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根本因素在于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是否健全。必须不断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造,尽快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在风险、成本、收益的长期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关注质量和结构的改革。妥善处理速度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的关系,既防止部分经营单位和领导片面追求存贷款和利润等短期经营目标,乱作为,忽视内控管理和各类风险防范,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也要防止个别行在风险管理中过于机械和求稳怕乱,片面追求资产和内控安全,不作为,以致业务萎缩,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下滑的问题。三是是培养诚信和合规的文化。文化的力量最具有渗透性和恒久性。要进一步加强全行员工风险和合规意识的培养,夯实合规经营、防范风险、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克服从师不从制、从上不从制的陋习,营造人人关心风险、时时关注风险、事事关注风险的氛围,培育并不断丰富、完善合规文化和执行文化,提高农行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彼得·S·罗斯着,唐旭,王丹等译:《商业银行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P591。
[2]史建平主编:《商业银行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10原330。
[3]李金泽、张兴胜:《现代商业银行新业务与风险防范》,经济日报出版社,P26原35。
[4]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75原178。
[5]刘秋红、梁久科:《商业银行风险与防范》,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P249原258。
[6]孙玮、孙建东:《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竞争优势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启示》《集团经济研究》,2004年10月。
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按揭市场的启示
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张建国
美国次级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却愈演愈烈,成为自1929后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进入2007年9月份,危机已经演化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美国政府出手救助陷入困境的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之后,却未能遏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大。
随着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轰然倒下,美林被迫售予美国银行,美国国际集团出现融资危机,金融风暴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一、次贷危机发生的成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主要原因就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推行低利率的宽松信贷政策,使房价在10年间的涨幅超过85%。而房价的上涨造成客户群体减少,为了扩大市场和追求利润,信贷供应商将风险放大,让原来一些达不到信用评估体系的人买得起房子,并且推出各种条件优厚的新产品。如零首付、在初始阶段只付利息、不需要文件证明个人收入的贷款。这些贷款的特点是,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就会陡增。
次级贷款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原因是贷款公司和购房者都肯定地认为,美国的房价会不断上涨,房子升值速度会快于利息的负担,只要将房子出手,风险是可控的,他们完全没有考虑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有资源显示,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的贷款总规模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而其中近半数人没有固定收入凭证。2004年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致使住房需求下降,房屋销售开始放慢,由此造成房价的疲软。许多背负次级房贷的房主因此受到双重打击。一方面是利率升高,按期还本付息发生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出售住房或者用已经拥有的产权再融资,因为他们拥有的那部分房产已经急剧贬值。在此情况下,许多人先是拖欠和违约,最后就遭遇被取消房产赎回的命运。次贷危机的爆发,首先使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受到冲击。
2007年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如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而由于美国贷款的证券化,放贷机构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世界各国的投资基金和银行等,这让很多持有以次级债为支持的证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各国因此蒸发掉数十万亿美元的财富,最终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二、我国房地产按揭市场现状
我国金融市场虽然是债市欠发达,绝大部分银行不能够从事贷款证券化业务,但按揭市场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小视。
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美国次级债券的次级贷款人信用还有等级之分,而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分的。据调查,目前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很难满足贷款的基本标准,就出现了用假收入证明、假工资证明等虚假文件到银行进行按揭贷款的情况。而部分银行为了追求自身短期效益,不仅不对以上问题严格进行核查,而且还以各种方式进行盲目扩张,使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过高的房价将其潜在风险掩盖起来。而一旦房地产价格出现向下逆转,风险就会急剧爆发,将会导致银行资金的大量损失。
有迹象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经过近10年高速发展后,当前面临的形势也比较严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至7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2.7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8%,增幅同比下降37.2个百分点;有超过4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报显示,部分企业上半年共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1/3,显示了商品房集团情况的低迷。在上市的46家房地产企业中,上半年“积压”
的存货比去年同期激增了1400亿元,同比增长了将近一倍,达到2935亿元。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拐点”尚无定论,但局部市场出现的风险不能不引起警惕。据银监会通报,当前我国个人按揭贷款风险逐步上升。
200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政策及市场的变化,以投资或投机为主的房贷违约风险开始暴露。通过对19家行的监测,2008年房屋按揭贷款违约数量明显回升,截止2008年2月末,违约笔数达19.4万笔,较年初增加1.6万笔,增长9.1%。如果部分城市房价下降趋势进一步扩大,个人房贷风险将进一步放大。不久前,深圳出现的个人房贷按揭断供现象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这种情况如大面积蔓延,将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灾难。深圳断供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一方面是因为深圳投机性需要较多,以炒房和投资为主的人大行其道,一旦房价出现下跌,他们就无力支付月供从而选择断供。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深圳不少购房者在买房时的产值比例只有一成,有的甚至是零首付。而根据央行和银监会的规定,房贷的首付比例应至少在30%。零首付或低首付的存在降低了投机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机现象的发生,一旦房价达不到预期,大家就会选择不再履约。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按揭市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损失,教训非常深刻。我国银行应及时总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和避免个人贷款市场的风险。
1.严把贷款准入关。这是办好银行的“天条”——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钱借给还不起借款的人,更不能将信用建立在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之上,随意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审查标准,对明显无偿还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人坚决不予准入。
2.密切关注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向。我国房地产业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已经成为银行必然的选择。特别是要加强贷款投放的稳健性,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策略,避免信贷资本向房地产业过快流动。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房价过高的楼盘,或信用状况不佳的地区,可以考虑减少开发贷款投入或提高按揭贷款的首付比。
3.应尽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发展,以化解集中于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市场是深度介入,通过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开发贷款等全方位服务的方式,将银行大量信贷资金牢牢地绑在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每一个环节上,其潜在风险令人担忧。相比之下,美国商业银行却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其实,美国次级债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创新工具,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贷款审查不严格,标准过低;同时贷款数量太大,超过了利润的覆盖能力。所以我们在进行金融创新时,要审慎把握风险,避免走极端。
4.加强征集系统建设和有效客户区分。在我国,由于没有普遍的、系统的信用记录,有的只是单位出具的信用证明,没有信用等级之分和假信用就成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普遍现象。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开发商与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相互勾结,以假姓名大量办理假按揭,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快发展征信系统的自身建设,并进一步融入全国征信体制的整体建设,推动信息整合和制度完善,以形成有效的风险过滤机制。
5.严格制度执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国内银行的机制和制度都比较完善,风险管理水平也不低。但多好的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所以对人的管理上一定不能放松,监督制约机制必须坚守。法国兴业银行的案例就是过于信任下属,盲目下放权力,放松了内控与风险管理。
摘要:次贷危机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影响较大,主要原因在于较落后的资源型产业链与开放经济发展的不适配。本文基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和次贷危机影响下产业链演进特征,通过论证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对资源型产业链的优化效应和要素驱动,探讨金融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金融资源型产业链金融配置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源型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探究了金融支持资源型产业链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资源型产业链是指依赖于某种特定的自然资源而构建起来的产业链,如石油、煤矿、铁矿、农产品等,在其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生产要素是自然资源。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经济衰退:国际需求大幅下降,国际油价下跌、煤价连连下挫。与此同时,我国外向型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制造业萎缩,电力、煤炭需求下降。面临外需和内需的双向影响,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大幅回落,经济明显震荡。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产业。西部地区对外输出主要是未经加工或初级加工的产品,不仅是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原材料提供者,也与国际接轨,成为资源稀缺国家的资源供给方。但西部地区长期次贷危机影响下西部地区金融优化
资源型产业链路径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李文靖柏雪冬
以来未摆脱“资源诅咒”譹讹的宿命,资源产业以开采和输出为主,资源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较少,过度依靠外部加工和制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根据金融危机的产业联动存货加速原理(当出现经济衰退和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企业的库存会大量增加,为了使存货降低到企业所能承受的水平,企业在短期内会大幅度减少生产,从而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西部地区作为“资源提供链”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深度与东部“制造链”受影响的深度是同样的。
次贷危机使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问题凸显,产业链的升级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现状
西部地区工业投入较高,但与全国相比对GDP的贡献度不高。西部12个省区的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大都低于全国44%的水平(详见表1)、远低于东部地区47%的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地区重工业譺讹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占较高的比重,而西部地区的重工业大部分是原材料、能源、采掘、冶炼、石化工业等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充分,引致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由此看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型产业链的发展息息相关,资源型产业的有效升级能最大限度地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目前,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其产业关联的特点是前向关联效应大,后向关联效应小。即资源的开发、采掘、初级加工关联度大,但下游的产品深加工业薄弱,延伸其他产业几乎没有。其产业链出现以下特征:一是产业链窄,导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抵御风险内力相对低;二是产业链短,产业附加值低,导致区域经济效益不佳。
根据资源、资本和知识三者在产业链演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将产业链演化阶段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资源型产业链的演化并不完全从初级向高级递次演进,可能会跨越式演进;也不完全是一个阶段代替另一阶段,而是存在过渡重叠的特征。伴随着三个阶段会出现三种模式,将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如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链目前发展并不充分,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达到每个阶段应有的要求和规模,产业链模式的经济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其中内含式产业链居多,但是产业链短、附加价值低,外延式与复合式有待发展。
三、次贷危机影响下资源型产业链的演进特征
从全国的形势看,次贷危机对资源型工业经济的影响较大。2008年9月以后,39个工业大类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盈利转为净亏损;主要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生产持续下滑;能源需求大幅回落。西部地区资源型工业经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