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11299700000022

第22章 非黑即白:3个月婴儿的游戏(1)

本科时,有一段时间,我对人际关系比较困惑,读了不少相关的书,它们差不多都谈到了一个原则:

对事不对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关系中,如果对方做错了一件事,你可以坦然地指出对方做错了这件事,但不要因为这件事而否定这个人。

听起来,这是多么简单的原则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人性的了解越来越深,我越来越明白,这是很难做到的一点,太多的人会因为一件“坏事”的发生而全然地否定一个人。

并且,最难做到对事不对人的,是一些特别理想主义的人。你和他们相识的一开始,他们会对你特别好,只看到你的优点,还会把一些你本不具有的优点加在你身上,将你形容为天下少有地上无双,如白玉般无瑕。然而,一旦发现你的一个缺点,他们就会对你全盘否定,激烈地攻击你,仿佛你这个人立即变成了一无是处的家伙。

这种非黑即白的绝对是非分明的状态,其实是最幼稚的状态,是婴儿在3个月之前所必然处于的状态。

同时容纳好与坏=成熟

我们习惯上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面子越来越重要,大人应给予尊重,而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的面子是不必太尊重的。

然而,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孩子越小,我们越要耐心地呵护他,因为越小的时候遭遇的伤害越难修复。

按照现代客体关系理论,一个孩子在1岁前有两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大,这时的婴儿处于“偏执—分裂”状态。幼小的他无法处理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于是他使用了分裂的心理机制,将他心里的妈妈分成两个部分:绝对的“好妈妈”和绝对的“坏妈妈”。相应地,他也将自己分成两部分:绝对的“好我”和绝对的“坏我”。

从4个月大到1岁,这时的婴儿处于“抑郁状态”。他越来越明白,妈妈的身上同时具有好与坏的部分,而他自己也是既好又坏。这个发现会令他感到一些悲伤,但在这种悲伤中他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原来强烈的要么爱要么恨的单一情感被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所替代,并因而具备了整合能力,能接受自己既好又坏的事实,也能接受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这是宽容的最初来源。

一个正常的妈妈,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自己的孩子而言是“好的”,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帮婴儿达成他的愿望。但在少数情形下,她对自己的孩子而言是“坏的”,会忽略婴儿,拒绝婴儿的亲近,阻挠婴儿的愿望实现,甚至会主动攻击婴儿。

完美的妈妈不存在,关键是“好的”部分要足够多,能做到这一点的妈妈便是“足够好的妈妈”,她能给予孩子“足够好的养育”。在生命最初的3个月得到了足够好的养育的婴儿,会顺利地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从而具备最基本的宽容。

然而,假若婴儿在生命最初的这3个月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养育”,或者说妈妈做得不好的地方太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停留在“偏执—分裂”状态。他会一直使用分裂的心理机制,容易偏执地看待事物,要么将其视为理想的好,没有一点缺点,要么将其视为绝对的坏,没有一点优点。

这也是一些人特别怕鬼、特别怕黑的关键原因。

“好妈妈”会让婴儿感到快乐而温暖,并且令婴儿持有“别人爱我,是因为我好”的天然自恋。“好妈妈”还势必会令婴儿自信,因为他认为是他令妈妈爱自己的。“坏妈妈”则会令婴儿陷入一个两难境地:这时他想离开妈妈,但他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意味着死亡。

分裂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婴儿一时脱离这个两难境地。使用分裂机制将妈妈分成“好妈妈”和“坏妈妈”后,婴儿会将“好妈妈”投射到妈妈身上,而将“坏妈妈”投射到鬼和黑暗上。于是,婴儿对妈妈反而更依赖,但对鬼和黑暗极其惧怕。由此,通过将对“坏妈妈”的负性情感转嫁到鬼和黑暗上,婴儿避免了和妈妈疏远的危险,可继续保持对妈妈的依赖。

如果妈妈变成了鬼……

当然,如果“坏妈妈”的部分实在太重,“好妈妈”的部分实在太轻,那么孩子很小就会表现出对妈妈的敌意来。

一个单亲家庭的小男孩强仔,在他约1岁刚学会走路时,就常“走丢”—他会乘妈妈不注意的时候连走带爬地远离妈妈,却总是被邻居发现,然后被他们送回到妈妈身边。上学后,这个孩子会很早就离开家,因为他总是绕很远的路去学校。放学时,他同样会绕很远的路回家,这样可以很晚回家。

他妈妈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而来找心理医生。当被问到她是怎样对待孩子时,她的回答是,她每天都会频繁地骂他打他,有时还会把他绑在家里。

这个妈妈做得如此糟糕,以至于强仔都不必太使用分裂机制将“坏妈妈”投射到鬼上了,而是一有能力就不断地试图逃离妈妈。

除了把内心中的“坏妈妈”形象投射到鬼上,一个孩子还会将“坏我”投射到鬼上。一个人很怕鬼,往往意味着这种投射很强烈,也即他心中的“坏妈妈”和“坏我”的部分很多。

所有人的养育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分裂,所以大多数人都有怕黑和怕鬼的一面。不过,如果意识到自己究竟怕的是什么,这种惧怕就会减轻很多。

我的一个朋友X,刚认识我的时候,一直极力向我强调,她的家多么团结,而她父母是何等完美,尤其是她的妈妈,实在是太理想了。不过,她特别怕黑、怕鬼、怕孤独。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我介绍她去看了几个月的心理医生后,她开始直视她家庭的真相:父母不和,妈妈对她控制欲望太强,而且妈妈脾气很不好,她小时候常常被妈妈丢给邻居带……

做到了这一点后,有一天她忽然间想起,小时候,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她会忍不住想:如果妈妈突然变成鬼了,那该多可怕。

想起这一点后,她对鬼的惧怕突然消失了大半。不仅如此,她还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另一个问题:她对高领的衣服过敏,尽管她的脖子很长,但一穿上高领的衣服,她就有强烈的焦虑感,有时还会有窒息感,就好像有什么力量在掐着她纤细的脖子。

现在,她明白,令她有窒息感的不是别人,而是有强烈控制欲望的妈妈。其实,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时,有时她会幻想:妈妈忽然变成了鬼,过来掐她的脖子。

想起这种幻想后,她对高领衣服的过敏也消失了。

鬼故事是父母和儿童的成长需要

作为一个成年人,懂得怕鬼和窒息感的真实含义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懂得了这一点,他才能从这种惧怕中解脱出来。

但作为一个孩子,直面“坏妈妈”存在的真相就有很大的危险,因为这会导致和妈妈对立,从而令自己获得的爱更少。譬如强仔,妈妈为了管教他,对他的打骂越来越厉害。她之所以常常把强仔绑在椅子上,是因为强仔的努力逃离深深地刺伤了她。

由此,可以说,鬼故事是父母和儿童的共同需要。通过鬼故事,父母和儿童共同将“坏”的东西投射到鬼故事上,于是他们之间的分裂变弱了,这个最重要的关系得以保护。

童话故事也有同样的作用。例如白雪公主、狼外婆和灰姑娘等童话故事多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亲母已经去世,但很少具体交代是怎么去世的;后母绝对邪恶;父亲懦弱无能,或在故事中一点重要性都没有……

这是处于“偏执—分裂”状态的婴儿的幻想世界:好的—亲生妈妈绝对好,坏的—后母绝对坏。并且,对于这一阶段的婴儿来讲,父亲的确是没有什么重要性的。

所以,童话故事对儿童的重要性并不是“教育”,而是通过这种绝对化的世界来转移他们内心的强烈冲突。鬼故事也不是根本不该存在的糟糕事物,其实也起到了保护母子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