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有电,生产就能开展,沙漠的治理就有希望,金沙湾治沙站取得的实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金沙湾治沙站起步较早,研究中心建成前,这个站就已经在沙漠改造方面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局部治理初见成效。这一成果的取得,要归功于杨子华书记率领的青山县一班人和刘万忠一伙矢志改造沙漠的人们的努力。
这些年来,青山县对沙漠治理非常重视,一方面给予了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沙漠环境的改造。压沙、植树这两项劳动,是青山县各单位每年春秋季节都要进行的一项义务公益劳动。而刘万忠他们更是不敢懈怠,常年奋战在治沙站上,一面压沙植树,一面护林养林。经过全县上下坚持不懈的顽强努力,站区内的环境大为改观,尽管林区的管理模式还很落后——仅仅只是在风沙口埋压了部分沙障、有计划地栽植了一些防护林,对站区进行了封堵,禁止人畜进出林区;依靠有限的自然条件,栽植了部分耐旱、耐寒的沙生植物;实验性地开垦了部分沙生植物种植园地……但就是这样的治理,也使得沙漠中的原始沙生植被被激活了起来,许多濒临消失的物种得到了有效恢复。现在,黄河水马上就要被引到青山平原上来了,八百里腾格里沙漠,也在黄河水的覆盖区内,省市县三级部门根据中央“防治风沙灾害,治理西部环境”的要求,决定给腾格里沙漠林区配送水电。这一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无疑会给腾格里沙漠的治理带来更加喜人的变化。人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腾格里沙漠林区内,除了原始植被很快地得到恢复,一些过去在沙漠中很难育成的物种,也将被一一培育出来。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沙漠环境虽然恶劣,但只要治理方法科学,火电条件具备,即使“死亡之地”,也照样可以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金沙湾林区,占地在八百平方公里以上,刘万忠们最早时候栽种的沙枣树、榆树、红柳和杨树已经连片成荫,这些树木夹杂在林间的桦条、梭梭、黄茅柴、白刺等沙生植物之间,跟它们生长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密实的大网,罩住了涌动的沙丘,将这片沙漠牢牢地固定了下来。
林区内开垦的“种植园”也初具规模,给这些常年奋战在治沙前沿的沙漠护林员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使得职工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也使他们的治理沙漠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如今,黄河水就要引进林区中来,想到沙漠为人类带来财富的时日就在眼前,刘万忠他们的心中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美。
更加高兴的人还有两个,那就是张学武和赵楠。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心中的理想就要变成现实了,他们似乎看见,一个崭新的绿洲已经在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中建成,他们心中的理想也已经得到了实现——大片的沙湾中,建起了结实耐用的沙漠日光温棚和沙漠养殖暖棚;高大的沙丘上,长满了果实累累的林木;茂盛的树林里,节水喷灌水龙头正在喷洒白色的“云雾”,太阳照在这些云雾上,形成了一弯一弯美丽的彩虹;一座座沙漠工厂,在沙漠林海深处矗立了起来,给曾经荒芜的沙漠带来了无限生机;沙漠生态物品加工工厂内,机声隆隆,用红柳、梭梭、桦条、沙枣树加工出的木工板,结实耐用,深受世界各地的喜爱;用各种果蔬和沙漠中草药加工的环保果酱、酒类饮料,品质优良,特色分明,行销世界各地,给过去不名一文的沙漠带来了滚滚财源;沙漠特种花卉种植和动物养殖,更是人们喜闻乐道的珍品……
张学武和赵楠信心满怀,决心为彻底改变沙漠的面貌做出更大的贡献。——沙漠给他们提供了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国家林业局作出的“要把黄河水引到腾格里沙漠中去,彻底治理西部土地沙化问题”的决定,为他们插上了实现宏伟理想的翅膀,他们所从事的沙漠资源开发事业,必将在人类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斗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壮美史诗!这使他们深刻地感到了为国奉献的光荣和自豪!
“固定流沙,这是治理沙漠的基本目的,但不是最终的目的。治理沙漠的最终目的是要改造沙漠,化害为益,使沙漠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张学武和赵楠的沙漠治理的基本思想,他们的这一研究思想,跳出了沙漠治理方面的传统思维,把治理沙漠的目的定位在了改造利用上,致使建立在传统意义上的沙漠治理的方式方法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也使得治理沙漠的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他们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体现。
金沙湾治沙站,在治理沙漠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刘万忠、张学武、赵楠这些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也是人类在治理沙漠方面不断探索求新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因为金沙湾治沙护林站的沙漠治理工作起步较早,在治理沙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还在于金沙湾治沙站在治理沙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资源!同时,还得益于张学武和赵楠在早期的沙漠治理研究过程中,也对金沙湾治沙站给予了格外的照顾——将它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了高度关注。他们不仅在林区内成功栽种了一批适于当地生长的抗旱抗寒草木,引种了部分经济林木(只要管理得当,枣树、果树、杨柳、松柏等树种,都可以在沙漠中成功栽种),而且他们还特别重视了沙漠土地开发利用的研究。他们利用沙丘阴面沙粒活动频繁但利于保墒的地理特点,在沙面上埋压沙障,然后在沙障网格中种植易于成活的树木和沙生植被,让它们牢牢地固定住沙丘,使它不再移动,从而达到既便于植被生长,又能够牢固拴锁沙丘的目的。利用沙丘阳面地面平坦、日照充足、保温避风、适合种植耐高温作物的特点,在那里开垦了大小不等的“园子”,在这些“园子”里种植沙荄、沙葱、沙蕨等沙生植物,使得沙生野菜得到了开发利用。
为了验证沙漠土地的开发价值,张学武和赵楠还非常重视在沙漠中进行园林项目的开发实验。他们在沙漠中选择了地形比较平坦、占地面积相对宽阔的“台”“槽”作为实验场地,在那里开辟了沙生植物选育“实验基地”,专门在“实验基地”里培植能够适应沙漠环境的各种沙生药材和食用蔬果,用以提高沙漠土地的经济品位。这些“实验基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着宽阔的土地、葱郁的树木、平坦的道路、整齐的房屋的“实验基地”,严格地说来,它只是在张学武和赵楠的指导下,刘万忠他们在八步沙、麻黄槽和三岔台那里开垦出的几处旱作土地——那里沙丘分散、地势比较平缓,便于开垦农用土地。人们在这沙丘间平整出数十块大小不等的“园子”,用于沙生植物的种植。
这样的“园子”,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有二三亩;面积小的,仅只三二分。它们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一片沙漠中,便于集中生产管理。刘万忠他们挖出的那眼水井,装备起来之后,在方翔楠教授和张学武、赵楠的反复努力下,建成了第一批“沙漠日光温棚”,实现了沙生植物的反季节种植,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张学武和赵楠把这些“园子”总称为“基地”,因为它们的构成模式,更加接近他们所设想的“治理沙漠,为人类所用”的模式——这是在他们的科研成果理论指导下开发沙漠土地所取得的“成果”。麻黄、甘草、锁阳、苁蓉,是“基地”里首先培育成功的沙漠旱作药材,它们已经在“基地”里成功实现了“规模种植”,并为“基地”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更多的沙生植物还在试种之中,枸杞、沙棘果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这是下一步要推广种植的两种沙生植物。
他们把这样的沙漠开发模式称之为“实验基地”,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他们希望在不远的时候,将这里真正变成他们所设想的“实验基地”。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因为这一“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沙漠的传统认识,使得“百害无益”的沙漠,也能够为人类所用。但是,这一“发明成果”的取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当初在沙漠中开垦土地、种植沙生作物的时候,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思想观念的转化是一个方面,受累流汗是另一个方面的事情,更加不易的还有肆虐的风沙给他们带来的各种打击:摧毁农田、掩埋秧苗、吞噬即将成熟的庄稼,那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不容易!不容易……要征服沙漠,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
想想那些已经远去了的治沙岁月,刘万忠感慨万千,许多难忘的事情一下子又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清楚地记得那些年治沙护林的每一个日子,特别是记得治沙站刚刚建起的那段岁月,他不知道这些年来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刘万忠不时地想到已经过去了的那些艰难的治沙岁月。
那年,他和杨书记击掌为盟,立下了军令状,便带着一帮老哥们走进了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他发誓说,风沙不息,治沙不止,就是将这把老骨头交给沙漠,也要把沙漠的事情办好,也要还给青山县一个山青川绿的美好世界。但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治沙的工作竟是那样的艰难。其中的酸甜苦辣,岂止一个“苦”字了得!他真切地感到:要彻底改变沙漠的模样,就必须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辛和坎坷,与沙漠的斗争,也将耗费掉他毕生的精力。对些,刘万忠无所畏惧,因为他懂得,在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大西北,人类同沙漠的斗争,还只是一个开始,这样的斗争,将充满他未来岁月的漫长征途。那些日子里,最让他们头疼的事情并不是生活上的困难,而是可恶的风沙灾害对于劳动成果的一再摧毁。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的,经过了十数天甚至数个月辛勤劳动刚刚平整出来了一块园地,而且也在这块园地上栽种了树木草药,但是仅仅只是一场风,他们的劳动成果便都被风沙埋压得找不到了踪影。为此,他们没有少诅咒过可恶的老天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