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见义勇为
11132500000043

第43章 让青春任平凡的学习生活中闪先

徐伟,男,1984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顺港乡阳檀村,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24班学生。大学期间他目标远大、理想坚定,2005年10月光荣加人中国共产党;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连续两年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和多次社会奖励金,在学校“耀华杯计算机竞赛”“求实杯数学竞赛”“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多次获奖,荣获校三好学生称号,并被保送为2006级免试研究生;他自强自立、乐观向上,在逆境中锤炼意志、陶冶情操,脚踏实地走出一条自强之路;他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从小事做起、从点滴事情做起,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冰窟中舍身救出三个落水少年,荣获“天津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工业大学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天津市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徐伟这个年轻的大学生,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面对三个落水儿童,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严峻考验面前能够挺身而出,真正履行了入党誓词中向党和人民所做的庄严承诺。

2005年12月27日,天气阴暗,刮着凛冽的北风,工大校园内一如往日地安静有序,同学们都沉浸在期末考试的紧张复习中。下午4:15时,平静的湖上传来了急切的呼救声“救命呀!”“有人掉进冰窟里啦”!路过此地的徐伟,听到呼救后快步向出事地点跑去。泮湖的面积虽不大,但水很深,只见两个少年在冰水中挣扎,其中一个只露出一只手。危急时刻他来不及多想,急忙奔至冰窟旁,俯下身子一只手紧紧抓住冰窟边缘,一只手用力去拉落水少年。突然冰面再次开裂,徐伟和另一个少年也一同掉进刺骨的冰水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险境,徐伟艰难地将三名少年托出水面,并沉着地帮助他们用手扒牢冰面,嘱咐他们别动,而后自己双手紧紧扒住冰缘,用力往冰面上爬,刚刚探出上半身不料哗啦一声冰又塌了,他再次扑通栽人湖中,双手和胳膊多处被划伤,鲜血汩汩直流。他强忍疼痛回过头对三个吓呆了的孩子说:“你们别害怕,我一定能爬上去,而且也一定能把你们救上去,你们要坚持住!”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爬上去,一定要救出三个孩子”。他找到周围一块较硬的冰凌急忙死死抓住,接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奋力一跃爬上了冰面。这时远处有人闻讯赶来,但周围的冰面已经开始摇晃,为了避免出现更多地危险,徐伟冷静地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再过来了,把你们的木棍递给我”,利用这根木棍,徐伟将仨少年一个一个从冰窟中拉上来。三个少年得救了,徐伟筋疲力尽地坐在那里,累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徐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校园内外。他的同学激动地说:“你是我们大学生的光荣和骄傲!”他的朋友发短信说:“你是一条真正的汉子!”

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的人,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具有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徐伟正是这样一位有志有为的青年,他把爱祖国爱人民化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争先的动力。

徐伟下铺的徐纯芳清晰地记得一个休息日的下午,同学们在宿舍里聊天,一个同学随意问了一句:“小伟,你以后想做什么?”“搞科研!”徐伟坚定地回答。“为什么?”大家有些诧异他的干脆和坚决。“因为中国的科研技术现在还不强,有些领域被一些发达国家垄断着,经常卡我们的脖子!”徐伟激动起来,“振兴中华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好好学习!”

学习上徐伟抱负远大、目标明确。四年来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数一数二。他的大学生活非常有规律,甚至于有些刻板。他每天按时起床,早早到教室自学。下课后,别人还在休闲放松,他又准时背起书包,到自习室去了。上课时,他永远坐在前排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认真的听课、记笔记,不放过老师的任何一句话。

学习上徐伟善于思考、富于创新。有一次上课时,他突然举手说,教材有错误,同学们一片哗然:“课本居然有错误!”老师也很吃惊。课下,师生们研究了半天,发现果真是错了,这件事情在同学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还有一次,老师在讲磁场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电场和磁场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为了验证老师的这句话,下课后,徐伟尝试用电路里的戴维宁定理去计算磁场里的一道题目,发现计算出的结果是一模一样的。他赶紧把这个解法写在作业纸上交给任课老师,老师看到也非常激动,上课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班的同学,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学习上徐伟不畏艰难、勇于攻关。05级研究生王永超说起徐伟深夜1点造访很是感动。参加电子大赛时,王永超所在的小组遇到了困难,请徐伟帮忙,白天见了一面并介绍了遇到的难题,谁知深夜一点多,王勇超突然接到徐伟的电话要和他探讨自己新的思路。郑羽老师说,徐伟为了探索《万年历》中闰年的计算方法,自学难度极大的离散数学,为了弄清楚一个知识点,他把1969年至今的图书馆英文文献全部查了一遍。

徐伟在学习上的那股痴劲,多次成为同学们的美谈。一天,有位女同学问他一道题,当时,徐伟没有做出来。过了几天,他远远地看见那位女同学就兴奋地喊:“我做出来了!”“我做出来了!”那位同学瞪大了眼睛不知所云。原来人家随便问一下,而他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这道题目呢。

徐伟不仅有过硬的文化本领,同时又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助人为乐、懂得付出,几年来,他用一颗火热的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把团结友爱的精神播种到每一个同学心中。

每天下课回到宿舍,徐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宿舍还有没有开水,没有了,他就会把所有的暖瓶打满热水。每次他去打饭,都会问问宿舍的同学需不需要帮忙带饭。早上,徐伟总是早早起床,做好宿舍卫生后,按时叫同学们起床,督促大家去上课……

徐伟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地帮助同学是人所共知的。他的笔记本、复习提纲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资料,特别是到临近考试时,只要同学有问题,他就放下自己书,耐心地给予解答。原瑾说自己不想考研了,徐伟听了比她还着急,千方百计的鼓励她,有一天徐伟约她一起去图书馆,说是借图书证用一下,谁知徐伟把借好的5本书往她怀里一放,说:“这书是我帮你借的,对你考研一定有用。”原瑾站在图书馆里感动得快掉下眼泪了。

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是徐伟一贯的作风。有一年放寒假,徐伟好不容易才买到了一张回安徽老家的座票,这是他上大学以来第一次买到座票,心里很高兴。而他的同学孙云燕家有急事却因买不到车票愁眉苦脸,当徐伟了解到自己买的这趟车正好路过她家时,便毫不犹豫地把车票给了她,而自己却在挤满人的一趟慢车上整整站了十四个小时才回家。

同学和老师说到徐伟时都情绪激动,有的眼里含着真情的热泪。

徐文华说:电子大赛的4天4夜,我们一直待在实验室,有一天凌晨三点多了,我们决定休息一会儿。徐伟用椅子帮我搭铺,而他自己却蜷着身子睡在实验台的一角上,六点醒来,发现他又站在试验台前了。

卢灿坚说:我们有时把衣服晾在水房里就忘了,总是他帮大家收回来,然后一一分给大家。

薛青说,一次上自习的时候,一名素不相识的同学忽然晕倒了,徐伟立刻上前帮助,并及时联系送往医院。

王丽清老师说,徐伟很瘦,却两次主动报名献血,第二次献血时,因名额限制没有献成,还非常难过。

在大家的眼里,徐伟对同学如春天般的温暖,夏天般的火热。退休的老党员、兼职组织员刘钊曾问他,“你人党的动机是什么?”“我入党就是要为大家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徐伟坚定地说。

徐伟是贫困生,但他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逆境中锤炼意志、陶冶情操,发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精神,既富有崇高理想,又脚踏实地,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为贫困生做出了榜样,是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这次冰湖救人,徐伟手机掉到水里坏了,被救学生的家长给他送来了1000元,还要给他买个新手机。而他却把家长给的1000元捐给了天津市联合助学基金会,并在信封上写着:请交给那些更需要的人。第三天又急忙通过老师告诉家长:“手机已修好,不要破费了!”有人说他傻,但了解徐伟的人说:“徐伟这样做在大家的预料之中,他虽贫困但更重情义。”徐伟将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给大家的印象是自强不息、谦和孝顺、重情重义。徐伟不仅有过硬的文化本领,更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他助人为乐、勇于奉献,时刻表现出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徐伟来自贫困家庭,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社会的关爱、父辈的影响,给徐伟的意识打上深深的烙印,那就是:多做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每天下课回到宿舍,徐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宿舍还有没有开水,没有了,他就会把所有的暖瓶打满热水。徐伟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地帮助同学更是人所共知的。他的笔记本、复习提纲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习资料,特别是到临近考试时,只要同学有问题,他就放下自己的事情,耐心地给予解答。去年年初,同学原瑾说自己不想考研了,徐伟听了比她还着急,千方百计地鼓励她。有一天徐伟约她一起去图书馆,说是借图书证用一下,谁知徐伟把借好的5本书往她怀里一放,说:“这书是我帮你借的,对你考研一定有用。”有一年放寒假,徐伟好不容易才买到了一张回家的座票,这是他上大学以来第一次买到座票,心里很高兴。但当他听说同学孙云燕家有急事却因买不到车票而一筹莫展时,便毫不犹豫地把车票让给了她,自己却在慢车上整整站了14个小时才到家。

大学四年,徐伟两次主动报名无偿献血,第一次献完血后,第二次因名额限制没有献成,他当时还很遗憾。同学们劝他说:“一次就行了,没必要次次都争。”徐伟却说:“国家号召无偿献血,大学生应该尽义务。”去年10月,徐伟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位退休的老党员曾问他:“你人党的动机是什么?”“我人党就是要为大家、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徐伟坚定地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实践中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徐伟朴实、谦和、自强、自信。几年来,徐伟多次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和多项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冰湖救人后,鲜花和荣誉纷纷向徐伟涌来,徐伟依然是原来的徐伟。问及冰湖救人义举,他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遇上这事大家都会这样做的,我是正好赶上了”。面对未来,徐伟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说:“选择读研究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科技创新的能力。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为了应对挑战,就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前涉猎交叉学科的知识信息,提高驾驭高新技术的水平,将来能够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多尽一份力。”

名师点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徐伟的身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采。时代需要英雄,时代更需要弘扬英雄的精神。他是优秀大学生的代表,从他们平凡的足迹中释放着无穷的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