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魅影之匣
11264900000016

第16章 侠妇人

董国庆,字元卿,饶州德兴(今江西省德兴县)人,宋徽宗赵佶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及第,朝廷诏令他担任莱州胶水县(今山东省平度)主簿。

当时金兵南侵,北方动荡,董国庆将家小留在南方老家,独自赴任。没过多久,中原陷落,无法南归,董国庆化装逃离官署,奔走乡野,在一处乡村旅店住了下来。旅店主人敬他是读书人,又见他孤身一人生活窘迫,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就花钱为他买了一个小妾。小妾年轻貌美温婉贤惠,却不知从哪儿来的。她见董国庆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又不会挣钱养家,就变卖家财,买了七八头驴、几个石磨和一些麦子,开了一间磨面房,每日用毛驴磨面,而后载入市集贩卖,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如此三年,挣了不少钱,买田购地置办家业,两口子小日子过得也算靠谱。

但中原离乱金兵肆虐,董国庆又想念远在南方的母亲妻小,每每暗自神伤欷歔不已。小妾和董国庆三年恩爱,感情日渐深厚,小妾见他闷闷不乐,几次追问,董国庆终于忍不住道出实情:“我本是大宋官员,孤身一人上任却不幸遭逢战乱,一家老小远在南方,音讯皆无,我们现在生活过得挺滋润的,可不知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怎么样了,叫我如何安心啊?”

小妾说道:“夫君何不早说?我有一兄长,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专为人平事儿,没他扛不住的,我去求他帮忙,肯定能帮你返回故里。”

几天后,果然来了一位生意人,生得虎背熊腰身材挺拔,相貌英武不俗,还长着大侠才有的大胡子,骑着高头大马,几十名随从赶着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很是神气。

小妾上前拜见,还介绍董国庆见礼。当夜,董家大摆筵席,宴请大胡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相谈甚欢。喝到尽兴时,董国庆却有点担心了。当时金人严令:宋朝官员滞留北方的,必须去自首,否则被人揭发,格杀勿论,包庇者连坐。

董国庆见大胡子只顾喝酒不说正事,不禁心里犯嘀咕,脸色就不大自然了。

大胡子问及他在宋时的官职,董国庆马上矢口否认,说是跟媳妇儿闹着玩的。大胡子怒了,喝道:“我妹子嫁给你多年,尽心尽力如同骨肉至亲,所以才甘愿冒犯禁令,请我帮你南归,没想到你还怀疑我?倘若你半路变卦,反咬我一口可怎么好?你赶紧把当年的官府文书拿给我保管,权当是抵押了,否则,明日我就去报官抓你!”

董国庆当即吓坏了,料定自己落入贼手,无奈之下,只得乖乖交出文书。大胡子一行人当即离去。

小妾想安慰他,董国庆哪里听得进去,彻夜哀号哭泣不已。

第二天一大早,大胡子策马而来,当院喝道:“走吧!”

董国庆红肿着眼睛,在小妾的搀扶下出来。

大胡子怒道:“瞧你这点出息,我是送你回南方,不是送你去死!妹子,你也跟着去南边吗?”

小妾:“我本该一同南归的,只是还有些私事要料理清楚才行,明年吧,明年我就去跟夫君团聚!”

董国庆恋恋不舍,拉着小妾的手不放。

小妾把一件亲手缝制的袍子交给他,低声说道:“一路上要事事听我兄长的安排!这件袍子千万收好,到了南边之后,我兄长一定会给你钱财,你可千万别收。要是他强迫你收下,你就拿出这件袍子给他看,他就明白了。当年他受我恩惠不浅,现在就算安全送你南归也偿还不了,必须明年一并送我和你团圆才算了账。你要是收了他的钱财,他肯定觉得已经不欠我情了,明年肯定会推脱塞责的,明白了吗?”

董国庆不禁傻眼,完全听糊涂了,但大胡子近在眼前,也不便多说,只是把小妾的话记在心头,二人洒泪作别。

董国庆随着大胡子策马狂奔,来到海边,早有大船接应。大胡子令董国庆登船,自己却调转马头离开了。

大船扬帆南下。船内设施齐备粮食酒肉充足,董国庆日日有人殷勤伺候着,虽然心中不踏实,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日,船行至江南,大胡子早在码头守候,董国庆上岸,千恩万谢感激涕零。大胡子交还文书,还拿出二十两黄金相赠。董国庆记着小妾的叮嘱,死活不肯要。

大胡子呵斥道:“你空手还乡,想让一家老小饿死啊?”强迫董国庆收下。董国庆急了,赶紧拿出那件长袍给他看。

大胡子不禁笑道:“唉,还是我那妹子心眼多啊,看来事儿还没完呢,明年我自当送她跟你团聚。”

董国庆不禁大喜,大胡子径自而去,头也不回。

董国庆返回德兴老家,南方未遭战乱之苦,老母亲、妻子还有两个儿子都安然无恙。一家老小不禁抱头痛哭,备述离别思念之情。董国庆提及北方娶的那个小妾的事,全家人都赞叹不已。董国庆取出那件长袍,见针脚开线,里边金灿灿的,拆开一看,夹层中全是压成薄片的金叶子!这下子,一家人衣食无忧了。

董国庆毕竟是朝廷官员,当下赶赴临安述职,被任命为宜兴县尉。

一年后,大胡子果然送小妾南归,一家团聚共享天伦。

秦桧南归,被宋高宗任命为宰相。秦桧当年曾认识董国庆,追叙功劳,让他来临安做京官,帮办军务粮草事宜,也算是个肥缺。不料,董国庆无福消受,到任几个月后就去世了。一家妻小还有小妾都哀痛欲绝。秦桧请董国庆的母亲汪太夫人向朝廷哭诉,董国庆生前只是从七品的宣教郎,死后特追认为正六品上的朝奉郎,并选他一个儿子董仲勘恩荫为官,身后事也算妥帖。

当时是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五月。

至于那位侠肝义胆、智虑过人的小妾和那位以身犯险、义薄云天的大胡子,后来都不知所踪了。

源自南宋·洪迈《夷坚志》(根据范成大口述故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