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11338000000111

第111章 骨科疾病(28)

近年来又历经改进出现了新的坚强前路内固定系统,如TSRH、MOSSMiami和改进的CD系统,由于使用了坚强的杆系统,从而比Dwyer和Zielke系统对旋转和矢状面的矫正更佳,术后假关节及感染的发生率亦明显降低(图623)。前路手术治疗侧凸,在侧凸的中心内对侧方移位和旋转椎体以最大距离施加矫正力提供了力学的优势;通过去旋转操作可阻止医源性后凸畸形的发生;前路矫正侧凸通过缩短而不是延长脊柱,从而减少了术中牵引性脊髓损伤,椎体间的融合避免了后期曲轴现象的发生,亦减少了术后内植物的突出;术中可于同一切口内完成胸廓成形来改善术后的“剃刀背”畸形。此外,前路手术可保留更多的运动节段,减少了融合远端退变的危险。骨盆以上保留更多自由的运动节段,使远期下腰痛的发生明显减少。因而前路手术治疗AIS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

对于胸椎AIS的前路手术,目前一般认为主胸弯可自然矫正35%—40%者为前路手术适应证,通常应为上端椎至下端椎内的融合。对于反向弯曲位X线片高位代偿弯不能得到满意矫正者应考虑行上下松解,II期行后路融合固定。手术的关键在于:(1)前路松解充分,完全切除椎间盘,甚至切断后纵韧带;(2)顶椎及其上下于同一切口内做胸廓内肋骨隆突切除,以促进旋转的矫正。然而研究表明,胸椎侧凸的前路手术亦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发育不成熟儿童前路融合后可出现进行性后凸,可能是由于前路的牢固融合而后方过度生长所致。因而,提出对发育不成熟的儿童,应通过术中预留15°左右的胸后凸生长潜能来预防此现象的发生。

Graham的研究发现胸椎侧凸前路手术术后3个月肺功能明显下降,但在术后2年时同术前并无明显区别。Shufflebarger认为对胸椎侧凸后路手术优于前路,后路矫正侧凸的效果较佳,而且后路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胸椎侧凸的矫正效果,并且后路手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胸椎后凸不足的矫正可通过术中对黄韧带的切除来达到。胸腰段及腰段AIS是文献报道前路手术最好的适应证,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及内固定,既可达到优良的矫形,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的活动度。

Lee等认为,为维持脊柱矢状面的平衡,侧凸近端后凸角度超过5°的所有节段均应包括在融合范围内;同时应注意胸弯必须较柔韧至足以代偿腰弯的矫形,以免引起术后矢状面的失代偿。一般认为腰椎及胸腰段AIS前路融合固定的范围为上端椎至下端椎,有学者认为若结合应用椎间融合器,可更好地维持和恢复胸腰段及腰椎的生理性前凸。为保留更多的运动节段,有学者对腰椎及胸腰段AIS采用过矫结构性侧凸、短节段固定的方法,但术后固定节段常有轻度的后凸,并且一些患者术后出现固定远端的椎间隙张开及退行性改变,虽未发现有害的影响,其远期的疗效如何尚需更长期的随访。

4.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心肺功能、美观及心理的疾病,特别是对骨骼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不积极治疗,常常会出现侧凸继续加重、心肺功能受损、疼痛等并发症。虽然对此类患者的手术矫形难度大,危险性高,随着人们对脊柱侧凸认识的增加、三维矫形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及手术技术的完善,治疗效果已有了很大进步。

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定义尚未统一。一般认为重度脊柱侧凸在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应大于60°—100°,同时仰卧位反向弯曲相上柔韧性小于30%作为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诊断标准。患者一般就诊较晚,存在许多并发症,如疼痛、站立位或坐位的失平衡、侧凸加重、出现后凸、退变加速及心肺功能异常等。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存在着神经并发症高、远期假关节发生率高、易出现术后失平衡及矫正度丢失等问题,而非手术治疗又常常无效,因此,对患者近期出现脊柱弯曲明显增加、药物无法控制疼痛、因胸廓畸形引起肺功障碍、冠状面或矢状面失代偿等,在没有手术禁忌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特别是骨骼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这也是其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的相对禁忌证主要为极其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严重骨质疏松不能放置内固定及患者精神障碍而不能配合手术等。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分为3种:单纯前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和前路松解后路矫形内固定联合手术。单纯前路手术较少用于重度侧凸,但Benli 等对冠状面Cobb角>8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用ContrelDubousset Hopf (CDH)双棍系统行前路矫形内固定,矫形率达46.7%,躯干平衡也取得了满意效果。尽管当今使用了坚强的内固定器械,对于僵硬的侧凸,大部分学者还是主张在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前进行前路软组织松解,以增强侧凸顶椎附近的柔韧性。对Risser征0°—I°者行前路手术可预防曲轴现象的发生;对明显后凸者,前路支撑性植骨融合也可防止术后矫形的丢失或畸形加重。因此,前路手术对于以上两种情况是必需的。

前路松解也可通过内窥镜进行并且可同时行胸廓成形术。内窥镜系微创手术避免了开放手术出血多、恢复慢、长切口疼痛、肺功能受影响、腹胀及感染率高等缺点,但它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也存在肋间神经痛、肺不张、皮下气肿、乳糜胸等并发症。前后路联合手术又可分为一期前后路手术和一期前路松解、二期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两期手:术之间还可以进行头颅骨盆环等牵引,但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并发症,如脑神经牵拉伤、颈椎关节僵硬、针道感染等。如果患者一般情况好,身体健壮,就可以行一期前后路手术。

一期前后路手术的优点是对肺功影响小、减少出血、住院天数少及费用低等。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器械对一般脊柱侧凸的矫形率可达50%—75%,但对于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由于侧凸顶椎有较大的旋转和柔韧性很差,矫形效果要差一些。Giorgi 等报道对主弯冠状面Cobb角大于80°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应用后路CD系统,矫形率平均为53.9%,但对其中柔韧性小于30%的8例患者的矫形率仅为48.5%。如果考虑患者一般情况差或心肺功能欠佳,前路手术风险较大,则可以选择单纯一期后路矫形内固定;或患者侧凸柔韧性接近30%,亦可考虑直接的后路手术。对严重的僵硬侧凸,有时后路放置两根矫形棒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凸侧放棒。可采用凹侧置棒适度撑开,辅以椎板下节段性钢丝固定的方法。

本法将撑开力和水平横移力联合交替使用,节段性钢丝提供了使脊柱由外向内、由前向后移位的有力方法,通过拉紧钢丝使椎板更贴近预先弯好弧度的金属棒,产生矢状面的矫正力,重建脊柱的生理弧度,并且使矫正力分散到各点上。

手术时一定要注意,重度僵硬性侧凸凹侧撑开时力量要适当,以免引起神经并发症或引起近端脱钩、椎板骨折或椎弓根螺钉切割或断裂。椎板下钢丝拧紧时也要注意力量适当,以免造成椎板切割或钢丝断裂。追求躯干平衡及矢状面平衡远比单纯多矫正冠状面的Cobb角度数重要,特别是胸腰段后凸畸形如果不矫正,可导致胸椎前凸或平背及腰前凸增加,且畸形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椎体截骨术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可以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矫形率为49%—56.4%,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合并症多及脊髓损伤危险性大等缺点。总之,前路松解加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和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手术治疗的关键是:(1)术前心肺功能的全面评估;(2)适当矫形;(3)保证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4)充分广泛的植骨融合。而选用何种三维矫形器械并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