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绩效考评考虑地区差异,逐步推行个人业绩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既要考虑各行进步水平、计划执行水平的级次,也要考虑地区经济差异问题。一方面使所处经济发达地区行能满足于现状,避免出现只因“地利”因素而不思进取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所处经济不发达地区行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面发展。
4.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定期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在确保考核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加大各种利益特别是资源分配与考核力度,使各种资源分配与行领导的决策意图计划发展保持高度一致,使职工利益与本行绩效挂钩,有效激励促进各级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按季度对各级行经营绩效,按考核办法、口径,及时进行通报,积极引导各行主动完成各项计划任务;定期对各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准确的财务分析,把本行的账算透,把家底摸清弄实,知道亏在什么地方、盈在什么地方,从而准确配置财务资源,在保证业务正常开支的条件下,将有限的财务资源用在业务发展的“刀刃”上。同时,通过分析让各行更清楚“挣费用”的途径,力促各行主动完成各项计划任务。
近年来,宁夏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消费市场活跃。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存款稳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地方财政存款余额达77.61亿元,同比增长31.90%。目前财政存款主要存放于国库的特定账户,缺乏其他投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国库库存预测分析和现金管理研究,是提高地方国库库存资金效益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近年宁夏国库资金运行特点,尝试建立数据模型,分析了国库库存余额与相关经济变量的关系,对欠发达地区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国库资金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十五”期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和相关经济政策引导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显着改善,生态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改革稳步推进,开放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库收支和库存也不断增长,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国库收支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保持稳步增长在经济运行呈现良好势头的情况下,各年份国库收支增长与当年经济发展基本协调,经济总量和国库收支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国民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1-2006年,实现地区GDP共计2863.49亿元,地方国库收入累计入库307.06亿元、累计国库支出(不含调拨)795.52亿元,国库收支的增长成为体现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
宁夏国库现金管理研究及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毕桂琴高智妍
(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支出总体走势基本相同,财政支出刚性强
通过图示观察,2003-2007年上半年宁夏地方国库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不含调拨)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总体走势呈现渐升的背景下年内各季度收支变动方向表现出高度一致,收入与支出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而且相同时点支出额总是高出收入额2-3倍,各年份年末的收入与支出对比最为强烈。
2.分时段看,近3年收支增长愈来愈快,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
(三)地方国库库存增长迅速,处于长期高位运行态势近年来,国库库存持续快速增长,经常保持在较高水平(见图2)。一是各年份平均库存余额呈现逐年增长、成倍增长的态势。2003-2006年,年均库存余额分别达到了25.10亿元、29.47亿元、44.42亿元和59.75亿元,同比增加分别为2.02亿元、4.37亿元、14.95亿元和15.33亿元。二是年度内各月库存变动情况大体相同。基本上表现为年初前1个月库存下降,2-11月库存逐月稳步增长,12月末达到最高点,且本年1月末与上年12月末库存相比降幅的差距逐年抬高。三是省级库存余额占比突出,长期处于高位运行。
2003-2007年上半年省级库存占比较大,在库存总额中占80%以上份额,市级、县级库存占比小,此种格局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二、试建库底资金数据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一个财政收入比较低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存留在库底的资金量愈来愈庞大,这将对本地区社会资金的供给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当前宏观政策调整后造成的社会资金紧张的局面下,国库库存余额维持高位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加重这一局面,必然将一部分本应在社会领域流通或在商业银行可用于信贷的资金上收到国库,使社会上可用资金减少,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对此,应加强研究,积极探求库底资金数据模型,有效探索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途径,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国库闲置资金余额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一)近年来国库库存变动的主要原因
2003年以来,全辖各级预算收入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同时一般预算支出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在收支同步增长的过程中,2007年上半年全辖的国库库存月末平均余额达到75.94亿元,在总体上呈现出高余额、波动平缓、逐月走高的特点。从2004-2006年年末库存情况看,库存基本呈现平稳的增长态势,全面高于上一年同期水平。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经济、投资项目、市场消费、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超收幅度大,实现了跨越新突破,所以年末库存余额较大。
(二)相关经济变量与国库库存的回归分析
观察图3可发现,国库库存与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有较强的一致性。可建立假设:
国库库存与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存在线性关系,从而建立它们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1)r检验
取显着水平a=0.05,自由度:n-2=13-2=11,查取相关性检验表得R0.05=0.553,因计算判定系数r2=0.83则r=0.911>R0.05故在a=0.05的显着性检验水平上,r检验通过,说明国库库存与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合理。
(2)F检验
取显着水平a=0.05,自由度:n1=n-df-1=13-8-1=4,且n2=df=8。查取F分布表得F4,8=3.84,因计算F统计值F=9.85则F>F4,8。故在a=0.05的显着性检验水平上,F检验通过,说明该预测模型整体可靠性较高。
上述分析通过对本地区相关经济变量与库存变动的探讨,经过相关性检验,基本认为假设的方程成立,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可用于预测库存资金的变动趋势,为基于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考虑的最佳库底资金模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加强国库现金管理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现金管理的必要性越来越为财政、国库等相关部门所认识,货币的时间价值与现金的机会成本等理念逐渐得到认可与应用。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的推行,财政资金逐渐集中于财政部门管理下的国库单一账户中。大量资金留在国库,国库资金如何调度使用?如何更好地确保预算单位的及时用款?如何统筹考虑国库资金的运用与筹措?如何提高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益与降低政府借款成本?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显然,科学有效地加强国库现金管理,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直接结果,也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层次目标。从概念上讲,国库现金管理是以国库现金余额的集中为前提,通过详细记录预算收支、科学预测财政现金流入与流出、编制详细可行的用款计划,统筹国库收入与支出、运用与筹措,从而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与有效的管理活动,它是预算执行阶段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预算编制完成后全面、有效地控制财政收支的主要手段。通过国库现金管理,可以使政府充分了解国库资金运行的动态情况,了解国库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有助于捕捉国库收支运行中异常情况,防范和了解债务风险,加强对各项财政收支的有效控制与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逐步确立,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全面开通,国库库存高位并日趋稳定运行,为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国库库存资金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外生变量,其波动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从而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目前国库部门缺乏科学、完整、实用的国库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仅限于对预算收支、退库资金的数据统计,还没有将财政收支状况与本地区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紧密结合,特别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预算收支数据的分析不够透彻,难以为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供有真正参考价值的信息;另外,地区相关经济变量的统计较之国库部门对数据及时性的要求,也存在相当大的滞后因素,难以为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及时的信息。为此,国库部门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随意性较大,既不能充分发挥对财政预算的服务、反映和促进作用,又不适应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等国库改革的要求。
四、国库现金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库资金运行分析体系
继续提高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水平,加强专题研究,借助平衡、回归、预测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国库统计分析,并逐步探索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增加收支预测分析的准确性,为政府部门提供坚实可靠的决策依据,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使之成为财源建设和财政增收的有效保障;开展库款资金运行情况分析,加强国库资金预测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索国库资金实证分析的新思路,不断提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使其在为金融、财政等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服务的同时,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二)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收支的科学管理,是进行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国库部门与财政部门、统计部门等相关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与配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结合当地实情,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准确把握国库资金收支状况,预测年度、季度甚至每天的资金运行规律,进而掌握现金收支的具体变化情况,并结合经济运行态势,制定科学的国库现金管理策略。
(三)建立科学的国库库存预测分析体系
全面、准确、及时的国库库存预测分析,能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量化的操作目标,也是现金管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因此,须加强对国库资金余额与结构的数据分析和未来变动趋势的预测和量化研究,要以预测为基础,积极探索把国库库存资金数量调控到较均衡状态的手段和方式,以求降低财政资金的管理成本,促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的协调配合。深入分析国库重大经济政策、措施对库存的影响;分析国民经济和相关经济变量对国家预算收支的影响;还应通过国库报表与银行资金、现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关项目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财政收支、国家信用的变化,及时提供预测预报信息,充分发挥统计分析在国库现金管理中的作用。
(四)建立先进的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体系
首先,要逐步完善现代化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支付系统。现代化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预算编制系统和预算执行管理系统,保证预算资金的拨付符合预算安排和支出进度要求;收入管理系统,监控税收和非税收收入征收情况;国库收支总分类账系统,做到所有收支账目在一个系统中反映;债务管理系统,全面反映国债发行、偿还和余额情况。其次,开发并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分析系统,使之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分析预测功能以及丰富的数据模型,以提高国库库存分析的可靠性和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另外,还要继续加快财税库行横向联网进程,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高效、安全运行,为国库现金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技术保证。
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金融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逐步开放的市场与逐渐放松的管制使本国与外国金融机构之间、本国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遇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和国内外同业的严重挑战。为了稳定和提高利润水平及盈利能力,商业银行不得不扩大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推出以收取手续费为主的各类中间业务。
邮政金融业务是利用邮政基础设施经营的货币资金融通业务,目前大多数邮政金融机构的现状是推出的汇兑业务规模尚小,多年来我们单纯注重以扩大储蓄余额、增加转存款利息收入为中心,忽视了对未来参与竞争、壮大实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业务的发展,即使已办理的中间业务规模也太小,中间业务的经济效益并未凸现出来。邮政金融必须考虑市场定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做大做强以收取手续费为主的各类中间业务,稳定和提高利润水平。
一、中间业务概念及分类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此称中介业务、代理业务。目前银行中间业务按性质可分为六类。
1.结算性中间业务。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收付有关的业务,包括银行结算和信用卡。
2.担保性中间业务。向客户出售信用或为客户承担风险引起的有关业务。
包括信用证、担保、承兑。
3.融资性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传统信贷以外的其他融资服务引起的有关业务。包括租赁、信托投资、代理融通。
4.管理性中间业务。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利用自身经营管理上的可能及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引起的有关业务。包括代保管、代理理财、代理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