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董氏针灸注疏
11337300000033

第33章 王全民先生董氏针灸随笔(2)

五《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导言》探讨之一

董师1973年亲编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教科书的“自序”之后,即进入“导言”,其全部内容如下。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

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

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仅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

四、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矣!

根据原文,我们来做进一步的探讨。首先遇到的就是“740穴”

的问题。有人认为,从“穴名”上来看,1973年董师手撰的教科书仅208穴,因此有继续增补446穴之举,此种支离的作法,笔者无法认同。因为,如细读董师教科书内容,可以发现董师的穴名,往往是一个穴组或穴区含着不同的穴数,在一一部位里,第一个出现穴名下有不同穴数的就是指驷马穴,其【取穴】“当食指背第二节中线,外开二分之中点一穴,其上三分一穴,其下三分一穴,共三穴”。驷马这个穴组的“共三穴”的计数法,在其他的穴组里也都是如此,全书首尾相贯,此其一。

其二,在背部的穴组里,同样的穴名,会出现在不同的穴组里。如三江穴,包括第十三椎下之分线穴起,每下一节一穴,其顺序为水分、水克、水管、六宗、凤巢、主巢7穴及十四椎下旁开四指之六完、六满、六道、华巢、环巢、河巢6穴(两边共12穴);而双河穴则有十四椎下旁开四指之六完、六满、六道、华巢、环巢、河巢6穴(两边共12穴)。三江穴和双河穴,有12个穴道是相同的,唯三江穴多出了督脉上的7个穴,主治因此而不同。双河穴的12个穴三棱针刺出黑血治手臂痛及肩臂痛;而多加7个穴的三江穴,同样三棱针出血,但主治起了变化:主治经闭、子宫炎、肠炎、闪腰、岔气、急性肠炎。这就是董师裁用之妙。故在穴位计数上,三江穴是19穴,双河穴是12穴,要分别计数。

由以上两点可知,董师心目中的740穴,是穴数而不是穴名。依董师例,两边计数,董师1973年亲著的教科书,共有672穴。

此外,赖金雄师兄在他的《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导言》中也说他这本书“依据《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为蓝本,亦设七百余穴”。赖师兄的书,除将还巢穴命名为凰巢穴外,只加了凤巢穴一穴、消骨三穴及上反三穴,两边合计,共增14穴。总数实为686穴。

杨维杰师兄亦在其“董氏奇穴及十四经穴学术与临床相关问题讨论”2009年12月的讨论条(总第109条)中写到:“根据董老师之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书《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1973年版)所载,董氏奇穴计设740穴,但事实上该书所列穴位,从‘一一手指’

至‘九九耳部’,共159穴名,197穴位,左右两边皆有穴位,则有394个穴位;‘十十头部’有25穴名,44穴位;背部穴名有17个,180穴位;前胸部位5穴名,56穴位。总共206穴名,674穴位(有些重复穴在此并未扣除)。在我的讲义中补入了三叉一二三、次白、七里、夜盲(小节不计)共6穴名12穴位。则书中所载总共212穴名,686穴位,距740穴已不远矣。”唯背部穴道笔者记数为176穴,杨师兄计为180穴,故有4穴数目之差。(全民按:笔者已重新计数,背部应只有176穴。)

杨维杰师兄接着写到:“我们当年几位后期的学生,一直跟到老师去世,最后几年,常到老师诊所见习,看老师扎针,因为当时还在学校读书,虽然功课不紧,但也不可能天天去,为了求全,所以常跟几位师兄弟借笔记抄写或影印,因此我手头有过吴增麟、田彩云、田志洪、王全民、汤维正等几位师兄弟的笔记。当时自己所看及师兄弟笔记之记录,老师所运用之穴位与其所写的书中内容相同,并未如外界所言尚有数百个。一则老师既然公开了那么多,就没有必要隐藏其他的;一则收集了多位同学不同时间在诊所的所见,不太可能有所遗漏,纵然老师有可能一时隐藏某些穴位,也不可能长期隐藏。有些疑难大病老师治疗时也花费了不少工夫,不可能为了隐藏不让学生知道而不用有效穴位,当然老师在不断进步,也偶尔会因研究所及灵感涌至,有几个新的穴位出现,但应该不出50个,不会有几百个的差异。或许还有一个理由,正因老师在不断进步,有些穴位老师在临床总结后弃而不用了,因此就不列在书中了。”

通过以上的讨论,相信爱好董针的朋友们,对“《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能有较清楚的认识了。

六《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导言》探讨之二

在1973年董师亲著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的导言里,开宗明义即说: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

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位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董氏针灸的主要部位,即“一一”至“十十”的十个部位。而最早谈到这十个部位的资料,到目前为止,是陈渡人师兄的《景昌奇穴——针灸穴位及医案》油印讲义:“穴部区分:一部为十指,二部为手掌,三部为下臂,四部为上臂,五部为足趾,六部为足,七部为下肢,八部为大腿,九部为两耳,十部为面头,身上不取穴。”所谓身上不取穴,即胸背两部不设穴,因为胸背两部位“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之故。

董氏针灸这十个部位的设穴思维,基本上与《针灸甲乙经》将四肢穴位归经,其余依腧穴所在分为头面部腧穴、胸腹部腧穴及背部腧穴,是相类同的。但问题是,为什么要以一至十的数字来设定呢?笔者当年未曾当面问过董师,也一直提不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来,直至最近,看了一本德国的针灸入门书及李建民的《发现古脉》后,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首先从这本德国的针灸入门书,即Hans—UlrichHecker等四人合著的PracticeofAcupuncture(Thieme,2002.)谈起。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针灸入门书,用了大量的彩色图片来说明中国的针灸,其中第20页的三阳轴线(thethreeyangaxes)及21页的三阴轴线(thethreeyinaxes)

图文很有意思。

笔者把三阳轴线图意译为三阳经交接。

这两个三阳经及三阴经交接图,不知读者是否注意到图片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相信眼尖的读者已发现,原书作者为求手部三阳经能与脚部三阳经顺利交接,以及手部三阴经与脚部三阴经交接,手部掌面向下的位置非常别扭,也就是交接得似乎不是很顺畅。为什么呢?

这里涉及一个古代针灸铜人及图片制作的问题,即绝大多数的针灸铜人或图片,铜人或图片上人的站立,都是两手向下垂的姿势,这个姿势对于十二条经脉的交接顺畅与否影响很大。两手下垂的铜人或针灸图,都只是迁就人的自然站立姿势,而不是经脉流动姿势。我们若将针灸铜人或针灸图片上的人,双手都向上伸,采用两掌面在头上相对的画法时,阳经与阴经的交接就将是十分流畅的了。李建民的《发现古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引用了程绍恩《经络针灸心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的“十四经脉气血大循环图”,即以手向上延伸的概念,画出了十四经脉气血的大循环(图13)。

故从手走足的手三阳经,自然与自头走足的足三阳经,串成纵式的一气脉;而从足走胸腹的足三阴经,也自动地与从胸腹走手的手三阴经,自然地串成纵式的一气脉。笔者也因此找到了一个对董氏针灸十个部位的合理解释,即由向上伸展的手来看,手指为“一一部位”,手掌为“二二部位”,小臂为“三三部位”,大臂为“四四部位”;而由足来看,底下的脚趾为“五五部位”,脚掌为“六六部位”,小腿为“七七部位”,大腿为“八八部位”;然后是耳朵的“九九部位”

及头面的“十十部位”,合成整个的人体经脉气血大循环。这个解释,尚属粗略,还请读者朋友们一起来讨论。

这篇文章刊出后,吕知哲(字隐仙)先生提出:“看图深有启发,董氏设穴分部思维可以探讨,个人认为要‘回归纯朴的董氏针灸’,十个部位排序,依人体部位来分割是很容易理解的,以数字来设定,也许只是加入标序吧。”吕先生的这个思维不错,但所谓纯朴的董氏针灸,应是对董氏针灸的运用来说。笔者常说,董氏针灸易学难精。易学,即就董针的纯朴而言;难精,则是就其中蕴涵的道理而论。

董氏针灸十个区段的划分,笔者增绘“手足六经循环图”,重加内容来说明。向上伸出去的手,手掌斜上,手指指向天际,即是“一一部位”之始;同理,脚心略斜,脚尖踏向实地,恰是“五五部位”之始;而手足六经流行一身,如环无端,此间也蕴含了天地之间唯一人的思路。

七《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导言》探讨之三

关于董氏针法的优点有四段文字:

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仅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

四、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矣!

赖金雄师兄在其《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的申述,已深得董师用针之奥,笔者特引录于下。

对于第一段文字,赖师兄认为董师是“讲求经络的阴阳气血平衡,不局部取穴”。故董师“多以‘段’或‘区域’为取穴单位,穴道范围大,取穴方便;且各穴往往成组或倒马使用,效果更佳。例如,足三重穴组虽谓在腓骨前缘,踝骨上三寸、五寸及七寸处,但只要在该线该段上倒马取穴即可生效,不需太拘泥于尺寸”。

对于第二段所说的施针手术简便,赖师兄未多做叙述,而陈渡人师兄的《景昌奇穴——针灸穴位及医案》油印讲义,对于董师的不拘泥于补泻理论,则有所着墨。讲义中记载:“师曰:补泻不说不必尽信,又不必去用。”笔者私自揣测,董师在手术这一条文中的上转及下转,已寓补泻手法在内,而正刺、斜刺、浅刺、深刺及皮下刺,都有很深的含义,对比董师在大、小、中、外、浮等五间穴的应用,一开始就有针刺深浅之意在。这点也是刘毅最近谈脉与针刺深浅之所本,都与五脏诊法相关。

对于第三段文字,赖师兄针对预防晕针,特别指出:“又董师施针时,病人皆取卧姿,几可完全避免晕针,值得取法。”笔者跟随董师所见亦同,董师甚少让病人坐着针灸。在此可以提出另一项研读董氏针灸取穴内容的注意点,即董师书上所言取穴时,基本上是以病人躺着向上的姿势,来针四肢穴道,“一一部位”手指上穴道的外与内的定位,“三三部位”穴道的外与内的定位,都可以从此找到端绪,而不是从西方解剖学大体定位来看内与外。不明乎此,而以西方解剖学大体定位来看内与外,自然就会将穴道定位弄错了。

针对第四段文字,赖师兄直言:“在诊断上,董氏掌诊及穴道上的青筋(或红筋)反应是董门师生常用的独门诊法。”在介绍董氏掌诊之后,赖师兄又说:“然而董氏掌诊虽然简便,并不表示应用董氏奇穴只有透过掌诊一途而已,传统的四诊八纲仍当灵活配合运用。因为各种诊法尽管不同,但它们治病重视身体内外联系与整体关系的原理并无二致。尤其是诊察做粗工的患者,掌上即使有青筋也为其粗糙的表皮所掩盖,此时掌诊便无用武之地了。”

最近,帮董师编写1973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教科书的袁国本师兄也提到董师诊疗的过程:“他的诊疗过程是这样的,病人进来以后,都会到他诊疗室里面,他认为如果是内科方面的病的话,就会给他诊脉,还有就是看舌头、看手掌这些。如果是一般的疼痛的话,他根本不用诊脉,看看气色,看看手掌,就给患者下针了。他下针不需要患者脱衣服,就是让患者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沙发上,就下针了。他针,也针很少,有时一针两针,最多针六到八针,在一个人身上花不了多少时间,几分钟就可以了。”此外,袁师兄也提到董氏针灸的“正经”,即董氏“正经”不可局限在传统针灸的十四经之中。

上转即左旋,生生不已之理,即“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转生水,左旋一周而相生,便是《河图》顺数”;下转即右旋,隔位相克之理,即“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转克火,右旋一周而相克,便是《洛书》逆数”。

故“一顺一逆,一生一克,而五行之千变万化,总不出其范围”。

解语石注

以上几篇是恩师对董氏针灸的随笔系列文章,从中可以看出恩师对董公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与缅怀。

师恩重如山,挚语见真情。想到这里又想到自己,想到恩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对我的要求与期待,无形之中增添了自己对董氏针灸的热爱程度,增加了自己对董门的感恩之情。发扬好董氏针灸,发挥董氏针灸治病的特色,坚持本色的董氏针灸,已是笔者眼下重中之重、当务之急的使命,希望和爱好董氏针灸的医者共同携手,从而创造出董针的另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