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易经教你闯社会
11136200000023

第23章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3)

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员工的积极性。不仅是人才,一般的员工都需要适得其所。想招引人中“凤”,就要筑好巢,就是用人机制的灵活。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人才积极性,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空间和平台。

第三,福利保障。

福利待遇除了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对于企业内部,还有一个有弹性的奖惩机制,这样可以形成员工的良性竞争,带动企业的发展生气。企业发展起来了,要懂得给予有功之臣合理的回报。

一位营销学的专家,把当领导比喻成修行,需要不断地进修,才能掌握好企业航行的方向。这就好比一口井再好也需要不断去维修,不断地提升个人领导能力,提升为下属创造机遇和利益的能力。这样,一个领导者的位置才能越做越大,越坐越稳。

49.革卦——变革一切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

“革”本意是将皮加工成为革,这个过程就有了更新的意思。《易经·革》有云:“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意思是,适当的变革才能取信民众。

变本身就是生命的常态,而变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果断采取手段,破旧立新,淘汰旧的事物,建立新的体制。比如,国家体制落伍,由盛转衰,出现萎靡状态,此时,就要着手进行改革,否则持续下去,腐朽的思想根深蒂固,国家就危险了。

国家如此,个人和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人不懂得变革自己,不懂得更新自己的旧思想,只能成为老古董;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最后就会在竞争中被剔除。

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拥有意大利“最伟大的现代厨师、美食家”美誉的马尔克斯,出生于餐饮世家,这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从瑞士卢塞恩的酒店管理学校毕业后,就不再接受老师们循规蹈矩的教育了。

1993年,马尔克斯去了意大利,他在靠近米兰的地方创立了自己的餐厅,去实现自己的美食创意。他说:“日本的厨师,把菜的标准统一作为追求的境界,而在意大利厨师看来,如果每一道菜的结果都一样,那我就不是厨师。”

他的烹饪理念,就是永远要与众不同,要有自己的风格。好的美食不怕时间久,关键在创意。他对创意的严格要求,让他成为第一位获得三颗米其林星的意大利大厨。他培养出来很多优秀的弟子,每个弟子风格独特,让他的烹饪理念得以好好传承。

马尔克斯把厨艺当作艺术一般神圣对待。他手中烹制的美食,都像艺术品般,给人无限遐想。没有创意的美食,品尝的人也会味同嚼蜡。艺术家如果没有鲜活的创意,作品一定死气沉沉。

所谓“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时代的进步,必然会淘汰落入窠臼的落后者。想要不断推陈出新,就要从观念上开始革新,观念的改变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条件。

而当我们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就要着手执行了。

值得注意的是,变革固然好,同样有危险性,失败就很能让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短时间内挫败,非但得不到锐意创新的成果,还可能造成个人信心大打折扣,企业遭遇同行的打击,或者国家震荡,民怨颇多。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变革失败呢?现在,我们来看看《易经》给我们的答案。

时机不成熟,需要等待

《易经·革》曰:“初九:巩用黄牛之革。”意思是,用黄牛皮带牢牢拴住。

为什么要牢牢拴住呢?因为时机不对,所以,要谨慎而行,延迟变革时间。选择变革时间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都是一门艺术。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的变革——跳槽。

一个人想要跳槽,首先个人能力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有本事去赢得更高一级的薪水和职位。但是,如果能力还很低,只是因为目前工作的辛苦或者简单而跳,那么没有实力,跳到新岗位,依旧如此。

另外,一个人有了能力,也暂时不能动,还要看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比如,现在是不是企业的招聘期,自己手上的工作是不是已经完成。

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企业招聘期,很难找到好工作,如果手上任务没有完成,自己在办离职手续时就比较困难,甚至还会因为办理离职遭到现在的同事或者领导的埋怨。所以,变革不仅仅自己想变就能改变,需要权衡各方面利弊而行。

积累时机,大胆执行

变革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是说,对时机而言,我们做的只有等待,相反,想要成功,必须自己在趋势的引导下,创造时机。

《易经·革》曰:“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意思是,时机成熟时进行变革,这样变革就不会失败。

《易经》这里说“乃革”,就是等到一定时刻,就去革命。这里的等,并不是坐等,而是在自己的创造中等待,积累自己的变革势力。

顺应民心,谨慎执行

《易经·革》曰:“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意思是,轻率出兵就会有危险,坚守正道能防止危险。变革的议案需要多次研究,顺从民意。

历史上的变革很多,除了商鞅变法,还有王安石变法和王莽改制。最为成功的就是商鞅,彻底失败则是王莽。为什么?因为王莽的做法是不得民心的,妄想回到奴隶制度。

相应的,王安石变法则是因为没有权衡各方面的利益,比如,过度地削弱了贵族的权益,遭到了坚决地抵制,最后失败。王安石也遭到了大臣的弹劾,最终下台。所以,想要变革成功,必须谨慎,多次研究修改,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

《易经·革》曰:“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意思是,悔恨消除,有民众的信任,变革才能成功。

想要习惯一种模式的人去接受另外一种模式。这就必须让对方认识到新模式是优秀的。当然,新模式的条文固然有说服力,但是,真正执行者的信用更是说服的关键。

有句话讲,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想要变革,先要立信。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变法,为了让百姓相信变法能坚决执行,他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对围观的百姓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能拿到五十两银子。”钱不少,但是,大家觉得这事太好了,不相信商鞅能兑现。这时,一个人走了出来,扛着木头就到了北门。商鞅看木头到了北门,当场命人拿出五十两银子。

一时间商鞅立木的事情传了出去,众人也纷纷相信商鞅能切实做到变革中的法令。

想要做成一件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商鞅变法虽然天时已到,国君也支持,但是,没有百姓的认可,一旦大贵族阻挠,变革必然也会失败。所以,想要成功必须争取到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这就是等待时机中我们需要做的。因为变革本身会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只有做好各方面的平衡才能取得胜利。

当然,变革是不是成功,最后的结局是重要的。比如,我们说跳槽成功了,薪水得到提高,职位也得到了提高,职业前景得到大大的改善,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是企业效益得到大幅提高。所谓成败论输赢正是如此。

50.鼎卦——如何实现人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鼎是古代烹煮食物最重要的器具之一,底下有三个脚,中间有个大肚子,上面有两个中空耳朵。煮食物时,在底下烧火,在鼎的肚子里放上食物,慢慢煮,生食物就变成了熟食。

古人对食物有本能的敬畏心理,所以,历代帝王一直强调民以食为天。而作为将生食改变成熟食的鼎,古人也很有敬畏心理。周朝时,天子造九鼎,以安天下。九鼎成为各诸侯竞相追逐的对象,认为拿到九鼎就坐稳了江山。

今天九鼎成为历史中的器物,但是,鼎本身代表的稳定和超越,却没有改变。因为我们仍旧在追求人生的鼎盛,追求人生从量变到质变。

在《易经》里,鼎卦讲的就是如何彻底更新自己的生活,突破限制,达到人生的高峰。现在,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打好根基,慢慢积累

《易经·鼎》曰:“九四:鼎折足。覆公粟,其形渥。凶。”意思是,鼎足折断,打翻了食物,鼎身肮脏不堪,凶。

想要鼎能煮食物,必须保证鼎的三条腿是好的。任何一条腿断了,鼎就会倾倒。人也是如此。如果在追求中,根基不稳,就会关键时候掉链子。所以,平时就要从点滴中积累自己的势力,将根基稳固下来。

古人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小步骤的努力,就没有大步伐的超越。

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不是神话,它是积累成熟后的飞跃。所以,积而难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操之过急,积累不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才有满腹经纶;事业需要积累沉淀,才有宝剑出鞘的瑞光。积累是毅力的考验,从微小到伟大,都必须有足够的积累。不论是时间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还是能力的积累,都是为成功做的铺垫。

上个世纪初期,有两个年轻人,为着各自的人生不断努力。一个日本人,一个美国人。

日本人,每月坚持把工资和奖金的三分之一,存进银行,不曾懈怠。即使很多时候他的生活因此很拮据,他也咬牙照存不误,宁愿借钱也不动用银行的钱。

与他相比,那个美国人的情况更糟,他整天蜗居在狭小的地下室,面对墙壁,看着画在纸上的数以百万的K线,有时候可以对着K线,凝思几个小时。

后来,他索性收集了美国有史以来所有证券市场的记录,从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规律。没有薪金,他的生活不得不依靠朋友救济。

两个人在这样的处境中,延续了六年之久。

这六年里,日本人用勤俭节约积攒了五万美元;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的证券市场形势,还有几何学和星相学。

六年后,日本人用他艰辛积累财富的经历,打动了一位银行家,银行家为他的创业提供了一百万美元的贷款,创立了日本的第一家麦当劳,从而成为麦当劳日本连锁企业的掌门人,他的名字叫藤田田。

同样是六年,美国人成立了自己的证券公司,并发明了“时间控制因素”这种证券市场走势的预测方法。他就是华尔街靠理论研究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他叫威廉?江恩。他的“波浪理论”,在世界证券市场上人尽皆知,成为金融从业人员的必备知识。

藤田田为了创业,节衣缩食攒钱起家;威廉?江恩为了创业,一头扎进枯燥的K线理论研究中。两个看似毫无瓜葛的故事,却告诉了人们一个相同的道理:成就大事业,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为成功创造条件。

我们身边,梦想成功的年轻人很多,他们渴望用成功证明自己。然而,智大才疏,眼高手低,成了阻碍他们成功的最大障碍。事实上,成功需要的是根基,是原始积累,任何人都只有经过足够的积累,才能爆发出生命的能量。

记住:成功需要积累再积累。天道酬勤,水滴穿石,不放弃任何小的进步,定能积小胜为大胜。

拥有切实的目标

《易经·鼎》曰:“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意思是,鼎内有食物,我的妻子有病,不能和我同吃(但病会痊愈),但还是吉利的。

鼎内没有食物,烧再多的火,都不可能尝到美味的食物。但是,如果有食物,即使暂时没有人和自己一起烧火,分享食物,自己也能吃到美味。

人生也是如此。一个人奋斗拼搏,没有切实的目标,再努力都是在做无用功。可以说,目标就是鼎内的食物。没有了目标,即使有再多的人帮助,也不会成功。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跟踪调查,叫目标对人生的影响。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

第一次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百分之三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百分之十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百分之二十七的人,没有目标;

百分之六十的人,目标模糊。

以后的二十五年里,是他们漫长的职业生涯。

二十五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些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百分之三的人,二十五年间,他们始终奔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并克服了遭遇的各种困难,最后,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百分之十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因此,他们成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并安于这样的生活。

百分之六十的人,他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很安稳,但都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百分之二十七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怨天尤人,对这个社会很不满意,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想想看,二十五年之后的巨大差距,只不过就是因为当初,那百分之三的人有目标,那百分之二十七没有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会从有目标的那一刻,着手准备,慢慢积累。

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一辈子碌碌无为,到年老时,回忆里到处都是遗憾。

有人为成功总结的法则是:目标+行动。追逐成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漫长的路程,考验的不仅是耐力,还有智慧,对目标划分的智慧。

关键时刻,注意细节

《易经·鼎》曰:“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意思是,鼎耳坏了,搬不动食物,鼎里的野鸡没有人吃,又碰巧下了雨,美味受到了损坏,但是,最终还是好的。

《易经·鼎》曰:“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意思是,鼎耳是黄色中空的,有金属的鼎杠,是好的。

古人用鼎煮食物的时候,往往是在户外,但是,如果想要分享食物,那就要把鼎抬到屋内。如果鼎耳坏了,食物即使熟了,最后也会影响食用。在这里,《易经》暗指我们追求目标,在即将完成超越,或者已经完成超越、分享胜利时,就必须看好自己的成果,小心谨慎,避免因为小失误功亏一篑。

我们看体育比赛,一个人平时的努力积累和对目标的坚持很重要。而当他到了比赛期间,鞋子、衣服甚至头发和手部、脚部的打理也相当重要。因为任何细节的忽视都可能造成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总结来说,一个人想要成功,先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其次要有坚持的韧性,最后还要胆大心细,规避任何小问题引起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