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11098800000095

第95章 清慈禧由“两宫垂帘”演变成独霸天下(2)

转眼间,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已经十年,慈禧不仅不将权力还给儿子同治皇帝,而且越来越不把慈安放在眼里。她经常单独召见大臣,决定好的大事也不告诉儿子、慈安,慈安心里是不高兴的。内心里开始反感慈禧。

在为同治选皇后的问题上就是如此。前清的几位小皇帝,都是在十四岁左右就大婚了,可是同治都十七岁了,在内外压力下,慈禧才不得不同意给他选立皇后和妃子。因为皇帝大婚后,就标志着成人了,两宫就必须“撤帘”,要归政,这是慈禧不愿意的。

当时,慈安选中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认为她是一个成熟贤淑、识大体顾大局、又能动笔墨的女孩。而慈禧则喜欢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两宫意见不统一,最后让同治自己选,同治选择了比他大两岁的阿鲁特氏。

慈禧非常生气,后来不断给皇后“小鞋”穿。而慈安在同治大婚后,对阿鲁特氏百般关照,每次来问安时,她都热情接待,往往让她不必拘泥礼节,早些回宫休息。后来,在慈禧的干扰、挑拨下,同治与皇后发生矛盾,分宫居住。

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十八岁的同治皇帝开始亲政,慈安、慈禧宣布“撤帘”,同治开始为慈禧重修圆明园,供其养老,甚至不惜为此撤消十位大臣的职务。议政王奕訢等人也阻止重修圆明园,因而激怒了慈禧。这位昔日的功臣被“著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

可是,刚刚执政一年的同治,于同治十三年(1873)十二月死于养心殿,死的时候才十九岁。同治死后,阿鲁特氏要随大行皇帝而去,慈禧巴不得呢,于是在同治死后的第七十五天,阿鲁特氏也“走”了。

有关同治的死因是清朝的一个谜点,至今众说纷纭。

(3)二次垂帘听政

同治死了,他没有留下子嗣,那么由谁来继承皇位呢?慈禧一锤定音,由其外甥醇亲王载恬为皇帝,是为德宗。

由于载恬只有四岁,两宫皇太后再度垂帘听政。

慈禧的这一次选嗣,对清朝皇储嗣立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变。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垂帘听政,继续独掌朝纲。

为什么说是深刻的变化呢?

第一,慈禧改变了历代皇帝父死子继的祖制。以前,清朝的皇帝都是子辈继承父辈皇位的,从来没有同辈人继承皇位的。努尔哈赤死后由皇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死后由皇九子顺治继位,顺治死后由皇三子康熙继位,康熙死后由皇四子雍正继位,雍正死后由皇四子乾隆继位,乾隆死后由皇十五子嘉庆继位,嘉庆死后由皇次子道光继续位,道光死后由皇四子咸丰继位,咸丰死后由皇独子同治继位。同治虽然没有子嗣,但前皇后裔有千人之多,都可以继位的,但慈禧不选。肥水不流外人田,她选自己的外甥,这样一来是出于壮大自己家族的私心,二来自己可以垂帘。

第二,慈禧改变了皇位继承程序的祖制。皇太极、顺治继位是由满洲贵族会议决定的;康熙、雍正是以遗诏决定继承人的;雍正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这样继位的;同治是独子,自然继位。载恬(光绪帝)继承皇位,既不是满洲贵族会议推举,也不是先帝用遗诏的形式决定的,更不是秘密立储,而是由皇太后慈禧决定的,这在清朝绝对没有先例。

第三,慈禧改变了幼帝由大臣辅政的祖制。事例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光绪帝载恬继承皇位时只有四岁,从四岁到十七岁,朝政表面上由“两宫”执政,实际上朝权一直由慈禧把持。为此,慈安心里不高兴,整日吃素、打坐念佛。在光绪七年,即1881年,慈安决定亮出咸丰为她留下的手谕,这道手谕着实把慈禧吓了一大跳。

先帝的遗诏大意如下:叶赫那拉氏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母以子贵,日后定会尊封为皇太后。我对此人不敢相信。如果她不安分,你可以拿出此诏,命朝臣除掉她。

这个遗诏不知是否存在,但慈安后期对慈禧把持朝政不满倒是真的。据传,过了几天,慈禧用毒饼将慈安毒死。两宫垂帘听政便成了慈禧单独听政。

慈禧的所谓听政,就是把个人权力、独裁统治放在第一位,在她的心目中国家的利益是次要的。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这是慈禧听政后的第一场规模较大的对外战争。慈禧害怕战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急忙派李鸿章与法国谈判,后来又希望美英政府出面“调停”。此时,广大军民在与法国侵略者的战争中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可就在这种形势下,清廷还是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有人评论道,慈禧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对付什么侵略者都是臣服,对付国内持任何不同意见者都采取镇压的方式。“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结果是把二百多年的大清江山丢了。从此,中国进入了受外国侵略者欺凌的时代。

非常可悲的是,就在与法国侵略者战斗激烈的当口,慈禧仍然大兴土木,花费近百万银两修缮储秀宫,清廷到处是一派歌舞生平的景象,为的是准备给慈禧过五十大寿。

光绪十一年(1885),光绪皇帝虚岁已经十五岁了,慈禧来了一个虚晃一枪。在朝议中有大臣提出应当“撤帘”,让光绪亲政。虽然慈禧的心里不高兴,但表面上还是答应了,决定第二年把权力交给光绪。可是,立即由马屁精提出国家需要慈禧把舵,光绪性格温和,没有亲政经验,还需磨合几年。于是,慈禧又“翻供”了,决定再“帮光绪几年忙”。

1887年正月十五,也就是光绪十三年,十七岁的光绪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举行大典,颁诏天下,开始“亲政”。

史书记载,慈禧给光绪规定,每隔一天,光绪必须亲自向慈禧奏报政务,听候训示。遇到重大事情,更得随时请旨,不得有误。

之后,慈禧开始为光绪选皇后,演出了一出“亲戚结婚”的闹剧,这出闹剧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详述。1889年,十九岁的光绪完婚,慈禧将表面上的权力交给了光绪,可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4)无须名义仍然听政

光绪比较懦弱,可偏偏亲政之后表现出立志改革、锐意进取的架势。除了第二年为慈禧办六十大寿时做到了事无巨细外,他也是个“外战外行”,与慈禧不同的是,光绪内战也不“内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法新约》等,就出自光绪之手,当然,慈禧在后面定了盘子,光绪奈何得了她?

没想到,民众反应剧烈,台湾人民发出呼声,坚决要求惩办李鸿章等卖国贼。清廷没有办法,也只好忍痛割爱,将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免去。不过,慈禧把责任推到了光绪身上,使光绪感到了莫大的耻辱。年轻气盛的光绪要找机会,重新树立起自己的爱民勤政的形象。

还有一个中日甲午战争,实际上光绪是“主战派”,但是积重难返的中国海军仍然没有打赢这场战争,后来的“规矩”与以前是一样的,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等等。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崛起,先进知识分子以报国为目标,开始了他们试图改良清廷的漫漫征程。

年轻的光绪敏锐地发现了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主张,也想通过变法使国家日益强大起来,同时也掺着一些“私货”,即把权力从慈禧手中夺回来。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他没有把慈禧的“劝告”当回事儿,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发表诏书《明定国是诏》,正式表示变法的决心,他听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建议,博采西学,推行新政,并且具体到办实业、开银行、修铁路、改革管制等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

皇上要搞新政,守旧势力非常害怕,他们找到慈禧,希望她出面阻止。可老辣的慈禧还要观察一段,于是表示:“既然归政光绪了,就不想干预朝政。”

实际上,慈禧也感到了清朝国力的衰退,但是她不允许光绪用“洋人的东西”代替“老祖宗的东西”。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后,她终于做出决断,就在光绪和康有为等人变法红红火火的时候,慈禧突然打出三张牌:

一是命令光绪免去“军师”翁同和的职务;二是下令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她面前谢恩;三是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加文渊阁大学士衔,统领董福祥、聂士成、袁世凯的北洋三军。与此同时,她指示光绪到天津阅兵,以在天津“解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