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转心术
11254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1988年,我的临床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是语言学家乔治·拉考夫和哲学家马克·约翰逊合著的。这本书虽薄,却内涵丰富,对我的学习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改变了我对心理疗法的思考和应用方式。

隐喻①是语言和意义的载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要知道,我们对每件事情的理解都不是孤立的,譬如可以通过隐喻从中得到启发与灵感之源,使混沌的心智仿佛被佛掸拂净,豁然开朗。

人们还能够用隐喻彼此交流感悟。隐喻为我们敞开了感受生活的大门,它似是而非,却使万物众生紧密相连。然而隐喻的特点远远不止于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丰富多彩。实际上,它和我们看待和感受世界的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很多日常用语都来源于对身体的形象比喻,是自我的体现,隐喻不过是依葫芦画瓢,再现大脑的思维方式罢了。因此,隐喻并非任意所指,它还是映照我们内在的镜子。

注解:① 隐喻是一种比喻手法,即用此事物暗喻彼事物。

心理学家朱利安·杰恩斯认为,隐喻是语言发展的土壤,例如基础动词“to be”,它由梵语“bbu”派生而来,意思是“生长”或“使生长”。因此,“to be”和另一个意为“呼吸”的梵文动词“asmi”是同“根”而生的。而这个古老隐喻的深层含义,就是“生长”和“呼吸”休戚相关、不可分离。此外,透过本书的客观剖析,我们在沉思之余不难得出结论:所谓正念冥想,即在一呼一吸间,乃是延展内在,使人生日趋进步的心灵良方。

正念冥想是在当下,对身心内在加以自省的过程;是让思绪安住于当下的觉知中。冥想者要让心保持开放、自由和宁静,任时间流逝,只是感受当下,既不执著,也不评论。

本书共提及108个隐喻,涉及正念、禅修、自我完善、改变陋习、了悟人生、全然接纳等方面,不一而足。我经过25年的禅修与瑜珈练习,每日精进,最终成长为一名心理治疗医师。这样的经历,为我编写这本隐喻之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隐喻是理解正念所不可或缺的依据,它将正念引入日常生活,与人形影相随,能启迪我们通过正念引导生活,实现人生的正向改变。

我在思考及说话时,常会想到一些隐喻,它们大多是我在临床工作时无意间自创的。形象的隐喻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新的思维,指引我们在漫长的精神成长之路上不断迷途知返、及时修正自身。这些隐喻还为我的病人和学生构建了一道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切身感受的桥梁。

本书的108个提升精神智商的妙喻故事大多取材新颖,除此之外,则是以正念为基础,从文学作品中精选而来。本书中的隐喻即是提升精神层次的核心内容,每个隐喻都好像概念之网上的一个结点,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正念修习中的种种觉受。而且,你也会发现一个有趣之处:甚至是阐释某个隐喻,也需要借助其他的隐喻方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