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严己宽人
11254900000027

第27章 赖宁努力使自己胸怀宽广

赖宁,四川石棉县人。1988年3月13日,在一次扑灭山林火灾的战斗中英勇牺牲。那年他才满14岁。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授予他“英雄少年”的称号。

赖宁从小个性就很强,加上他性格内向,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小朋友的关系处理得不大好。幼儿园老师在对他的评语中这样写道:

学习较好,能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也参加集体劳动。团结同学不够,个性强。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玩捉迷藏。大家选出一人来当“猫”,其余的人用路旁的野草打成结,做成“绊马索”来绊猫、抓猫。赖宁当上了“猫”,他见同学洪武兵蹲在不远处在做“绊马索”,便朝他奔过去,洪武兵吓得赶紧奔逃。赖宁只顾追,没留心脚下,结果被“绊马索”一绊,摔了一大跤,手套摔破了,手心也碰出了血。

洪武兵见赖宁摔倒了,忙跑回来扶起他,还用手绢为他擦手上的血。可是赖宁却很怨恨他,认为不是他设下的绊马索,自己就不会摔这一跤,赖宁生洪武兵的气,不理睬他了。

第二天上学,赖宁来到座位前,发现课桌上有一双白手套,他明白了,这是洪武兵给自己送来的。从这件小事,赖宁看到了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心胸太狭小了。从此以后,赖宁越来越感受到,一个人只有肚量大才能朋友多,只有待人真诚宽厚才会友谊深。他开始下决心,从小事做起,努力使自己有宽广的胸怀。

同学王海的父亲早逝,家里仅靠母亲的收入生活,十分困难。王海既要帮助母亲挣钱养家,又要做家务,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赖宁看到了这情况,就常常去帮助王海补习功课并帮做家务事。

一次,他帮着王海背黄泥做蜂窝煤卖,累得几乎迈不动步,王海劝他说:“你身体弱,山路不好走,你就别来背泥了。”赖宁却直摇头,他真诚地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你家有困难,我怎能不帮忙呢?”

在班里,有几个男同学爱给人起外号。他们见赖宁戴了一副大眼镜,正好又姓赖,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癞蛤蟆”,还常拿这个难听的外号来取笑他。但是,赖宁并不为此生气和他们争吵,也不用给对方起外号的方法来报复。

有一次,同学王耀不小心碰破了赖宁的鼻子,血流了一地。班主任郭老师见了很着急,一边帮赖宁止血擦洗,一边狠狠地批评王耀。正在洗鼻子的赖宁听见了,便对郭老师说:“老师,他不是故意的,您别再批评他了!”放学的时候,他想王耀心里一定会不安,就特意找到他,说自己鼻子流血是老毛病,不要紧。

后来,赖宁的鼻子又被一位同学碰出了血,一连几天止不住血,连课也无法上,他妈妈很生气,要去找那个同学的家长说一说理,赖宁劝阻她说:“大家在一起玩,不小心碰一下,有什么关系?咱们心胸应该宽点嘛!”妈妈见他说的有道理,就没有再去找那个同学的家长。

赖宁对别人的缺点很宽容,但对自己要求却很严格。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位同学推倒摔伤了,他除了主动向同学道歉承认错误,还天天到那同学家帮他补课,直到那位同学伤好为止。

由于赖宁能够宽以待人,同学们都喜欢找他玩,他的朋友越来越多,都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名师点评:

由于性格内向,童年的赖宁爱与人计较,常常使他失去友谊。关于这一点,在赖宁自己的回忆性文章里也可以得到印证。发现自己缺点以后,赖宁开始严格训练自己,使自己胸怀宽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