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四年,肃州城外。
沙海茫茫,落日像是红透了的生铁,在天际灼烧着大地。一匹快马从东方飞驰而来,城门缓缓升起,带着伤的马蹄丝毫没有放缓地奔入城中,掀起黄色的沙,黑色的沙,红色的沙;城门又重重地砸入地里,好似从未打开过。
“路上出了什么事,怎地会受伤?”开口的是个身形仿似迟暮之年的老人,语气中并无担忧之情却是透出了一丝惶恐。
“孩儿方才刚出洞便遇到了一班人马围着数辆马车,四周遍布尸首,本以为是寻常沙盗并不想惹事上身,谁料那群人竟想对孩儿不利,孩儿只得奋力拼杀了这十余人。孩儿已将尸首都焚之一炬,只是在一辆马车内发现了这个。”说罢马背上的行囊里传出一声啼哭,这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抬头请示了一下老人,从行囊里掏出了一个襁褓,婴儿水汪汪的眼睛正瞧着老人犀厉的眼神,顿时又哭了起来。
“父亲,孩儿实在不忍下手,更不忍将他留在荒漠之中,只好将他带了回来,还望父亲恕罪。”那年轻男子说罢变跪在老者面前,又从怀中掏出一块牌子,“还有,这块令牌是孩儿在那群蒙面人之首身上发现的,孩儿并不认得,只得带回来给父亲参详。”
谁料老者的目光刚移到令牌上,眼中的惶恐仿似要迸发出来一般,身形都有些不稳:“这,这,正儿,速与我前去你焚尸之地,此子暂时交给婢女照看。来呀,备马。”身旁一名婢女忙接过了襁褓,两人便带着数名轻骑向城外驰去。
这叫正儿的年轻男子今年二十有六,而这老者便是他的父亲刘昉,其实也才四十有五,这刘昉乃是当今圣上御封的柱国公,是有定策之功的开国功臣,只是近年来不问政事整日游山玩水美酒佳人相伴,让圣上颇为失望,而这刘正是其长子,却并未在当今朝堂上有一官半职,此事说来话长,刘正儿时与圣上的嫡长子颇为要好,只是四年前嫡长子被废为庶人,而当今取太子而代之的二皇子素与刘正交恶,便尊了父命来了这荒漠。
一班人马在荒漠中疾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焚尸之处,地上还有些碎衣烂衫并未焚净,刘昉望了一眼四周,命道:“寻了这里所有的杂物,一并烧了,再以黄沙埋了,切不可遗留半点蛛丝马迹。”
刘昉长舒了口气:“正儿啊,你可知那些是什么人?这弥天大祸已经酿成,只盼是被发现的晚些罢。”
“孩儿不知,只是父亲迟早要反,即便是皇上的人又如何呢?”刘正有些不以为然。
“混账!”刘昉一声低喝,“在外莫提此事!你当是现在万事具全只欠东风?你可知要是让皇上早早的发现了这兵甲库,我们苦心经营这么多年都是要付之一炬!”
见刘正低头不语,刘昉接着说道:“这令牌乃是皇上的潜龙令,皆是给他那潜龙卫所用,你所说的那些被杀之人,怕就是刚刚被贬路过此处的独孤颎满门了,只是这潜龙卫必定不是皇帝老儿所遣,怕是你那对头开始动手了。”
“杨广?!他怎敢如此?!”刘正还在疑惑为何皇上会遣人来次暗杀,听到是自己的老冤家,确是万万没有想到。
“你有所不知,数月前皇上卧了病榻,这些日子一直是太子监国,当今太子与独孤不合世人皆知,眼下皇上就算知道是太子所为怕是也无心约束了,只怕等他残烛燃尽时我等的日子要一天比一天难过了。”刘昉叹了口气,“各项准备都加些急,等那小子注意起你,日子就到头了。”
一行人回到城内已是亥时,父子俩刚坐下来,方才抱走婴儿的婢女便呈上一封书信,刘昉打开看了一眼道:“你可看过这信?”
那婢女闻此顿时跪了下来:”奴婢不敢,奴婢在襁褓里发现此信便藏于怀中,未曾看过一眼。”
刘昉瞄了一眼那婢女,转头对刘正使了个颜色,刘正轻叹一声,带着些许的不情愿,并不起身一掌便出,只见那婢女满脸还是恐慌的神色,待刘正收掌,此女已然七窍流血倒地而亡。
“你的小隐神功已是练至三层了,这速度还是有些慢了。”刘昉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满。
“父亲息怒,方才一掌孩儿只是随便一击,孩儿其实已离四层不远了,想必再有一年即可。”
“还需勤加修习,你的实力越高,保命的机会就越大,切莫不可狂妄自大。”刘昉捋了捋胡须,边说着边向那婢女的尸体挥了挥袖子,顷刻之间,尸体竟化为了无数齑粉,散在了空气中。
“孩儿谨遵教诲!”虽说知道父亲功力高深,刘正还是暗自吃了一惊,却不知父亲的功力已到了几层,“却不知方才那封信都写了什么?”
刘昉又轻叹了一声,道:“不出我所料,此子便是独孤颎的幼子,方才那信记了此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怕是早有预料会遭遇不测了。”
“这独孤颎与咱们也有世仇,那您还留不留这幼子一条性命?”刘正确是有些不忍。
刘昉笑了笑:“这独孤颎是与我不合,只是这刚出世的婴儿又有何仇,方才看了眼此子的筋骨,怕是比我还要适合这小隐神功,把此子当作自己儿子养不就罢了,正好为我所用。”
见父亲并无杀心刘正也是松了口气,道:“父亲英明。”
“那这小子从今往后便是你的儿子了,记好他的生辰八字便焚了这信,此子名漠,以后便跟了我们刘姓了。”说罢将书信给了刘正,“时候也不早了,回房休息吧。”
刘正告退了父亲便回了房,今日手上染了太多的血,也是有些心烦意乱,无法入眠,只得又盘坐起身运起功来。
青史向来属于胜者,不知道百年之后,这青史之中的自己又是个怎样的人。
只道是:
“独孤亡满门,孤儿得新生;
刘府添幼子,杨家风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