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1139700000044

第44章 身边的心理学—解读经典心理效应 (4)

乡试出榜那天,家里断炊,范进抱着一只母鸡到集上去卖。报喜人来了,邻居寻范进回去打发报喜人,范进不信,被邻居一把拖了回来。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金榜)。”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说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范进被人唤醒后,哭笑无常,满街疯癫。后来,经他的岳父胡屠户的一记耳光,惊醒过来,疯病才见好。

这就是乐极生悲的心理摆效应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心理摆效应呢?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存在着一种起伏现象。这是说,人的心理变化犹如大海的波涛,一会儿潮起,一会儿潮落,潮起潮落,经常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着。而这种变化总是在心理的两极来回摆动,从而产生心理摆效应。

二是心理摆效应的产生与个人的两极循环人格密切相关。有些人的人格特征总是两极心理状态很明显,一会儿狂喜,一会儿宁静;一会儿激情万丈,一会儿心灰意冷;一会儿快快乐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爱,一会儿恨,等等。这种人特别容易产生心理摆效应。

三是与环境、角色反差较大有关系。一般来说,环境与角色反差较大的人,心理摆效应易产生,反之,不太容易产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感情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每一种感情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

如何克服这种“心理摆效应”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呢?首先要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人生不能总是高潮,生活也不可能永远是低谷。

它可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灾难,但却是你无法选择、不可避免的。对于不可避免的事实,贵在能默默接受,才能避免陷于不幸的心情。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避开不幸。那就是当不幸的事情降临的时候,不要放在心里。予以忽略,予以蔑视,以此来调整心态。

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你就应该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因为,环境不能决定你是否快乐,你对事情的反应反而决定了你的心情。

请记住这样一句话:要驱除生命中的黑暗,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生命充满阳光;要避免混乱,就得追求和谐;要使头脑戒绝错误,就得使头脑充满真知;要远离邪恶,就得多多思索着美好可爱的事物;要摆脱一切讨厌和不健康的东西,就必须深思一切怡人和有益健康的事情。因为截然相反的思想不可能同时占据一个人的头脑。做到这一点,你就真正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

李白缘何一生漂泊,壮志难酬—亡斧疑邻效应

《吕氏春秋》云: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颜色、言语、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窃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也。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之。变之者无他,有所尤矣。

意思是:一个人斧子丢了,总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去,当他看到邻居的儿子时,发现他说话、走路、表情都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后来斧子找到了,原来是自己不小心埋进了山谷。这时他再去瞧邻居的儿子,发现他走路、说话、表情一点也不像偷了斧子的样子。

这种带着主观印象去观察、了解、分析事物时产生认知偏差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亡斧疑邻效应”。交往中,如果对方对您形成了某些观念,产生了某些看法,这时对方审视您,亡斧疑邻效应就会发生作用。

《韩非子》也有一个这样的寓言故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日:‘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意思是: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许有人会问:感情的亲疏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答案是:会。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何为感情亲疏。根据词典的解释:感情即由心理活动产生的情绪倾向,亲疏则是在心理层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对某一事物的亲近或疏远。

感情亲疏往往使人在潜意识里对该事物进行感情定位,进而影响人的理性思维及判断力。因此,感情的亲疏常会导致人对事物认识的扭曲变性。

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对事物错误认识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可谓战功赫赫,却终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的过分信任而失却街亭,从而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于感情亲疏引起的。

因此,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我们要客观地做出判断,不要让感情上的亲疏影响了我们的认识。

大街上跟我穿一样衣服的人为何越来越多—视网膜效应

当你好不容易买到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时,你一定很开心吧。但是,可能你很快又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发现大街上跟你穿一模一样的衣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当初就是因为你觉得款式新颖,风格独特才买的这件衣服,可现在……

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位学者讲了自己的一段生活体验:

记得4年前我准备买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我决定买一部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车都是白色或黑色,所以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又很有品位。

正在为自己能买到一部与众不同的车而沾沾自喜时,我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里,甚至我住的大楼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与我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我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所以我就把我的观察与同事们分享。可是别的同事都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有一位女同事当时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我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两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最近的人口出生率是不是提高了呢?”我与其他同事异口同声地都说没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她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很凑巧。

其实这位学者讲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这种效应的意思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视网膜效应”对人们有什么影响呢?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会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所以,从现在起,学习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吧!

师不必贤于弟子—贝尔效应与戴维现象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言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甘当人梯,提出一个个课题,指引别人进行研究,登上一座座科学的顶峰。于是有人把他这种甘为人梯的行动称为“人梯效应”,也称作“贝尔效应”。

宋朝太尉王旦曾经专门在皇帝面前夸赞寇准的长处,推荐他为宰相,但寇准却多次在皇帝面前痛陈王旦的缺点。

有一天,皇帝忍不住对王旦说:“你虽然夸赞寇准的优点,可是他经常说你的坏话。”王旦却说:“本来应该这样。我在宰相的位子上时间很久,在处理政事时失误一定很多。寇准对陛下不隐瞒我的缺点,愈发显示出他的忠诚,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

有一次,王旦主持的中书省送寇准主持的枢密院一份文件,违反了规格。寇准马上将此事向皇帝汇报,使王旦因此受到责备。然而事隔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文件送中书省,结果也违反了规格,办事人员兴奋地把这份文件送交王旦,以为王旦定会报复寇准,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把文件退还给枢密院,希望他们修正。对此,寇准十分惭愧,见到王旦时便恭维他度量大。后来,寇准升任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感谢皇帝对他的了解。不料皇帝却说:“此乃王旦的推荐。”寇准更加敬服王旦。

王旦做宰相十二年,推荐的大臣十几个,大多很有成就。王旦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贝尔效应。

与此相反,在选人、用人中还存在着一种“戴维现象”。

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订书匠法拉第在化学上的潜能,并将其精心培育成才,使法拉第名声大振。但此后戴维却开始贬低法拉第,身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他,是唯一投票反对法拉第参加皇家学会的。无独有偶,英国数学家康托因创造集合论而声名鹊起,于是遭到了他的导师柏林大学教授克罗内克的妒忌。克罗内克不仅千方百计地阻挠康托在大学任教,还对康托进行人身攻击,致使康托蒙受巨大的精神打击而患精神分裂,抑郁而死……

这种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的现象,对人才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这种现象在一些单位特别是专业技术干部密集单位也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专家与弟子或同事亦步亦趋时相安无事,一旦意见相左、观点不一时就难以容忍,甚至到了“水火不容”、“有你无我”的地步。有的专家培养了许多人,但却不能形成梯队,准备接班的往往是隔了几代的人。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扭曲,人际关系的失衡,还有一个治学态度和合作精神的问题。

为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繁荣,老专家要热情帮助和真诚提携年轻人,鼓励他们赶上和超过自己,不要怕年轻人超过自己,不要总以师长居尊,在做人和学术研讨上,相互之间是平等的。钱学森年轻时与老师冯·卡门因学术问题发生激烈争论,冯·卡门十分生气,说话尖刻。事后经思考发现学生是对的,第二天一上班就爬上三楼,来到钱学森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向钱学森行个礼,承认自己错了。学术权威并没因此而被人“看低”,而是受到更多的尊敬。

陈景润在成长的道路上曾多次遇到伯乐,其中一位就是华罗庚。陈景润从二十多岁起就在中国的科学通报杂志上发表论文,显露出他在数论方面的罕有的天才。1954年,当时陈景润只有21岁,完成了论文《他利问题》,寄给华罗庚,对华罗庚的著名《堆类素数论》的一个结论提出质疑,并做了改进。华罗庚曾经对自己的得意门生王元说:“你们呆在我身边,倒让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改进了我的工作。”华罗庚将他调到北京,在科学院数学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在此期间,他一直是论文不断,引起国内外数学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贝尔效应”和“戴维现象”启示我们应该向贝尔、王旦学习,要求领导者要有人梯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积极地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