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严己宽人
11254900000019

第19章 戚继光审舅舅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他从17岁起就从军卫国,率领戚家军转战东南沿海各省和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一起,平定了为害我国海疆300多年之久的倭寇。

倭寇是由日本的一些无业浪人和不法商人组成的海盗团伙。他们经常窜扰我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的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们恨透了他们,便把他们称之为倭寇。

为了加强沿海防备,反击倭寇入侵,明朝嘉靖皇帝派26岁的戚继光到山东抗倭前线,负责领导整个山东沿海地区的抗倭斗争。戚继光上任后发现,守卫海防的明朝军队十分腐败,军纪十分涣散,而且还多是老弱残兵,在和倭寇的战斗中经常打败仗。戚继光想,靠这样的军队怎能平定凶悍的倭寇呢?要想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必须先整顿好军队,把军队训练成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的军队。

戚继光开始着手整顿军队,他对将士们三令五申要严守军纪。

可是,许多将士都散漫惯了,根本不把戚继光的话放在心上,有些甚至还故意违反军纪,给戚继光好看。戚继光对这些违反军纪的人毫不手软,坚决按军法从事,狠狠地惩办了他们。将士们看到戚继光军纪严明,执法如山,便不敢再犯军纪了。有些人,虽然心里还不完全服气,可也不敢公开对抗了。

就在这整顿初见成效、军纪已见好转的情况下,军营里却又出现一件使戚继光十分为难的违反军纪的事件。这个违纪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舅舅。戚继光的舅舅虽然在外甥属下当一名小军官,但他觉得自己是戚继光的长辈,便倚老卖老,不服从军纪。

处分不处分舅舅呢?这对戚继光来说的确是个严峻的考验。舅舅虽说是自己的部下,但也是自己的长辈,如果依照军法处理,就要伤害了甥舅之间的感情。但是,如果自己徇了私情,对违犯军纪的事不能一视同仁,秉公执法,又怎么能使众将士口服心服呢?戚继光想到这,决心严于律己,亲自审问舅舅,并且按军法惩治他。

戚继光的舅舅违反军纪后,自认为主将是自己的外甥,不会不讲情面处罚他。一些人也对他说:“戚继光虽然军纪严明,可是再严也不会把自己的舅舅怎么样。”他万万没有想到外甥会要按照军法惩罚他。

戚继光当着众将士的面审理了舅舅违反军纪的事,最后按照军法,下令鞭打了他。

舅舅受到处罚后,觉得很丢面子,又生气又伤心。晚上,戚继光把舅舅请到自己的家里,摆上酒菜,恭恭敬敬地向他赔礼,戚继光恳切地说:“舅舅,您是我的长辈,我应该尊敬您,应该向您赔礼。可是军队不能没有军纪,讲军纪就不能徇私情,如果我念私情,袒护您违犯军纪,那怎么能使别人心服呢?”

听了戚继光的话,舅舅十分惭愧,他说:“你执法如山做得对。

我违犯军纪,理应受军法处置。今后,我一定带头遵守军纪,你放心吧!”

戚继光审舅舅的事很快传遍了全军上下。大家见戚继光这样严于律己,不徇私情,谁都不敢随便违反军纪了。经过戚继光一段时间的整训,他率领的这支明朝军队,终于变成了一支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的军队。

名师点评:

戚继光的舅舅恃长辈的身份,不肯听从戚继光的号令,违反军纪。戚继光秉公处理,按照军法,当着军中将士之面,严厉审问和惩罚了亲舅。说明戚继光一直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秉公执法的治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