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素食有理
11337200000025

第25章 食物对人的意义(6)

在上个世纪,发现怀孕时,摄取维生素D添加之牛奶,其胎盘有钙化现象,合成维生素D的危险性,逐渐为人所了解。数年前,在英国因为不正常钙质代谢,导致新生儿致死,发现与放射性维生素D被过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由四百国际单位增加为一千国际单位/每品脱)有直接关联性,因此放射性维生素D2添加品,在英国已被废除且禁用。

近年来乳制业者,又以合成性维生素D3取代放射性D2为添加品,但其事实结果对人类健康之厉害影响尚未知也。

后记:后学撰写此文时,曾为自己不断打气加油,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这冒犯许多乳制业者、奶粉贩售者、医护营养学者专家及行政卫生单位,仍旧完成了。也算为自己一向主张“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为了远离慢性病,请尽早断奶。”宁愿采用其他含钙的植物性天然食物,以取代牛奶及其乳制品,因为它们的弊端远大过利益。在此总算做了一次较详尽的说明。重建牛奶摄取观念。

存在蔬食中的钙质  植物足够可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来自蔬食中的钙不仅可以使骨骼强壮,也可避免钙质的流失。

美国责任医药内科医生委员会(PCRM)  啤啤译  很多人不吃奶类食品是因为它含油脂、胆固醇、易引起过敏的蛋白质、乳糖以及经常受到污染。而乳制品也跟青少年糖尿病及其他疾病有关。所幸钙质还是可以从其他许多地方获得。

事实上,要让骨骼强壮,避免钙质的丢失远比增加摄入量更加有用。

一些地方的人不摄取乳制品或每天只摄取175-475毫克的钙质,然而这些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很低。而且许多科学家认为运动或其他方法较补充钙的摄入对骨质疏松症有帮助。

身体中的钙人体中几乎所有的钙质都存在于骨骼中。少量存于血液中的钙参与肌肉收缩、心脏跳动及神经冲动传导等重要功能的活动。

身体中钙质的流失主要透过尿液、出汗及排便,此部分的流失则由骨骼中的钙离子给予及时的补充。经过这样的过程,骨骼中的钙持续地流失着。我们因此必须通过食物来摄取钙以及时补充。

人一生中对钙的需要随着时间改变。30岁左右以前,我们身体内的钙通常摄入比流失的多。在儿童及青春期特别需要摄取足够量的钙质。接着,身体成熟人类所必需的营养当中,没有一样是只能在肉类食品中找到,却不能由蔬果当中摄取的。

——约翰·哈维·凯洛洛医师(JohnHarveyKellogg)存在蔬食中的钙质175素食有理Part4以后就逐渐步入了“钙的负平衡”时期,也就是说流失的量大于进量。而骨骼中钙的过量流失将引起骨质变疏松甚至导致骨质疏松症。

钙质的流失快慢适情况而定,部分取决于您所摄入的蛋白质种类和量,以及饮食与生活习惯。

减少钙质丢失影响身体钙质流失的因素:

高蛋白的膳食将导致钙质随尿液流失的量更多,而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容易引起钙质流失。这也是为什么素食者比肉食者拥有更强壮骨骼的原因之一。

咖啡因也是引起钙随尿液流失率增高的原因。

高钠食物也引起钙随尿液的流失。

酒精会抑制钙质吸收。

矿物性的硼元素利于减缓钙流失。

运动可以减缓钙质流失,也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钙的来源  运动和含适量蛋白质的膳食有助于保护你的骨骼。素食者及那些拥有积极生活方式的人也许钙的需要性较低。但无论如何,钙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所以,每天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是必要的。

接下来的“食物中的钙”表格中,提供你有哪些植物含丰富的钙成分。从这个表中显示的资料不难看出补充钙是何等的容易啊。表格中各种食物含近1000毫克钙。

研究报告1——阿拿德(Anad,C.)“年轻男子每日摄取500毫克钙质的情况下食入蛋白质对其钙平衡的影响”,见于营养杂志,140:695,1974年。

研究报告2——赫格司德(Hegsted,M.),“年轻男子受蛋白质及磷的摄取量影响之钙平衡及尿中排钙情形”,见于营养杂志,112:53,1981年。

研究报告3——沃克(Walker,R.),“成年男子受蛋白质摄取量影响的钙存储情形”,见于营养杂志,102:1297,1972年。

研究报告4——詹森(Johnson,N.),“年轻成年男子蛋白质摄取量对自尿及大便排出钙及身体里钙存留的影响情形”。见于营养杂志,100:1425,1970年。

研究报告5——林克司维乐(Linkswiler,H.),“年轻成年男子受蛋白质及钙质摄取量影响之钙质存留情形”。见于跨纽约科学园,36:333,1974年。

资料根据:约翰·麦克道格尔医生的“麦克道格尔的医药”新世纪出版社·纽约,1985年。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生理构造对比  吃肉不是人类自然天成的事。

《人为什么应该吃素》宣传册  科学家们认为:任何动物的饮食都必须与其生理构造相适应。人类的生理构造、身体机能和消化系统等与食肉动物的完全不同。哺乳动物可按其饮食习性大致划分为食肉类动物、食草叶类动物及食果类动物。让我们看一下人究竟属于哪一类。

食肉类动物  所有的食肉动物,包括狮子、狗、狼、猫等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动物。它们都有着非常“简短”的消化系统。食肉动物的小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指躯干,不计头部和四肢)长度的3倍。这是因为,肉类食物腐烂得极快,如果在体内存留过久,其腐烂后生成的毒物会浸入血液。因此,食肉动物通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较短的消化道,以利于腐败的肉食及其产生的毒物能迅速排出体外。另外,食肉动物的胃中也含有较高浓度的盐酸用以消化肉食中的纤维组织和骨骼,其盐酸的强度比素食动物的强约20倍。

食肉动物多在阴凉的夜间外出猎食,在白天时则睡觉。因此,它们不需要通过皮肤的汗腺来出汗以降低体温,而是通过舌头排汗散热。素食动物则不同,像牛、马、鹿等动物,从早到晚大部分时间都要在烈日下觅食。因此,它们需要通过皮肤的汗腺大量地出汗来使体温降低。

食肉动物与素食动物区别最大的地方是在于它们的牙齿不同。为了捕杀猎物,食肉动物需要有尖利的爪,强有力的颚以及长而尖锐的门齿和犬齿(在口腔的前部)用来刺穿及撕裂(主要依靠牙齿)坚韧的皮肉。素食动物一般都是先将谷物一类的食物在口里嚼碎,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再送入肠胃中。而食肉动物则没有平坦的臼齿。因为肉食是浓缩性食物,不需要预先嚼碎,其消化过程几乎全部是在肠胃中进行。以猫为例,它几乎不能用牙齿来嚼碎食物。

食草叶类动物  这类动物一般是靠吃草本植物、树木枝叶或其他植物维生,例如大象、牛、羊、骆驼等。它们所吃的都是一些粗糙或硬重的食物。食草叶动物的唾液中一般都含有一种叫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液,用于消化淀粉类食物。其消化过程在口腔中就已经开始了。那些粗糙的食物必须先经细细嚼碎,并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后,才能送入肠胃中进一步分解。因此,食草动物都有24只平坦的臼齿,可以通过微小地左右移动来嚼碎食物(食肉动物的牙齿则只能上下运动)。食草叶动物没有爪子,牙齿也不尖。它们喝水时是用嘴吸(即啜),而食肉动物则是用舌舔。与食肉动物不同,食草叶动物所吃的植物性食物不会很快腐烂,可以慢慢地通过肠道充分消化吸收,所以其小肠比食肉动物的长得多: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10倍。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发现:食草叶动物若改吃肉食,身体将受到严重的损害。美国纽约迈蒙尼德(Maimonedes)医疗中心的威廉·柯林斯博士(Dr.W.

Collins)发现,食肉动物“处理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能力几乎是无限的”,而“食草叶动物”则相反:若每天在兔子的饲料里添加半磅(约4两多)动物脂肪,两个月之后,兔子的血管就结满了脂肪硬块,呈现出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病症。

人的消化系统正像兔子那样,不是为消化肉食而设计的。吃肉将使人深受其害。这一点将在下文中更为详尽地讨论。

食果类动物  这类动物主要包括类人猿,是一种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界祖先。类人猿主要是靠吃水果和坚果维生。它们有平坦的臼齿用来嚼碎食物;它们的唾液是碱性的,同食草叶动物一样也含有唾液淀粉酶,用于在口腔中初步消化食物;它们的肠道曲折环绕,其小肠长度大约相当于身体(躯干)长度的12倍,适于慢慢地消化水果和蔬菜。

人类  由下页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类的生理特征与食果动物的几乎完全相同,与食草叶动物十分相似,与食肉动物则相差甚远。人类的消化系统,牙齿与颚的构造,以及身体机能等与食肉动物的完全不同。与类人猿一样,人的小肠大约是身体(躯干)长度的12倍;我们是通过皮肤上无数个汗腺(在微小的毛孔内)用来排汗以降低体温;我们像所有素食动物一样用嘴吸(啜)的方式喝水;我们的牙齿和颚的构造都是为素食而设计的;我们的唾液是碱性的,并含有唾液淀粉酶,用来预先消化谷类食物。因此,从生理结构上,人类不是食肉动物。根据对人体的解剖和消化系统的构造可以断定,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一直都是靠吃水果、坚果、谷物和蔬菜维生的。

再者,我们人类根本就不具备吃肉的本能。我们大多数人都要靠别人替我们杀死动物来获得肉食,若自己亲手杀生会感到恶心或不舒服。食肉动物一般吃生肉,而我们人类则要用煮、烧烤、炸等方法做熟之后才能吃,烹调过程中还要用各种调味品来掩饰肉的原味。一位科学家曾这样说到:“一只猫嗅到水果则根本无动于衷。如果人喜欢抓捕鸟雀,并能用牙活生生地撕断其尚在扑动的翅膀,吸吮其温暖的血。那么,可以断定大自然赋予了人吃肉的本能。相反,一串甘美的葡萄却能让人流口水。人在肚子不饿时也会想吃水果,因为人确实觉得它好吃。”

科学家和博物学家林内(V.Linne)曾说:“将人体里里外外的生理构造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一下就知道,水果和多汁水的蔬菜才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食物。”

总之,科学家们对于生理学、解剖学和动物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只适合于吃水果、蔬菜、坚果和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