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胃病百问百答
11367600000003

第3章 胃病基础知识(1)

1.胃分哪几个部分?

胃由贲门、幽门、胃底、胃体和胃窦五个部分构成。胃的人口处称为贲门,与食管下段以锐角相接;出口处称为幽门,该处有括约肌有效地控制胃及十二指内容的进人或反流。胃底为贲门左侧、贲门水平以上膨隆部分。胃窦是胃的远端部分。胃底和胃幽门窦之间是胃体。胃靠近前腹壁的一面称胃前壁,相对的另一面称胃后壁。胃前壁和胃后壁相连接的上缘称胃小弯,下缘称胃大弯。胃小弯在离幽门2.5—5厘米处,有一四入痕迹称胃角或角切迹。

胃小弯为肝左叶所覆盖,故胃小弯恶性病变易直接侵及肝左叶。胃大弯长度比胃小弯约长3倍,因其贴近横结肠,胃大弯有恶性病变时常易累及横结肠。胃前上壁与游离腹腔相接,当胃前壁病变穿孔时易引起弥散性腹膜炎。胃的后下壁与胰腺、横结肠系膜、结肠脾曲、左肾、左肾上腺、脾及一部分横膈相邻并接触,故当其有病变时易涉及上述脏器或直接转移,或与相关脏器相粘连,如溃疡穿孔,由于与相邻脏器黏着,就不会立即引起弥散性腹膜炎。

胃的幽门之后直至回肠始部,其间的一段肠,长约20厘米,相当于十二指距(12个手指并排的距离),故由此得名十二指肠。该肠紧抱胰头,呈英文C字状,其末端与回肠交界处有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此肌将消化道分成上下两部分,即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十二指肠中段(降部)内侧有一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从此口胆液和胰液进入消化。

2.胃酸有何作用?

胃酸就是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盐酸,它有两种形式,一为结合酸(胃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内一为游离酸。胃内存在的酸大部分是游离酸。游离酸的量与胃内容物多少及胃病有关,如胃癌病人胃酸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酸高。

胃酸在消化过程有重要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1)胃蛋白酶原在盐酸作用下,才能转变为胃蛋白酶,才起消化作用分解蛋白质内(2)盐酸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起变性、溶解作用,在此基础上胃蛋白酶的作用就可充分发挥。(3)进入胃内的食物,同时可伴带某些微生物等有机物人胃,胃中盐酸可以起到杀灭、抑制微生物的作用。(4)盐酸随食物进人小肠,同时促使胰液、小肠液等碱性液体的分泌。铁制剂中的铁在三价时不易吸收,三价铁在盐酸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此类铁易被吸收。一些动物性食物在盐酸作用下起膨胀(浸胀)作用,食物浸胀后有利于消化酶发挥作用。(5)盐酸还能使食物中的双糖(麦芽糖、蔗糖等)水解;使软骨或骨中钙质游离;使食物中角化物软化,从而减少这类物品对肠道黏膜的损伤。

由上可知,胃内盐酸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消化过程不可缺少的,缺乏它就引起消化不良。相反,盐酸在胃内过多,就易发生炎症或溃疡。

3.正常人胃内有细菌吗?

正常人的胃酸能杀灭进人胃的微生物。由于胃上接食管,下接十二指肠。胃内细菌可从口腔、咽等部位而来,咽与呼吸道相连,因此,鼻、口、呼吸道中细菌均可随食物进人胃内,这些细菌均是胃内细菌的来源。正常情况下,胃酸能将进人胃内的细菌抑制、消灭,只剩下那些能在酸性环境下生长的菌,方能在胃内生存,这些细菌总称为胃内菌群。正常人空腹胃液中可分离出少量细菌,其含量一般在103菌集落/毫升以下,主要有链球菌、奈瑟球菌、乳酸杆菌、微球菌、韦奈球菌和口腔产黑拟杆菌。要区分这些检出细菌是胃内原有的,还是由外界侵人的,目前尚无标准方法来确认,总的趋向认为胃内细菌绝大部分是由体外侵入而来。

细菌在胃内生存定居,除具耐酸性外,还必须能黏附于胃黏膜上,由胃黏膜保护,才能逃避胃酸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另外,这类细菌还必须具有分解黏膜的能力,即具有水解黏液的酶,才可将黏液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赖以生存。由此可见,只有胃黏膜与菌体相适应时,细菌才能在胃内生长。

胃内细菌的数量,决定于胃酸的酸度,各种原因引起胃处于低酸或无酸状态下,如萎缩性胃炎、胃窦部和胃体部分切除、胃幽门切除、胆汁反流、消化道重建等情况下,胃内菌数可增加到105菌集落/毫升以上。

肠杆菌、粪链球菌,以及耐旦酸的厌氧菌如拟杆菌、梭形菌等亦可在胃内发现,这些细菌具催化亚硝基反应,促使亚硝酸盐、亚硝基化合物及次级游离胆酸等致癌物增加。因此,胃内菌群,已被医学专家所重视。

4.常见胃病有哪些?

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胃本身发生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还有其他脏器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的胃的病症。

最常见的胃病是胃炎,由于其病程及发病的急与缓又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可由各种原因引起,故急性胃炎中又分许多疾病,如药物性胃炎、应激性胃炎、酒精性胃炎、性胃炎、性胃炎、性胃炎、性反性胃炎、放射性胃炎、缺血性胃炎等等。慢性胃炎可由急性胃炎迁延未愈而来,亦可由平日自我保护不力而发生。由于慢性胃炎常因各种原因而时发病,时好转,故某些慢性胃炎成为难治性胃炎。一般慢性胃炎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此疾病有人认为不一定存在),以上称呼是从胃镜病理而分的。近几年由于检测方法进步又发现了一些慢性胃炎女n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胃炎,免疫缺陷所致的免疫性慢性胃炎此n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多常伴有慢性胃炎),以及由于心力衰竭、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手术后的残胃炎等。

常见的胃病还有消化性溃疡、胃癌。

另外,还有胃黏膜脱垂、胃息肉、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胃下垂、胃结石、胃扩张、胃扭转等。

胃病时常见症状有反胃、呃逆、食欲不振、烧心、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吞咽困难、便血、呕血、腹部包块等。

5.反胃由哪些原因引起?

反胃就是食管或胃内容反流至口腔,其发生的原因多,通常为功能性的。反胃时通常同时可闻到口腔中有特殊气味。早晨还牙时,轻度剌激了咽喉及口腔后部也均易作呕导致胃的逆螺动而出现反胃,通常无明显不适,为一过性,仍照常可进食,无其他伴随症状,此类情况随时间的推移也无改变。

反胃的病理性原因很多,有局部性及全身性原因。

全身性原因有:(1)中枢神经疾病如炎症、肿瘤、脑血流障碍等疾病,以及一些中毒(酒精中毒)、寄生虫病等。(2)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昏迷、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钠等。

局部性原因有:(1)颈部疾病如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

(2)心、肺、纵隔的炎症、肿瘤,还有如;肌梗死、食管病变等。

(3)腹腔脏器疾病反射性引起反胃,如腹膜、烧肝、胰、胆囊、结肠等病变以及穿孔、出血等。

若病人经常反胃同时伴有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烧心、反流物中有血性液体或咖啡样液体,并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黑便等等,首先应考虑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可行X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常见原因有反流性食管炎、幽门不全性梗阻、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狭窄等。

6.打隔怎样处理?

打嗝可发生在正常人,也可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正常人常在暴食、饮酒后、精神紧张时发生,可自然消失,不必治疗。

病理性打嗝可由全身疾病及局部病变所引起,以局部原因较多,可由胸腔疾病引起,如纵隔肿瘤、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炎症、心肌梗死、肺及胸膜炎症和支气管疾病或隔疝所引起;腹腔疾病也可引起,如胃扩张、胃炎、胃癌、膈下脓肿、肠梗阻、肝胆疾病、阑尾炎、胰腺炎、腹膜炎以及手术后腹胀等引起反射性膈肌痉挛所致。全身性疾病见于低钠血症、手足抽搐症、狂犬病、破伤风等,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瘤、脑出血、脑栓塞、颈部脊髓结核、脊髓老年性改变、癫痫早期等。全身中毒性疾病如全身感染伴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精神性疾病如癔症等。

打嗝的治疗应找出引起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处理。一般情况下可先采用转调心情法,如讲述可引起打嗝者关已的问题等使其注意力分散或转移,或直接剌激打嗝者舌根、咽壁或指压合谷穴等均可有效。打嗝者可吞咽几口空气来加重其自身腹胀,然后让打嗝排出气体,有时也可获效。打嗝者可用中药治疗,沙参、麦冬、柿蒂各15克,玉竹12克,石斛30克,竹茹6克,甘草5克,水煎,分次服用。严重打嗝不止首可用普鲁卡因盐酸盐0.5%—1%浓度作穴位注射,每穴0.克—克5毫升,穴位常取用:合谷、足三里、内关、中脘等。还可用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一次5—10毫克,一日3次,或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10毫克,一日3次,或西沙必利(普瑞博思)一次5—10毫克,一日3—4次。也可用山莨菪碱(654—2)—次5—10毫克,一日3次;地西泮(安定)一次0.2—毫4克,一日3次,或异丙嗪(非那更)一次12.5—25毫克,一日3次,或采用硝苯地平(心痛定)一次10毫克,一日3次。

打嗝顽固者可对其试用膈神经封闭术,用2%普鲁卡因6毫升,对准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颈静脉交界处,避开大血管经皮垂直进针1—1.5厘米处注射,常可奏效。

7.烧心嗳气怎样处理?

烧心处理首先针Xt病因如一时不易找到原因,可对症处理。

减少胃酸的剌激,常用氢氧化铝凝胶服用,一次10—20毫升,一日3—4次。还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也可采用。

减少反流,常用胃肠动力药。

增加胃黏膜屏障的保护,如硫糖铝、麦滋林颗粒、丙谷胺、替普瑞目等均可采用。

嗳气是胃内气体由口中反出的现象,有时还伴有少许食物或胃酸反流到食管或口中。一般情况下嗳气不一定表示就有胃病,但在许多情况下可表示胃肠道存在着某些疾病,如胃肠内容排空障碍、肠壁吸收或供血障碍,以及消化腺分泌功能障碍等情况下才有嗳气现象出现。胃酸缺乏、胃张力减退、胃扩张、幽门梗阻、胃神经官能症、吞气症如以及肠道、胆系、肝脏、胰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胃肠道内产气过多或肠蠕动减弱,使气体逆流人胃,在贲门口比较松弛情况下,经嗳气而由口排出。单纯由胃病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嗳气,常伴有呕吐、腹胀、腹痛之症,在嗳气后可感症状好转。由于吞气过多所引起的嗳气,偶伴有少许腹胀,并无饱食后而诱发嗳气,可以此作鉴另时参考。

嗳气一般可不必处理,除非找至U原因作针对性治疗外,其处理原则与治疗腹胀相似使女不再赘述。也可服中药,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12克,石斛30克,柿蒂15克,竹茹6克,甘草5克,水煎,分次服用。

也可用氯丙嗪穴位注射,膈俞、内关、足三里,每穴5毫克/0.25毫升。

嗳气严重有时服药仍无法控制(无效),可服一些可吸收气体的药物,如硅炭银5片顿服,或思密达一次2袋,一日3次,但用此类药物易发生便秘,应予重视。如嗳气疑由腐生菌产气所致,可适当应用抗菌药物。用维生素B6lOOmg加于5%葡萄糖盐水中,缓慢静滴,一日1次,有时有效。

8.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