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尊师重教
11133900000005

第5章 薛谭学歌

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个最著名的歌唱家,名字叫秦青。薛谭也喜欢唱歌,慕名投于秦青的门下,学习音乐。秦青满腔热情地教薛谭吊嗓子,解歌词,指导他弹琴击节。一开始,薛谭还能专心学习,进步也很快。谁知学了几支曲子以后,薛谭就浮躁不安了,以为唱歌就那么回事,每首歌只要凭着兴趣拐几个弯儿也就行了,好在自己天生一副好嗓子,多唱几次也就会超过老师,何必在这里受拘束,不如回家算了。于是,薛谭悄悄地收拾行装,准备辞别老师回家。秦青看透了徒弟的心思,就微笑着说:“你既想走,我也不好勉强挽留,明早在郊外十里山亭之上,我为你饯行。”

次曰清晨,薄雾消散,晴空如洗。秦青让琴童摆上酒菜,与薛谭对饮。饮酒中间,秦青说:“你在我这里学艺数月,今日离别,请唱一首歌,作为纪念。”薛谭自以为已经人门,就放开嗓音,纵情讴歌,满以为老师会赞扬他呢,谁知歌唱完了,老师的脸上纹丝不动。沉默了一会,秦青突然拨动了瑶琴,铿锵几声,打破了沉寂。他对薛谭说:“你我师徒一场,让我也答歌一曲,给你送行吧!”接着弹起瑶琴,打着拍子,唱起了当时楚国流行的民歌《无衣》,那歌声悲壮、昂奋,婉转有致,时如山岳摧崩,时如铁骑撕鸣,时似流水潺潺,时似山风呼晡,行云为之遏止,飞鸟为之敛翅,山林为之唱和。薛谭惊呆了,几个月来,从来没有听过老师唱这么好的歌,这和自己刚才自鸣得意的呕呀之声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薛谭感到惭愧、悔恨,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说:“老师,我……”秦青没让他说下去,他拉着薛谭的手,给他讲了战国时另一个著名的女歌手韩娥的故事:韩娥是韩国人,她专心学习唱歌,整天曲不离口。由于战乱,她避难到了齐国,为了生计,在临淄卖唱。她那美妙绝伦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以至她离开了唱歌的房子三天,人们还感到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这样的造诣是单凭好的嗓音不刻苦练习绝对达不到的。

薛谭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心情越发悔恨激动,也深深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一头扑在秦青怀中,动情地说:“请恩师重执教尺,再收拙徒。”秦青见他回心转意,有所醒悟,便接受了他的请求。从此,薛谭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再也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了。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唱歌能手。

一天,在秦国都城咸阳的章台,秦青要为他的高徒薛谭举办音乐会。消息传开,人们潮水般地向章台涌去。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薛谭走上台来。他一首接着一首,唱了许多首各地的民歌和当时的流行歌曲,歌声有时清越悠扬,有时婉转凄切,声声发自内心,字字充满情感。歌声感染了广大听众,千万人跟着和,台上台下,气氛热烈。

音乐会结束了,但听众不忍离去,一再欢迎薛谭再唱一首,许多人喊着叫他讲讲为什么唱得这样好。薛谭深情地望着台下的秦青,激动地说:“我的一点成绩,应该完全归功于我的恩师。是老师教我掌握七音六律,教我学会敲编钟、击边磬,教我学会笙、琴、箫、鼓等乐器的演奏,并使我立志苦练……我的秦恩师就在那里。”人们顺着他的眼神寻找秦青。在阵阵欢呼声中,秦青被人们簇拥着举过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