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拒绝假设H0∶茁2=0,接受对立假设H1∶茁2≠0,因此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成立。从该模型方程式的经济学意义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信贷每增加一亿元,就可以带动吴忠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26159亿元;换句话说,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26159亿元,需要金融机构支持信贷1亿元。这说明信贷对于吴忠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搞好金融机构信贷工作对促进吴忠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支持吴忠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可行性实证分析
(一)从信贷总量上看:吴忠市在宁夏区内水平较低,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
2007年,吴忠市贷款余额为129.5亿元,仅占宁夏的10.8%,低于五个地级市的平均占比;和吴忠市GDP占宁夏GDP16.5%的占比相比较,信贷的占比相对较低。从1998-2007年十年的数据看,吴忠市贷款余额占全区贷款余额的平均比重为12.4%,低于五个地级市的平均占比;吴忠市GDP占宁夏GDP的平均比重为18.4%,信贷的占比低于GDP的占比。因此,吴忠市的信贷总量在全区各地(市)中是比较低的。
从吴忠市信贷增长率和宁夏信贷增长率两个指标历年数据看,宁夏的信贷增长率和吴忠市的信贷增长率变化趋势相似,但是大部分年份宁夏的增长率要高于吴忠市的增长率,1998-2007年吴忠市信贷平均增长率为10.9%,低于宁夏15.8%的信贷平均增长率;而且吴忠市贷款余额占宁夏贷款余额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因而信贷规模在全区内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
(二)从贡献上看:吴忠市信贷增长对全省信贷增长贡献较小
我们通过贷款余额反映信贷规模,通过贡献和贡献率两个指标来反映吴忠市信贷规模增长对宁夏信贷规模增长的贡献情况。
2007年宁夏贷款余额增长21.7%,其中因为吴忠市贷款余额增加使宁夏贷款余额增长2.96个百分点(吴忠市贷款余额对宁夏贷款余额贡献度),占宁夏贷款余额增长率的13.67%(吴忠市贷款余额对宁夏贷款余额贡献率)。1998年到2007年吴忠市贷款余额对宁夏贷款余额的平均贡献度仅为1.35%,贡献率为7.3%。
(三)从贷款占GDP比重看,吴忠市平均信贷依存度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吴忠市金融信贷与地区生产总值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相关性达到0.986516,这说明金融机构信贷对地区生产总值有显着影响,从回归模型分析看,贷款对GDP的贡献度高达1.26159。但是从金融服务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分析,我们采用信贷依存度(贷款余额/GDP)反映区域金融对经济的支持程度,1998-2007年十年间吴忠市平均信贷依存度仅有0.94,比全国低0.12个点,比宁夏低4.25个点,而且有下降趋势,说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相对呈现弱化趋势。这在吴忠市经济发展以银行信贷为主要的融资渠道的情况下,更凸显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增加信贷投入的需求。
分析结论:在宁夏辖区,吴忠市的信贷规模比较小,相对差距较大而且呈现扩大的趋势。结合前述的结论,从全国、甚至西部范围来看,宁夏的信贷规模都很小,这更凸现了吴忠市信贷规模的差距,其快速增长对全国信贷规模的影响甚微。在控制流动性过剩,防止信贷过快增长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在微观层面上为允许地方信贷快速增长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行性。
三、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
切实加强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基层央行通过各种形式向金融机构、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货币政策,使其正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当前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通过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行长联席会、专题研讨会、项目对接会和银企座谈会等,促进金融与经济的衔接,实现经济金融共同发展。
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引导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
(二)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
借鉴发达地区金融改革的经验,创新欠发达地区的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争取设立面向基础设施或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多渠道资金投入欠发达地区,争取企业债券发行方式创新获得突破。
拓宽地方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多种融资形式。积极培育上市公司资源,不断加强对企业上市的引导及筹划,加强对企业的上市指导,支持其改制上市。完善企业融资渠道建设,建立健全担保、保险、产权转让服务环境、从而改变地方经济和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现状。
积极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引导民间借贷组织向正规金融组织转化,继续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增加资金的供给主体。
(三)信贷投入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金融机构和政府在经济发展和信贷投入方面,应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入绿色GDP概念。
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找准市场定位,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规定的已淘汰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进行严格贷款限制,加大对能源工业企业、外贸出口、地方重点建设项目等贷款支持的力度。在预防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继续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
(四)创建投入软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人民银行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企业的协作,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社会信用工程建设。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帮助企业增强信用意识,提高信用等级,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货币信用创造的区域化特征研究
——以宁夏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马晓栋
摘要:虽然我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货币信用创造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本文以宁夏为例,通过与全国情况的对比,从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乘数、信贷资金投向三个角度分析了货币信用创造的区域化特征,提出了提高货币信用创造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个地区货币信用创造能力强弱对经济增长有明显影响。一是从经济资源流动角度来讲,货币的流动引导资源的流动,货币流通过程就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过程。银行体系货币信用创造能力的强弱,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强弱,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从货币供应量角度来讲,货币信用创造能力强的地区,其货币供应量增长也必然快,而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需求增加,从而也会带动地区经济更快增长。
决定一个地区货币信用创造能力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当地金融体系所吸收的基础货币的多少,二是当地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的高低,即货币乘数譹讹的大小,三是吸收银行信贷资金的实体部门的盈利能力。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宁夏货币信用创造的区域化特征。
譹讹货币乘数有货币创造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两种,前者是指基础货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体系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倍数,而货币政策乘数指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货币政策对于总产出的影响倍数,本文提到的货币乘数是指货币创造乘数。
一、基础货币投放的区域差异
由于中国各地区间的货币是自由流通的,因此一个地区并不能统计出基础货币的数量。但我们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来分析一个地区吸纳基础货币的多少。目前,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渠道。
其一,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最近几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国际游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早,经济外向型程度高,吸纳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时成为中国和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大量商品出口,外商投资资金和结售汇资金通过银行体系转换为基础货币,进入这些地区的经济体开始货币创造。而宁夏作为内陆地区,虽然2007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0.34%,但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占全国的0.07%,仅为经济总量所占比重的1/5,微乎其微。所以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宁夏创造基础货币的能力远远低于全国。
其二,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外汇占款投放了过多的流动性,当前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和债券操作回收流通性,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为各商业银行总行,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回收货币,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减少。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在统一的市场上进行,因此对各地区而言是公平的。但值得关注的是,公开市场操作之所以在近几年成为回流货币的单项操作,主要原因还是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太多,而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主要投向东部发达地区,但货币回笼却并不是针对东部地区,而是针对全国各地,结果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本来投放的货币就不多,但同样在进行货币回笼。
其三,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1995年以前,在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规模管理制度下,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是当时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已显着下降。最近几年,中央银行除了支持农村信用社针对农村发放贷款,向农信社发放支农再贷款,同时在2004-2005年证券公司风险处置中发放金融稳定再贷款,另外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放了一定的再贷款之外,基本上不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虽然宁夏在支农再贷款方面在全国占的比重较高,2007年末占12%,但由于宁夏金融机构体系单一,其他类型的再贷款额度很小,而发达地区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占用的再贷款比例远远高于宁夏,所以导致宁夏总的再贷款规模在全国的比重也仅为0.23%,相当于经济总量所占比重的2/3。中央银行再贴现在各地区的规模分布,主要取决于各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各地区经济微观主体的金融行为以及使用票据的广泛度。由于再贴现属于货币投放工具,近几年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回笼货币,当前这一工具已经很少运用,对各地区基础货币投放的效应是一样的。
二、货币乘数的区域差异
各地区的货币信用创造能力不仅反映在吸纳基础货币上,而且更加显着的体现在货币乘数上。货币乘数就是基础货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后,货币放大的倍数。
国内学者对我国的货币乘数及其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研究表明:1990-2005年,我国货币乘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1998年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1998年之前,货币乘数基本稳定,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贡献度小于25%。1998年中央银行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金融改革项目,对货币乘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货币乘数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并开始加速上升,同时货币乘数对货币供应量的贡献度大大提高。货币乘数逐渐上升以及对货币供应量增长贡献度的提升,反映出一个地区货币信用创造能力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于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由于没有地区的基础货币数据,地区也无法统计货币供应量,所以地区的货币乘数也无法通过计算得到。但我们可以通过货币乘数的公式推导得出其决定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大小从而得出货币乘数的大小。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普遍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1+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超储率+法定准备金率+其他存款比率)
从上面的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出,货币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准备金率、超储率、现金漏损率和其他存款比率均成反比。这几项指标越大,说明货币乘数越小,即货币信用创造能力也就越低。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这几项指标。
其一,法定准备金率。在本轮宏观调控中,中央银行频繁运用准备金率政策工具,虽然从2004年开始我国实行差别化的准备金率政策,对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实行低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对部分信贷投放过快的城市商业银行实行相对较高的准备金率,但这种差别化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上,而各地区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依然实行的是同样的准备金率政策,从这个角度讲,法定准备金率在各地区是没有差异的。
但由于各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同,如果把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合并成一个整体,那么宁夏这样的地区,由于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少,相应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所占份额就比较大,这样会造成宁夏整体的法定准备金率要低于其他地区,从而可能会提高货币乘数。其实现实中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这类金融机构的超储率和现金漏损率要比其他商业银行高很多,大大超过2个百分点左右的准备金率优惠,而且更重要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金投向农业,而农业是低效率部门,这将在一个更大的循环中拉低地区货币信用创造能力,这一点将在第三部分详细论述。
其二,超储率。商业银行不但要缴足法定准备金,而且要在中央银行存入一定的资金以备支付清算以及日常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有时商业银行也将短期内闲置的资金存入中央银行,从而形成超额准备金。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由其总行统一缴存准备金,无法计算其超储率,我们用宁夏三家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超储率代表宁夏的超储率水平。通过对比发现,宁夏的超额率水平明显高于全国,特别是春节前后,高出的幅度很大,计算2006-2007年的季度末超储率的算术平均值,宁夏高达7.40%,是全国的2倍多,超过全国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