执政的最不详的预兆,所以他患得患失,对政治失去了兴趣,成天嗜酒,或者与嫔妃胡闹,俨然与过去叛若两人!这一阶段,成为了完颜掸的人生转折点。

这之后,他执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辅臣完颜宗弼病死,完颜掸失去了政治上的臂膀。女真的守旧势力趁机卷土重来,朝廷内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可是,此时的完颜掸却沉湎于酒色。他本来就爱喝酒,那时侯更是每餐必喝、每喝必醉,醉了就打人,甚至杀嫔妃、侍臣。他还嫌宫里的女人少,于是打破女真人不娶外族的惯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美,凡是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美貌女子,无论门第,都可以入选。

选外族美女充实后宫之事,再次引起了女真内部的保守势力的惊慌。他们认为,这是完颜掸要背叛民族的举动,于是很多人找到关系利害人裴满氏,希望她能够管起事来。

裴满氏也对完颜掸的自暴自弃不满,同时见完颜掸也不喜欢她了,内心也充满了苦涩,加上她本来就对政治感兴趣,于是开始干预朝政。开始时她单枪匹马,随着越来越多的保守势力聚集在她身旁,她觉得更加有底气了,干预朝政甚至有些肆无忌惮。往往是完颜掸刚下完诏,她就率领大臣就找到完颜掸,要求完颜掸改变主意,完颜掸不同意她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完颜掸虽然对裴满氏不满,但还未对她采取措施。裴满氏越来越“抖机灵”,有时甚至不向完颜掸汇报,便擅自下令做事情。

在裴满氏的支持者中,有一位大野心家,他就是当时任左丞相、都元帅的完颜亮。史称海陵王。海陵王是宗干的次子,自认为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孙,早就对完颜掸继承皇位不满,认为应当由他自己来继承,于是他开始卧薪尝胆。

随着官职不断升级,海陵王见完颜掸不理朝政、裴满氏终是女流之辈,便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假惺惺地“团结”在裴满氏身边。

裴满氏不知是计,对海陵王充满了好感,于是他们相互勾结,把持朝政。裴满氏显然是不成熟的政治家,她只知道她周围的人越多越好,不知海陵这样的野心家非常危险——海陵王最终将完颜掸杀死,自己当了皇上,这是裴满氏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公元1148年,有大臣建议将祖居辽阳的渤海人迁入关内,屯驻燕南。完颜掸下诏由平章政事完颜秉德和左司郎中完颜三合主管这件事情。

消息传出后,得宠于裴满氏的侍从高寿星,因为家庭属于迁途之列,就找到裴满氏哭闹,希望朝廷改变主意。

裴满氏找到完颜掸,希望他收回成命。但已经烦透了裴满氏干预朝政的完颜掸,这一次非要坚持。完颜掸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处死完颜三合,杖打秉德,把裴满氏气得不行。

裴满氏不顾完颜掸对她干预朝政的不满,继续上蹿下跳,激起了完颜掸的强烈恨意。

金皇统九年(1149)正月,海陵王过生日。因为海陵王是金朝重臣,他过生日自然有很多人要送礼。金熙宗完颜掸也要赐给贺礼,送的是宋朝宰相司马光的画像,这是他精心挑选的礼物,意思非常明显,要让海陵王学习司马光的忠诚与谦虚。完颜掸让奉御大兴国把自己赐的礼物送到海陵王府去。

这时候,皇后裴满氏也让大兴国带给海陵礼物。大兴国立即将情况通报了完颜掸。

须知,当时的皇后和皇帝是不能等同的。尽管皇后母仪天下,但事实上是没有政治地位的。完颜掸见裴满氏要和自己平起平坐,非常气愤,令大兴国立即将裴满氏赐给海陵2的礼物收回。

在思忖多日后,完颜掸做出了一个他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处死干预朝政的皇后裴满氏。裴满氏就这样被赐死了,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当年十二月初九(1150年1月9日),完颜掸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掌握军权的海陵王发动了军事政变,武力杀死了金熙宗完颜掸,夺取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