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大全集
11099000000147

第147章 宽容——遇事谦让的个性魅力(1)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1874年11月30日是一个特别的夜晚,伦敦的布伦海姆宫灯火辉煌,一群贵族男女在这里翩翩起舞。突然,一位活泼、美丽的贵族夫人连声叫喊肚子疼痛,人们赶快把她扶到就近的一个临时女更衣室。温斯顿·丘吉尔——一个早产儿,就这样非同寻常地来到人间。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十位。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1873年与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人,风姿绰约。不久,她便萌生了嫁给一个25岁男人的想法。然而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了的时候,詹妮25岁的儿子、与母亲要嫁之人同岁的丘吉尔,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所以,请您也一定要勇敢。”儿子坚毅、鼓励的目光,让詹妮义无反顾地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10多年过去了,詹妮的儿子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60岁的詹妮也要再次迎来婚礼。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儿子的那些反对派们。詹妮犹豫了。这次与上次不同,丘吉尔打小就怀有雄心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大理想的能力。她不想因为自己贻误儿子的前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心甘情愿地选择后者。请您不要再有任何顾虑。母亲幸福,我才幸福。詹妮又一次无比快乐地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儿子依然像上次一样,坚强地站在她的身边,而另一边则是比儿子还要年轻的36岁的新郎。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人都做得到。而面对沉重的压力,丘吉尔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作自己的继父,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1908年8月15日,伦敦报纸登载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33岁的内阁贸易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与23岁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娅小姐订婚。举行婚礼的这一天热闹非凡,宾朋满堂,欢歌笑语。证婚人是财政大臣劳合乔治,而他选择的男傧相却是他在下院的一个坚决反对者——休塞西尔勋爵。当时丘吉尔推行一系列争取工人拥护的社会改革,休塞西尔勋爵在内的贵族集团坚决反对这些改革。这里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下院和政治集会上相互咒骂,如同仇敌,但在个人生活中却能成为亲朋好友,相敬无间。在政治生活中虽然是公敌,却不妨碍他们在私人生活中称兄道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这样说过:“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西方近代的这种文化现象是多么的耐人寻味。

不论在什么时候,宽容都比自由还要重要!这种宽容的根本之处是来源于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坚信人人平等,坚信这个世界上最起码的道德底限,对野蛮而没有人性的思维方式坚决说不: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虽然不支持你的行动,但我坚决维护你合法行动的自由!这才是理智的处事方法和思考模式。

邻居家的往来

在遥远的苏伯比亚小镇有一对邻居,一个叫戴维,一个叫哈姆——但他们不是什么好邻居,虽然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事实是,他们彼此都不喜欢对方。

他们之间时有口角发生,尽管在院子里开剪草机修整草坪时,车轮常常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双方连招呼也不打。

有一年夏天,戴维和妻子外出度假两周。开始,哈姆和妻子并未注意到他们走了,本来两家势如水火,注意他们干什么?没看见他们反而清静。

一天傍晚,哈姆注意到乔治院子里的草已经很高了。自家草坪刚刚修剪过,两相比较,看上去特别显眼。对于过往的行人来说,戴维和妻子很显然是不在家的,而且已离开很久了。哈姆想,这等于公开邀请夜盗入户,这太明显了,于是一个想法像闪电一样攫住了他。

哈姆又一次看着那杂乱无章的草坪,但心里真不愿去帮自己不喜欢的人。不管这种想法是多么坚定,可要去帮忙的念头却挥之不去。第二天早晨,哈姆起了个大早,趁自己还没有开始犹豫的时候,就把那块长疯了的草坪修剪好了!自己看着修剪好的草坪,觉得盗贼应该能知道家里有人了,于是就离开了。

几天之后,戴维和妻子度假回来了。他们回来不久,哈姆就看见戴维在街上走来走去,他在整个街区每所房子前都停留过。最后他敲了哈姆家的门,哈姆开门时,戴维站在门外盯着他,脸上露出奇怪和不解的表情。

过了很久,戴维才说话。“哈姆,你帮我剪草了?”他问道。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叫哈姆的名字。“我问了所有的人都说是你干的,是真的吗?是你给我剪草了吗?”他的语气几乎像是在责备。

“是的,戴维,是我。”哈姆说。

戴维站了片刻,像是在考虑要说什么。最后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嘟囔着说了声“谢谢”,马上急转身走开了。戴维和哈姆之间就这样打破了沉默。他们还没发展到在一起打高尔夫球和保龄球的地步,他们的妻子也没有为了借点儿糖或是闲聊而频繁地走动,但他们的关系却在改善。至少,当剪草机开过的时候,他们相互之间有了笑容,有时甚至还会说一声“你好”。

也许搞不好,什么时候他们还会在一起聊天呢,谁又能说的准呢?他们或许还会分享同一壶咖啡,在一起消磨掉一个悠闲的下午,这样发展下去,这只是迟早的事情。幸福和谐的生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宽容的最高境界

在激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了。可也许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

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雷姆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人贵能放下,放下其实就是一种宽容。一个人如果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等等很难让人理解的恶习。这其实就是很了不起了,但是即使是这种人,也难免会不能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你要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让这个繁华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这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最好的教育

宽容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更是一种个人的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学会宽容。

院长是一位和蔼但又对孩子们要求严格的老太太,她规定孩子们不能随意跑到福利院外面去玩耍。因为当时正处在战争时期,孩子们跑出这个院门很可能会遇到危险。一天晚上,院长在孤儿院的果园里散步,突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走近一看,发现椅子上还留有几只脚印,她猜测是有孩子违反规定翻墙去外面玩了。

院长非常生气,她甚至想对这个孩子进行最为严厉的惩罚——逐出福利院。这样一来,以后就不会有孩子再敢公然违反规定了。但是她转念一想:“这样难道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孩子们天真无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这本也无可厚非啊。”于是,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等心情平复之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院长没有把这件事情声张出去,而是走到墙边,把椅子移开了。当她听到墙外有脚步声传来时,便蹲在地上。

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一个孩子翻墙过来。当时天色很暗,他竟然踩着院长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刚刚着地时,才感觉到自己刚才踏的不是那把椅子,而好像是人的背部。他好奇地往墙角一望,发现竟然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