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董氏针灸注疏
11337300000010

第10章 董氏针灸穴位精解(7)

56(5)可治情志疾患,肺主魄,治惊风、恐惧不安、短气。《千金方》称此穴为“鬼受”、“鬼堂”。

四四部位(大臂部位)

【分金穴】

部位:在后臂肱骨之前侧,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

解剖:有肱二头肌,为后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交叉神经。

主治:感冒、鼻炎及喉炎之特效针。

取穴:手抚胸取穴,当后臂肱骨下部之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心之分支解部,肺之交叉解部。

【后椎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肘横纹二寸五分。

解剖:肝副神经,心之副交叉神经,直属脊椎骨神经。

主治:脊椎骨脱臼、脊椎骨胀痛、肾脏炎、腰痛。

取穴:手臂下垂,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肘横纹二寸五分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解部:肝副解部,心之副交叉解部,直属脊椎骨解部。

【首英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肘横纹四寸五分。

解剖:肝副神经,心之副交叉神经,直属脊椎骨神经。

主治:脊椎骨脱臼、脊椎骨胀痛、肾脏炎、腰痛。

取穴:手臂下垂,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后椎穴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应用:后椎、首英两穴通常同时用针(即所谓回马针),效力迅速而佳。

解部:肝副解部,心之副交叉解部,直属脊椎骨解部。

【富顶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首英穴二寸五分,去肘横纹七寸。

解剖:肝之副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疲劳、肝弱、血压高、头痛、头晕。

取穴:手臂下垂,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首英穴二寸五分。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针浅刺治疲劳、肝弱;深刺治头痛、头昏及血压高。

解部:肝之副支解部,心之分支解部。

【后枝穴】

部位:当肩中与肘之直线上,去富顶穴一寸(去肘横纹八寸)。

解剖: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血压高、头晕、头痛、皮肤病、血管硬化,杀菌。

取穴:手臂下垂,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富顶穴一寸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七分。

应用:富顶、后枝两穴同时下针,可治颈项疼痛扭转不灵及面部麻痹。

解部:心之分支解部。

【肩中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二寸五分。

解剖:此处为三角筋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特效针)、皮肤病(对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删】皮肤病及心跳五字。

取穴:手臂平垂,当肩骨向下二寸半中央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左肩痛针右肩穴,右肩痛针左肩穴,具有特效。

解部:心之分支解部。

【背面穴】

部位:当肩骨缝之中央,举臂有空陷处。

解剖:有三角筋,回旋上膊动脉,头静脉枝,锁骨神经枝,丹田神经。

主治:腹部发闷、发音无力。

取穴:举臂,当肩骨连接处有空陷处之中央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应用:用三棱针时,可治全身疲劳、两腿发酸、呕吐、肝霍乱、肠霍乱、阴阳霍乱。

解部:丹田解部。

【人宗穴】

部位: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腱间之陷处,去肘窝横纹三寸。

解剖:在二头膊筋之旁,桡骨副动脉、头静脉及内膊皮神经、肺之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肝之副支神经。

主治:脚痛、手痛、肘臂肿痛难动、面黄(胆病)、四肢浮肿、脾肿大、感冒、气喘。

取穴:屈肘测量,以手拱胸,当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腱间之陷处,去肘窝横纹三寸是穴。

手术:用毫针,针深五分治感冒气喘,针深八分治臂肿,针深一寸二分治肝、胆、脾病。

注意: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里伤肱二头肌腱,针刺部位应特别准确。

解部:肺之副解部,心之分支解部,肝之副支解部。

【地宗穴】

部位: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腱间之陷处,去肘窝横纹六寸(去人宗穴三寸)。

解剖: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支神经。

主治:心脏病及血管硬化;能使阳证起死回生。

取穴:屈肘测量,以手拱胸,当后臂肱骨之中部内缘与肱二头肌腱间之陷处,去人宗穴三寸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两臂穴位同时下针。

注意: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里伤肱二头肌腱,针刺部位应特别准确。

解部:心之支解部。

【天宗穴】

部位: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腱后部间之陷处,去地宗穴三寸(距肘窝横纹九寸)。

解剖: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六腑神经、小腿神经。

主治:妇科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具有速效)、小腿痛、小儿麻痹、狐臭、糖尿病。

取穴:屈肘测量,以手拱胸,当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腱后部间之陷处,距地宗穴三寸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一寸五分。

注意:下针时,偏外伤肱骨,偏内伤肱二头肌腱,取穴部位应特别准确。

解部:六腑解部,小腿解部。

【云白穴】

部位:在肩尖前约二寸,背面穴向胸方向斜下开二寸。

解剖:有三角肌,回旋上膊动脉,头静脉支,锁骨神经支,六腑神经,肺之副支神经。

主治:妇科阴道炎、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小儿麻痹。

取穴:垂手取穴,当肩关节前方,骨缝去肩尖约二寸许处是穴。亦即背面穴向胸方向斜下开二寸。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解部:六腑解部,肺之副支解部。

【李白穴】

部位:在云白穴稍向外斜下二寸。

解剖: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肾之副支神经、肺之支神经。

主治:狐臭、脚痛、小腿痛、小儿麻痹。

取穴:当臂外侧,从云白穴稍向外斜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解部:肾之副支解部,肺之支解部。

【支通穴】

部位:在上臂后侧,首英穴向后横开一寸。

解剖:有头静脉,后回旋上膊动脉支,后膊皮下神经,肝之副支神经,肾之副支神经,后背神经。

主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头晕疲劳、腰酸。

取穴:自肩后侧直下,去肘横纹四寸五分,当首英穴向后横开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六分至一寸。

注意:贴近肱骨后缘下针。

解部:肝之副支解部,肾之副支解部,后背解部。

【落通穴】

部位:在上臂后侧,即富顶穴向后横开一寸。

解剖:有头静脉,后回旋上膊动脉支,后膊皮下神经,肝之副支神经,肾之副支神经,后背神经。

主治:血压高、血管硬化、头晕疲劳、四肢无力、腰酸。

取穴:自肩尖后侧直下,去肘横纹七寸,当富顶穴向后横开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六分至一寸。

解部:肝之副支解部,肾之副支解部,后背解部。

【下曲穴】

部位:在上臂后侧,即后枝穴后开一寸。

解剖:有后回旋上膊动脉,头静脉,后膊皮下神经,腋下神经,肺支神经,肝之支神经。

主治:血压高、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神经失灵等症。

取穴:当肩尖后直下,后枝穴向后横开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六分至一寸。

解部:肺支解部,肝之支解部。

【上曲穴】

部位:在上臂后侧,肩中穴后开一寸。

解剖:有三角筋,后回旋上膊动脉,头静脉,后膊皮下神经,肾之支神经,肝之副神经。

主治:小儿麻痹、坐骨神经痛、臂痛、血压高、小腿胀痛。

取穴:当上臂后侧,肩中穴向后横开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六分至一寸五分。治左臂痛用右臂穴,治右臂痛用左臂穴。

应用:用三棱针刺血治肝硬化及肝炎。

解部:肾之支解部,肝之副解部。

【水愈穴】

部位:在上臂之后侧,即背面穴后稍斜下开二寸。

解剖:有三角筋,后回旋上膊动脉,头静脉,后膊皮下神经,腋下神经,肾之支神经。

主治:肾脏炎、肾结石、腰痛、腿酸、全身无力、小便蛋白尿、臂痛、手腕手背痛。

取穴:自肩后直下,背面穴向后横开(稍斜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应用:用三棱针刺出黄水者,为主治肾脏病之特效针;用三棱针刺出黑血者,主治手腕手背痛。用三棱针刺左边穴治左臂痛,刺右边穴治右臂痛。

解部:肾之支解部。

解语石注

1.手臂四四部位的穴位是最为复杂的。吾师全民先生于2008年5月1日回国于广东省中山市讲学时,曾详解四四部位,告知学员要整体图4四四部位(1)

去看这“四四部位”的17个穴位;对其主治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来讲解。

笔者听完后如醍醐灌顶,按照自己的理解记录如下。

师父全民先生讲解的第一个层次。

因为背面穴的解部是丹田解部,故以背面穴作为立极点。肩中穴、后枝穴、富顶穴、首英穴、后椎穴、分金穴,可以看作任、督二脉。从各穴的主治上看,也确实如此。董公用后椎、首英二穴治疗脊痛,数个病案记载下针立瘥。

前面的云白穴、天宗穴、李白穴、地宗穴、人宗穴五穴,从解部上看,多是肺、心解部和六腑解部,主治病症也跟肺、心、六腑、小腿关系密切。

后面的水愈穴、上曲穴、下曲穴、落通穴、支通穴五穴,解部多是肝、肾解部,主治病症也多和水、木有关。

这样看来,“四四部位”的穴组就非常清楚了,手臂前面的五穴多与上焦肺、心关联,对应五行为金、火;而中间七穴,治疗范围则和脊柱相关;手臂后面的五穴多与下焦肾、肝关联,对应五行为水、木。

陈渡仁师伯对建(肩)中穴的注释:建(肩)中心,建(肩)中前肺,建(肩)中后肝,亦可佐证。我们再倒过来看上臂的“四四部位”,这不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先天八卦图吗?那么董氏针灸奇穴的取象治疗法不就很明显了吗?有了这个取象法,再去理解这17个穴位的主治,从大方向上就有了指导原则。但一物一太极。其中有些变化大体就是八卦的单个变化。比如,后椎穴能治疗脊柱病变,但也能治疗肾脏病,犹如头面部位之马快水穴、马金水穴、水金穴、水通穴等,用上穴治下病。易道就是不易的变易之道,简易到能够把握方向之道。这样的理解才是深触《易经》的核心。所以,这些变化并不影响从整体上来把握应用这组穴。

水愈穴,与肾水有关,但部位在三焦手少阳脉和胆足少阳脉在肩后的交界处。三焦通调水道,少阳生艮土,故先天八卦中水愈穴应艮土之位。水愈穴其体为火,其用为水,所以董公把用此穴主治描述为:扎出黄水者为主治肾脏病之特效针,此为取象治疗;而扎出黑血者主治手腕手背痛,此为循经取穴之作用。

2.笔者经验多是原著推荐的主治,兼采纳诸位师伯的治验。

(1)后椎、首英二穴,治疗腰病,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轻度滑脱,第一、二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扭伤不属于肌肉、肌腱而属于腰椎骨和小关节错位者。

(2)富顶、后枝二穴合用,治疗肝气不足,引起心气不足的母子同病者,有大补肝汤之效,可以治疗此类多种病症。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

(3)肩中穴治膝关节疼痛,属膝关节骨病而引起筋肉同病者,如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等;也有鼻出血一针止血的病例。

(4)背面穴补虚,治疗属于脾肾俱虚的理中丸证效果斐然。

(5)人宗、地宗、天宗三穴,治胸闷下针立除,小腿疼天宗穴下针即效。这些主治都忠于1973年版原著,而无新奇之处,唯加入五脏解部后,下针依据穴位深浅,更有层次,治疗效果更好。

笔者经验:(1)人宗穴主治肝脾病效果最好,比如肿胀、疼痛、脚手痛等,以活血化瘀为能事,常配合当归芍药散治疗一些妇科疾患及风湿疼痛诸疾患。(2)地宗穴救急。某夜网友呼吸困难,胸闷欲死,嘱针地宗穴,下针即刻缓解。(3)天宗穴第一主治是妇科阴道痒,下针即效;同时也是治疗小腿痛、不安腿综合征等的特效穴。

(6)李白穴、云白穴、上下曲穴应用时,应辨别清楚属于肺虚肺郁者,还是肝虚肝郁者。

(7)支通穴、落通穴治疗属于肝肾不足的后背痛、血管性疾患,水愈穴治疗肾脏疾患、肾虚水泛疾患,常常都有应针之喜。

五五部位(足趾部位)

【火包穴】

部位:在足次趾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

解剖:心之神经,肝之神经。

主治:心痛、胎衣不下及兼治肝病。【删】肝病。【增】真正之心痛(小疼大叫,大疼全身僵硬)。

取穴:平卧,当足次趾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是穴。

手术:用三棱针刺三分深使其出黑血,立即见效。用毫针针深三分,五分钟见效。

注意:禁灸,孕妇禁针。

解部:心之解部,肝之解部。

【上瘤穴】

部位:在足底后跟前缘正中央。

解剖:后脑(小脑)总神经。

主治:脑瘤、脑积水(大头瘟引起者)、小脑痛、脑神经痛、体弱。

取穴:平卧,当足底后跟硬皮之前缘正中央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注意:针深过量(超过五分)会引起心中不安,应忌之。

解部:后脑(小脑)总解部。

【海豹穴】

部位:在大趾之内侧,本节正中央。

解剖:有大趾长伸筋,浅腓骨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眼角痛(角膜炎)、疝气、大指及食指痛、妇科阴道炎。

取穴:当大趾之内侧(即右足之左缘、左足之右缘),大趾本节(脚趾甲后)正中央是穴。

手术:针深一分至三分。

应用:左手痛在右脚取穴,右手痛在左脚取穴。

解部:心之分支解部。

【木妇穴】

部位:在第二足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

解剖:心之副神经。

主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

取穴:当足次趾中节正中央向外开三分是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四分,贴趾骨下针(用细毫针,粗针痛苦)。

解部:心之副解部。

解语石注

五五部位的四穴在足底或足趾边缘,针起来非常痛,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去针,且三棱针点刺是首选。但可以作为诊断用穴。

1.火包穴。赖师伯《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记载:心绞痛其痛位在膻中穴偏左,其痛甚剧,在床上打滚,满头大汗。余治一邻妇,半夜邀余往诊,未带针具,仅以手指用力掐穴,15分钟即告痊愈。

2.上瘤穴解部为后脑(小脑)总解部,前辈及同仁中有不少用其治疗脑瘤、脑积水(大头瘟引起者)、小脑痛、脑神经痛及体弱等的验案,均不出1973年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的主治范围。笔者对用上瘤穴没有什么独特经验,仅用其治疗脑外伤后引起的脑积水有效。但台湾董氏针灸某同门评价此穴有不可思议的排浊作用,笔者认为此言已有所偏离。董氏针灸是必须发展的,但是,发展董氏针灸,应忠实于原著,而非随意发挥。董氏针灸是华夏大地上的古老针术,其合道达理,融会天地,若都那么随意地对穴位加以解释,就不合董氏针灸直通大道的本色了。

赖师伯治验可参学:余之学生李某之嫂车祸后脑震荡,三天昏迷不醒,嘱其针上瘤、正筋,并在然谷穴放血,4小时后苏醒。

3.其他二穴的解部为心之分支解部、心之副解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大凡在董氏针灸奇穴中,扎针很痛的手指足趾上的穴位,多和心有关。有人曾说,针灸是通过在人体上合理地造成一些疼痛来达到治病的目的的。虽然这样不能正确解释用针取效的原理,但依据《内经》所论,造成剧烈疼痛的穴位多能反映到“心解部”上来。

海豹穴,其主治兼大敦穴及大都穴的主治。笔者经验:对于结膜炎、眼有血丝者,刺血有效,因大敦穴疏肝;也可以作为妇科炎症属肝火旺盛者的治疗选穴。

木妇穴,顾名思义,以疏肝解郁来治疗妇科病。赖师伯记载本穴为治白带特效穴,因扎针太痛,故以阳陵泉治白带,赤带用曲泉穴治疗。

六六部位(足掌部位)

【火硬穴】

部位:在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去跖骨与趾骨关节五分。

解剖:心脏支神经,肝之副神经。

主治:心跳、头晕、产后胎衣不下、骨骼胀大、下颏痛(张口不灵)、子宫炎、子宫瘤,强心(昏迷状态时使用)。

取穴:当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去跖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注意:禁灸,孕妇禁针。

解部:心脏支解部,肝之副解部。

【火主穴】

部位:在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去火硬穴一寸。

解剖:心脏支神经,心脏动脉,有感腓骨神经支,前胫骨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