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转心术
11254000000004

第4章 宽广的心(3)

我们为什么需要觉醒?我们能够觉醒以直面当下吗——即便当下是如此痛苦?但如果当下的生命是如此的幸福和美好呢?无论如何,心灵的觉醒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加明澈。乔·卡巴金①提醒我们,在生命的竞赛中,“你需要活在当下方能取胜。”

正念冥想提供了帮助唤醒自我的方法和技巧,倘若能够注意到当下的体验,你就是醒着的。倘若能够感知到整体的身心存在,而非某一部分(比如说仅仅感知到想象中的肢体或心理反应)——你就是醒着的。

当你能坚持精神上的进修,就愈会发觉自己此前昏睡得多么沉。当正念冥想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注意到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你可能对自己经常深陷思绪的泥沼而难以自拔感到惊骇不已。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发觉自我的迷失,是通往觉醒道途的第一步。请坚持!

注解:① 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内观中心创始人,擅长以内观疗法治疗心理疾病,是引介内观禅修进入科学领域的西方第一人。

13.下一站是哪里

想象你正站在纽约市的地铁站台上。伴随着一声尖锐的汽笛,一辆列车戛然停止,你眼皮都没抬就登上了地铁。你不知道地铁将开往哪里、能否将自己带往目的地,就这样麻木地上车了。

有多少次,你搭乘了思想与故事的地铁,被它载往自己并不想去的地方?有时候,思想的这种强迫性,就像火车的驱动力一样强大。不幸的是,有的思想模式,尤其是那些和焦虑、抑郁情绪相关的模式,能将你带往不想去的地方,那里使你感到十分的不适与不知足,焦虑抑郁的思想则越发强烈。而这一趟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思想地铁之旅”却可能使你浪费掉大半天的时间,甚至整个生命。

当你进行正念冥想,就有办法从搭错的地铁上跳下来——或者至少可以在登上地铁后恍然大悟,悔莫如是,于是在下一站下车。

思想的地铁来来往往,带着清晰的正念,你将不再不假思索地随意登上其中一辆,而能好整以暇地看着地铁慢慢驶远——如果错过了这趟,总还有下一趟在等着你。

也许某一刻,你将从人流熙攘的地铁中冒出来,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昂扬地走向目的地!

14.坐着木桶漂游尼亚加拉大瀑布

心如同瀑布。闭上双眼,想象一下瀑布的形貌:水势澎湃,飞流直下,溅落在岩石上如同飞花碎玉。水流携带着巨大的力量下坠,最终直冲入底。心中也有同样思绪万千的水流,携带着巨大的力量流动。你打算在哪里观赏壮丽的瀑布?是坐木桶穿过大瀑布吗?抑或,你就像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一样,正安全地站在瀑布后面的洞窟里欣赏奇观?

站在安全场所观看思绪瀑布的过程称为“离心法”或“隐去身份”。如此,可以避免如潮般汹涌的思想触及并伤害你。思想或许会像尼亚加拉瀑布一般,发怒不止,但是当你坐着木桶从它们身边漂移开去,你和这些“凶猛”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就能得到改善。你也可以选择不坐木桶,飞速跑开。这样一来,原本压抑的思想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压抑。

正念可以帮助你确定安全的地点,站在那里观察内心的万千思绪之流。

起初,思想的水花会溅湿衣衫,因为你禅修的位置离瀑布仅有一步之遥。但若勤加修习,假以时日,你就能找到一个最安全的地点,可以从容欣赏壮观的奇景,而不会总是被瀑布的水花沾湿衣襟,落水的危险也就少了许多。

从这个干燥的站台,你能够拉开本体感觉和思想之间的空间距离。距离产生美,不是吗?

15.自动驾驶

没有飞行员,飞机也能自动飞行,不久的将来,汽车也将能够自动驾驶。我们的内心,也已经掌握了自动驾驶的本领。

这听起来是否陌生?这难道不是我们惯常的生活方式?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驾车驶往某地时,你正沉醉于思考当中,不知不觉间,汽车已经到达目的地,使你大吃一惊?这就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其实是大脑适应能力机制的一条分支。人在熟练地从事一项工作,对这项工作的感知和控制就会慢慢降低至无意识的程度。当你在学习开车或其他复杂的技术,就必须非常专注,但等到渐渐熟稔,原本专注的动作就会转变成无意识的行为。这时,心就空闲了,得以在想象的故事和评论中自由翱翔。你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将正念引入到当下的行为中——例如驾驶、散步,或是刷洗——你需要有意识地观照这些事。

也许你会问,何必如此小题大做呢?原因之一是,这些寻常小事其实花费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如果能够清醒地去做这些事,就能从中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小心驶得万年船,你在开车过程中自动驾驶时,做好应对任何紧急状况的准备了吗?由于自动驾驶,你犯了多少错,遭过多少罪?

以我自己为例,我曾在滑雪时摔伤——当时心里正在上演幻想的对话。有意思的是,摔伤事件并不是发生在需要高度专注的陡坡上,而是在一个相对较缓的坡度上——我认为那儿无需太小心。

你必须关掉自动驾驶的功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清醒和敏锐,尽情享受生活——就在当下。

16.电视频道随意换

自从有了有线和卫星电视,成百上千个频道可以任君选择。手里拿着遥控器,你看到无聊乏味的节目自然会换个频道,不断换台,直到发现有趣的节目为止。

再谈谈我们的心,我们是否有过看着烂透了的节目、却又不换频道的经历?利用正念冥想“换台”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关键,它可以将令人不适的想法(就像很烂的电视节目)转变成可与内心兼容的思想(就像精彩的电视节目)。正念将帮助你更方便地搜索喜欢的节目,随时更换频道。也可以干脆关了电视机,再也不用没完没了地思考!

当进行正念冥想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正在收看心中的电视频道。有一次,在进行为期十天的正念修行时,我的心突然极度渴望来点儿刺激。当时我们正在专注地冥想,也就意味着不能交谈、阅读、写作,没有电视可看。在这种缺少外界刺激的真空中,我的心开始想象足以令人“振奋精神”的电视剧片段。就这样过了片刻,心逐渐变得柔和,开始专注于当下。当你冥想时,请注意心有无这种渴望兴奋的倾向,试试看它能不能转向当下的呼吸与肢体的感知。

17.宽广的心

不知为何,冥想总会使人心胸越发宽广。当心胸变得宽广,做任何事情都更加顺利了。狭隘的心则喜欢斤斤计较,只顾自我需求——它总是在问:“我已经够好了吗?”“我得到的够多吗?”“其他人对我的看法如何?”宽广的心里面却有更大的空间,不仅可以容纳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人得失,而且也关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正念冥想能把心“放大”,让正念所带来的安宁逐渐扩至我们的整个心灵空间,所有的唠叨和担忧则被挤到心的角落,所占的空间越来越少。

如果能够不再拘泥于那些繁文缛节,停止恶言谩骂,远离虚仁假义,那么心灵的空间就会豁然敞亮。如果不再抱着惯常的恐惧感来拼命保护我们狭小的心,就等于是给内心腾出了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正念禅修能帮助我们去开创生命中的宁静空间,体验内心的无限宽广。

18.色即是空①

“空”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一个极易被误解的概念。最初它是由梵文“shunyata”翻译而来,但还难以完全表述出这个梵文的涵义。“空”可能暗含有“空虚”或“不存在”的意思,这会使人误将佛陀和佛教徒视为无情冷漠的人。“shunyata”也被翻译为“空白”(void),这同样不够确切。因为“空白”(void)还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满”或“潜在”。

实际上,“空”的意思并不是说事物会像满满一箱汽油般用尽成空,而是指心灵的自由。“空”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看似真实存在的事物其实是虚无的。重要的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更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听起来相当令人困惑,但所言不虚——如果你以为本质为空的东西是实际存在而想要执取它,就只会因此无端生出无尽的烦恼。

我喜欢将“空”看做是这样一个地方:无需向内填塞多余之物,也无需向外掏出无用之物。在这里,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能够安之若素。

经过长期修习,你就能够在“空”中来去自如,品尝“空”的况味,祥和与安宁便不请自来。而你将会发现,所谓的悲痛大多是庸人自扰而已。

注解:① 色即是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家认为,“色”是形相,指那些肉眼可见的物质现象,但其实都是虚妄的形相,本质为“空”。“空”即指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刹那生灭,虚幻不实。所以说色与空同属虚妄,并无差别。

19.美丽就在身边

正念可以使人看到奇异的景象,好像魔法一般——遥远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态各异的佛教僧众,金光灿灿的佛像,以及湿婆①的曼妙舞姿。但是正念冥想一点也不神秘;事实上,它再平凡不过了。

剧作家华莱士·肖恩在电影《与安德雷吃晚餐》②中捕捉到了这种平凡中的韵味,他写道:

为什么我们要大费周章飞到珠穆朗玛峰上去欣赏片刻的真实?难不成珠穆朗玛峰比纽约更真实?难道纽约不是真的?我想如果你能在这家餐馆隔壁的香烟店里观察到什么,就一定会茅塞顿开!在香烟店里观察到的真相不是一样让你应接不暇吗?

注解:① 湿婆: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有极大的降魔能力,还被拜为舞蹈之神。

②《与安德雷吃晚餐》:摄于1981年,是一部110分钟时长的电影,由一位导演和一位编剧的对话构成。影片中,导演心比天高,编剧安于现状,在饭桌上讨论着对生活、人生的看法和迷茫。他们讨论的话题至今仍值得人们深思。

其实,最真实和本真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生命的宁静与美好就在于寻常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只是它们太容易被心忽视。正念冥想将使你熟悉这平凡中的不平凡特质。你会发现,即使逛一趟第七大道①,得到的正念也会使其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激动人心。

注解:① 第七大道: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西部的一条繁华干道,邻近著名的时代广场和百老汇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