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11299700000027

第27章 天才为什么自甘堕落(1)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蓝勃教授是数学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获得过被誉为“数学界中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他给上他课的大学生们留了一道难题,题目写在了楼道的黑板上,并称,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

“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蓝勃教授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我不相信你们有谁能给出答案”。毕竟,作为数学界的顶尖人物,他当年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答案的。

但是,没两天,黑板上就出现了答案。有意思的是,这个人并不愿露面,尽管露面可以享受难得的荣誉。

蓝勃教授再下战书,留了第二道难题。这道难题,他和伙伴花了整整两年才解开。

同样,没两天,那个“神秘数学天才”再次给出答案。这次,蓝勃教授看到了“神秘数学天才”的身影,发现他竟然是MIT这所顶尖学府的这栋大楼里的一位清洁工,但这位清洁工并不想被发现,他一边辱骂教授一边跑了。

这是著名心理影片《心灵捕手》(又译《骄阳似我》)一开始的情节。看到这个情节,我脑子里冒出一句话:世界是分裂的。MIT的光辉,竟被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彻底盖住了。

你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外部世界的分裂,势必源自内心的分裂。这个落魄的男孩,他其实只是在工作之外的少数业余时间做一下解数学难题和读书这种“正确的事”,而多数业余时间,他是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等。其中,他最拿手的是去MIT或哈佛大学,“3分钟摆平一个笨蛋”。

这个内心分裂的男孩叫威尔。等蓝勃找到威尔时,威尔已因打架斗殴和袭警而被关进监狱。蓝勃申请作为威尔的监护人而将他保释,保释的条件有两个:第一,威尔要与蓝勃配合解数学难题;第二,威尔要看心理医生。

威尔不想看心理医生,但更不想蹲监狱。两害寻其轻,他不得已答应了做病人。

但是,作为天才的病人,威尔接连赶跑5名心理医生。最终,蓝勃找来了大学同窗、现在的心理学教授西恩来为威尔做治疗。

同样的,在第一次会面中,威尔也刺痛了西恩。他通过对西恩的一幅画作的观察,看出了西恩当时的心态。西恩的画作是一个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中独自划船的人。对此,威尔看出了两个内容。他对西恩说:第一,你当时正在暴风雨中;第二,你娶了“错误的女人”。

西恩被激怒了,他警告威尔,不要侮辱他已死去的太太。而当威尔再次说“没错,你的确娶错了女人”时,西恩暴怒。他冲上去掐住威尔的脖子并威胁说,如果你再这么说,我会杀了你。

威尔震惊了。以前,他戏弄那些心理医生时,他们会先是惊惶,接着是掩饰自己的愤怒,而后是拒绝继续给他做治疗。但西恩不一样,他也被刺痛,但他直接表达了愤怒。更不一样的是,这个被刺痛、被激怒的男人,答应继续给他做治疗。

在心理治疗中,或者在一切亲密关系中,这都是很关键的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某个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

因此,当我们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好我”,并刻意压制“坏我”;而当我们想与一个人疏远时,就会表现出“坏我”,而不再表现“好我”。

譬如,一个依赖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他会表现得非常依赖,有时就是所谓的“可爱”。相反,一个支配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非常有能力的一面。

这时,如果那个人中招了,真的在我们表现“好我”时与我们亲近,并在我们表现出“坏我”时结束与我们的关系,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逻辑再一次得到了强化。

这是导致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例如依赖者总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依赖;支配者则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有力量。所以,每当遇到一个危机事件,我们都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逻辑,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僵化。

假若说治疗能发挥作用的话,关键点就在于,心理医生帮助来访者明白,他可以不必对那个逻辑那么执着。也就是说,他的“好我”并不一定会促进关系,而他的“坏我”也并不一定会疏远关系。

威尔的逻辑,其实就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其实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当他展现天才时,多数时候都导致关系的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因而我们看到,他的聪明都用到了刺激心理医生、“3分钟摆平一个笨蛋”等事情上。

也可以说,他其实讨厌他的天才,他不愿意别人因为他是天才而接纳他,他更愿意别人仅仅因为他这个人而接纳他。

那5名心理医生都中了威尔的招数,威尔用坏的方式表达他的天才时,他们都中断了和他的关系。但西恩不同,看起来,他也中了威尔的招数,一样被刺痛,甚至更痛。但他这时不是中断与威尔的关系,而是选择了真诚袒露自己的心声。

当西恩这样做时,威尔的世界已经是在被颠覆了。威尔第一次发现,原来真诚地表达愤怒,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

第二次会面中,威尔的世界进一步被颠覆。西恩先是承认,威尔的确刺痛了他,令他彻夜难眠,但在这种痛苦中,西恩想明白了很多。

尽管总是将聪明用在攻击上,但威尔还是以自己的聪明自豪。但是,西恩对他说:“看到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的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西恩明白,威尔狂妄的聪明自信,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世界建立真实的关系。而在说这段话之前,西恩还说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话语: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

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他与教皇相交莫逆,和他的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知道西斯廷教堂的气味吗?你没试过站在那儿,仰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你肯定未见过吧?

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

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也许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背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

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在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西恩继续说:“不要以为,我了解你,也许我可以通过知识来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愿意谈谈你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谁。”

说完这番话后,西恩撂下了一句话:“现在该你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愿意真诚地面对你,但你是否作好了真诚面对我的准备?

西恩的这番话也刺痛了威尔,或者说,令威尔感到震撼。第一次有“正确的人”对他如此坦诚相待,而他以前对付这些人的招数好像也都不再发挥作用。那么,自己愿意冒一次险吗?真的对一个心理医生袒露心声?

最终,威尔选择了继续。

不完美才是好东西

选择继续是一个意愿,意味着威尔愿意尝试改变,但从这个初步的意愿到袒露心声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接下来的两次治疗中,威尔长时间地陷入沉默。

威尔沉默时,西恩一样沉默着。他绝不先开口,而是等待威尔开口。

这种沉默有两种意思:第一,他在告诉威尔,你有沉默的权利;第二,威尔要自己决定是否袒露心声,而不是由心理医生来诱惑或施加压力让威尔袒露心声。

终于,在玩了很长时间的“瞪眼游戏”后,威尔主动开口讲话了。这意味着,治疗正式开始了。

治疗正式开始后的第一个话题是爱情。西恩问威尔,在恋爱吗?威尔回答说有,但他有点不敢进行下去。

“为什么?”西恩问。威尔回答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

对此,西恩说:“或许是你认为自己完美,你不想破坏……这是极好的哲学,可以一辈子不认识人。”

这是无数人在恋爱时会犹疑的原因。看起来,我们是认为对方太完美了,所以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但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