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11338300000070

第70章 产业发展与金融(5)

对全国能源强度变化的案例分析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小。总体上推动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结构调整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宁夏而言,现实情况基本相同。宁夏的经济结构特点是二产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能源综合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单位产值能耗排名全国倒数第一。反过来看,这也是节能潜力巨大的体现。因此,在“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的目标,一方面必须要加大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力度,进一步挖掘经济结构调整对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作用的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和加强自主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也是现阶段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以减缓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最有效途径。

进一步分析来看,工业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实现能源强度下降的关键,要努力推动这些重点行业的制度创新和节能技术进步,这对于推动整体工业的能源强度下降,实现节能降耗,进而降低整个经济的单位产值能耗是至关重要的。

三、政策建议

(一)运用多种手段开展节能工作,全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狠抓节能工作相当于增加国内能源供给,也意味着减少环境污染。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涉及能源消费的各个领域全面贯彻节能思想、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开展节能工作。

1.优化能源产品消费结构,加大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研究制定水电建设管理法规,着力解决水能资源开发权等问题,为加快水电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上网电价机制,推进风电更快发展;开展城市建筑物太阳能利用、并网式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太阳能利用产业化发展;利用国内丰富核能资源的天然条件,坚定核能战略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核电,使之成为未来国内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快能源科技进步,保障能源可持续利用。优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关键技术。建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重视能源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大政府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显着提高能源研发投入所占的比例;从重大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入手,重点开展燃煤工业锅炉、热电联产、余热余能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争从重点耗能环节着手,降低工业耗能总量和水平;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法律等多种手段,促进能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对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形成不断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使技术创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增强全民节能理念,倡导科学生活方式。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能源消费的需求将会增大,生活类能源消费在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但优质生活不能以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因此,应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理念,做到需求合理、消费适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倡导一种与能源发展相协调的、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整合优化金融资源,努力提升对节能减排的金融服务水平1.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调性。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及时向金融机构传递宏观调控意图,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能源工业及企业的支持,增强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综合效益;对企业“走出去”收购、入股国外油气企业和资源性产业的公司加大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对于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型企业,可建立政府参与的创新型产业基金,用基金对其进行扶持;对现有的浪费性、掠夺型开发能源及煤矿企业、焦炭生产企业进行强力整顿,银行应当对这类列入能源浪费型企业名录的公司停发贷款;银行系统可对我国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进或强制性节能技术升级给予贷款支持,政府对这类贷款可进行贴息并对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2.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依托,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拓宽能源技术和新能源类开发融资渠道。通过设立能源投资基金,合理引导民间资金和境外资本参与能源技术研发和新能源开发。能源投资基金依托地方政府提供的优质项目,通过专家管理模式,把项目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进行良好配置,形成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投资通道和招商平台。它有利于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实现储蓄的资本化,有利于引导民间融资,使民间融资有序进入新兴能源行业。

3.整合金融资源,加大金融提升能源产业链水平的合力。通过关注一个核心大企业客户,进而关注其上下游产业链,形成1+N模式;或先通过关注产业链上的中介商,进而延伸到核心大企业,形成N+1模式:借助“1”,掌握“N”的风险;通过“N”,谋取“1”这一目标客户。同时,产业链上的资金流和物流控制在银行的手中,以此有效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资源,促进单一能源产业链条水平的提升。由于产业链是围绕某行业中一个或多个具有上下游关系的核心企业而展开的,因而同一行业中就存在相类似的多条产业链。如果把对产业链融资集约经营的思想提升到行业的高度,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金融资源,促进整个能源产业链中能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方春雷:《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中问题与对策建议》《浙江能源》,2005年第2期。

[2]刘爱芹:《山东省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3]史丹:《我国能源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西南节能通讯》,2004年第12期。

[4]王云平:《产业技术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40期。

[5]刘征福:《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能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

[6]余甫功:《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以广东作为案例》《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7]张瑞、丁日佳:《我国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协整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8]蒋昭霞:《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9]孙尚清、翟立功:《中国能源结构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冯宗宪、陈金贤等:《中国能源基地经济区产业经济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1991年。

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刘力张丽丽

摘要:近年来,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经济、环境效益日渐显现。本文在对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优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性建议。

宁夏是经济小省,却是能源消耗大省,2007年,全区万元GDP能耗达到3.41吨标准煤譹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倍多。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为我区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传统能源逐步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压力,应重新认识宁夏新能源的资源优势,弥补不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把新能源主要界定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关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比如车用新型的燃料、智能电网等。就宁夏的资源而言,其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等。

(一)风力发电崭露头角

风力发电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占地少、建设周期短的特点。自2003年11月23日,贺兰山风电厂并网发电,改写了宁夏仅有水电和火电的历史之后,全区加快了风力发电的步伐。目前已开发建设了贺兰山、青铜峡、宁东、红寺堡等十大风电场,风电装机已达到53.67万千瓦,在建风电项目装机譹讹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整理。

26.9万千瓦。

创造了全国风电建设“宁夏模式”的宁夏发电集团去年底总装机规模达到500MW,可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与常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4750吨,减排二氧化碳10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920吨,节水50万吨。

(二)光伏产业后来居上

光伏产业是具备环保性、低成本、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

2007年,宁夏发电集团建设了第一个光伏并网电站-330千伏银川试验电站,并于2008年9月并网。2008年12月16日,华电集团旗下首座10MWp太阳能电站在宁东并网发电,这是目前亚洲投产的规模最大太阳能发电项目,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

在配套产业方面,建设了宁夏发电集团、阳光硅业等企业的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项目。目前,全区多晶硅产量约1700吨、单晶硅产量约600吨,太阳能电池组件具备2万千瓦/年生产能力。据测算,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和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多晶硅项目的建成,将使惠农区成为国家万吨级多晶硅生产基地,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带动整个光伏产业实现产值超过300亿元,相当于惠农区2008年工业总产值的两倍多。起步较晚的宁夏光伏发电后来居上,令全国瞩目。

2010年,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全区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0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10万千瓦,煤层气发电项目达到2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占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的7%。

二、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运用管理学理论中的战略分析方法SWOT分析框架来展开对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S、W分别代表Strengths和Weaknesses,表示目前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与不足之处,主要从宁夏的基本状况出发,说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竞争力。O、T分别代表Opportunities和Threats,表示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当前或者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状况变化对其发展影响的维度。

(一)优势分析(S)

1.资源优势。宁夏位于我国季风区的西北边缘,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是国内仅次于新疆、内蒙古的第三大风力资源区,适合风力发电机组全年运行。据国家气象部门统计,宁夏风能资源可开发量为356万千瓦,面积为2506平方公里。

宁夏光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能辐射的高能区之一。太阳辐射量年均为4950-61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225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69%,大部分地区属太阳辐射一类区。石嘴山市硅石储量高达42.8亿吨,具有光伏产业上游的资源优势。同时,宁夏人口相对集中,可利用的荒漠、荒地较多,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地条件。

2.税收优惠政策。宁夏在税收上对新能源产业给予很多优惠:光伏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征缴,设备进口关税减免;对风力发电企业,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所得税可参照小水电按6%收取,对风电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免三减半”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宁夏风电企业累计享受减免增值税895万余元。

3.产业链相对完整。宁夏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材料——电池板——光伏电站,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的源头,已有多家企业积极涉足高纯硅的生产,宁夏发电集团自主研发的多晶硅提纯工艺已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已建成1000吨高纯硅(含200吨多晶硅)工程;产业链中游的电池的组件产品产能达到2万千瓦/年;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设备制造等得到较快发展,如银星能源股份公司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中节能尚德石嘴山太阳能光伏电站一期10兆瓦光伏发电站已并网发电。在风电方面,宁夏通过与德国恩德、日本三菱等公司进行技术嫁接合作,具备了500台/年的风机生产能力,相关风机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达到8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齿轮箱等风机核心部件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劣势分析(W)

1.新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配套体系还不完善。宁夏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部门的良好配合与协调运行,同时还需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但是,宁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缺乏完整的政府激励政策与配套措施,缺乏良好的体制条件,如激励、补助、加速折旧、帮助开拓市场等优惠政策。另外,国外已有多个国家建立起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基金通常来源于电力附加费、污染税等。而宁夏目前没有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这不仅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新能源产业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市场转化。

2.金融深化发展程度不高,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宁夏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而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偏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不高。由于金融创新能力不强,且在民间和国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较低,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影响了新能源的产品开发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技术研究能力薄弱,专业人员不足。宁夏的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比较薄弱,首先是应用技术研究涉及的领域较窄,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方面的某些领域,多数产品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其次是宁夏的科研力量薄弱,区内高校教育还不能胜任新能源产业的需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和长足发展。

(三)机遇分析(O)

1.金融危机的“倒逼作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市场重新分割、企业重新洗牌、资源重新整合,客观上为宁夏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倒逼压力和广阔空间。后危机时期发达国家力图在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等领航产业占领制高点,要求中国减少碳排放、加快人民币升值,这些将给我区发展新能源带来新的机遇。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利用好新能源,才能缓解能源、环境的压力,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